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4 文言文二则
一.试题(共10小题)
1.看拼音写词语。
xué yì
hóng hú
zhuān xīn
zhì zhì 。
2.为是其智弗若与( )
A.认为不像 B.以为不知 C.因为不如
3.我能给下面的独体字加上不同偏旁组成其他的生字,我还能用它们组词。
鸟 ( ) ( )
具 ( ) ( )
每 ( ) ( )
斤 ( ) ( )
4.“孔子不能决也”说明孔子( )
A.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推崇。
B.根本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好为人师罢了。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弈秋是一个擅长下棋的人,但并不善于引导学生,说明他不是好的老师。
B.只要跟随弈秋专心致志学习下棋,将来就一定可以成为下棋的高手。
C.孔子虽然博学,尚且有不懂的地方,说明学习是无止境的。
D.两小儿因为孔子回答不出问题而嘲笑孔子,说明孔子浅陋无知。
6.作业很轻松,做做乐其中!
带着问题来读书。
(1)《学弈》选自 ,讲的是关于 的事。
(2)《两小儿辩日》选自 中的一则故事。文中的主要人物孔子,名 ,字 。春秋末期 家、 家、 家, 学派的创始人。
7.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古今义。
(1)思援弓缴而射之。
古: 今:
(2)弗若之矣。
古: 今: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 今:
(4)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 今: 。
8.请从《两小儿辩日》中找出三组反义词。
﹣﹣ ; ﹣﹣ ; ﹣﹣
9.课内文段阅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 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这则文言文的题目是 ,选自《 》。
(2)给文中加点的字在横线上注音。
(3)惟弈秋之为听。(翻译句子的意思)
(4)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人 ,另外一个人 。
(5)学习这则文言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10.小练笔。
《学弈》一文运用对比的手法,分别刻画了两个学弈者的不同表现和不同结果,从而揭示了一个道理。认真阅读下面的素材提示,然后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二人的不同表现和不同结果,并在结尾处明确地揭示一个道理。
篮球训练场 挥汗如雨的小明 偷懒休息的小刚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4 文言文二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看拼音写词语。
xué yì 学弈
hóng hú 鸿鹄
zhuān xīn 专心
zhì zhì 致志 。
【解答】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注意结合词义来思考.
故答案为:
学弈 鸿鹄 专心 致志
2.为是其智弗若与( )
A.认为不像 B.以为不知 C.因为不如
【解答】句意: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弗若:因为不如。
故选:C。
3.我能给下面的独体字加上不同偏旁组成其他的生字,我还能用它们组词。
鸟 鹄 ( 鸿鹄 ) 鸭 ( 鸭子 )
具 惧 ( 惧怕 ) 俱 ( 俱学 )
每 诲 ( 教诲 ) 海 ( 大海 )
斤 听 ( 听话 ) 折 ( 折断 )
【解答】加偏旁组字组词,注意了可放在词语中结合词义来进行。“鹄”和鸟有关,组词“鸿鹄”,“鸭”和家禽有关,组词“鸭子”,“惧”和心理有关,组词“惧怕”,“海”和水有关,组词“大海”。
故答案为:
鹄(鸿鹄)鸭(鸭子);惧(惧怕)俱(俱学);诲(教诲)海(大海);听(听话)折(折断)。
4.“孔子不能决也”说明孔子( )
A.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推崇。
B.根本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好为人师罢了。
【解答】“孔子不能决也”出自《两小儿辩日》,翻译: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说明孔子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推崇。
故选:A。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弈秋是一个擅长下棋的人,但并不善于引导学生,说明他不是好的老师。
B.只要跟随弈秋专心致志学习下棋,将来就一定可以成为下棋的高手。
C.孔子虽然博学,尚且有不懂的地方,说明学习是无止境的。
D.两小儿因为孔子回答不出问题而嘲笑孔子,说明孔子浅陋无知。
【解答】A.根据《学弈》这篇课文内容可知,有二人向弈秋学习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结果,并不是弈秋不善于引导学生。说法错误。
B.《学弈》这篇课文中并没有说跟随弈秋专心致志学习下棋,将来就一定可以成为下棋的高手,这种说法太武断。说法错误。
C.学习《两小儿辩日》一文可知,孔子虽然博学,尚且有不懂的地方,说明学习是无止境的。说法正确。
D.两小儿因为孔子回答不出问题而嘲笑孔子,显出孩子的天真可爱,并不是说明孔子浅陋无知。说法错误。
故选:C。
6.作业很轻松,做做乐其中!
带着问题来读书。
(1)《学弈》选自 《孟子 告子》 ,讲的是关于 弈秋教两个学生下棋的事 的事。
(2)《两小儿辩日》选自 《列子.汤问》 中的一则故事。文中的主要人物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春秋末期 教育 家、 思想 家、 政治 家, 儒 学派的创始人。
【解答】(1)《学弈》选自《孟子 告子》,全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主要讲了:弈秋教两个学生下棋的事.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全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辩日 一作:辩斗)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孔子,名丘,字 仲尼.春秋末期 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学派的创始人.
故答案为:
(1)《孟子 告子》弈秋教两个学生下棋的事
(2)《列子.汤问》丘 仲尼 教育 思想 政治
7.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古今义。
(1)思援弓缴而射之。
古: 引,拉 今: 以手牵引或指援助
(2)弗若之矣。
古: 不 今: 不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 离 今: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4)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 热水 今: 烹调后汁儿特别多的副食 。
【解答】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1)古:引,拉 今:以手牵引或指援助
(2)古:不 今:不
(3)古:离 今: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4)古:热水 今:烹调后汁儿特别多的副食
8.请从《两小儿辩日》中找出三组反义词。
近 ﹣﹣ 远 ; 大 ﹣﹣ 小 ; 热 ﹣﹣ 凉
【解答】通过阅读《两小儿辩日》,文中“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这句话有一组反义词是:近和远;“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句话中有一组反义词是:大和小;“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这句话中有一组反义词是:热和凉。
故答案为:
近﹣﹣远;大﹣﹣小;热﹣﹣凉
9.课内文段阅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wéi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 zhuó 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这则文言文的题目是 《学弈》 ,选自《 孟子 》。
(2)给文中加点的字在横线上注音。
(3)惟弈秋之为听。(翻译句子的意思)
只听弈秋的教导。
(4)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人 专心致志 ,另外一个人 三心二意 。
(5)学习这则文言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做任何事都应当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解答】(1)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这则文言文的题目是《学弈》,选自《孟子》。
(2)考查对字的读音的掌握。结合语境理解,“惟”读“wéi”。缴:[jiǎo]交纳;交出(指履行义务或被迫);迫使交出(多指武器。[zhuó]系在箭上的丝绳,射鸟用。故读“zhuó”。
(3)考查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子意思是:只听弈秋的教导。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人专心致志,另外一个人三心二意。
(5)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根据故事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旨在通过两个学棋者的表现与结果,来表达出做事情要认真,不可三心二意的主旨。
故答案为:
(1)《学弈》;孟子;
(2)wéi zhuó;
(3)只听弈秋的教导。
(4)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5)做任何事都应当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10.小练笔。
《学弈》一文运用对比的手法,分别刻画了两个学弈者的不同表现和不同结果,从而揭示了一个道理。认真阅读下面的素材提示,然后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二人的不同表现和不同结果,并在结尾处明确地揭示一个道理。
篮球训练场 挥汗如雨的小明 偷懒休息的小刚
【解答】认真阅读所给的素材提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二人的不同表现和不同结果,并在结尾处明确地揭示一个道理。
故答案为:
烈日下的篮球训练场,阳光正无情地照在小明的身上,汗水从他黝黑的脸颊上流下,背心已经被汗水浸透,而他却挥汗如雨地练习着投篮。此时的小刚已经受不住这酷热,偷懒躲到了树荫下。在校队选拔赛中,小明入选校篮球队,小刚却被淘汰出局。是因为他们俩的身体素质有差别吗?不是的,有差别的只是一个人的努力程度。(基础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4 文言文二则
一.试题(共10小题)
1.照样子,写一写。
2.看拼音,写词语。
hóng hú gōng zhuó
pán yú cāng liáng
tàn tāng
3.比一比,再组词。
援 辩
暖 辨
缓 瓣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之①代词,代指弈秋的教导。②代词,代指鸿鹄。③代词,代指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④助词,相当于“的”。⑤动词,表示“去、往”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
(3)思援弓缴而射之。
(4)送孟浩然之广陵。
(5)虽与之 俱学,弗若之矣。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学弈》一文选自《 》,这则故事说明了 的重要性。
(2)《两小儿辩日》记述了 的故事,赞扬了两小儿 、 的品质。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7.选一选。
A.反问 B.设问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孰为汝多知乎?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8.朗读下面的句子时,该怎样停顿?请用“/”标出停顿的地方。
(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孰为汝多知乎?
9.“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学弈》以反问的句式,自问自答,总结全文。 (判断对错)
10.许多年以后,两个以机器人为老师的孩子,从一本纸质的书中对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了哪些了解?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A.孩子们到一个集中的地方学习。
B.年龄相当的孩子学一样的功课。
C.孩子们在一块儿学习玩耍,很不快乐。
D.老师是真人。
(基础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4 文言文二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照样子,写一写。
【解答】故答案为:
2.看拼音,写词语。
hóng hú 鸿鹄 gōng zhuó 弓缴
pán yú 盘盂 cāng liáng 苍凉
tàn tāng 探汤
【解答】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故答案为:
鸿鹄 弓缴 盘盂 沧凉 探汤
3.比一比,再组词。
援 支援 辩 辩论
暖 暖和 辨 辨别
缓 缓慢 瓣 花瓣
【解答】例如“援”“暖”与“缓”,形近,音不同,义不同。援:帮助;救助。可组词:支援。暖:温暖;暖和。可组词:暖和。缓:.慢。可组词:缓慢。
故答案为:
支援 辩论
暖和 辨别
缓慢 花瓣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之①代词,代指弈秋的教导。②代词,代指鸿鹄。③代词,代指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④助词,相当于“的”。⑤动词,表示“去、往”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④
(2)一人虽听之。 ①
(3)思援弓缴而射之。 ②
(4)送孟浩然之广陵。 ⑤
(5)虽与之 ③ 俱学,弗若之矣。 ③
【解答】(1)出自《学弈》,意思是: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之,助词,相当于“的”。
(2)出自《学弈》,意思是:另一个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之,代词,代指弈秋的教导。
(3)出自《学弈》,意思是:心里想着拿起弓箭去射天鹅。之,代词,代指鸿鹄。
(4)是唐代李白所作诗歌《送孟浩然之广陵》的题目。意思是:送孟浩然到广陵。之,到。
(5)出自《学弈》,意思是:第一人虽然与第二个人一起学习,但效果不如第二个人。之,代词,代指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1)④;
(2)①;
(3)②;
(4)⑤;
(5)③③。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学弈》一文选自《 孟子 告子上 》,这则故事说明了 学习态度 的重要性。
(2)《两小儿辩日》记述了 孔子路遇两个小孩争论太阳远近,而孔子不能做决断 的故事,赞扬了两小儿 善于观察 、 独立思考 的品质。
【解答】(1)考查文学常识、课文理解。《学弈》选自《孟子 告子上》,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告诉我们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说明了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原题说法正确。
(2)考查课文理解。《两小儿辩日》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两小儿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品质和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
故答案为:
(1)孟子 告子上 学习态度;
(2)孔子路遇两个小孩争论太阳远近,而孔子不能做决断 善于观察 独立思考。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2)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解答】(1)通国:全国。通:全。之:的。善:善于,擅长。弈:下棋。故“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译为: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2)东:东方。游:游历,游学。见:看见。辩斗:辩论,争论。其:代词,他们。故:缘故,原因。故“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译为: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3)孰:谁。为:同“谓”,说,认为。汝:你。知:通“智”,聪明,智慧。故“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译为: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故答案为:
(1)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2)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3)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7.选一选。
A.反问 B.设问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B
(2)孰为汝多知乎? A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A
【解答】(1)句子的意思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自问自答的句子,可以此判断,为设问句。
(2)句子的意思是: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是明知故问,或肯定或否定,且只问不答,是反问句。
(3)句子的意思是: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大的像个车盖,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看着大吗?是明知故问,或肯定或否定,且只问不答,是反问句。
故答案为:
(1)B;
(2)A;
(3)A。
8.朗读下面的句子时,该怎样停顿?请用“/”标出停顿的地方。
(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孰为汝多知乎? 孰为汝/多知乎?
【解答】(1)句意: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根据句意划分为: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2)句意:另一个人虽然也听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便想拉弓搭箭去射它。根据句意划分为: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句意: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大得像一个车盖,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的看着大吗?根据句意划分为: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句意:是谁认为(说)你知识丰富呢?根据句意划分为:孰为汝/多知乎?
故答案为:
(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孰为汝/多知乎?
9.“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学弈》以反问的句式,自问自答,总结全文。 × (判断对错)
【解答】“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学弈》以设问的句式,自问自答,总结全文。
故答案为:×
10.许多年以后,两个以机器人为老师的孩子,从一本纸质的书中对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了哪些了解?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A.孩子们到一个集中的地方学习。 √
B.年龄相当的孩子学一样的功课。 √
C.孩子们在一块儿学习玩耍,很不快乐。 ×
D.老师是真人。 √
【解答】《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幻小说,作者是美国的艾萨克 阿西莫夫。小说中写的是玛琪从一本旧书中了解到几百年前学校的学习生活,流露出内心的孤独,反思了人类教育的一些缺失以及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等问题。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作答。
故答案为:
A√B√D√(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4 文言文二则
一.试题(共10小题)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A.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
B.距离
C.已过的
D.减掉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思/援弓缴/而射之。
B.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C.孰为/汝多知乎?
D.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选择恰当句意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表现了两小儿的( )
A.天真可爱。 B.瞧不起他人。
4.“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什么?不当的一项是( )
A.说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
B.孔圣人也有不知道的东西,这是对他的讽刺。
C.从认识水平看,当时的人,包括孔子,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5.《两小儿辩日》中,从孔子的回答中,我想到了孔子的一句名言( )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笑话时要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
B.讲笑话时,自己首先要笑,这样才能感染别人。
C.笑话要讲得吸引人,就要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态、语气和动作。
D.要讲语言风趣、体现机智的笑话,不讲不尊重人、挖苦人的笑话,远离低级趣味。
7.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1)他指了一下,可并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 目不斜视) 地看书。
(2)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 不屑一顾) 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
(3)托米非常(骄傲 高傲) 地瞧了他一眼:“因为那不是我们这种类型的学校。”
(4)我把它调慢了,已经(适当 适合) 十岁左右孩子们的水平了。
8.按要求写句子。
(1)玛琪不打算争吵下去,便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我家里来教我功课。”(改为转述句)
(2)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干脆别读这本书。(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9.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理解词句意思。
履: 度: 遂:
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无自信也。
(2)这是一则 故事,现在已成为一个成语,告诫我们做事
10.微习作
辩论,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智斗”。辩论,往往是围绕不同看法,但是各方看法都有道理的问题展开的。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遇到一些让自己左右为难的问题,但思考之后总会做出选择。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大脑中的自我辩论。回想一下你 最近为什么样的选择感到烦恼,将烦恼的过程写出来。
要求:说清楚每个选择的优势和不足;说明选择的结果和理由;思路清晰,语言流畅;100~200字。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4 文言文二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A.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
B.距离
C.已过的
D.减掉
【解答】出自先秦的《两小儿辩日》,意思是;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去,距离。
故选:B。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思/援弓缴/而射之。
B.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C.孰为/汝多知乎?
D.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孰为汝多知乎?”出自《两小儿辩日》,意思是: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结合句子的意思及结构可知,正确断句为:孰为汝/多知乎?
故选:C。
3.选择恰当句意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表现了两小儿的( )
A.天真可爱。 B.瞧不起他人。
【解答】此句是两小儿对孔子“不能决也”的反问,意思是您这么大的学问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
故选:A。
4.“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什么?不当的一项是( )
A.说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
B.孔圣人也有不知道的东西,这是对他的讽刺。
C.从认识水平看,当时的人,包括孔子,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解答】A.正确。
B.有误,孔子也不能够判断大学问家孔子也有未知的领域说明了,人都应该谦虚谨慎,同时也说明人都应该不断地学习。
C.正确。
故选:B。
5.《两小儿辩日》中,从孔子的回答中,我想到了孔子的一句名言( )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答】“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是否可以(做成事)。即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强调了要实事求是。《两小儿辩日》中,孔子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由此想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名言。
故选:B。
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笑话时要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
B.讲笑话时,自己首先要笑,这样才能感染别人。
C.笑话要讲得吸引人,就要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态、语气和动作。
D.要讲语言风趣、体现机智的笑话,不讲不尊重人、挖苦人的笑话,远离低级趣味。
【解答】A、C、D正确。
B.不正确,讲笑话时,不能自己先笑。
故选:B。
7.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1)他指了一下,可并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 目不斜视) 目不斜视 地看书。
(2)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 不屑一顾) 不屑一顾 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
(3)托米非常(骄傲 高傲) 骄傲 地瞧了他一眼:“因为那不是我们这种类型的学校。”
(4)我把它调慢了,已经(适当 适合) 适当 十岁左右孩子们的水平了。
【解答】(1)全神贯注:指全副精神高度集中。目不斜视:指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应划去“目不斜视”。
(2)鄙夷不屑:指轻视;看不起。不屑一顾:指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应划去“不屑一顾”。
(3)骄傲:指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高傲:指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应划去“骄傲”。
(4)适当:指合适;妥当。适合: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应划去“适当”。
故答案为:
(1)目不斜视;
(2)不屑一顾;
(3)骄傲;
(4)适当。
8.按要求写句子。
(1)玛琪不打算争吵下去,便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我家里来教我功课。”(改为转述句)
玛琪不打算争吵下去,便说,他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他家里来教他功课。
(2)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干脆别读这本书。(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如果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就干脆别读这本书。
【解答】(1)将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将“冒号”“引号”改为“逗号”,将“我”改为“他”。
(2)考查了关联词的应用。前后两个句之间存在假设关系,可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就……”相连,第一个句子的“。”改为“逗号”,删去“你”。
故答案为:
(1)玛琪不打算争吵下去,便说,他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他家里来教他功课。
(2)如果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就干脆别读这本书。
9.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理解词句意思。
履: 鞋。 度: 用尺子量。 遂: 于是。
何不试之以足? 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
宁信度,无自信也。 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这是一则 寓言 故事,现在已成为一个成语,告诫我们做事 对待事物要会灵活变通、随机应变,不能墨守成规,死守教条,要注重客观现实的事实,为人处事要从实际出发。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翻译。履,鞋。度,衡量,动词,用尺子度量的意思。遂,于是。
何不试之以足?何,为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
宁信度,无自信也。度,名词,量好的尺码。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本题考查主旨理解。这个故事是一则寓言,它告诉人们:对待事物要会灵活变通、随机应变,不能墨守成规,死守教条,要注重客观现实的事实,为人处事要从实际出发。
故答案为:
(1)鞋。用尺子量。于是。
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
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寓言 对待事物要会灵活变通、随机应变,不能墨守成规,死守教条,要注重客观现实的事实,为人处事要从实际出发。
10.微习作
辩论,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智斗”。辩论,往往是围绕不同看法,但是各方看法都有道理的问题展开的。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遇到一些让自己左右为难的问题,但思考之后总会做出选择。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大脑中的自我辩论。回想一下你 最近为什么样的选择感到烦恼,将烦恼的过程写出来。
要求:说清楚每个选择的优势和不足;说明选择的结果和理由;思路清晰,语言流畅;100~200字。
【解答】范文:
抉择
昨天上午期中考试成绩公布了,我的成绩很不理想,退步了好多名次。老师为让我反思一下为什么退步。其实,我心里明白,我成绩退步的原因是最近我迷上了电脑。最近一段时间放学后,我就借做作业之名在书房玩电脑,不认真学习,所以成绩退步了。
怎么办?我思考着。是控制自己以后不再玩电脑,争取将成绩赶上去,还是继续放任自己?还是别玩了吧,我对自己说。可以我脑海中浮现出游戏时里激烈的战斗场面,这让我着迷。我会控制住自己吗,我没有信心。没事,再玩一段时间,就不玩了,我对自己说。可是我眼前又浮现试卷上刺眼的错号。不行,要痛定思痛,一定控制住自己,以后再也不玩了。我要努力将成绩赶上去,不能辜负家长和老师的期望。我下定决心,回家就将电脑交由爸爸保管,只在查资料时用。想到这里,我迈着坚定的步子向家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