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18 15:5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庆二中东区2023-2024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测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两大题,27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75分)
1.(2022·7月新疆学业水平考试)战国时期,各国在边界上修筑长城并建立军事要塞。秦灭六国后,除了保留燕、赵两国长城并加以连贯外,将内地长城与军事要塞全部拆毁。此举有利于( )
A.维护皇帝独尊 B.巩固国家统一 C.加强思想控制 D.扩大地方权力
2.(2023·山东济宁市高一期末)有学者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该学者意在说明( )
A.秦朝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 B.郡县制不利于实现君主集权
C.中央集权制度具有合理性 D.专制暴政与秦朝的灭亡无关
3.(2022·7月新疆学业水平考试)在新冠病毒防控中,我们再次见证了中医药的作用。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 )
A.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B.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C.记载了麻沸散制作的方法 D.是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4.(2023·山东临沂市高一期末)自汉魏以来,一些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士族”。这一群体( )
A.是南北朝割据动荡的根源 B.对限制皇权有一定作用
C.利用九品中正制维护特权 D.改变了当时的中央官制
5.科举制度自隋唐开始为历朝历代所沿袭,它有效保证了中华帝国的繁荣。其主要原因是( )
A.录取名额逐步扩大 B.向庶民开放政权
C.考试程序公开公正 D.捍卫了儒家思想
6.(2023·广东学考真题·5)唐代中期实行赋税改革,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新的赋税制度是(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均田制 D.井田制
7.(2023·山东济宁市高一期末)辽朝“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金朝以“猛安谋克”屯驻中原,筑寨居于汉族村落之间;西夏《天盛律令》在参照唐、宋律书的同时,给予牧业经济以特殊地位。这些措施的突出特点是( )
A.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制度 B.重在推广本民族生活方式
C.以增强军事实力为主要目的 D.推行因俗而治的统治策略
8.(2023·山东济宁市高一期末)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的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
A.六部权力削弱 B.内阁掌决策权
C.皇权得到加强 D.导致宦官专权
9.“这部小说以贵族家庭的兴衰变迁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这部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红楼梦》 D.《水浒传》
10.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恨的惨剧,莫过于一百年中我们的首都竟三次为敌国占领。”其中第一次被占领是(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11.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一方面没有屈服于外国列强的恫吓而承认《南京条约》,而是主张平等往来;另一方面又因宗教形式相同而把西方列强称为“洋兄弟”,表示外国侵略者可“自由出入”及“货税不征”。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
A.具有反侵略的爱国性质 B.幻想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C.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D.对外政策进步与局限并存
12.“吴佩孚的势力被歼灭于两湖,孙传芳的五省联军也被打败,最近张作霖又在河南败绩。”上述革命成果的取得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3.(2022·浙江学业水平·5)1940年7月,八路军总部决定:“趁目前青纱帐与雨季时节,敌对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路沿线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击破正太路……”根据这一作战计划,八路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这一进攻作战称为( )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4.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九大
15.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总数不断增加,由1978年的3.13亿增加到1986年的3.88亿,但是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作物种植业的人数在20世纪80年代不断减少。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 )
A.人口总量不断上涨 B.农业经济的增长面临困境
C.产业结构发展失调 D.农村劳动力转移日益加速
16.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下列选项属于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文明成就的是( )
A.阿拉伯数字 B.象形文字 C.万里长城 D.楔形文字
17.假如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家庄园的农奴,那么下述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
A.自备农具和耕畜在领主自营地上每周无偿劳动
B.除了拥有一定的耕地外,还可以耕耘一片草地和牧场
C.与庄园主或其他农奴发生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
D.与庄园领主发生冲突后,可以随意离开领主庄园
18.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 )
A.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 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的印度
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19.“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结合所学,材料反映的科学成就是( )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牛顿建立起力学理论体系
C.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 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0.有学者说,“启蒙运动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传播到全世界,结果全世界都改变了思想方法。”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是指( )
A.三权分立 B.天赋人权 C.理性主义 D.社会契约
21.下图最能形象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工厂制度的产生 B.殖民体系的扩张 C.世界市场的出现 D.垄断组织的形成
22.(2023·广东学考真题·2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分析,创立的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秘密的学说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剩余价值学说 C.唯物史观 D.阶级斗争学说
23.1916年,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的典型阵地战发生在法国的凡尔登。作战的双方代表了世界大战中的两大对立阵营,即( )
A.同盟国和协约国 B.轴心国和盟国
C.北约和华约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24.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法西斯侵略者在世界范围内发动的最早的局部侵略战争是( )
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B.德意联合侵略西班牙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建立
25.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现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25分)
2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郡、县主要官员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并分析其影响。(4分)
材料二
①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试之日,或在殿廷,天子亲临观之。试已,糊其名于中考之,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 ——(唐)杜佑《通典》
② 明代天启年间青花瓷 注:图案中有“白马紫金鞍”的文字,源于一首古民谣:“白马紫金鞍,骑出万人看。借问谁家子,读书人做官。”
(2)分别指出材料二中①②的史料类型。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科举制的特点。(4分)
材料三 辛亥革命是秦朝以来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一次历史性转折。中国历史上扳倒皇帝的例子有很多,但每次扳倒后,又有新的皇帝登上那个宝座。辛亥革命则不同,其目的不是拥立新皇帝,而是推倒任何皇帝。皇帝被掀倒了,皇帝宝座被废除了,人民接受了与中国传统政治完全不同的共和观念,成立了共和国,即中华民国。从此以后,中国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顷刻覆灭,便是天下共击之的例子。
——摘编自张海鹏《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3)材料三说“辛亥革命是秦朝以来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一次历史性转折”,依据材料和所学,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4分)
序号 年份 事件
①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指出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 1956年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④ 1978年 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在全国各地推广
⑤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从上表②-⑤中任选一件事,参照示例,说明制度变革如何推动了社会进步。(3分)
[示例]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27.(10分)阅读下面表格,回答问题。
时间 重大事件 影响
15—16世纪 新航路开辟 ①
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 ②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③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①、②、③处的内容。(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表格内容所体现的世界发展趋势。(2分)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是如何应对这一世界发展趋势的?(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