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枣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8.《枣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5 23:4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28课 枣核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课前准备 教师:
学生:
教学目的 1.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重难点及突破策略 二次备课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图片展示,导入新课 1.出示“枣核”的图片,见课件,了解它的大小。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民间故事,它的名字叫“枣核”,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了解一下吧。 2.教师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指导“核”是多音字,在口语中读“hú”。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见课件。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带拼音的词语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题目的含义是什么? 2.为什么课文题目叫“枣核”?(因为文章的主人公名字叫“枣核”。)为什么会给他取名为“枣核”呢?(指名说。因为“枣核”生得很小,只有枣核那么大,所以他的爹娘给他取名为“枣核”。) 3.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枣 核 妻 爹 犁 聪 折 困 牲 府 罢 涨 嚷 (1)学生自读,教师纠音。 (2)出示带生字的词。 枣核 夫妻 爹娘 扶犁 聪明 折腾 困得很 牲口 官府 嚷叫 善罢甘休 头昏脑涨 引导学生通过读词,识记生字。 4.处理多音字“折、涨、嚷”。(明确字音、组词、造句、理解字义。) 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见课件。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枣核的几件事情?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评价指导。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第1自然段:写“枣核”名字的由来,“枣核”真的只有枣核那么大。第2、3自然段:写夫妻两人为长不大的枣核发愁,但枣核很勤快,学了很多本领。 第4~13自然段:写衙役们把庄稼人的牲口都牵走了,枣核趁着天黑用计夺回了牲口,并在第二天巧妙地惩治了县官。 四、研读课文,归纳特点,见课件。 1.文中的“枣核”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研读人物的形象特点。 2.师生讨论交流。 (1)枣核说:“爹、娘,你们不用愁,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语言描写,枣核的话表现了他的人小志气大,为下文写他的勤劳和智慧作了铺垫。) (2)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这句话直接写出了枣核勤劳能干的品质。) (3)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过渡句,承上启下,写出了枣核的聪明。) (4)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语言描写,写出了枣核聪明,关心乡亲们。) (5)这时候枣核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把门打开,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体现了枣核的聪明机智。) (6)枣核蹦出来说:“牲口是我牵的,你们要怎么样?”(语言描写,说明枣核敢作敢当,非常勇敢。) (7)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这里是动作描写,再次体现了枣核的聪明勇敢、机智灵活。) 五、整理方法,复述故事 1.小组交流复述故事的方法,回顾本单元的其他课文。 师生小结: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是借助表格进行复述,《漏》一课是借助相关图片和文字提示进行复述。 2.教师:除了借助表格和示意图,我们还可以通过列提纲和抓关键词的方法进行复述。 3.借助多种方式复述故事。 方法一: 方法二:抓关键词。 白天、到了晚上、天一亮。 4.进行班级复述故事比赛。 集体评价,共同讨论。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复述课文。整理复述故事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复述方法,然后找出关键词,理清课文的脉络,最后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在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的同时,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六、拓展延伸,说写训练 1.枣核大摇大摆地离开县衙,引导学生描述此时枣核和县官的心情。 2.想象一下,聪明的枣核还会帮助村民们干哪些有意义的事?写下来。(学生写片段,教师巡视指导) 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小枣核不畏强暴,与县官、衙役斗智斗勇。别看有些人渺小,但是他们身上有着巨大的能量。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布置作业:完成本课的习题。
作业设计 2.布置作业:完成本课的习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我把学生自己能够弄懂的问题简略化,让他们结合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独立完成能力。 2.不足之处:要抓住学生的精彩语言及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师要多关注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