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5 21:4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戎、诸”等 4个生字,会写“戎”字。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通过分析“此必苦李”的原因,感受王戎的形象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韵味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 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精神。
教学过程
板块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开始第八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 109页,让我们来看一看单元导读: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本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人文主题,我们将一起结识几位名垂青史的人物,去感受他们卓越的智慧才能与人格魅力。我们还要学习,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简要复述课文,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 25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模块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课件出示王戎图片)同学们看,这就是王戎,你对王戎有哪些了解呢?
1.分享王戎的资料。学生交流分享。老师小结: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他的远见卓识和他小时侯的学习积累是分不开的。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这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听一遍课文录音!
(2)初读文言文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请同学们自由读一遍这篇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
3.认读生字
(1)字理识字课件图片: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看图猜字的游戏。看,这个人右手“盾”,左手“戈”随时准备起战歌。那么这个字是什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字的演变过程。
(2)指导书写如何把“戎”字写好呢?
(3)认读生字课件出示会认字:看,这是本节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哪位同学愿意带领大家读一读?(指名领读)
(4)交流识字方法这些生字,你有哪些好方法记住它们呢?
模块三:读通课文,读出停顿。
同学们字词掌握得很好,现在让我们把这些生字带入课文中,再来读一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总结:文言文,在朗读的时候,除了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词句之间的停顿,语速可以适当的放慢一点儿,听上去更加抑扬顿挫。
2.指名读课文,师生评价。
3.指名读,教师指导。
4.指名读课文,教师评价。
5.齐读课文,评价。
模块四:理解大意,梳理情节
过渡:学习文言文,会读只是是第一步,我们还要把它读懂。回想一下,我们以前学习文言文和古诗,都用过哪些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用上这些方法,在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请看学习要求:
(一) 出示要求
1.小组合作读书。四人一小组,结合注释,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2.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小组内交流。过渡:经过小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我们逐句来交流一下!
(二)交流分享。理解大意,教师点拨。
预设: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1)指名学生先读后说,教师评价。(说得干净、清楚)
(2)理解“尝”和“诸”的意思。
①“尝”是什么意思?(曾经的意思)你们怎么知道的?总结:结合注释,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②我想问问大家诸小儿指的是谁?(小朋友们)那么“诸”是什么意思?(许多的意思。)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1)学生说意思。
(2)教师点拨:谁看到?
(王戎和小朋友们)学生说完评价:解释的多好!出示图片:这就是多子折枝的画面。李子多得怎么样?
(把树枝都压弯了)像这样的景象,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它:(硕果累累或者果实累累)
(3)理解“竞走”的意思。竞走,在本文什么意思?(争着跑过去)在文言文中,“走”表示跑,你还能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吗?引出《守株待兔》中的: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这个走也有表示跑的意思。而现在的“竞走”指什么?(运动项目)
总结:我国的一些汉字,古代的常用意义和现代不同,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学习文言文,要注意古今异义。
3.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①学生先读后说,教师点拨:问谁啊?(问的王戎。在这里,王戎被省略了。)问王戎什么?
(为什么不去摘果子这件事。把为什么不摘李子这件事也省略了)
谁回答?(王戎。这里又把王戎省略了。)
文言文语言精练,讲究省略,我们在用自己的话说的时候,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充进来。不补充的话,就会显得没头没脑。
②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理解文言文的方法——补充
4.取之,信然。看这个“之”字,在文中经常出现,往往用于指代某一种事物。看看这个之字,在本文出现了几次?(三次)三个“之”分别指代的是什么。提示方法:联系上下文。
模块五 讲述故事,感受形象
过渡:刚才,我们是一句一句翻译的句子,接下来增加点难度,谁能把整篇课文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1.第一层级————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述完整。指名讲述后评价:很了不起,第一次讲,就把故事讲得那么流畅,谁还能流畅的讲一讲?
2.第二层级————把故事讲生动。
过渡:我们再增加点难度,把这个故事生动地讲给大家听。如何才能把故事讲得生动感人呢?(加上人物的对话、动作和心理活动等细节。请同学们上台表演。
3.讨论交流,感受形象。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从中你感受到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们也要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能根据现象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正确、合理的推理判断。正是因为王戎有这样的优点,长大后才学过人的他做了尚书令、司徒,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模块六 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接下来,让我们带着对王戎的赞美,再来好好读一读这篇课文
①全班齐读。
②速度提高一倍齐读
③文章还可以这样读(去掉去掉标点配乐读)
④试着背诵
总结,这节课,我们读懂了课文,背诵了课文,收获不少。接下来,我们再读一则关于“王戎”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王戎还是个怎样的人?
模块七 拓展延伸 丰富人物形象
王戎观虎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惧色。
【注释】
(1)魏明帝:即魏明帝曹叡。断虎爪牙:即把老虎关在笼子里
(2)承间:趁机会
(3)辟易颠仆:神情慌乱,躲避不迭,以致跌倒
(4)湛然:安详沉静地
学习任务:
1.请你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读通故事,并试着读懂故事。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在这个故事中,王戎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译文】魏明帝在宣武场上砍掉老虎的爪子和牙,让老百姓观看.王戎当时七岁,也去看.老虎趁机会攀住栅栏大吼,吼声震天动地,围观的人都很害怕,都赶紧后退躲避。王戎安详沉静地一动不动,一点也不害怕。
总结:同学们,《王戎观虎》和我们教材中的《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两个小故事都出自于《世说新语》这本书。《世说新语》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编著的一部经典性著作,他在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凿壁偷光》《孔融让梨》等这些脍炙人口的小故事都出自于《世说新语》。
同学们课下可以搜集更多的这本书当中的故事,领略人物的聪明才智,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感受到这部文学经典的魅力,同时对这句话会有更深的理解: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