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06 08:4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原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
历 史 试 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各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1. 下图为某同学筹备的中国境内北京人专刊的部分素材, 以下还能放到专刊里的是(
A. 打制的石锤 B. 磨制的骨针 C. 碳化稻粒 D. 彩绘陶盘
2. 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多处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的稻谷、稻草堆积层,若折算成稻谷, 可达12吨以上。以上史实可被解读为 ( )
①青铜文明先进 ②原始农业出现 ③铁器文明发达 ④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 2023年4月5日上午九时五十分,消明公祭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正式开始,击响的34通鼓声象征着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人文初祖的无限崇敬之情。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
A. 尧和舜 B.炎 帝和黄帝 C .黄 帝和蚩尤 D .舜 和禹
4.据《史记·夏本纪》记载: (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D. 大禹
5.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授权舜”,这一记载反映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 ( )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选举制 D. 奴隶制
6. 下面是“西周和东周王室情况历史信息表”,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名称 土地 兵力 财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关系
西周 直辖方圆千里 直辖14万人 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
东周 直辖方圆百里 直轴几千人 人口所剩无几, 财力减少 天子成为傀儡, 依靠强大的诸侯
A. 土地荒芜人口减少 B. 社会动荡土地兼并
C. 王室衰微诸侯崛起 D.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7. 下列生产工具的演变可以反映出 ( )
A. 生产力的发展 B.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 人力获得解放 D. 农作物品种的增多..
8.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其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的( )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9.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 奴隶制开始形成 B. 诸侯间战争不断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封建制开始确立
10. 学会读图,把握时空观念是我们初中历史学习的必修素养之一。我们的家乡德州在如图中的位置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历史课上,李明同学展示了他创作的历史漫画(如下) 。据此推断,他正在学习的是( )
A. 汉初休养生息 B. 秦国商鞅变法 C. 秦朝巩固统一 D. 汉武帝大一统
12、2022年3月31日,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公布。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嘉位列共中,经考证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下列史实中与他有关的是( )
A、灭六国统一中国 B. 休养生息的政策
C.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 光武中兴
13.2023年甘肃文旅“热”度非凡,在甘肃敦煌的阳关遗址博物馆中,游客会看到两千年前的“护照”——阳关关照。“关照”就是通关文牒,上书出关人名、时间、事项。这一物品的出现得益于( )
A. 西域都护的设置 B. “文景之治”
C. 盐铁专卖的实行 D. “光武中兴”
14.中国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形象的反映了秦亡后的“楚汉之争”。对于这场战争的结果, 下列示意图中,最符合史实的是( )
15. 某同学整理了关于秦汉时期演变的时间轴,时间轴上①和②两处空格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
A. 焚书坑儒,楚汉之争 B. 陈胜起义,巨鹿之战
C. 百家争鸣,黄巾起义 D.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16. 下表显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直接导致 ( )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7 9
寿命(岁) 27 2 32 30 3 9 36 34 18 54
A.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 东汉的灭亡
C.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D. “八王之乱”
17.“历史才艺一起秀”活动中,小莉同学展示了一副对联(如下)。请你为此对联选一个合适的横批( )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淝 水之战
18.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 229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
19.“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汉代擅长针灸、汤药并能实施外科手术的名医是 ( )
A. 华佗 B. 黄帝 C. 孙思邈 D. 扁鹊
20. 与下面知识卡片信息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及著作是( )
A. 老子与《道德经》 知识卡片
B. 孔子与《论语》 著作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3000年的史事
C. 司马光《资治通鉴》 著作地位:“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司马迁与《史记》
21.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 春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秦汉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2. 壁画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古代民族交融 B. 古代宗教传播C.古 代商业繁荣 D .经 济重心南移
23.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麥南稻”的格局,但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之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南方人口增多 B.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 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D. 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24. 民以食为天,华夏儿女历来关注农业生产,请问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
A. 《齐民要术》B. 《农政全书》 C. 《女史箴图》 D. 《大明历》
25、2023 年 10 月 26日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展示了中国航天领域的伟大成就。早在中国古代,就有科学家对天体运行展开探索,他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是 ( )
A. 祖冲之 B. 钟繇 C. 王羲之 D. 蔡伦
26.(16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坐标中,中国多元符号承载者丰富的历史内涵,是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符号】 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 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材料一
商王武丁时卜辞 考古学家遇到最大的麻烦就是古代文字的识别, 但这种情况在中国没有发生………而埃及的历史成了木乃伊,秦始皇却让中国历史活了下来。——余秋雨在《千年一叹》
(1)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是什么 (1分)根据材料,说出秦始皇的哪项措施让中国的历史活了下来 (1分) 东汉时期,哪项发明为文字提供了更好的载体 (1分)
【思想符号】思想符号一脉相承。
材料二 :
A春秋战国时期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 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法家 “尚法”, 依法治国
(2) 根据图表内容回答,A 处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是什么 (2分) 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1分)材料二中A和B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1分)
【医学符号】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
(3) 结合材料三回答,图2中“医圣”的代表著作是什么 (2分)根据材料分析我国中医发展的特点。 (2分)
【艺术符号】中国璀璨的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
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书画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雕塑艺术在继承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程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珍品。
(4) 图3《兰亭集序》是东晋哪位书法家的作品 (1分)
图4《女史箴图》是哪位画家的佳作 (1分) 当时与图5云冈石窟齐名的还有哪一石窟 (1分)
材料五: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的讲话
(5)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华文化具有哪些特点 (1分) 作为新时代的背少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1分)
27.(17分) 三千多年前, “中国”被镌刻于方寸之间; 三千多年后, “中国”成为中华儿女自信、自豪的源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中的“中国”】
图1 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上刻有四个字“宅兹中国”, 意思是“我要以此为中心, 统治天下”, 这是“中国”二字被发现的最早的考古学证据。
图2 玉玺是历朝皇帝权力的象征。从玉玺中可以看出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历史当中呈现的悠久文化。
(1) 图1中西周“宅兹中国”统治天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2分) 图2 中玉玺所体现的皇权至高无上源于秦朝开创的什么体制 (2分)
(2)通过时间轴可以看出中国朝代更替频繁,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图片中结束分完成统一的AB 两个政权分别是什么 (2分) 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统一,请写出C朝促进民族交融的改革。 (2分)
【地图中的“中国”】
(3)中国历朝历代疆域不断变化,根据地图回答:图3 秦朝为了巩固统一在地方实行什么管理制度 (2分)图4:西汉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
【文献中的“中国”】
材料一: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 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 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 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黄朴民《“大一统”之梦) 材料三: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政治上,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经济上, 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乔嫦美《秦皇汉武奠基大统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秦汉时期“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2分) 并谈一谈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治国措施对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共同影响 (2分)
【我们的中国】
(5)我们的中国有上下五千年历史,她的发展历程是一首各民族交融汇聚成的“多元一体” 的史诗。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一谈促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因素有哪些 (1分)
28.(17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某校七年级学生围绕“民生”这一问题开展探究学习,请你共同参与。
任务一:【水利工程,泽被后世利“民生”】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
——《华阳国志·蜀志》
图2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图Ⅰ图2描述的是哪一水利工程 (2分) 主持修建者是谁 (1分)
任务二:【变法图强,发展经济为“民生”】
材料一: “戮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2)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顺应生产力发展,商鞅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 (2分)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任务三:【民族交融,共同发展促“民生”】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3)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什么历史现象 (1分) 图3 和材料三中出现的现象有什么关系 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分)
任务四:【丝绸之路,中外互通惠“民生”】
(4) 图中 A、B 是“丝绸之路”的起止点,它们分别是哪里 (2分) 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哪位 (1分) 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积极作用 (2分)
任务五:【 知史鉴今,话“民生”】
(5)通过以上探究性学习,你认为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至少写出两点) (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D B D B C A A B A C B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D A C D A D D A D A A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综合题
26题(16分)
甲骨文;(1分)统一文字为小篆(1分)蔡伦改进造纸术(1分)。
百家争鸣(2分);“仁”(1分);百家争鸣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百家争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分)。
《伤寒杂病论》(2分);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守正创新。(2分)
王羲之(1分);顾恺之(1分);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1分)。
博大精深渊,渊源流长,多元性(1分);
弘扬中华文化,创新中华文化继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1分)(答对一点即可)
27题(17分)
分封制(2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2分)。
A秦朝B西晋(2分);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
郡县制(2分)汉武帝颁布”推恩令”(2分)。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尊崇儒术”。(2分)都有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分)
民族交融,互相借鉴,共同发展。(1分)(答对一点即可)
28题(17分)
都江堰(2分);李冰(1分)
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2分)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
江南地区经济富庶(1分);因果关系;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2分)。
A长安B大秦(或欧洲)(2分);张骞(1分)
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2分)
重视改革,兴修水利,民族交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