邢台市2023 - 2024 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物 理
说明 : 1 . 本试卷共 6页 , 满分 100 分 。
2 . 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 答在试卷上无效 。
一、单项选择题 : 本题共 7 小题 , 每小题 4 分 , 共 28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小明上学时把学习资 料 落 在 家 里 , 他 父 亲 从 家 门 口 打 车 把 资 料 送 到学校 , 然后 接 着 随 车 回 家 , 出 租 车 票 如 图 所 示 , 由 发 票 中 的 信
息可知则 ( )
A.过程中出租车的位移和行驶的路程分别是
12 .3 km , 12 .3 km
B.此过程中出租车的位移和行驶的路程 分 别
是 0 , 12 .3 km
C. 11 ∶ 26指时间间隔
D. 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 46km/h
2 . 根据速度定义式 v, 当 Δt极短时 , v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 由此可知 , 当 Δt极短时 , a就可以表示
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 上面用到的物理方法分别是 ( )
A.控制变量法 微元法 B.假设法 等效法
C.微元法 类比法 D.极限法 类比法
3 . 如图所示 , 一 只 猫 在 桌 边 猛 地 将 桌 布 从 鱼 缸 下 拉 出 , 鱼 缸 与 桌 布 分离后继 续 在 桌 面 滑 行 , 最 终 没 有 滑 出 桌 面 . 若 鱼 缸 、桌 布 、桌
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 , 则在上述过程中 ( )
A.鱼缸对桌布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B.桌面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C.鱼缸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没有变化
D.若猫增 大 拉 力 , 鱼 缸 受 到 桌 布 的 摩
擦力将增大
4 . 近两年 , 在国家宏观 政 策 调 控 下 , 房 价 上 涨 出 现 减 缓 趋 势 . 若 将 房价的 “上涨 ”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加速 ”, 将房价的 “下跌 ” 类
比成运 动 学 中 的 “减 速 ”, 据 此 , 你 认 为 “房 价 上 涨 出 现 减 缓 趋
势 ” 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 )
A.速度增加 , 加速度增大 B.速度增加 , 加速度减小
C.速度减小 , 加速度增大 D.速度减小 , 加速度减小
5 . 无人驾驶汽车在新冠 疫 情 期 间 对 疫 情 防 控 起 到 了 积 极 作 用 . 某 自
主品牌的一款无人驾驶 汽 车 在 直 线 测 试 时 的 速 度 平 方 与 位 移 关 系
v2 - x 图像如图所示 . 从汽车经过 x= 0位置时开始计时 , 则以下
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10m/s2
C. 该 车 在 2s 内 的 位 移 大 小 为
3 .6m
D.该 车 在 2s 内 的 位 移 大 小 为
2 .0m
6 . 自卸车常用来进行 土 方 、砂 石 、散 料 等 的 装 卸 运 输 工 作 . 如 图 所 示 , 当自卸车的车厢从 水 平 倾 斜 到 一 定 角 度 时 , 车 厢 上 的 货 物 如
集装箱就会自动滑下 . 下列说法正确 的 是
( )
A.车厢 倾 斜 角 度 越 大 , 集 装 箱 对 车 厢 的
压力越大
B.车厢倾斜角度越大 , 集装箱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越小
C.集装箱开始下滑时 , 受到的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 D.集装箱静止在倾斜车厢上时 , 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
向的分力
7 . 下面对教材中的插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甲图中飞机上的人与地面上的人观察跳伞者运动不同的原因是 选择了不同的参考系
B.乙图中重力的分力 F2 就是压力
C.丙图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目的是为了减小车的重力沿桥面 方向的分力
D.丁图桌面以上的装置可以观察桌面微小形变
二、多项选择题 : 本题共 3 小题 , 每小题 6 分 , 共 18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 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 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 , 有选错的得 0 分。
8 . 伽利略对自由落 体 的 研 究 , 是 科 学 实 验 和 逻 辑 思 维 的 完 美 结 合 ,
如图所示 , 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 , 对这 一 过程的分析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其 中 的 丙 图 是 实 验 现 象 ,
丁图是 经 过 合 理 的 外 推 得
到的结论
B.其 中 的 丁 图 是 实 验 现 象 ,
甲图是 经 过 合 理 的 外 推 得
到的结论
C.运用甲图的实验 , 可 “冲淡 ” 重力的作用 , 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运用丁图的实验 , 可 “放大 ” 重力的作用 , 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9 . 俄罗斯 “能源 ” 火 箭 航 天 集 团 专 家 称 , 人 类 能 在 20年 后 飞 往 火
星 . 若 一 物 体 从 火 星 表 面 竖 直 向 上 抛 出 (不 计 气 体 阻 力) 时 的
x-t图象如图所示 , 则 ( )
A.该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1 .6 m/s2
B.该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8m/s
C.该物体上升的时间为 10 s
D.该物体落到火星表面时的速度为
16 m/s
10 . 如图所示 , 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 L, 传动速率为 v, 在其左端
无初速度释放 一 小 木 块 , 若 木 块 与 传 送 带 间 的 动 摩 擦 因 数 为 μ,
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 ( )
A. C. L + v v 2μg 2L μg B. D.
高一物理试题 第 1页 ( 共 6页 ) 高一物理试题 第 2页 ( 共 6页 ) 高一物理试题 第 3页 ( 共 6页 )
三、非选择题 : 共 54 分.
11 . (9分) 在用 DIS 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 , 某实验小 组 先用如 图 (a) 所 示 的 实 验 装 置 , 重 物 通 过 滑 轮 用 细 线 拉 小 车 , 在小车和重物之间接一个不计质量的微型力传感器 , 位移传感器 (发射器) 随 小 车 一 起 沿 水 平 轨 道 运 动 , 位 移 传 感 器 (接 收 器) 固定在轨道一端 . 实验中力传感器的拉力为 F, 保持小车 (包括 位移传 感 器 发 射 器) 的 质 量 不 变 , 改 变 重 物 重 力 重 复 实 验 若 干
次 , 得到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如图 (b) 所示 , 则 :
(1) 小车与轨道的滑动摩擦力 f= N.
(2) 从图象中分析 , 小车 (包括位移传感器发射器) 的质量为
kg.
(3) 该实验小组为得到 a 与 F 成正比的关系 , 应将斜面的倾角 θ
调整到 tanθ= .
12 . (10分)
(1) 在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的实验中 , 按照实验
进行的先后顺序 , 将下列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 .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 , 并连好电路
C.换上新的纸带 , 再重复做两次
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 , 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E.使小车停 在 靠 近 打 点 计 时 器 处 , 接 通 电 源 , 放 开 小 车 , 让 小
车运动
F.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 , 细绳跨过定滑轮 , 下边吊着合适的钩
码
G.断开电源 , 取下纸带
(2) 某同学在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的实验中 , 用 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 , 在纸带上确定 出 A、B、C、D、E、F、G 共 7个计数点 , 其相邻点间的距离
如图所示 , 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 4个打印点未画出 ;
高一物理试题 第 4页 ( 共 6页 )
①试根 据 纸 带 上 各 个 计 数 点 间 的 距 离 , 计 算 出 打 下 B、C、D、
E、F 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 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 , 要
求保留 3位有效数字 vB = ; vF = .
vB vC vD vE vF
数值 (m/s) 0 .479 0 .560 0 .640
②将 B、C、D、E、F 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 ,
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
③由所画速度- 时间图象求出小车加速度为 m/s2 .
(3) 根据速度- 时 间 图 象 判 断 , 在 打 A 计 数 点 时 , 小 车 的 速 度 vA = m/s.
13 . (11分)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 , 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 体运动 , 当距离地面 125m 时打开降落伞 , 伞张开后运动员以大 小为 9 .9 m/s2 的 加 速 度 做 匀 减 速 直 线 运 动 , 到 达 地 面 时 速 度 为
5 m/s, (g取 10m/s2 ) 问 :
(1) 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 离开飞机后 , 运动员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面
高一物理试题 第 5页 ( 共 6页 )
14 . (12分) 如图所示 , 质量为 10kg的物块与静止的斜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 0 .25 , 可以认为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约等于滑动
摩擦 力 , 斜 面 倾 角 θ= 37 °, (取 sin53 °= 0 .8 , cos53 °= 0 .6 , g= 10m/s2 ) .
(1) 证明滑块如果不受其它作用力 , 只在重力 、支持力 、摩擦力
作用下不可能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 ;
(2) 如果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 F1 = 50N , 分析物块将静止还
是运动 并求出此时物块所受的摩擦力 ;
(3) 如果 F 方 向 不 变 而 改 变 大 小 , 为 了 使 物 块 在 斜 面 上 保 持 静
止 , 求 F 的范围. (结果可以保留分数形式 , 不必化简)
15 . (12分) 长木板的质量 M= 1 kg,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 在木板最 左端放置一质量为 m = 2kg的小物块 (可看作质点) . 物块和木 板 、木板和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μ1 = 0 .2 、μ2 = 0 .1 .
某时刻对小物块施加 一 个水平向右 、大小为 8N 的恒力 F, 使小
物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 当物块运动时间 t= 2 s 时突然撤去 F, 最
终小物块恰好没有从长木板上掉下去 .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 g取 10 m/s2 . 试求 :
(1) 撤去 F 时小物块和长木板各自的速率 ;
(2) 长木板的长度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高一物理试题 第 6页 ( 共 6页 )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物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B D C B C C 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 有选错的得 0 分。
8 9 10
BD AB ACD
三、
11【答案】(1)0.50;(2)0.67;(3)0.075
12【答案】(1)DBAFEGC;(2)①0.400 m/s;0.721 m/s;②
③0.80;(3)0.320
13. 【答案】 (1)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有 v-v =2ah2
可求得运动员打开伞时的速度为 v0 =50 m/s
自由下落过程中, 有 v =2gh1
解得 h1 =125 m
则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h =h1+h2 =250 m。
(2)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 t1 = =5 s
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 t2 = =4.55 s
14.【答案】(1)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mgsin37 °=60N
物体和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fm = μmg cos 37。= 0.25 100 0.8N = 20N
因为
mgsin37。 fm
则物块不可能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
(2)如果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 F1=50N,则沿斜面方向:
Fx = mgsin37o 一 F cos 37o = 60 一 50x 0.8 = 20N
方向沿斜面向下;
最大静摩擦力:
f = μ(mg cos 37。+ F sin 37。) = 0.25(100x 0.8 + 50x 0.6) = 27.5N
因为Fx < f 则木块在斜面上静止,此时物块所受的摩擦力 20N,沿斜面向上.
(3)物体恰好不上滑时,受拉力 F、重力 G、支持力 N和平行斜面向下的最大静摩擦力,根
据平衡条件,有:
平行斜面方向:
F1cosθ-f-mgsinθ=0
垂直斜面方向:
F1sinθ+mgcosθ-N=0
其中:
f=μN
联立①②③解得:
F = mg(sinθ一 μcosθ) 1 cosθ一 μsinθ
带入数据可得
①
②
③
F1= N
物体恰好不下滑时, 受拉力 F、重力 G、支持力 N和平行斜面向上的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平
衡条件,有:
平行斜面方向:
F2cosθ+f′-mgsinθ=0 ④
垂直斜面方向:
F2sinθ+mgcosθ-N′=0 ⑤
其中:
f′= μN′⑥
联立④⑤⑥解得:
F = mg(sinθ μcosθ)
2 cosθ+ μsinθ
带入数据解得
F2= N
则 F的取值范围:
80 80
N F N
13 19
15.【答案】: (1)由题意可知,在恒力 F作用下,小物块和木板的运动加速度不同。设此时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a1,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a2,则
对小物块有: F- μ1mg=ma1
对长木板有: μ1mg- μ2 (m+M)g=Ma2
设撤去 F时小物块和长木板各自的速率分别为 v1 和 v2,则有 v1 =a1t v2 =a2t
代入数据,四式联立可解得
v1 =4 m/s v2 =2 m/s
(2)在撤去 F之前,物块相对木板向右滑动的位移:
x1 =a1t2-a2t2
刚撤去 F时,因为 v1>v2,物块做匀减速运动,木板做匀加速运动。此时设物块的加速度大
小为 a3,长木板的受力没有变化,加速度大小还是 a2,则:
对小物块有: μ1mg=ma3
设再经过时间 t1 后,物块跟木板的速度相等,则有:
v1-a3t1=v2+a2t1
在此过程中物块相对长木板又向右滑动的位移为:
x2 = (v1t1-a3)-(v2t1+a2)
当小物块跟长木板速度相等之后,因为 μ1> μ2,物块和长木板将一起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
在此过程中物块相对木板没有滑动。所以长木板的长度: L=x1+x2
代入数据,由以上各式联立可解得:
L==2.6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