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4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4月月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27 13:0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八年级语文科试卷
说明:1、全卷共三大题,4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班别、考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3、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4、考生必须把答案写在答题卡内。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5、请注意完成作文格下方的附加题。
基础积累及运用(20分)
1、古诗文默写(8分)
①亭亭山上松, 。 (刘祯《赠从弟(其二)》)(1分)
② ,箪瓢屡空。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分)
③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4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
, 。
④《登幽州台歌》中作者想那天地宇宙是这样久远阔大,而一个人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暂,不能建功立业,这怎么能不悲伤叫人落泪的句子是 ,
。(2分)
2、根据拼音写出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1)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 jié zé( )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2)如果我能kuān shù( )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3)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zhèng jīn wēi zuò( )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4)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九叔)gū kǔ líng dīng( )相依为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大爷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痛心疾首的事,他已经想好了办法。
B.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这种由假说发展成定律、原理的情况,真是俯拾皆是。
C.病人的脉搏越来越弱,手术已迫在眉睫。
D.对那些低级庸俗、哗众取宠的文学作品,稍有欣赏水平的人都会嗤之以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开卷未必有益,只有开好卷、会开卷,就能真正受益。
B.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
C.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D.为了避免城市供水不再紧张,县政府决定从高坪水库调水以解燃眉之急。
5、仿照下面的例句,以“你渴望理解吗”或“你希望成才吗”作开头写一句话。(4分)
例句: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仿句: 。
。二、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6至18题。
(一)与朱元思书 吴均(8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风烟俱净/亭亭净植
C.从流飘荡/ 言听计从 D.蝉则千转不穷/山穷水尽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7分)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 http: / / www.21cnjy.com )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志:志趣、心意。②峨峨:高耸的样子。③洋洋:宽广的样子。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伯牙善鼓琴 善: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
对文中划线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伯 牙 游 于 泰 山 之 阴/卒 逢 暴 雨 止/于 岩 下 心 悲/乃 援 琴 而 鼓之
B.伯 牙 游 于 泰 山/之 阴 卒/逢 暴 雨 止/于 岩 下 心 悲/乃 援 琴 而 鼓之
C.伯 牙 游 于 泰 山 之 阴/卒 逢 暴 雨/止 于 岩 下/心 悲/乃 援 琴 而 鼓之
D.伯 牙/游 于 泰 山/之 阴 卒 逢 暴 雨/止/于 岩 下 心 悲乃 援 琴 而 鼓之
11、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2分)
(10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2、“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3分)
A、日本青年无视周围群众,“我”十分气愤。
B、日本青年影响“我”观看事实片的兴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C、日本青年为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大吼大叫,因此“我”很讨厌。
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幸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13、品读选文第一段中划线句子,其中具体指什么事件?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14、作者先离开东京,又离开仙台,两次选择的目的分别是什么?他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何启示?(4分)
(四)爱的旅程(15分)
黄昏时分,马车抵达这座百里外的小镇。
“要在这里住一夜了。”父亲看着儿子,拍了拍“栗子皮”浓密的鬃毛。妻子病故,除了十二岁的儿子,这匹马是他生命中的一份儿珍宝。
“行。”儿子从车上抱下铺盖卷儿。乡 ( http: / / www.21cnjy.com )村学校也放暑假了。他跟父亲出门拉脚儿,锻炼锻炼。西望行程,落日在群山之间驾起独轮车,如炭火中烧着的铁块,大片的红与大片的黑辉映一体,透射出苍茫和沉重。
“拿些料喂喂它。”父亲吩咐。儿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拖下条麻袋。里面沙沙作响,是寸步不离的麦糠。就在他向外掏麦糠的时候,一只大刺猬滚了出来,扎疼了他的小手。“哎哟!爸爸你看——”
“什么啊 ”父亲走过来,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上花白的刺猬,“哎,怎么连它也带来了 ”家中有堆麦糠,里面住着一窝刺猬:母刺猬和它的三只才出生的小刺猬。这就是那只母刺猬。一定是装麦糠时没注意,将它装了来。“怎么办啊 ”儿子停下手。
能怎么办呢 父亲摇摇头:“不好,家里还有三只小刺猬哩。一天了,那么小。”
“我们要明天才能回去。”儿子脸朝西转,叹了口气。
“最快也要这个时候到家。”父亲扫视夕阳。
“它们会饿死吧 ”
“一天一夜。很有可能,也不一定。先把它装进去,明天咱早点回家。”
月出东南,像墨绿的麻地钻出个光脊梁,呈现铜的色泽和质感。“粟子皮”静静地嚼吃麦糠,有时也打响鼻。那迷人的沙沙声,散发出一股幽幽的气息。
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 ( http: / / www.21cnjy.com )腹苦香。妻子临走,抓住他的手说:“你要照看好孩子。”这还用说吗?我的儿子!可他当时什么也没说出,只一个劲儿地掉泪。现在想想,多遗憾。“放心吧!我,你还不放心吗?”他时常这样自言自语,似面对暗中的她。让儿子跟着出来,并不是叫他干活,主要是怕孤单、省牵挂。看到儿子,他就浑身是劲,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妻子。
儿子也没睡着。他仰卧席上,盯着父亲的背出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亲去世后,父亲胡子长了,话少了,但对他却温柔百倍,有时“柔”得让他不习惯,受不了。“多好的爸爸啊!这么累,这么疼我。我要听话,多帮他干活。”他默默地想,跟父亲出门,是他乐意的。一来能帮父亲,二来呢,他觉得父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你饿了吗 ”父亲问。
“不饿,你呢 ”
“我也不饿。”
“那就睡觉吧,翻山越岭跑了一天,挺累,睡吧,明天还得早起。”疲倦如同烈性白干,使他们沉睡了过去。
第二天清晨醒来,儿子想起麻袋里的刺猬,打开一看,刺猬没了。“刺猬呢 爸爸,刺猬呢 ”
“跑了吗 找找。”
车上车下没有,四下里找找还是没有。“跑哪儿去了 这个家伙。”父亲不打算再找了,“耽误事儿吧 你看!小刺猬是白搭了。”
“胡乱跑!”儿子有些愤恨,对那只刺猬骂。停了一会儿,他问“小刺猬好吧 ”
“问那个干什么 也可能没事儿。”
儿子点点头,怀着一腔惋惜,不再说话。黄昏时分马车终于返回小村。儿子跳下车,跑去看那三只小刺猬。
“爸爸!”儿子惊叫道,“大刺猬回来了!”
“是吗 ”父亲慢慢走近,“哪儿呢 真是它吗 ”
“是!是它。”
“像!”父亲伸手捧起刺猬,“咦 它怎么回来的 百十里山路啊!了得!”
“血!爸爸你看它肚子上有血。”
“对,它是爬回来的,磨破了。也不知道回来多久了。百十里地,翻山越岭,连滚带爬啊!这家伙真厉害。”
“它怎么认得路呢 这么远,还在麻袋里。”
“就是呀,怎么认路呢 奇怪,就是人,也没这种好记性。它牵挂着几个孩子——小刺猬啊。想它们,想着想着,就回来了。”父亲边寻思边解释。
“再远它也能认得路吗 ”
“嗯。当娘的就这样,真不孬。”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
15、文章题目“爱的旅程”有哪些含义 请你写出来。(4分)
16、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说说你的理解。(4分)
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
17、文章最后“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儿子为何流泪 谈谈你的看法。(4分)
18、人们说母爱是伟大的,读完此文,我们感到父爱同样伟大。请你对天下的父亲写一段赞美的话(不超过50字)。(3分)
三、作文(4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有一种爱叫作放手,有一种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做心痛,有一种感觉叫做思念。请以“思念”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见作文格下方!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四月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一、基础积累及运用
1、古诗文默写
①瑟瑟谷中风 ②短褐穿结
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④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以上每空1分,错、多、漏一字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因连笔或涂改造成难以辨认的按错误处理)
2、诘责 宽恕 正襟危坐 孤苦伶仃
3、D
4、B
5、每空2分,酌情给分,要求句式整齐,用词得当,中心明确
二、阅读
(一)6、A
7、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蝉儿则无休止地鸣叫不停,猿猴则千百遍地啼叫不绝。)
8、抒发了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二)9、(1)擅长 (2)好 (2分。每空1分)
C
1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2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1分,意思对即可)
(三)
12、D
13、匿名信事件;通过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日本爱国青年的讽刺和愤慨,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14、15.)一心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次,学好医学,回国医治那些像他父亲一误诊致死的人,第二次,弃医从文,用思想来武装麻木的国人。鲁迅先生的人生选择启示我们:无论什么年代,一个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自己才会得到最好的发展,才会创造更有意义的人生价值。(参考)
(四)
①父与子经历了一次爱的旅程②母刺猬经历了一次爱的旅程③儿子的生长过程是爱的旅程
16、①表面为烟味的苦与香 ②暗含失去妻子的痛苦和看到儿子的欣慰
17、①儿子被母刺猬的行为深深感动了 ②儿子想到逝去的母亲
18、参考: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三、写作
19、略
等级评分表
内容15分 15—12 11—9 8—6 5—0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感真挚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情感真挚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情感不够真实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情感虚假
表达10分 10—8 7—5 5—3 2—0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发展等级10分 10—8 7—5 5—3 2—0
深刻1.分析深入2.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3.观点具有启发性 丰富3.材料丰富4.论据充实5.形象丰满6.意境深远 有文采7.用词贴切、句式灵活8.善于运用修辞手法9.文句有表现力 有创新10.见解新颖11.材料新鲜12.构思精巧13.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4.有个性色彩
书写错别字5分 书写字体潦草或书写格式不正确或卷面不整洁,扣1分 错别字每一个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5分为止
附加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
2、海伦非常暴戾、任性,为所欲为:抢食物、丢餐具、打老师、拒吃饭……看法:这些性格中的缺点,是在缺少约束的环境中形成的,出现在海伦身上可以理解,但不能容忍,应该矫正,否则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养成和健康成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