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 古诗三首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荒草凄凄 五彩班谰 B.再接再厉 挣脱羁绊
C.珊珊来迟 聊以自慰 D.一愁莫展 浑身懈数
2.给下面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终日不成章。( )
A.文章。 B.花纹。
3.下列诗句中与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表达的情感不同的一项是( )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C.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D.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
B.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早春景象。
C.因唐时有寒食日折柳插门的风俗,所以特别写到柳树。
6.根据课文《古诗三首》内容填空。
(1)《寒食》是唐代诗人 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 ,后两句则是写 ,它是一首寓意非常含蓄的 诗。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 的神话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 的心情。
(3)《十五夜望月》中描写的景物有 、 、 、 等,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7.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纤纤擢素手
A.拔
B.提拔
C.伸出
(2)泣涕零如雨
A.零碎;小数目的
B.凋落;凋谢
C.落下
(3)今夜月明人尽望
A.完;完尽;完了
B.尽头
C.都
(4)中庭地白树栖鸦
A.庭院;院子
B.家庭
C.通“廷”。宫廷;朝廷
(5)盈盈一水间
A.动作轻盈的样子
B.清澈的样子
C.仪态美好的样子
8.综合性学习活动。
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
班委会准备将同学们积累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项是 (只填序号)
①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③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④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⑤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人竞猜]
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谜底)陶渊明
(谜面) ﹣﹣(谜底)陆游
(3)[新闻撰写]
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9.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完成下面的练习。
除夜①
[宋]文天祥
乾坤②空落落,岁月去堂堂③。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④,挑灯夜未央。
【注释】①成诗背景:写作此诗时,诗人已被关押整整三年,敌人对他软硬兼施。然而,高官厚禄、牢狱苦难都没能使他屈服。②乾坤:指天地。③堂堂:跨步行走的样子。④屠苏梦:在古时,旧历新年有合家喝“屠苏酒”的习惯。
(1)根据解释,找出诗中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空洞无物。
②指走上了生命的最后一段路。
③夜已深而未尽。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是对仗的两句诗,“乾坤”对“岁月”,“空”对“去”,“落落”对“堂堂”,结构匀称,句式工整。
②“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一句表明诗人感到自己走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
③“无复屠苏梦”表现出诗人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新年的愿望。
10.小练笔。
请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从不同方面来写一种你喜欢的食物的制作过程。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 古诗三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荒草凄凄 五彩班谰 B.再接再厉 挣脱羁绊
C.珊珊来迟 聊以自慰 D.一愁莫展 浑身懈数
【解答】A.有误,荒草萋萋:形容杂草长得十分茂盛。五彩斑斓:表示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故“荒草凄凄、五彩班谰”错误。
B.正确。
C.有误,姗姗来迟:慢腾腾地来晚了。故“珊珊来迟”错误。
D.有误,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浑身解数:全身的武艺。故“一愁莫展、浑身懈数”错误。
故选:B。
2.给下面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终日不成章。( )
A.文章。 B.花纹。
【解答】出自佚名的《迢迢牵牛星》,翻译: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章:花纹。
故选:B。
3.下列诗句中与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表达的情感不同的一项是( )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解答】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静夜思》,意思是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情感相同。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思是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及深深的眷恋。表达情感不同。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情感相同。
D.“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出自《秋思》,意思是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情感相同。
故选:B。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C.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D.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句意: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根据句意应划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故选:D。
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
B.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早春景象。
C.因唐时有寒食日折柳插门的风俗,所以特别写到柳树。
【解答】A、B正确。
C.有误,“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御柳”。
故选:C。
6.根据课文《古诗三首》内容填空。
(1)《寒食》是唐代诗人 韩翃 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 白昼风光 ,后两句则是写 夜晚景象 ,它是一首寓意非常含蓄的 讽刺 诗。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 牛郎织女 的神话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 痛苦悲伤 的心情。
(3)《十五夜望月》中描写的景物有 地白 、 雅雀 、 冷露 、 桂花 等,抒发了诗人 思念家乡和亲人 的思想感情。
【解答】(1)《寒食》是唐代诗人 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它是一首寓意非常含蓄的讽刺诗。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悲伤的心情。
(3)《十五夜望月》中描写的景物有地白、雅雀、冷露、桂花等,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
(1)韩翃 白昼风光 夜晚景象 讽刺;
(2)牛郎织女 痛苦悲伤;
(3)地白 雅雀 冷露 桂花 思念家乡和亲人。
7.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纤纤擢素手 C
A.拔
B.提拔
C.伸出
(2)泣涕零如雨 C
A.零碎;小数目的
B.凋落;凋谢
C.落下
(3)今夜月明人尽望 C
A.完;完尽;完了
B.尽头
C.都
(4)中庭地白树栖鸦 A
A.庭院;院子
B.家庭
C.通“廷”。宫廷;朝廷
(5)盈盈一水间 B
A.动作轻盈的样子
B.清澈的样子
C.仪态美好的样子
【解答】(1)句意:(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擢:伸出。故选C;
(2)句意: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零:落下。故选C;
(3)句意: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尽:都。故选C;
(4)句意: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庭:庭院;院子。故选A;
(5)句意: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盈盈:清澈的样子。故选B。
故答案为:
(1)C;
(2)C;
(3)C;
(4)A;
(5)B。
8.综合性学习活动。
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
班委会准备将同学们积累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项是 ③ (只填序号)
①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③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④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⑤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人竞猜]
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谜底)陶渊明
(谜面) 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谜底)陆游
(3)[新闻撰写]
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解答】(1)考查了对古诗的积累与理解。
①出自唐代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意思是:然怀念故乡的水,它把我送到了万里之外。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思念不绝。
②出自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意思是: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表达了思乡之情。
③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意思是: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④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望月有感》,意思是:同看明月,分散的亲人都会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表达了思乡之情。
⑤出自唐代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意思是:回想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鹅,正嬉戏在岸边的湖塘里。表达了思乡之情。
故选③。
(2)考查了对诗人的了解。
“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写出了陶渊明避世隐居、爱菊的特点,同时也与他的诗有关,结合例子可知,谜面要体现诗人的特点。
如:出自陆游的可为: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3)考查了给新闻加标题的能力。
认真阅读新闻,了解新闻内容加标题,标题要简洁,体现新闻的主要内容。
这则新闻主要写了我班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这个新闻,新闻中报道了比寒的经果,意义等。故可加标题: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故答案为:
(1)③;
(2)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3)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9.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完成下面的练习。
除夜①
[宋]文天祥
乾坤②空落落,岁月去堂堂③。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④,挑灯夜未央。
【注释】①成诗背景:写作此诗时,诗人已被关押整整三年,敌人对他软硬兼施。然而,高官厚禄、牢狱苦难都没能使他屈服。②乾坤:指天地。③堂堂:跨步行走的样子。④屠苏梦:在古时,旧历新年有合家喝“屠苏酒”的习惯。
(1)根据解释,找出诗中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空洞无物。 空落落
②指走上了生命的最后一段路。 命随年欲尽
③夜已深而未尽。 夜未央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是对仗的两句诗,“乾坤”对“岁月”,“空”对“去”,“落落”对“堂堂”,结构匀称,句式工整。 √
②“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一句表明诗人感到自己走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 √
③“无复屠苏梦”表现出诗人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新年的愿望。 √
【解答】(1)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①空洞无物是文中的“空落落”。②指走上了生命的最后一段路是文中的命“随年欲尽”。③夜已深而未尽是文中的“夜未央”。
(2)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这首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过年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据此作答:
①“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是对仗的两句诗,“乾坤”对“岁月”,“空”对“去”,“落落”对“堂堂”,结构匀称,句式工整。正确。
②“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一句表明诗人感到自己走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正确。
③“无复屠苏梦”表现出诗人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新年的愿望。正确
故答案为:
(1)①空落落 ②随年欲尽 ③夜未央;
(2)①√②√③√。
10.小练笔。
请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从不同方面来写一种你喜欢的食物的制作过程。
西红柿炒鸡
调成糊状的鸡蛋液“哧溜”一下,从碗里滑落到锅里,猛然遇到热油的烤烫,鸡蛋液发出了“哧啦……”的喊叫声,并迅速鼓起。西红柿块的加入降低了锅底的温度,鸡蛋渐渐塌下身,和西红柿块一起组成了一幅红黄相间的图画。不一会儿的工夫,锅里便飘出一阵浓香,美味家常菜“西红柿炒鸡蛋”就可以摆上饭桌了。
【解答】范文:
西红柿炒鸡
调成糊状的鸡蛋液“哧溜”一下,从碗里滑落到锅里,猛然遇到热油的烤烫,鸡蛋液发出了“哧啦……”的喊叫声,并迅速鼓起。西红柿块的加入降低了锅底的温度,鸡蛋渐渐塌下身,和西红柿块一起组成了一幅红黄相间的图画。不一会儿的工夫,锅里便飘出一阵浓香,美味家常菜“西红柿炒鸡蛋”就可以摆上饭桌了。(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 古诗三首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庭(tíng) 冷露(lòu)
B.泣(qì)涕 机杼(zhū)
C.日暮(mù) 韩翃(hó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蜡烛 盈盈 机杼 B.朴素 纤纤 涕泣
C.栖息 迢迢 寒食 D.诸候 皎皎 零落
3.给下面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中庭地白树栖鸦。( )
A.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B.地面变白了。
4.下列不适合用来描写繁花似锦、春光烂漫的诗句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下列诗句与注释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食物寒冷,东风把御园柳枝吹斜。(寒食东风御柳斜)
B.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脉脉不得语)
C.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冷露无声湿桂花)
D.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不知秋思落谁家)
6.下列各项中,诗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D.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7.主题积累(将节日与对应的诗句连一连)。
中秋节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清明节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七夕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8.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迢迢牵牛星》)
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 写的。诗歌前两句写景,可以从“ ”一词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
(2)“露”在诗句中的读音是 ,我能用它的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
(3)诗中“树栖鸦”三字朴实、简洁、凝练,形象地烘托了 。
(4)“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中,“落”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10.百字练笔。
发挥想象,把《十五夜望月》扩写成一段100字左右的小短文。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 古诗三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庭(tíng) 冷露(lòu)
B.泣(qì)涕 机杼(zhū)
C.日暮(mù) 韩翃(hóng)
【解答】A.有误。露:读[lù]时,俗称露水。指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读[lòu]时,义同“露(lù)”。用于口语。故在“冷露”中应读“lù”。
B.有误,“机杼”的“杼”应读“zhù”。
C.正确。
故选:C。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蜡烛 盈盈 机杼 B.朴素 纤纤 涕泣
C.栖息 迢迢 寒食 D.诸候 皎皎 零落
【解答】A、B、C三项正确。
D.有误,诸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因此,“诸候”应是“诸侯”。
故选:D。
3.给下面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中庭地白树栖鸦。( )
A.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B.地面变白了。
【解答】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翻译: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故选:A。
4.下列不适合用来描写繁花似锦、春光烂漫的诗句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解答】A.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其一》,意思是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不适合用来描写繁花似锦、春光烂漫。
B、C、D都是描写春天繁花似锦、春光烂漫的。
故选:A。
5.下列诗句与注释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食物寒冷,东风把御园柳枝吹斜。(寒食东风御柳斜)
B.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脉脉不得语)
C.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冷露无声湿桂花)
D.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不知秋思落谁家)
【解答】A.诗句与注释不一致,诗句翻译: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B、C、D诗句与注释一致。
故选:A。
6.下列各项中,诗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D.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解答】A、B、C诗句停顿无误;
D.诗句停顿有误,翻译: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故朗读节奏为: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故选:D。
7.主题积累(将节日与对应的诗句连一连)。
中秋节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清明节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七夕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解答】“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翻译: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对应的节日是七夕节;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欧阳修的《生查子 元夕》,翻译: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对应的节日是元宵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杜牧的《清明》,翻译: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对应的节日是清明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翻译: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对应的节日是中秋节。
故答案为:
七夕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元宵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中秋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8.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迢迢牵牛星》)
主人公既是织女,也是思妇(诗人)。抒发了虽然近在咫尺而衷情难诉的愁苦。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受各种束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现实。
【解答】《迢迢牵牛星》翻译: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故答案为:
主人公既是织女,也是思妇(诗人)。抒发了虽然近在咫尺而衷情难诉的愁苦。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受各种束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现实。
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 王建 写的。诗歌前两句写景,可以从“ 地白 ”一词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
(2)“露”在诗句中的读音是 lù ,我能用它的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露面 。
(3)诗中“树栖鸦”三字朴实、简洁、凝练,形象地烘托了 月夜的寂静 。
(4)“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中,“落”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用得好。“落”字用在此处新颖妥帖,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明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
【解答】(1)考查作家及其作品、诗歌词句理解。《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写的,诗歌前两句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营造出一种清美的意境。
(2)考查多音字、组词。露:[lù]①俗称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②没有遮蔽或在屋外。③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④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剂与水,用蒸馏法制得的澄明液体药品。一般供内服。⑤显现出来。[lòu]
义同“露”。用于口语。故“冷露无声湿桂花”的“露”读音为“lù”。当读音为“lòu”时,可组词“露面”。
(3)考查诗歌词句理解。“树栖鸦”指树上栖息着鹊鸦,“树栖鸦”三字朴实、简洁、凝练,描绘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4)考查诗歌语言赏析。“落”运用拟人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用得不同凡响。
故答案为:
(1)王建 地白;
(2)lù 露面;
(3)月夜的寂静;
(4)用得好。“落”字用在此处新颖妥帖,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明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
10.百字练笔。
发挥想象,把《十五夜望月》扩写成一段100字左右的小短文。
【解答】【范文】
扩写《十五夜望月》
夜,深了。
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它把清辉洒向大地,地面犹如铺上了一层白霜。
王建披着一件长袍,从屋里走了出来,在院子里坐了下来。他看看手上那块月饼,又抬头看看天空。
十五的月亮是那么清幽,月上的嫦娥,是否也想与夫君团圆呢?王建长叹一声。他想起了自己:家境贫穷,从小离家,投身行伍,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孤身一人。
这时,树上的乌鸦叫了起来,凄凄切切,令人难过。
是呀,今天是八月十五呀,皓月当空,世人都在望月。想必有千干万万的人正望月吧,然而,又有多少人不沉浸在思念里呢?月光如水,这本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夜晚啊!
王建一边想着,一边起身,正欲回屋,不知从何飘来一阵桂花儿香,又勾起了他的回忆。那一年,也是这阵桂花香,可是,那一起赏桂的人儿,现在在何方呢?我亲爱的元颖兄,你现在在做什么呢?一定也在望月吧!
王建回到屋中,拿了笔墨,一气呵成,写下了一首千古名作: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基础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 古诗三首
一.试题(共10小题)
1.看一看,写一写。
2.读拼音,写词语。
wén zhāng qī xī
qīng yíng wū yā
3.理解词语 结合课文《古诗三首》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春城:
(2)五侯:
(3)擢:
(4)素:
(5)盈盈:
(6)中庭:
(7)地白:
4.初读感知 根据课文《古诗三首》内容填空。
(1)《寒食》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写到的传统节日是 。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 的民间故事,表达了夫妇之间的 。
(3)《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 代诗人 ,“十五夜”指的是 。
5.读拼音,写词语。
wáng hóu kū qì qīng yíng wū yā qī xī
6.根据意思写诗句。
(1)暮春的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2)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3)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谁家。
7.填空。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1)“河汉”指的是 。联系诗的第一、二句可知,这首诗在讲述关于 的故事。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去”在这里的意思是“距离”,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两位主人公隔河相望的情景
B.“清且浅”说明河汉并不深广,体现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能相遇充满了疑问
C.“复”在这里的意思是“又”,这个字写出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得相见的慨叹
D.这两句诗表面上写故事,其实也在诉说离别的愁苦
8.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寒食
②轻烟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寒食》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夜晚的景象,后两句写白天的景象。
(2)《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3)《迢迢牵牛星》这首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故事创作而成的。
(4)“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一个反问句,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10.判断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是否正确。
(1)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基础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 古诗三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看一看,写一写。
【解答】故答案为:
2.读拼音,写词语。
wén zhāng 文章 qī xī 栖息
qīng yíng 轻盈 wū yā 乌鸦
【解答】故答案为:
文章 栖息
轻盈 乌鸦
3.理解词语 结合课文《古诗三首》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春城: 指春天的京城。
(2)五侯: 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3)擢: 伸出。
(4)素: 白皙。
(5)盈盈: 清澈的样子。
(6)中庭: 即庭中,庭院中。
(7)地白: 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解答】(1)出自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2)出自韩翃的《寒食》。轻烟散入五侯家: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3)出自《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擢:伸出。
(4)出自《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素:白皙。
(5)出自《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盈盈:清澈的样子。
(6)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7)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故答案为:
(1)指春天的京城。
(2)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3)伸出。
(4)白皙。
(5)清澈的样子。
(6)即庭中,庭院中。
(7)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4.初读感知 根据课文《古诗三首》内容填空。
(1)《寒食》的作者是 唐 代诗人 韩翃 ,这首诗写到的传统节日是 寒食节 。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 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不能相见 的民间故事,表达了夫妇之间的 离情别意 。
(3)《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 唐 代诗人 王建 ,“十五夜”指的是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 。
【解答】(1)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这首诗写到的传统节日是寒食节。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的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寒食节有禁烟火,吃冷食的习俗。
(2)出自汉代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不能相见的民间故事,表达了夫妇之间的离情别意。
(3)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
故答案为:
(1)唐 韩翃 寒食节;
(2)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不能相见 离情别意;
(3)唐 王建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
5.读拼音,写词语。
wáng hóu 王侯 kū qì 哭泣 qīng yíng 轻盈 wū yā 乌鸦 qī xī 栖息
【解答】故答案为:
王侯 哭泣 轻盈 乌鸦 栖息
6.根据意思写诗句。
(1)暮春的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3)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解答】(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意思是:暮春的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意思是: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谁家。
故答案为: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填空。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1)“河汉”指的是 银河 。联系诗的第一、二句可知,这首诗在讲述关于 牛郎织女 的故事。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B 。
A.“去”在这里的意思是“距离”,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两位主人公隔河相望的情景
B.“清且浅”说明河汉并不深广,体现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能相遇充满了疑问
C.“复”在这里的意思是“又”,这个字写出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得相见的慨叹
D.这两句诗表面上写故事,其实也在诉说离别的愁苦
【解答】(1)考查了对诗句中词语的辨析及文学常识的了解。结合课内注释可和,在“河汉”指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天河。结合平时的阅读可知,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夫妻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圆的悲哀。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夫妻分居两地。
(2)考查了对诗句的赏析。A、C、D说法正确。B.不当。“清且浅”说明河汉并不深广,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更加突显了牛郎织女不得会面的悲剧。
故答案为:
(1)银河 牛郎织女;
(2)B。
8.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寒食
②轻烟
【解答】①寒食:季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②轻烟:轻淡的烟雾。
故答案为:
①寒食节这一天,长安城里到处花在飞舞,皇宫的御苑里春风也吹拂着柳絮。
②逝去的时间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寒食》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夜晚的景象,后两句写白天的景象。 ×
(2)《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
(3)《迢迢牵牛星》这首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故事创作而成的。 √
(4)“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一个反问句,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
【解答】(1)有误,《寒食》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白天的景象,后两句写夜晚的景象。
(2)(3)正确。
(4)有误,“不知秋思落谁家?”是疑问句。
故答案为:
(1)×;
(2)√;
(3)√;
(4)×。
10.判断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是否正确。
(1)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解答】(1)正确。
(2)正确。
(3)有误,句意: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他俩相离也没有多远。根据句意应划为: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