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时精练(六)2.2振动的描述(后附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课时精练(六)2.2振动的描述(后附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05 18:4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步课时精练(六)2.2 振动的描述(后附解析)
一、单选题
1.一切周期运动最显著的共同特征是(  )
A.周期运动不断重复 B.周期运动具有能量
C.周期运动具有振幅 D.周期运动具有速度
2.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挂在天花板上,O点为弹簧自然伸长时下端点的位置.当在弹簧下端挂钩上挂一质量为m的砝码后,砝码开始由O位置起做简谐运动,它振动到下面最低点位置A距O点的距离为l0,则(  )
A.振动的振幅为l0
B.振幅为
C.平衡位置在O点
D.平衡位置在OA中点B的上方某一点
3.如图所示,虚线和实线分别为甲、乙两个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已知甲、乙两个振子质量相等,则( )
A.甲、乙两振子的振幅之比为1:2
B.甲、乙两振子的频率之比为1:2
C.前2s内甲振子的加速度先为正值后为负值
D.第2s末甲的速度达到最大,乙的加速度达到最大
4.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杆上的A、B之间做往复运动,O为平衡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振子运动中受重力、支持力、弹簧弹力和回复力作用
B.振子由O向B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
C.振子由A向O运动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
D.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5.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在4s内具有最大负方向速度和具有最大正方向加速度的时刻分别是(  )

A.1s,4s B.3s,2s
C.1s,2s D.3s,4s
6.甲图中的弹簧振子在内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第末到第末振子的回复力增加
B.从第末到第末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
C.从第末到第末振子在做加速运动
D.第末振子的加速度最大且方向为轴正向
7.如图所示为一款玩具“弹簧公仔”,该玩具由头部、轻弹簧及底座组成,已知公仔头部质量为m,弹簧劲度系数为k,底座质量也为m。轻压公仔头部至弹簧弹力为2mg时,由静止释放公仔头部,此后公仔头部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释放公仔头部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2g
B.公仔头部运动至最高点时底座对桌面的压力为mg
C.弹簧恢复原长时,公仔头部的速度最大
D.公仔头部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
8.如图是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做简谐运动时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物体的振幅分别是2m和1m
B.甲的振动频率比乙的大
C.前2s内,两物体的加速度均为负值
D.第2s末,甲的速度最大,乙的加速度最大
9.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连接一轻质薄板。时刻,一物块从其正上方某处由静止下落,落至薄板上后和薄板始终粘连,粘接时间可忽略,其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时物块刚接触薄板。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则(  )
A.时物块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B.时物块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
C.该物块与薄板粘连后振动的周期为
D.后物块坐标位置随时间变化关系为
二、多选题
10.在物体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t1、t2两时刻物体分别处在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则从t1至t2这段时间物体的(  )
A.t1、t2两时刻动能一定相同
B.t1、t2两时刻势能一定相同
C.速度一定先增大,后减小
D.加速度可能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11.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吊一个钢球,把钢球从平衡位置向下拉下一段距离A,由静止释放。以钢球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建立y轴,当钢球在振动过程中某一次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钢球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已知钢球振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则(  )
A.在t=1.5s时,钢球处于失重状态
B.在t=2.5s时,钢球的速度方向向上
C.1.5s~2.5s时间内钢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
D.在t=3s时,钢球与弹簧构成的系统势能最大,在t=4s时系统势能最小
1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此时A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30 cm,B质点刚要开始振动,质点振动的周期T=0.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质点B将沿y轴负方向运动
B.波的传播速度为10 m/s
C.质点A的振动方程表达式为
D.质点A再次回到平衡位置的时刻是
E.从质点A开始振动到质点B开始振动经历的时间为s
三、解答题
13.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为0.4s,振幅为5cm,从振子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经2.5s小球的位置及通过的路程各多大?
14.有同学认为,如图所示的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小球所受到的力除了重力、支持力和弹簧的弹力外,还受到回复力。这种看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15.如图所示,在竖直悬挂的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将小球竖直拉向下方,当小球静止时拉力的大小为F,若撤去拉力,小球便在竖直面内做简谐运动,求:
(1)小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
(2)小球在振动过程中通过最高点时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一切周期运动最显著的共同特征是:周期运动不断重复。
答案:A。
2.B
解析:由题意可知,物体在OA间做简谐运动,故B一定为平衡位置;振幅为l0/2;故只有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3.D
解析:A.根据振动图像,甲振子的振幅为2 cm、乙振子的振幅1 cm,所以甲、乙两振子的振幅之比为2∶1,故A错误;
B.根据振动图像,甲振子的周期是4s,频率是0.25Hz;乙振子的周期是8s,频率是0.125Hz,则甲、乙两振子的频率之比为2∶1,故B错误;
C.前2秒内,甲在平衡位置的上方,加速度指向平衡位置,方向向下,为负,故C错误;
D.第2秒末甲处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小;乙处于波谷,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故D正确;
答案:D。
4.C
解析:A.弹簧振子运动中受重力、支持力、弹簧弹力作用,故A错误;
B.振子由O向B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变大,故B错误;
C.振子由A向O运动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故C正确;
D.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弹簧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D错误。
答案:C。
5.C
解析:质点具有最大速度时在平衡位置,质点具有最大加速度时在最大位移处。
由图可知振子在是1s时和3s时速度最大,在1s时振子将向负方向最大位移处运动,所以具有最大负方向速度,而3s时具有最大正方向速度,又因为由图可知振子在2s时和4s时都有最大位移,所以此两时刻都有最大加速度,又因为加速度方向应指向平衡位置,所以在2s时有正方向最大加速度,4s时有负方向最大加速度。
答案:C。
6.D
解析:AB.第末到第末振子在衡位置,弹簧的形变量减小,故回复力减小,弹性势能也减小,故AB错误;
C.振子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第末到第末,振子在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故C错误;
D.第末振子到负向振幅最大处,所以加速度最大,且为正向,故D正确。
答案:D。
7.B
解析:A.释放公仔头部瞬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故A错误;
B.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在最高点时,令最高点时弹簧弹力大小为F,则有
结合上述解得
即此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对底座分析可知,地面对底座的支持力等于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公仔头部运动至最高点时底座对桌面的压力为mg,故B正确;
C.根据上述可知,公仔头部运动至最高点时,弹簧恰好恢复原长,此时公仔头部的速度为0,故C错误;
D.轻压公仔头部至弹簧弹力为2mg时,根据胡克定律有
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结合上述有
解得
故D错误。
答案:B。
8.A
解析:A.由题图知,甲、乙两物体的振幅分别为2cm和1cm,A错误,符合题意;
B.8s内甲完成2次全振动,乙完成1次全振动,甲的振动频率比乙的大,B正确,不符题意;
C.前2s内,甲、乙的位移均为正,所以加速度均为负值,C正确,不符题意;
D.第2s末甲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乙在最大位移处,加速度最大,D正确,不符题意。
答案:A。
9.D
解析:AB.薄板为轻质薄板,质量可忽略不计。由图乙可知,B点对应的速度为零,物块处于最低点位置;C点对应的速度为零,物块处于与薄板粘连后的最高点;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最高点的加速度和最低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即
由于C点对应物块处于最高点,此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故AB错误;
C.由图乙可知,物块从最低点B到最高点C所用时间为
该物块与薄板粘连后振动的周期为
故C错误;
D.因为
由图乙可知,振幅为
后物块坐标位置随时间变化关系为
当时,,代入上式得
所以
故D正确。
答案:D。
10.ABD
解析:A.由对称性可知,物体分别处在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速度大小相同,动能相等,故A正确;
B.由机械能守恒知势能也一定相等,故B正确;
CD.如果t1时刻物体向最大位移处运动,再回到该点后向t2时刻的位置运动,则速度是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位移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加速度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故C错误;D正确。
答案:ABD。
11.ACD
解析:A.在t=1.5s时,钢球处于加速下降阶段,即失重状态,A正确;
B.在t=2.5s时,钢球处于向下减速阶段,速度方向向下,B错误;
C.1.5s~2.5s时间内弹簧不断伸长,弹性势能不断增大,钢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钢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C正确;
D.在t=3s时,钢球处于最大位移处,动能最小,钢球与弹簧构成的系统势能最大,在t=4s时钢球处于平衡位置,动能最大,系统势能最小,D正确。
答案:ACD。
12.BDE
解析:采用上下坡法来分析B点的运动方向,即沿波的传播方向看,“上坡”的点向下振动,“下坡”的点向上振动,所以B将沿y轴正方向运动,A错误;
根据公式可得
B正确;
质点A满足的是余弦函数的图像,所以
C错误;
由于质点A在最大振幅的一半处,对应于,对应于一次振动的处,所以质点A再次回到平衡位置的时刻是,D正确;
A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30 cm,B质点刚要开始振动,所以计算质点A开始振动到质点B开始振动经历的时间即计算A点在偏离平衡位置30 cm时的时间,为s,E正确。
答案:BDE。
13.最大位移处;125cm。
解析:由题意知,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T=0.4s,振幅A=5cm,从振子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经2.5s振子运动了6个周期,振子完成6个周期性振动后,运动到端点最大位移处的位置,振子通过的路程为
s=64A+A=645cm+5cm=125cm
14.见解析
解析:这种看法不正确,重力与支持力平衡,由于弹簧的弹力始终指向平衡位置,弹力作为回复力,是按效果命名的。
15.(1);(2),竖直向下
解析:(1)小球在平衡位置时弹力等于重力,故弹簧的伸长量为
Δx=
(2)小球振动过程中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在最低点,其合外力为F,故在最高点时,加速度
a=,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