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生物下册 预习篇
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环境污染的类型:
(1)大气污染
(2)土壤污染
(3)固体废弃物污染
(4)水污染
(5)噪声污染
2.酸雨:
pH<5.6的雨水
(1)对生物的危害:
①酸雨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②酸雨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③酸化的水源威胁人们的健康。
④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2)预防措施: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
(3)形成原因: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注意:造成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气体不仅有二氧化硫,还有二氧化氮等气体。
2.温室效应增强和全球气候变暖:
(1)全球环境问题:除了酸雨外,还包括温室效应增强等。
(2)温室效应。
①原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放散出的热量。
②温室效应增强的原因: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增加。
③危害:气候变暖,冰川加速融化,农作物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生存危机。
④措施: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多植树造林等。
注意: 1、温室效应并不只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还有其他气体,如水蒸气。
2、不要误认为温室效应就是对人类不利:温室效应增强虽会对人类有害,但一定的温室效应有利于地球保持相对稳定的气温。
3.其他的环境污染:
(1)有毒有害物质:排入水中后接触人体,可能会增加基因突变概率,诱发癌症。
(2)重金属污染物:如水中、土壤中的汞、镉、砷,会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3)水污染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
(4)臭氧层破坏:原因:含氮废气的排放使人得皮肤癌或白内障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使用氟利昂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
1.“总结”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小明用表格的方式对生物知识进行了总结,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变化时,通常要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B.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时,可以用食醋和清水配置模拟酸雨
C.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应该先滴加碘液再来水浴加热
D.儿童体内缺少含铁的无机盐,会患鸡胸、X形或O形腿等病
【答案】B
【分析】醋酸是一种较为温和的弱酸,相对具有腐蚀性的盐酸和硫酸更安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实验完成后容易处理。因此在配置“模拟酸雨”时,将食醋与清水混合,用pH试纸测量浓度。
【详解】A.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变化时,通常要用低倍镜进行观察,低倍镜视野更大,容易发现物像,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时,可以用食醋和清水配置模拟酸雨,B正确。
C.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应该先水浴加热,再滴加碘液验证是否还有淀粉,C错误。
D.儿童体内缺少含钙的无机盐,会患鸡胸、X形或O形腿等病,D错误。
故选B。
2.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探究实验法 D.分类法
【答案】C
【分析】(1)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2)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
(3)探究实验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4)分类法是指将类或组按照相互间的关系,组成系统化的结构,并体现为许多类目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关系组织起来的体系表,作为分类工作的依据和工具。
【详解】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在做此实验的过程中,一般利用食醋和清水配制的“模拟酸雨”,与清水形成对照实验,则结合分析可知,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探究实验法,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环保工作者利用水生植物防治“水华”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为了达到降低该水体中氮、磷的最佳效果,应投放的两种植物是( )
植物种类 浮水植物甲 浮水植物乙 沉水植物丙 沉水植物丁
氮吸收量(克/平方米) 22.30 3.51 14.61 1.53
磷吸收量(克/平方米) 1.70 0.32 3.22 1.52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答案】C
【分析】由图可知,植物甲单位水体面积氮的吸收量最大,植物丙单位水体面积磷的吸收量最大,甲、乙、丙、丁均为生产者
【详解】四种浮游植物中,甲对氮的吸收量最大,丙对磷的吸收量最大,故为达到降低自然水体中的氮、磷的最佳效果,应该投放植物甲和丙,这两种植物吸收氮、磷比较多,能达到降低该水体中氮、磷的最佳效果,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措施与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不相符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B.退耕田还森林还草原
C.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及时处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答案】D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详解】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A不符合题意。
B.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B不符合题意。
C.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能够节约能源,减少释放二氧化碳等气体,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C不符合题意。
D.处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及时处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会加重空气污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缓解温室效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3年10月5日,日本正式开始排放第二批次的福岛核污水,预计持续17天,排放量7800吨左右。关于核污水排放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
A.不会影响福岛周边的城市生态系统 B.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
C.人类可以轻易地恢复它 D.受影响的海洋生物可以迁到别处
【答案】B
【分析】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不断积累某种元素(如放射性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
【详解】A.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大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会随着大气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不会局限在某一个生态系统中。故排放到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放射性物质会影响福岛周边的城市生态系统,A错误。
B.放射性物质会破坏生物的细胞结构,引起基因突变,损害生物的神经系统,海洋生物会受放射性污染导致死亡或变异,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海洋生物都会受到影响,无法迁到别处,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冲击,对渔业和旅游业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B正确,D错误。
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人类难以恢复它,C错误。
故选B。
6.在下列各种环境中生活的人,最容易患咽炎的是( )
A.在街上工作的交警
B.林场中的林业工人
C.种菜的菜农
D.农村的小学生
【答案】A
【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运输工具排放的尾气、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燃料的燃烧以及其它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尘埃等。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状态。
【详解】咽是人体气体与食物的共同通道,有害空气与食物会影响人的咽,使人患咽炎。林场中的林业工人、种菜的菜农、农村的小学生接触到有害物质的可能性小,而在街上工作的交警接触到运输工具排放的尾气的机会大,所以,在街上工作的交警最容易患咽炎,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7.PM2.5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呼吸道对其几乎没有净化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M2.5是通过扩散作用由外界空气进入肺泡的
B.PM2.5吸入人体后,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
C.由于人体的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消耗掉了大量的氧气,所以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氧气的。
D.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大规模植树造林
【答案】B
【分析】(1)PM2.5,指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它主要源于燃烧后的物质,如燃煤、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等,通常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2)雾霾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通;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汽车尾气等污染物的排放;工厂制造的二次污染以及冬季二氧化碳的排放等等。
【详解】A.PM2.5是通过呼吸运动由外界进入肺泡的,A错误。
B.雾霾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有危害,主要危害还是对呼吸系统的危害。雾霾是指空中浮游大量尘粒和烟粒等有害物质。因为受到气压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这些有害物一旦被人体吸入,就会刺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破坏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损伤,引发哮喘等疾病,B正确。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多于二氧化碳的含量,C错误。
D.减少雾霾提高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对主要污染源进行控制,包括对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燃煤污染控制、区域联防联控等,D错误。
故选B。
8.全球性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酸雨、雾霾、生物入侵
B.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C.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含铅废物、酸雨
【答案】B
【分析】人类活动的加剧,严重破坏了生物圈的环境,比如大气污染,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详解】A.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雾霾是指空中浮游大量尘粒和烟粒等有害物质;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生物入侵不属于大气污染,A错误。
B.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开发和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中过多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臭氧层破坏属于大气污染,B正确。
C.由B选项可知,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属于大气污染;白色污染是对废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不属于大气污染,C错误。
D.臭氧层破坏、酸雨属于大气污染;含铅废物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生长,但不属于大气污染,D错误。
故选B。
9.以下科学探究活动中利用了对照实验方法的是( )
A.观察菜豆种子结构
B.调查校园中植物种类
C.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D.测定种子发芽率
【答案】C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①实验法;②观察法;③调查法;④收集和分析资料等等。
【详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观察菜豆种子结构用观察法,A错误。
B.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调查校园中植物种类用调查法,B错误。
C.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用对照实验方法,除了光以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C正确。
D.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测定种子发芽率属于实验法,但不是对照实验方法,D错误。
故选C。
10.为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小组同学在两个培养皿中铺上吸水纸,再各放入30粒已浸泡过的小麦种子。每天定时向培养皿中分别喷洒清水和pH=5.5的“模拟酸雨”,定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培养7天后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可用食醋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
B.选取实验种子时不用考虑种子是否存在损伤
C.实验用多粒小麦种子做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
D.实验结果证明:“模拟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
【答案】B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很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实验中可用食醋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A正确。
B.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测定种子发芽率时,应选取饱满、未损伤的种子作实验材料,B错误。
C.在实验中每组多粒小麦种子而不能太少,是因为避免发生偶然性,影响实验结果,C正确。
D.由坐标图可以看出,pH5.6组中小麦种子的萌发数低于清水组中小麦种子的萌发数,则说明“模拟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D正确。
故选B。
11.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被重金属“汞”污染的鱼贝类以后,“汞”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水俣病”于1953年首先在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发生,当时由于病因不明,故称之为水俣病。
(1)上图为“汞”进入人体的途径之一、根据上图分析可知:当含“汞”的化工废水进入生态系统后,“汞”可能会通过 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2)水俣病爆发以后,人们便几乎停止了对鱼虾的捕捞,而水俣湾生态系统中的鱼虾等生物的数量并没有因人类停止捕捞而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当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均处于 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3)废电池内含有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每天城市里都能产生大量的废电池。我们能不能将弃废电池集中收集并掩埋在城郊无人居住的荒地中? 。你的判断理由是: 。
【答案】(1)食物链或食物网
(2) 相对稳定 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3) 不能 埋地下会污染大片的地下水和周围的环境,废电池无论裸露在大气中还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属成分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最终会危害人类健康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1)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汞”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2)由题干可知,当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3)不能将弃废电池集中收集并掩埋在城郊无人居住的荒地中。埋在地下会污染大片的地下水和周围的环境,废电池无论裸露在大气中还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属成分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最终会危害人类健康。
1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研究表明,PM2.5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危害人体健康。PM2.5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这些气体污染物的来源于人类对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烧,及汽车尾气的排放等。如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和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处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进行①时,膈肌处于 状态,胸廓容积会扩大,此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如乙图中 段变化。
(2)甲图中B处表示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④表示某气体从肺泡进入血液,需要经过 层细胞,完成B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3)甲图中C处表示的是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了氧气,血液流经C处时,血液变为 血。
(4)冬天上课,关闭门窗较长时间后,同学们会出现打“呵欠”、脸发红发烫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室空气中 (填⑤或⑥)较多。
(5)请你针对PM2.5的来源,提出两点减少大气中PM2.5的建议 。
【答案】(1) 收缩 ab
(2)2/两/二
(3)静脉
(4)⑥
(5)保护环境,植树造林或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等(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即可,要求表达清晰,意思完整)
【分析】甲图中,A处表示的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B处表示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C处表示的是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①吸气、②呼气、③二氧化碳、④氧气、⑤氧气、⑥二氧化碳。图乙中,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bc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详解】(1)甲图中①表示吸气,②表示呼气,在进行①过程中,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容积会扩大,此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图乙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2)甲图中B处表示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完成此过程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③表示二氧化碳从血液扩散到肺泡,④表示氧气从肺泡扩散到血液,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故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需要通过两层细胞。
(3)甲图中的C为表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动脉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流经组织的动脉血就变成了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
(4)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由于教室内学生较多,呼吸消耗的氧和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多,血液中的⑥二氧化碳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产生打哈欠现象。
(5)PM2.5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这些气体污染物的来源于人类对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烧,及汽车尾气的排放等,针对PM2.5的来源,提出减少大气中PM2.5的建议如:节能减排;严格控车;低碳生活等。
13.“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所谓碳达峰就是指二氧化碳年总量的排放在某一个时期达到历史最高值。当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植树、节能减排、碳捕集、碳封存、产业调整等方式抵消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净排放为零,也就实现了碳中和。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生物成分,①~④表示生理或化学过程,→表示叹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会造成 ,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
(2)通过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实际是利用植物的①光合作用的过程,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 。
(3)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某种有毒物质的污染,一段时间后, 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
(4)该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答案】(1)温室效应
(2)碳—氧平衡
(3)丁
(4)太阳能
【分析】观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戊是分解者、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分解作用、③表示燃烧、④表示呼吸作用。
【详解】(1)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导致了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
(2)绿色植物通过图中①光合作用,还能够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制造氧气排到大气中,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图中的食物链:甲→乙→丙→丁;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有毒物质含量越高。食物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丁,因此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某种有害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丁,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
(4)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14.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它进入生物体内后不易降解。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在一淡水流域中也发现了微塑料,并绘制出了该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蜻蜓的幼虫和沼虾的关系是 。
(3)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图中食物网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 。
(4)假设微塑料沿着该食物网传递,则一段时间后,体内微塑料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5)分析上述材料,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选择可降解材料代替塑料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寻找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6)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答案】(1)7/七
(2)捕食和竞争
(3)分解者
(4)白鹭
(5)c
(6)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分析】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图中的食物链有:浮游藻类→蜻蜓幼虫→鳙鱼→白鹭,浮游藻类→蜻蜓的幼虫→沼虾→白鹭,浮游藻类→鳙鱼→白鹭,浮游藻类→水蚤→蜻蜓的幼虫→鳙鱼→白鹭,浮游藻类→水蚤→蜻蜓的幼虫→沼虾→白鹭,浮游藻类→水蚤→鳙鱼→白鹭,浮游藻类→水蚤→沼虾→白鹭。
【详解】(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结合分析可知,该食物网中共有7条食物链。
(2)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叫做捕食,沼虾以蜻蜓的幼虫为食,因此是捕食关系;两种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现象叫竞争,沼虾和蜻蜓的幼虫都以水蚤为食,因此它们之间还有竞争关系。
(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食物网中的浮游藻类是生产者,鳙鱼、白鹭等动物属于消费者,所以食物网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4)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该食物网中白鹭的营养级最高,因此微塑料沿着该食物网传递,则一段时间后,体内微塑料积累最多的生物是白鹭。
(5)a.选择可降解材料代替塑料,避免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a不符合题意。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可以节约能源,还能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b不符合题意。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会使大量的塑料进入环境造成“白色污染”,也会加大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c符合题意。
d.寻找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能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d不符合题意。
(6)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生物下册 预习篇
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环境污染的类型:
(1)大气污染
(2)土壤污染
(3)固体废弃物污染
(4)水污染
(5)噪声污染
2.酸雨:
pH<5.6的雨水
(1)对生物的危害:
①酸雨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②酸雨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③酸化的水源威胁人们的健康。
④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2)预防措施: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
(3)形成原因: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注意:造成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气体不仅有二氧化硫,还有二氧化氮等气体。
2.温室效应增强和全球气候变暖:
(1)全球环境问题:除了酸雨外,还包括温室效应增强等。
(2)温室效应。
①原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放散出的热量。
②温室效应增强的原因: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增加。
③危害:气候变暖,冰川加速融化,农作物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生存危机。
④措施: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多植树造林等。
注意: 1、温室效应并不只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还有其他气体,如水蒸气。
2、不要误认为温室效应就是对人类不利:温室效应增强虽会对人类有害,但一定的温室效应有利于地球保持相对稳定的气温。
3.其他的环境污染:
(1)有毒有害物质:排入水中后接触人体,可能会增加基因突变概率,诱发癌症。
(2)重金属污染物:如水中、土壤中的汞、镉、砷,会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3)水污染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
(4)臭氧层破坏:原因:含氮废气的排放使人得皮肤癌或白内障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使用氟利昂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
1.“总结”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小明用表格的方式对生物知识进行了总结,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变化时,通常要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B.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时,可以用食醋和清水配置模拟酸雨
C.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应该先滴加碘液再来水浴加热
D.儿童体内缺少含铁的无机盐,会患鸡胸、X形或O形腿等病
2.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探究实验法 D.分类法
3.环保工作者利用水生植物防治“水华”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为了达到降低该水体中氮、磷的最佳效果,应投放的两种植物是( )
植物种类 浮水植物甲 浮水植物乙 沉水植物丙 沉水植物丁
氮吸收量(克/平方米) 22.30 3.51 14.61 1.53
磷吸收量(克/平方米) 1.70 0.32 3.22 1.52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4.下列措施与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不相符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B.退耕田还森林还草原
C.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及时处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5.2023年10月5日,日本正式开始排放第二批次的福岛核污水,预计持续17天,排放量7800吨左右。关于核污水排放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
A.不会影响福岛周边的城市生态系统 B.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
C.人类可以轻易地恢复它 D.受影响的海洋生物可以迁到别处
6.在下列各种环境中生活的人,最容易患咽炎的是( )
A.在街上工作的交警
B.林场中的林业工人
C.种菜的菜农
D.农村的小学生
7.PM2.5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呼吸道对其几乎没有净化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M2.5是通过扩散作用由外界空气进入肺泡的
B.PM2.5吸入人体后,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
C.由于人体的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消耗掉了大量的氧气,所以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氧气的。
D.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大规模植树造林
8.全球性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酸雨、雾霾、生物入侵
B.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C.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含铅废物、酸雨
9.以下科学探究活动中利用了对照实验方法的是( )
A.观察菜豆种子结构
B.调查校园中植物种类
C.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D.测定种子发芽率
10.为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小组同学在两个培养皿中铺上吸水纸,再各放入30粒已浸泡过的小麦种子。每天定时向培养皿中分别喷洒清水和pH=5.5的“模拟酸雨”,定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培养7天后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可用食醋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
B.选取实验种子时不用考虑种子是否存在损伤
C.实验用多粒小麦种子做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
D.实验结果证明:“模拟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
11.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被重金属“汞”污染的鱼贝类以后,“汞”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水俣病”于1953年首先在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发生,当时由于病因不明,故称之为水俣病。
(1)上图为“汞”进入人体的途径之一、根据上图分析可知:当含“汞”的化工废水进入生态系统后,“汞”可能会通过 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2)水俣病爆发以后,人们便几乎停止了对鱼虾的捕捞,而水俣湾生态系统中的鱼虾等生物的数量并没有因人类停止捕捞而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当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均处于 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3)废电池内含有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每天城市里都能产生大量的废电池。我们能不能将弃废电池集中收集并掩埋在城郊无人居住的荒地中? 。你的判断理由是: 。
1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研究表明,PM2.5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危害人体健康。PM2.5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这些气体污染物的来源于人类对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烧,及汽车尾气的排放等。如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和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处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进行①时,膈肌处于 状态,胸廓容积会扩大,此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如乙图中 段变化。
(2)甲图中B处表示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④表示某气体从肺泡进入血液,需要经过 层细胞,完成B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3)甲图中C处表示的是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了氧气,血液流经C处时,血液变为 血。
(4)冬天上课,关闭门窗较长时间后,同学们会出现打“呵欠”、脸发红发烫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室空气中 (填⑤或⑥)较多。
(5)请你针对PM2.5的来源,提出两点减少大气中PM2.5的建议 。
13.“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所谓碳达峰就是指二氧化碳年总量的排放在某一个时期达到历史最高值。当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植树、节能减排、碳捕集、碳封存、产业调整等方式抵消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净排放为零,也就实现了碳中和。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生物成分,①~④表示生理或化学过程,→表示叹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会造成 ,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
(2)通过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实际是利用植物的①光合作用的过程,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 。
(3)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某种有毒物质的污染,一段时间后, 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
(4)该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14.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它进入生物体内后不易降解。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在一淡水流域中也发现了微塑料,并绘制出了该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蜻蜓的幼虫和沼虾的关系是 。
(3)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图中食物网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 。
(4)假设微塑料沿着该食物网传递,则一段时间后,体内微塑料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5)分析上述材料,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选择可降解材料代替塑料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寻找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6)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