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时精练(十八)5.1光的干涉(后附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课时精练(十八)5.1光的干涉(后附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05 19:0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步课时精练(十八)5.1 光的干涉(后附解析)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为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以的入射角射到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的上表面,直线与玻璃砖上下表面垂直且与其上表面交于点,入射点、到点的距离相等,经玻璃砖上表面折射后两束光相交于图中的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
B.在玻璃中,光的传播速度小于光的传播速度
C.同时增大入射角(入射角始终小于),则光在下表面先发生全反射
D.对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宽
2.用双缝干涉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某点P到双缝S1、S2的路程差为9.375×10-7m,如图乙所示,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3×108m/s,如果用频率为4.8×1014Hz的橙光照射双缝,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橙光的波长是5.25×10-7m
B.P点出现亮条纹
C.仅将橙光换成红光,则光屏上相邻两亮条纹的中心间距变大
D.仅将橙光换成紫光,则光屏上相邻两亮条纹的中心间距不变
3.在下列自然现象之中,可以用光的干涉理论解释的是( )
A.天上的彩虹 B.阳光在树林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C.肥皂泡上的彩色花纹 D.水中十分明亮的空气泡
4.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示意图,S为单缝,S1、S2为双缝,P为光屏。用单色光从左侧照射单缝S时,可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双缝间的距离,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减小
B.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增大
C.若换作波长更长的单色光照射,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减小
D.若换作白光照射,光屏上不出现条纹
5.如图,利用平面镜也可以实现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的条纹关于平面镜M上下对称
B.相邻亮条纹的间距为
C.若将平面镜向右移动一些,相邻亮条纹间距不变
D.若将平面镜向右移动一些,亮条纹数量保持不变
6.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则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  )
A.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 B.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C.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
7.利用微距相机可以拍摄到形状各异的雪花图像(图甲),其中有一种“彩虹”雪花,中间部分有一个夹有空气的薄冰层,呈彩色花纹(图乙),这是由于(  )
A.光的干涉 B.光的衍射 C.光的偏振 D.小孔成像
8.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甲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某单色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亮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下面关于条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意相邻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随其厚度增加而增大
B.任意一条亮条纹所在位置对应的空气薄膜厚度不一定相等
C.若仅在图甲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图乙所示干涉条纹将变密
D.若仅减小垂直入射的单色光频率,则图乙所示干涉条纹将变疏
二、多选题
9.有关光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折射光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总是不同的
B.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的油膜上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现象
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只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黄光,则条纹间距变宽
D.折射现象的出现说明光是纵波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振幅无关
B.物体做简谐运动时的回复力表达式为F=-kx,其中F为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C.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质点的振动速度与波的传播速度无关
D.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同种条件下用紫光做实验比用红光做实验得到的条纹更窄
E.在观察水波的单缝衍射现象实验中,狭缝宽度越大,观察到的衍射现象越明显
11.在水面下同一深处有两个光源A、B,它们分别发出单色光a、b,在水面上观察到光源A在水面下的深度大于B光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色光a的频率大于单色光b
B.单色光a在水中的波长大于单色光b在水中的波长
C.单色光a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b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D.让单色光a和单色光b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单色光a产生的条纹间距小于单色光b产生的条纹间距
12.某同学利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研究光的干涉现象,保持双缝到屏的距离不变,他先用红光和蓝光在双缝间距为时进行实验,得到了如图a、b所示图样(未按实验顺序排列),然后用红光在双缝间距为d2时进行实验,得到了如图c所示图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图a为蓝光干涉图样 D.图b为蓝光干涉图样
三、解答题
13.在明亮的光线下以一定角度观察眼镜镜片,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14.冬奥会雪上项目的运动员都佩戴有护目镜,护目镜上附有一层“增反膜”,以减小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制作护目镜时需要测量紫外线的波长。假设利用双缝干涉进行波长的测量,实验中使用的双缝间距,双缝到屏的距离,测得屏上干涉条纹中亮条纹间距。求:
(1)被测紫外线的频率;
(2)若选用薄膜材料的折射率为,则制作“增反膜”眼镜时,“增反膜”的最小厚度是多少?
15.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激光的波长为,屏上点距双缝和的路程差为.则在这里出现的什么条纹?现改用波长为的激光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将如何变化?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A.各种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相同,故A错误;
B.根据题图,入射角相同,光的折射角较大,所以玻璃砖对光的折射率较小,由光在介质中的光速
得,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大,故B错误;
C.玻璃砖上下表面平行,、光在玻璃砖下表面均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故C错误;
D.根据公式
可知,由于a光的波长大于b光波长,对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宽,故D正确。
答案:D。
2.C
解析:A.橙光的波长为
故A错误;
B.由于
故Р点是振动减弱点,P点出现暗条纹,故B错误;
C.根据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光的波长增大,相邻两亮条纹的中心间距变大,故C正确;
D.由C项分析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光的波长减小,相邻两亮条纹的中心间距变小,故D错误;
答案:C。
3.C
解析:A.天上的彩虹是因为光的反射与折射原因形成的,A错误;
B.阳光在树林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错误;
C.肥皂泡上的彩色花纹,是由于光的干涉形成的,C正确;
D.水中十分明亮的空气泡是由于全反射形成的,C错误。
答案:C。
4.B
解析:A.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知,减小双缝间的距离,即d变小,则干涉条纹间距增大,选项A错误;
B.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知,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即L增大,干涉条纹间距增大,选项B正确;
C.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知若换作波长更长的单色光照射,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增大,选项C错误;
D.换作白光照射,光屏上将出现条纹彩色条纹,选项D错误。
答案:B。
5.C
解析:A.根据双缝干涉原理,当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出现亮条纹,当光程差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出现暗条纹,可知,光屏上的条纹与镜面平行,并非关于平面镜M上下对称,故A错误;
B.根据双缝干涉的相邻条纹之间的距离公式
其中,,所以相邻两条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故B错误;
C.若将平面镜向右移动一些,不影响光源的像的位置和L的大小,相邻亮条纹间距不变,故C正确;
D.若将平面镜向右移动一些,射到平面镜边缘的两条光线射到屏上的位置向下移动,宽度减小,而条纹间距不变,亮条纹数量减少,故D错误;
答案:C。
6.B
解析:由图可知,改变条件后,条纹间距变大,则
A.条纹间距与光源到单缝的距离无关,A错误;
BCD.乙图中条纹的间距比甲图大,根据
其中是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双缝之间的距离,是波长,因此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或者换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源,又
所以也可能是换用频率更低的单色光源,B正确,CD错误。
答案:B。
7.A
解析:薄冰中间所夹的空气薄层相当与一层薄膜,光在此空气薄层上形成薄膜干涉,呈现彩色花纹。
答案:A。
8.D
解析:A.根据 任意相邻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不变,都是半波长,故A错误;
B.任意一条亮条纹所在位置对应的空气薄膜厚度一定相等,故B错误;
C.根据,若仅在图甲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d变小,则图乙所示干涉条纹间距变大,条纹将变疏,故C错误;
D.根据,若仅减小垂直入射的单色光频率,波长增大,则图乙所示干涉条纹间距变大,条纹将变疏,故D正确。
答案:D。
9.BC
解析:A.当光垂直入射时,折射光与入射光传播方向相同,A错误
B.由于油膜表面各处与水平面的距离不尽相等,当光到油膜表面和水面的光进行反射叠加在一起时,就会在油膜表面的不同地方产生不同的光程差,所以就发生了干涉,形成彩色花纹.所以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的油膜上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现象,B正确
C.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黄光比绿光频率低,波长长,所以只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黄光,则条纹间距变宽,C正确
D.光是一种横波,D错误
10.ACD
解析:A.简谐运动的周期由振动系统内部因素决定,与振动幅度无关,故A正确;
B.物体做简谐运动时的回复力表达式为F=-kx,其中F为运动物体所受的回复力,故B错误;
C.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质点的振动速度与波的传播速度无关,故C正确;
D.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同种条件下用紫光做实验比用红光做实验得到的条纹更窄,因为紫光波长更小,而 ,故D正确;
E.在观察水波的单缝衍射现象实验中,狭缝宽度越小,波长越大,观察到的衍射现象越明显,故E错误。
答案:ACD。
11.BC
解析:A.由题意知单色光a在水中偏折程度比单色光b小,则单色光a在水中的折射率比单色光b小,单色光a的频率小于单色光b的频率,A错误;
B.单色光a的频率小于单色光b的频率,由知,在真空中单色光a的波长大于单色光b的波长,根据
得光在介质中波长
是光在真空中的波长,结合单色光a的折射率比单色光b的小,可知单色光a在水中的波长大于单色光b在水中的波长,B正确;
C.根据,知单色光a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b,C正确;
D.单色光a的波长大于单色光b的波长,而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所以单色光a条纹间的距离大于单色光b,D错误。
答案:BC。
12.AC
解析:CD.图中光照射产生的条纹间距小于图中光照射产生的条纹间距,由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可知,当双缝间距均为,双缝到屏的距离不变时,图中光的波长小于图中光的波长,故图为蓝光干涉图样,图为红光干涉图样。故C正确,D错误。
AB.双缝到屏的距离不变,只将双缝间距改为时,同样利用红光进行实验,因此相同,对比图和图可知,图中光照射产生的条纹间距小于图中光照射产生的条纹间距,故由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可知,,故A正确,B错误。
答案:AC。
13.见解析
解析:在明亮的光线下以一定角度观察眼镜镜片,能观察到彩色条纹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在眼镜的表面镀有一层膜,入射光进入膜层后,在膜层的前后表面的反射光叠加发生了干涉现象,人在相应区域就能观察到干涉彩色条纹。
14.(1);(2)
解析:(1)根据
解得被测紫外线的波长为
则被测紫外线的频率为
(2)当光程差等于光在薄膜中的波长的整数倍时,即
(,,……)
则出现明条纹,因此膜的厚度至少是紫外线在膜中波长的一半,紫外线在膜中的波长为
故膜的最小厚度为
15.暗条纹,条纹间距变宽
解析:根据路程差
故路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是暗条纹
根据知,改用波长为的激光,则波长变大,条纹间距变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