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11课 故乡导学案 鄂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第11课 故乡导学案 鄂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27 17:1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故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日趋破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社会现实,小说三要素的复习。(ABC)
  (2) 运用对比,多种描写方法塑造典型人物,把握背景,分析特定时代中的人物。(ABC
  (3) 朗读、品味关键词句,理解小说的主题。(AB)
教学时间:三课时
知识准备:
1、了解作者、背景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旁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短篇小说《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1 ( http: / / www.21cnjy.com )2月初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第一课时
预习案(ABC)
1、给下列字注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蜷( )缩 折( )本 阴晦( ) 猹( ) 五行( ) 装弶( ) 獾猪 ( ) 竹匾( ) 胯下( ) 髀 ( ) 脚踝( ) 瓦楞( ) 吓 ( ) 瑟索 ( ) 潮汛( ) 秕谷 ( ) 寒噤( ) 鹁鸪( )( ) 廿年( ) 惘然( ) 恣睢 ( ) 潺 潺 ( ) 祭祀( ) 颧( )骨
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
3、依据小说的线索,请你根据时间顺序,在“故乡”前再添一个词,概括全文结构层次。
合作探究
1、读完文章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二课时
一、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经分析了小说的情节,理解了文章的梗概,并分析了第一部分。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闰土、杨二嫂和“我”的人物形象。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这篇小说题目是 “故乡”,却主要写的是故乡人的变化。请用你那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出人物的变化,并思考其变化的原因。(速读课文,用圈划点括批注法自学课文)
请大家在文中找出闰土和杨二嫂的前后不同的语言、外貌、动作和神态描写的句子,独立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性格特征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青年杨二嫂
老年杨二嫂
小结: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闰土这个典型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形象。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变得满脸愁苦、麻木迟钝,但善良忠厚、勤劳朴实。
2.提问:闰土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3.提问:杨二嫂也是作者着力刻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个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作者也是通过对比,写出杨二嫂的变化。细读课文找出杨二嫂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的关键词语,分析一下杨二嫂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
4.提问:杨二嫂为什么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四、总结
小说塑造的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他们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辛亥革俞前后农村生活的破产,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穷困,以及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第三课时
探究案:
1.提问:在文中找出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试勾画出“我”的心情变化脉胳。
讨论并归纳:
2.提问:“我”是小说中又一个重要人物。小说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想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提问:“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
4提问:“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木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向中的“高墙”指什么?
5.提问:“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讨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6.提问:“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为什么“害怕”?
7.提问: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8.提问: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
9.提问:“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知识梳理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
达标测评
一、给画线字注音。
隐晦( )惘然( ) 颧骨( ) 嗤笑( ) 鄙夷( )恣脽( )

二、 理解填空。
1.《故乡》选自《 》,体裁是 ,作者是 ,原名 ,文章以 为线索,故事的背景是 。
2.小说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3.小说主要刻画了三个人物,每个人物都具有典 ( http: / / www.21cnjy.com )型性,闰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形象;杨二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典型;“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变形题)分别用一句概括文中几位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闰土:
②杨二嫂:
③“我” :
4. 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有什么不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三、整体阅读
5.“豆腐西施”是众人对杨二嫂年轻时的称呼,从这一似乎是褒扬的称号里,你看出了什么?

6.下列几句话中“辛苦”的含义相同吗?如果不同,请分别指出来。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7.闰土在“迅哥儿”让他挑选一些东西时,拣了香炉和烛台,联系前文闰土叫少年好友“迅哥儿”为“老爷”的情节,请你对“拣香炉”的情节作简要分析。

8. 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刻画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
(1)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人物性格:
(2)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人物性格:
(3)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