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专题训练:8 内环境稳态及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专题训练:8 内环境稳态及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10 02:5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专题训练
8 内环境稳态及神经—体液—免疫网络调节
1.[2023·山东潍坊一中模拟] 神经元经培养后,可在轴突与细胞体之间建立联系,形成自突触神经元。研究人员用电流刺激神经元上d位点,测得神经元细胞体上c点的电位变化如曲线①,经某种处理后,再重复上述操作得到曲线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
A.未受刺激时,神经元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B.a峰的形成与该神经元自突触的兴奋传递有关
C.a峰和b峰形成的高度不同,说明两者形成的机理有差异
D.曲线②的出现可能是处理抑制了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解析] 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细胞外Na+浓度高,未受刺激时,神经元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A正确;细胞体受到刺激后,电位变化出现的第一个峰值b的原因是Na+内流使兴奋部位形成动作电位,然后它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至c点,随后轴突将兴奋继续传导,导致末端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而后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再度引起c点兴奋,产生第二个峰值a,B正确;a峰和b峰的形成都是由于神经细胞兴奋传递,形成的机理相同,C错误;曲线②中没有了a峰,因为第一个峰值b产生后,兴奋继续传导至轴突末端,若神经递质释放被抑制,则兴奋传递停止,不会产生第二个峰值,D正确。
2.俗话说“苦尽甘来”,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在苦药里加糖,仍会感觉很苦。研究发现,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味细胞(TRC)识别,经一系列传导和传递,最终抵达大脑皮层的CeA和GCbt区域,产生甜味和苦味(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A.神经冲动在①处传递和②处传导形式分别为化学信号和电信号
B.CeA产生的甜觉不能传至苦味中枢GCbt,所以“甜不压苦”
C.GCbt产生的苦觉会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
D.甜味和苦味分子引起大脑皮层产生相应感觉的过程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解析] ①是突触结构,神经冲动在①传递的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②是神经纤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A错误;据图中的信息解释“甜不压苦”的生物学机制:感觉在大脑皮层产生,当我们摄入甜味物质时,能在CeA产生甜的感觉,但该信息不能传至苦味中枢,所以甜不压苦,B正确;如果摄入苦味物质,在GCbt产生苦的感觉,从图中可知,会正反馈作用于脑干中苦味神经元感觉更苦,同时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C正确;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甜味和苦味分子引起大脑皮层产生相应感觉的过程缺少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属于反射,D正确。
3.[2023·河北唐山三模] SGLT2(Na+-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是肾小管对Na+、葡萄糖重吸收的一种主要转运蛋白(如图所示)。血钠和血糖浓度均能调节SGLT2的功能,高血钠会减少钠的重吸收,而高血糖会增加钠的重吸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
A.图中运输葡萄糖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运蛋白种类不同
B.正常机体摄入过量钠盐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减少
C.糖尿病患者SGLT2的活性可能受到抑制
D.肾小管中的钠盐浓度影响葡萄糖的重吸收
[解析] 据图可知,图中运输葡萄糖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运蛋白种类不同,分别是SGLT2和GLUT2,A正确;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同时促进钾的分泌,从而维持水盐平衡,正常机体摄入过量钠盐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减少,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减少,B正确;糖尿病患者重吸收Na+的功能正常,但其重吸收葡萄糖的功能可能受损,故糖尿病患者GLUT2的活性可能受抑制,C错误;结合题图可知,Na+-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可协助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即葡萄糖的运输与钠离子有关,故肾小管中的钠盐浓度影响葡萄糖的重吸收,D正确。
4.[2023·湖北襄阳四中模拟] 血容量的稳定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肺感受器反射是调节血容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如图是通过心肺感受器反射调节血容量的相关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兴奋在心交感神经纤维上传导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B.改变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时,静息电位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C.图示血容量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含有3条反射弧
D.某人因外伤大量失血,由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会增多
[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A正确。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与神经细胞外Na+内流有关(方式是协助扩散,动力是膜内外钠离子的浓度差),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降低,膜内外钠离子浓度差降低,Na+内流减少,静息电位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钠离子浓度的降低而降低,B正确。据题图分析,对血容量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图中所示有3条反射弧:牵张感受器→延髓心血管中枢→心交感神经→心肌细胞;牵张感受器→延髓心血管中枢→肾交感神经→肾血管;牵张感受器→延髓心血管中枢→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C正确。大量失血会刺激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进而调节血容量的相对稳定,D错误。
5.[2023·山东实验中学二模] 肾上腺盐皮质激素即醛固酮,可调节人体内的水盐平衡,维持电解质的相对稳定。在某一外界刺激下,机体会发生如图所示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C )
A.图中外界刺激可能是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
B.图示过程体现了中枢神经系统对肾上腺皮质的间接调节
C.醛固酮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有利于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D.醛固酮主要通过调节尿液的成分和尿量来调节水盐平衡
[解析] 图示为肾上腺盐皮质激素即醛固酮的分泌过程,醛固酮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调节人体水盐平衡,因此推测,促进醛固酮分泌的外界刺激可能是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A正确;由图可知,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递质调节下丘脑的分泌活动,继而通过分级调节影响肾上腺皮质的分泌活动,因此图示过程体现了中枢神经系统对肾上腺皮质的间接调节,B正确;由图可知,肾上腺盐皮质激素即醛固酮分泌增加,会反过来增强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使CRH和ACTH分泌量减少,体现了负反馈调节的特点,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血液中的醛固酮可以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但是负反馈调节不能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分级调节才能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C错误;醛固酮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进而影响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其主要通过调节尿液的成分和尿量来调节水盐平衡,D正确。
6.Kp-10是Kp神经元1与Kp神经元2产生的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如图甲。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20日龄的鹌鹑进行连续20日的Kp-10处理,然后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C )


A.器官A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由其光面内质网合成
B.饲料中添加Kp-10更能提高鹌鹑的产蛋率
C.Kp-10不能使鹌鹑产蛋的起始日龄提前
D.鹌鹑通过途径②提高排卵期的雌激素水平
[解析] 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是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A错误;Kp-10是一类多肽类激素,只能够注射,不能饲喂,B错误;由乙图分析,Kp-10并没有使鹌鹑产蛋的起始日龄提前,C正确;甲图途径①能促进下丘脑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进而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途径②抑制Kp神经元2的活动,不能提高排卵期的雌激素水平,D错误。
7.褪黑素(MEL)主要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胺类小分子激素,其分泌随光暗信号变化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即白天分泌减少,黑夜分泌增加,MEL的产生和分泌途径如图所示。对于人和哺乳动物,褪黑素在调节睡眠、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可知,夜晚暗信号刺激最终引起MEL分泌增加属于 神经 调节,参与调节该过程的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 。图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属于 神经递质 (填“激素”或“神经递质”)。
(2)熬夜玩手机干扰正常睡眠休息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分析其原因是 手机光线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 。
(3)有研究表明MEL能提高免疫力,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免疫功能强弱可通过检测NK淋巴细胞活性、浆细胞数量等指标来评价),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只、注射器、生理盐水、一定剂量的褪黑素、Y抗原、细胞检测仪等。
②实验设计思路: 取实验小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注射适量的褪黑素,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再向两组小鼠同时注射等量的Y抗原;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饲养一段时间后,使用细胞检测仪分别检测两组小鼠的NK淋巴细胞活性和浆细胞数量 。
[解析] (1)据图分析可知,夜晚暗信号刺激最终引起MEL分泌增加的过程经过了完整的反射弧,属于神经调节,参与调节该过程的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组成。图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属于神经递质,因为该物质是由传出神经元合成并分泌的传递信息的物质。(2)由图可知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熬夜玩手机的过程中,手机的光线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从而扰乱了生物钟,进而出现失眠等现象。(3)本实验的目的是要验证MEL能提高免疫力,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使用MEL处理实验小鼠,因变量是NK淋巴细胞活性、浆细胞数量等,因此本实验的设计思路: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只随机分成两组,编号A和B,A组注射适量的褪黑素,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再向两组小鼠同时注射等量的Y抗原;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饲养一段时间后,使用细胞检测仪分别检测两组小鼠的NK淋巴细胞活性和浆细胞数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