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8.3 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8.3 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05 22:2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3 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黑种人的故乡   B.高原大陆
C.外向型经济 D.热带大陆
2.“黑种人故乡”是( )
A.中东 B.欧洲西部
C.北美 D.撒哈拉以南非洲
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 )
A.以高原为主 B.以平原为主
C.以丘陵为主 D.以山地为主
4.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是( )
A.以采矿业为主的经济
B.多种经营的民族经济
C.有殖民色彩的单一经济
D.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5.撒哈拉以南非洲向发达国家进口的物资主要是( )
A.矿产、森林、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
B.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
C.咖啡、可可、茶叶等饮料作物
D.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矿产
6.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出口的产品有( )
A.矿产、木材、牲口、热带经济作物
B.森林、木材、牲口、钢铁
C.工业制成品
D.热带经济作物、机械
7.下列关于人口、粮食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增长的速度大于粮食增长的速度
B.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增长的速度小于粮食增长的速度
C.撒哈拉以南非洲森林资源丰富,因此生态环境较好
D.撒哈拉以南非洲草原面积广大,因此畜牧业发达
8.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0年6月的统计数字,撒哈拉以南非洲有2.4亿人处于饥饿状态,部分国家有逾七成人口在获取食物方面遇到困难。造成非洲粮食危机的原因主要是( )
①人口增长率高,人口持续增长 ②过度开垦,环境恶化 ③气候干旱,常受旱灾威胁 ④西南季风强弱不同给本区带来水旱灾害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
B.世界上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
C.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经济发达
D.咖啡树和油棕的原产地
10.如图所示的景观(金字塔)位于( )
A.非洲北部
B.亚洲东部
C.大洋洲
D.欧洲西部
根据某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回答11~12题。
时间(月) 气温(℃) 降水量(mm)
1 26.4 21
2 25.3 13
3 24.1 25
4 22.0 59
5 19.4 101
6 16.2 108
7 13.2 113
8 15.0 98
9 18.1 61
10 19.8 47
11 23.4 39
12 25.2 9
11.根据表中数据,四位同学分别绘制了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最准确的是( )
12.该地最可能是( )
A.南非的开普敦 B.希腊的雅典
C.巴西的巴西利亚 D.英国的伦敦
13.如图所示动物长期生活的地理环境是( )
A.热带雨林地区
B.热带草原地区
C.热带沙漠地区
D.亚寒带针叶林地区
14.小明随旅游团来到非洲,下列情景不可能见到的是( )
A.成群的斑马在吃草
B.凶猛的狮子在捕杀羚羊
C.两只袋鼠在打“拳击”
D.一群大象在戏水
15.下列非洲摆脱贫困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大力开采矿产换取外汇
B.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纷争和部落冲突
C.控制人口,保护环境
D.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
16.近年来许多欧美游客热衷于“末日旅游”,把旅游目标锁定在他们认为即将消失的景观。游客把乞力马扎罗山作为“末日旅游”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过度开垦、放牧,导致生态失衡
B.当地黑种人数量减少
C.该地区工业发达,酸雨危害严重
D.全球变暖,可能导致“赤道雪峰”景观消失
17、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落后,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贫乏
B.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C.自然条件恶劣
D.人口过度稠密
加纳,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北岸。下图为该国某年进口产品比例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当年,该国进口产品比重最大的是 (   )
A.燃料 B.化学药品
C.食物 D.交通设备及机械
19.下列有关该国地理状况的描述,可信的是 (   )
A.内陆国 B.气候冷湿
C.黑种人的故乡 D.发达国家
20.下图反映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多数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造业发达,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多
B.粮食产量高,出口量大
C.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D.许多国家的经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二、非选择题
21、读图及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在撒哈拉以南的某地区,当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草长得较高,有的高达2米,树叶繁茂,嫩绿的枝叶为一些植食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粮。此时一些肉食动物也最活跃,它们凶猛地捕捉猎物,饱餐一顿。
(1)材料中某地区应为________气候区。那里一年明显地分为________季和________季。
(2)列举这个地区的一种植食动物和一种肉食动物: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材料描述的是这个地区________(填“干”或“湿”)季时的景象。
(4)这种气候的干季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
(5)图A和图B中,________符合材料所描述的气候特点,其依据是________。
22.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和矿产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南非高原上,埋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和    。
(2)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    、油棕的原产地。
(3)东非高原有世界“天然野生动物园”之称,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请你列举该区域的野生动物。(两种即可)
(4)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是     。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理科考队对非洲大陆地形、气候、热带草原区的农牧业生产和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考察。
材料二:非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图和东非裂谷带图。
(1)读非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图,填出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洋,②_______高原,
③_______盆地,④______洋。
(2)考察队员发现非洲裂谷带底部有狭长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附近火山、地震活动频繁,该裂谷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
(3)考察队员站在乞力马扎罗山麓地带,测得海拔高度是500米,气温是20℃,该山顶部的气温应该是____________℃。
(4)考察队员发现热带草原 农业区人口增长快,土地荒漠化严重。请把下图中的数字与内容序号合理搭配,并填在题目下方。
A.土壤肥力下降 B.恶性循环
C.开垦草原 D.要求增加粮食产量
E.土地沙化严重 F.粮食产量下降
1—__,2—__,3—__,4—__,
5—__,6—__。(只填字母)
24.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1)与撒哈拉以南非洲某国主要商品占本国进出口商品百分比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部分位于南、北 ________ 之间,处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 带,是 _______ (填人种)的故乡。
(2)根据图1可知,非洲的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呈 ______ 对称分布,分布最广的是 _________ 气候。
(3)图2中,可可占出口商品的 _____ %,进口商品多为工业制成品,说明该国经济比较 ______ (填“发达”或“落后”)。请为改变这种局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5CDAAB 6-10AACCA 11-15BABCA 16-20DBDCD
21、(1)热带草原 干 湿 (2)斑马(或长颈鹿、羚羊等) 狮子(或豹等) (3)湿 (4)草木枯黄,动物迁徙,一派萧条 (5)图B 终年高温,降水明显地分干、湿两季
22、(1)金刚石 黄金
(2)咖啡树
(3)斑马、长颈鹿、狮子、大象。(两个即可)
(4)肯尼亚
23、(1)印度 东非 刚果 大西 (2)板块张裂而成 (3)-12.37
(4)D C E A F B
24、(1)回归线 热 黑种人 (2)南北 热带草原
(3)61 落后 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农业;控制人口增长等。(任答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