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一调地理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一调地理试题(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06 09:3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
地 理 试 题 2024.0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仰仪是元代郭守敬创制的天文观测仪器,主体为刻有坐标网的铜质半球面,形似一口大锅仰面朝天。在其南部放置东西向横杆和南北向缩杆,缩杆末端延伸到半球中心,装有一块中央有小孔、可以上下和左右旋转的小方板(如图1所示)。观测时,让小方板正对太阳,使太阳光通过小孔在球面上形成光点,读取球面坐标网刻度可以判断太阳的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某年元旦天气晴朗,在海口(20°N,110°E)使用仰仪记录到当天光点在铜质半球面上的移动轨迹。下列描述与记录吻合的是
A.光点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B.光点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C.光点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D.光点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2.图2 四幅示意图,正确反映夏至日正午北京、海口两地仰仪上太阳光点位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太平洋年代际震荡(PDO)是描述北太平洋海温变化的重要指数。其数值为正,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维持;数值为负,会形成拉尼娜现象。图3示意我国长江梅雨长期趋势与北太平洋多年PDO趋势的逐年演变。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 1966~1991年期间,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我国出现暖冬现象年份较多 B.赤道太平洋海水西暖东冷
C.美国加利福尼亚暴雨增多 D.澳大利亚东部火山频发
4.当后期PDO转为正值后,长江梅雨减少趋势仍然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来自海洋水汽减弱 B.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缩短
C.副热带高压脊北移 D.长江下游地区大气湿度下降
我国某山地中部主峰北坡上分布着世界上带幅最宽的落叶阔叶林垂直自然带,被称为“超级垂直带”,其中红桦林亚带、糙皮桦林亚带将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范围向上扩展了约500m。 图4示意此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5~6题。
5.根据糙皮桦林亚带的分布位置,推测其植被特点为
A.竞争性弱 B.耐寒性强 C.耐旱性强 D.耐盐碱性强
6.该山地“超级垂直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山体相对高度较大 ②各垂直带均衡发展
③当地气候过渡性强 ④落叶植被种类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城镇化是区域城镇和乡村人口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某研究团队从城乡人口变动的视角划分城镇化地域类型(划分方法如图5所示),发现中国城镇化实现路径存在较强的时空动态性。 图6示意2000~2020年中国城市群城乡人口变动统计,据此完成7~9题。
7.改革开放前后,我国最主要的城镇化地域类型为
A.城乡扩张型城镇化 B.城镇吸引型城镇化
C.乡村流失型城镇化 D.城乡收缩型城镇化
8.由于东北地区工业基地衰退,21世纪以来黑龙江城镇化
A.从城镇吸引型转为乡村流失型
B.从城镇吸引型转为城乡收缩型
C.从乡村流失型转为城镇吸引型
D.从乡村流失型转为城乡扩张型
9.2010年以来西部城市群的镇化率提升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①外出人口回流 ②人口出生率下降 ③本地人口就近城镇化 ④交通运输改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钱江隧道是杭州、萧山、绍兴地区接轨上海市、促进杭州与长三角其他城市之间联系的最快捷通道,被称为“把交通工程轻轻放进大自然”的典范。 图7示意钱江隧道位置。据此完成10~11题。
10.钱江隧道被称为“把交通工程轻轻放进大自然”的典范,是由于该工程
A.不会影响钱塘江大潮 B.维护钱塘江的防潮大堤
C.保护钱塘江沿岸湿地 D.稳固杭州湾的地质构造
11.钱江隧道的通车对杭州湾地区的重要意义是
A.改变城市空间形态 B.缩短沿岸城市间距离
C.调整旅游景点布局 D.加强都市圈内部联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W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战略转型。 从2015年开始,该企业主要发展创新能源、智能高科等行业,并在2017年完成了77家城市酒店全部股权和13个文旅项目91%股权的转让,同时还出售了其部分国外产业。 据此完成12~13题。
12.2015年后,W公司发展创新能源、智能高科等行业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 D.政策
13.2017 年该企业将部分产业转让和出售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产业布局 B.增加流动资金
C.发展新型产业 D.淘汰落后产能
近年来,东营市不断推进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综合地理区位、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土地覆被、经济社会、区域分异等各方面的特征,将东营市划分为六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如图8)。据此完成14~15题。
14.滨海湿地恢复保育区生态相对脆弱,其原因不包括
A.区域成土年幼 B.退养还滩工程
C.石油开采污染 D.风暴潮侵袭严重
15.东营市进行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的目标主要有
①调查生物多样性本底 ②加强生物就地保护
③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④合理进行迁地保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冠豸山天池位于福建省冠豸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一座丹霞峰墙顶部,是两个面积不大、水深只有1米左右的天然水池。天池常年积水,清澈甘甜,不涸不溢,底部沉积了一层厚厚的淤泥。天池所在的峰墙四壁陡峭、顶部平齐,主要由坚硬的红色砂岩组成,多垂直裂隙。峰墙位于群峰环绕的洼地中心,两侧分布着石门湖和九龙湖,面积较大、水体较深,形成了暖湿的独特小环境。 图9为冠豸山天池位置示意图。
(1)描述该地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丹霞峰墙的形成过程。(6分)
(2)在图10曲线上绘制箭头表示夜晚空气流动方向,并简要说明其成因。(3分)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冠豸山天池常年不涸不溢的原因。(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12万人千里跃进大别山,像一把利剑直插敌人心脏。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东西绵延约380 千米,是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地形复杂,山高林密,土壤贫瘠,刘邓大军在这里遇到了粮食严重不足的困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2015年,国务院批复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了一批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的举措。大别山区正在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基础,走出一条新时代革命老区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新路。图为大别山区位置示意图。
(1)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原因。(4分)
(2)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角度,分析当时刘邓大军粮食短缺的原因。(4分)
(3)从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角度,为大别山区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南京市是江苏省省会、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22年,城区人口699万人,GDP 16908亿元。徐州市是江苏省地级
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截至2022年,城区人口212万人,GDP 8458亿元。 图12为江苏省城镇空间格局规划图。
(1)说明南京市与徐州市城市辐射功能强弱差异的原因。(6分)
(2)请为南京市增强城市辐射功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巴渝(今重庆)地区多低山丘陵,夏秋多雨,耕地以梯田为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堰塘—冲田—堰塘”水生态系统(如图13)。 冲田是指蓄水塘下游顺丘麓谷地逐层开垦的多级水田,可通过田埂的开合进行放水与蓄水,一般在秋收后进行休耕,囤水越冬。近年来,当地政府鼓励对弃耕的梯田进行修复。
(1)说明“堰塘一冲田一堰塘”水生态系统垂直布局的合理性。 (6分)
(2)分析秋收后水田休耕、囤水越冬对土壤的有利影响。(4分)
(3)简述修复弃耕梯田对保障粮食安全的意义。(4分)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2024.0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仰仪是元代郭守敬创制的天文观测仪器,主体为刻有坐标网的铜质半球面,形似一口大锅仰面朝天。在其南部放置东西向横杆和南北向缩杆,缩杆末端延伸到半球中心,装有一块中央有小孔、可以上下和左右旋转的小方板(如图所示)。观测时,让小方板正对太阳,使太阳光通过小孔在球面上形成光点,读取球面坐标网刻度可以判断太阳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某年元旦天气晴朗,在海口(20°N,110°E)使用仰仪记录到当天光点在铜质半球面上的移动轨迹。下列描述与记录吻合的是( )
A. 光点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B. 光点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C. 光点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D. 光点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2. 四幅示意图,正确反映夏至日正午北京、海口两地仰仪上太阳光点位置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元旦即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除极昼区外,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海口位于北半球,该日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结合仰仪的示意图可知,仰仪投影应与太阳方位相反,即由西北到正北再到东北,方向应为顺时针,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缩杆位于南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至日正午时,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在正南方向,仰仪投影应在北方,B错误;海口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位于其正北方向,仰仪投影应在中心偏南位置,且海口的正午高度大于北京,正午太阳光点投影位置应在北京正午太阳光点投影位置的下方,C正确,A错误。正午海口的太阳高度接近垂直,投影应靠近球面的中心,D错误;故选C。
【点睛】仰仪所运用的光学原理就是小孔成像。当太阳光照射到仰仪时,转动安装在缩竿北端的璇玑板,使中心小孔对向太阳,一部分阳光会通过小孔在铜质半球面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圆点(亮点),这个亮点就是太阳的像。例如,太阳从东南方向射过来的光穿过小孔,形成的太阳的像将落在半球面的西北方位上。
太平洋年代际震荡(PDO)是描述北太平洋海温变化的重要指数。其数值为正,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维持;数值为负,会形成拉尼娜现象。下图示意我国长江梅雨长期趋势与北太平洋多年PDO趋势的逐年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1966~1991年期间,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我国出现暖冬现象年份较多 B. 赤道太平洋海水西暖东冷
C. 美国加利福尼亚暴雨增多 D. 澳大利亚东部火山频发
4. 当后期PDO转为正值后,长江梅雨减少趋势仍然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来自海洋水汽减弱 B. 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缩短
C. 副热带高压脊北移 D. 长江下游地区大气湿度下降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太平洋年代际震荡(PDO)数值为负,会形成拉尼娜现象。图中1966~1991年期间,太平洋年代际震荡数值为负,会出现拉尼娜现象。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在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域,信风比常年偏强,海水温度偏低,云量减少,降水减少;在赤道附近西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比常年偏高,对流活动加强,云量增加,降水偏多,故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赤道太平洋海水西暖东冷,B正确;拉尼娜现象出现,我国出现冷冬现象年份较多,A错误;美国加利福尼亚暴雨减少,降水量较往年减少,易出现干旱,C错误;拉尼娜与澳大利亚东部火山频发无关,火山与板块运动有关,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PDO从负值向正值转折后,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维持,厄尔尼诺发生年份,副高势力减弱,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减弱,使得来自海洋的水汽减弱,长江梅雨减少趋势增大,A正确;厄尔尼诺发生年份,副高势力减弱,北移速度减慢,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可能更长,B错误;副热带高压脊北移有利于推动暖湿空气北上,也可能会导致长江梅雨增多,C错误;长江梅雨减少,使长江下游地区大气湿度下降,D是结果而不是原因,D错误。故选A。
【点睛】厄尔尼诺对我国的影响:夏季主雨带偏南,北方大部少雨干旱;长江中下游雨季大多推迟;秋季我国东部降水南多北少,易使北方夏秋连旱;全国大部冬暖夏凉;登陆我国台风偏少。
我国某山地中部主峰北坡上分布着世界上带幅最宽的落叶阔叶林垂直自然带,被称为“超级垂直带”,其中红桦林亚带、糙皮桦林亚带将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范围向上扩展了约500m。下图示意此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根据糙皮桦林亚带的分布位置,推测其植被特点为( )
A. 竞争性弱 B. 耐寒性强 C. 耐旱性强 D. 耐盐碱性强
6. 该山地“超级垂直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山体相对高度较大 ②各垂直带均衡发展 ③当地气候过渡性强 ④落叶植被种类丰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糙皮桦林亚带位于高海拔位置,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因此,其植被具有较强的耐寒性,B正确;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红桦林亚带、糙皮桦林亚带将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范围向上扩展了约500m,说明相较于灌丛草甸,其竞争性较强,排除A;糙皮桦林亚带属于森林,水分条件应较好,无法得出耐旱性,排除C;该地位于高海拔地区,相对来讲坡度较陡,排水情况较好,土壤盐碱程度轻,无法得出其耐盐碱,排除D。故选B。
【6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秦岭主峰太白山发育了世界上最宽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垂直带,从海拔500~600米的基带向上一直延伸到海拔2800米左右,被称为“超级垂直带”,说明植被种类丰富,地形高差明显,①④正确,该山地垂直自然带种类丰富,兼具南北差异,说明具有过渡性,③正确;各垂直自然带发展不均衡,②错误。①③④组合正确,故选C。
【点睛】随着山地高度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垂直带性或高度带性。
城镇化是区域城镇和乡村人口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某研究团队从城乡人口变动的视角划分城镇化地域类型(划分方法如左图所示),发现中国城镇化实现路径存在较强的时空动态性。右图示意2000~2020年中国城市群城乡人口变动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最主要的城镇化地域类型为( )
A. 城乡扩张型城镇化 B. 城镇吸引型城镇化
C. 乡村流失型城镇化 D. 城乡收缩型城镇化
8. 由于东北地区工业基地衰退,21世纪以来黑龙江城镇化( )
A. 从城镇吸引型转为乡村流失型
B. 从城镇吸引型转为城乡收缩型
C. 从乡村流失型转为城镇吸引型
D. 从乡村流失型转为城乡扩张型
9. 2010年以来西部城市群的镇化率提升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①外出人口回流②人口出生率下降③本地人口就近城镇化④交通运输改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7. A 8. B 9. C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水平发展较快,同时人口增长的数量较多,乡村和城市的人口都有增加,因此各地最主要的城镇化地域类型为城乡扩张型城镇化,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右图展示的是城镇人口增量,乡村口增量,21世纪以来(2000-2020年)黑龙江城镇化Δu,Δr均为负值,转向城乡收缩型城镇化,且由2000-2010年Δu>-Δr(城镇吸引型、城乡扩张型),转化为2010-2020年Δu<-Δr(乡村流失型、城乡收缩型),由城镇吸引型转变为城乡收缩型,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2010年以来西部城市群的镇化率提升明显,主要受西部地区拉力增强,产业发展,本地人口就近城镇化,外流人口回流影响, ①③正确;城镇化率升高与人口出生率关系不大,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有助于促进产业发展等,但不是城镇化明显提升的主要原因,②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钱江隧道是杭州、萧山、绍兴地区接轨上海市、促进杭州与长三角其他城市之间联系的最快捷通道,被称为“把交通工程轻轻放进大自然”的典范。下图示意钱江隧道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钱江隧道被称为“把交通工程轻轻放进大自然”的典范,是由于该工程( )
A. 不会影响钱塘江大潮 B. 维护钱塘江的防潮大堤
C. 保护钱塘江沿岸湿地 D. 稳固杭州湾的地质构造
11. 钱江隧道的通车对杭州湾地区的重要意义是( )
A. 改变城市空间形态 B. 缩短沿岸城市间距离
C 调整旅游景点布局 D. 加强都市圈内部联系
【答案】10. A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把交通工程轻轻放进大自然”很好说明了钱江隧道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隧道建设不可避免会对钱塘江湿地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对区域原有地质构造造成破坏,而防潮大堤属于非自然环境,BCD错误;钱江隧道所在的杭州湾有世界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景观,而钱江隧道位于地下,所以其修建对钱塘江大潮奇观几乎没有影响,A正确。故选A。
【11题详解】
钱江隧道的修建能够缩短钱塘江两岸之间的距离,而不是沿岸城市之间的距离,B错误;可以加强与长三角都市圈的内部联系,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D正确;不会调整旅游景点的布局,也没有改变城市空间形态,AC错误;故选D。
【点睛】钱江隧道全长4.45千米,其中江中盾构段长3200米,设计为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隧道内径达13.7米,是世界上最宽的隧道(截至2012年5月),隧道采用了世界上隧道掘进机制造技术最先进、直径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构(截至2012年5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W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战略转型。从2015年开始,该企业主要发展创新能源、智能高科等行业,并在2017年完成了77家城市酒店全部股权和13个文旅项目91%股权的转让,同时还出售了其部分国外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2015年后,W公司发展创新能源、智能高科等行业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市场 B. 劳动力 C. 科技 D. 政策
13. 2017年该企业将部分产业转让和出售的主要目的是( )
A. 调整产业布局 B. 增加流动资金 C. 发展新型产业 D. 淘汰落后产能
【答案】12. A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市场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该公司紧随市场变化调整产业布局,市场是影响其转型的主要因素,A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劳动力和科技对企业转型的影响,BC错误;政策影响了市场的发展方向,但是并不能决定该企业的发展方向,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公司2015年开始发展新能源产业,2017年以后将部分业务转让,前后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出业务转让是为了发展新能源、智能高科等行业新型产业,所以发展新产业项目是其主要目的,C正确;调整产业布局 、增加流动资金、淘汰落后产业均不是其将部分业务摒弃的主要目的,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原料、燃料(动力)、土地、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
近年来,东营市不断推进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综合地理区位、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土地覆被、经济社会、区域分异等各方面的特征,将东营市划分为六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滨海湿地恢复保育区生态相对脆弱,其原因不包括( )
A. 区域成土年幼 B. 退养还滩工程 C. 石油开采污染 D. 风暴潮侵袭严重
15. 东营市进行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的目标主要有( )
①调查生物多样性本底 ②加强生物就地保护
③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④合理进行迁地保护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14. B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滨海湿地恢复保育区靠近渤海,沉积物沉积晚,土壤形成时间相对较短,A不符题意;退养还滩工程是因为生态相对脆弱,不是造成脆弱的原因,B符合题意;沿海地区石油开采过程中可能石油泄漏,造成环境污染,C不符题意;沿海地区受风暴潮影响,使得生态系统易受到自然灾害扰动,D不符题意。故选B。
【15题详解】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调查生物多样性本底不需要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①③错误;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能够较好地保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保障生态系统整体性,调整部分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进行迁地保护,②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城市生态功能区是指根据城市内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和功能特点,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或区块,以便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管理、保护和规划。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冠豸山天池位于福建省冠豸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一座丹霞峰墙顶部,是两个面积不大、水深只有1米左右的天然水池。天池常年积水,清澈甘甜,不涸不溢,底部沉积了一层厚厚的淤泥。天池所在的峰墙四壁陡峭、顶部平齐,主要由坚硬的红色砂岩组成,多垂直裂隙。峰墙位于群峰环绕的洼地中心,两侧分布着石门湖和九龙湖,面积较大、水体较深,形成了暖湿的独特小环境。下图为冠豸山天池位置示意图。
(1)描述该地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丹霞峰墙的形成过程。
(2)在下图曲线上绘制箭头表示夜晚空气流动方向,并简要说明其成因。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冠豸山天池常年不涸不溢的原因。
【答案】(1)地壳运动使红色砂岩隆起抬升,形成山脉;在地应力作用下,坚硬的岩石形成垂直裂隙;山体周边沿着裂脉整体崩塌,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丹霞峰墙。
(2)绘图:如下图成因:夜间峰墙下的两处湖面气温较高,暖湿气流沿峰墙爬升。
(3)不涸:夜间沿峰墙爬升的暖湿气流,在峰墙顶部凝结形成露珠,成为天池的补给水源;因天池底部沉积了较厚的淤泥,阻挡池水下渗;天池周边云雾较多,日照时数较少,降低天池水温,减少了水体蒸发;不溢:天池周边的多条裂隙,利于雨季多余池水排出。
【解析】
【分析】本题以冠豸山天池为图文资料背景,涉及地貌的形成过程、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水循环的主要环节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山由红色砂岩构成,红色砂岩属于沉积岩,沉积岩通过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形成山脉;在地壳抬升的过程中,形成断层,垂直节理裂隙发育;受重力作用,山体周边松散的岩体沿着裂隙发生机械性崩塌,从而形成顶部平齐、四周陡峭的丹霞峰墙。
【小问2详解】
由于山体由岩石构成,比热容小,湖泊由水体构成,比热容大;夜间,湖泊降温速度慢,气温较高,湖泊水汽充足,蒸发的水汽沿峰墙爬升。
【小问3详解】
冠豸山天池不涸的原因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水体补给来源、下渗不畅、蒸发弱;由上题可知,夜间峰墙的暖湿气流爬升,遇冷凝结形成露水,给天池进行补给;且材料中提到天池底部沉积了一层厚厚的淤泥,透水性差,保水性好,阻止天池水下渗;由材料“暖湿的独特小环境”可以推断出,此地水汽充足,云雾多发,日照时数少,天池温度较低,蒸发较弱。不溢的原因在于垂直裂隙的发育,周边的裂隙能够将雨季多余的水及时排走。综上所述,冠豸山天池形成了常年不涸不溢的状态。
【点睛】地貌的形成过程应从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两个方面分析。完整的水循环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12万人千里跃进大别山,像一把利剑直插敌人心脏。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东西绵延约380千米,是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地形复杂,山高林密,土壤贫瘠,刘邓大军在这里遇到了粮食严重不足的困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2015年,国务院批复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了一批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的举措。大别山区正在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基础,走出一条新时代革命老区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新路。图为大别山区位置示意图。
(1)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原因。
(2)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角度,分析当时刘邓大军粮食短缺的原因。
(3)从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角度,为大别山区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地理位置: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处于敌人心脏地带,逼近南京、武汉等战略重镇,威胁京广铁路、长江等交通大动脉;自然环境:山区面积广大,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利于隐蔽,易守难攻,战略纵深大。
(2)大别山区丘陵山地面积广,耕地比重少,土壤贫瘠,粮食生产条件差;农业技术落后,粮食单产低、总量少,人口容量较低;面临国民党部队封锁围堵,从外界获取粮食困难。
(3)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大高铁和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武汉、南京、合肥等都市圈对接,吸引资金、技术,实现融合发展;开展植树造林和生态保护,发展林果、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产业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大别山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发展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逼近南京、武汉等战略重镇,威胁京广铁路、长江等交通大动脉,是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这意味着大别山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控制了这个地区就等于控制了长江和淮河流域的交通和资源。其次,从自然环境角度看,大别山地形复杂,山高林密,这有利于部队隐蔽和防御,不易被敌人发现和攻击,同时敌人防守也较为薄弱,:这为刘邓大军提供了有利的作战条件。因此,刘邓大军选择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出于对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综合考虑。
【小问2详解】
资源环境承载力包括资源种类、数量,科技水平(生产力),区域交流等。首先,大别山区地形复杂,丘陵山地面积广,耕地比重少,土壤贫瘠,这导致了粮食产量低下。由于土壤贫瘠,即使种植作物也难以获得足够的收成,无法满足军队的粮食需求。其次,当时大别山区农业技术落后,粮食单产低、总量少,人口容量较低。军队的行军和作战需要大量的粮食供应,而当地居民也需要粮食来维持生活,这使得当地的粮食供应更加紧张。此外,当时的交通条件不便,粮食运输困难面临国民党部队封锁围堵,从外界获取粮食困难,这也加剧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小问3详解】
首先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建设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与武汉、南京、合肥等都市圈对接,吸引资金、技术,实现融合发展,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利用大别山区的自然环境优势,发展有机农业、绿色食品等产业,同时开发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可以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及红色旅游等。
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京市是江苏省省会、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22年,城区人口699万人,GDP16908亿元。徐州市是江苏省地级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截至2022年,城区人口212万人,GDP8458亿元。下图为江苏省城镇空间格局规划图。
(1)说明南京市与徐州市城市辐射功能强弱差异的原因。
(2)请为南京市增强城市辐射功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1)(与徐州市相比,)南京市的城市规模大,经济发展水平高,腹地范围广,交通运输完善,城市联系模式多、效率高、强度大,城市辐射功能更强。
(2)积极发展教育,培育、引进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强交通运输和通信网络建设,增强区域间联系,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解析】
【分析】本题以江苏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及相关文字材料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城市化、城市等级、城市辐射功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淮海城市群核心区距离各省的省会城市或经济中心城市较远,接受的辐射带动作用小,因此经济欠发达。且位于各省边界地带,位置相对偏远,远离经济发达地区,且交通相对不便,与省内其他城市联系相对较少。南京都市圈靠近上海,受到上海辐射带动作用较大,经济实力更强,交通网络更发达,城市众多且分布集中。
【小问2详解】
培育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能够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增强南京的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交通运输对城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从产业联系发展、要素联系与流动等角度分析。通过便利完善的交通网加强城市群内部要素联系,促进产业合作与分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点睛】城市的辐射功能:经济辐射功能、技术与创新辐射、文化与社会辐射功能、基础设施与服务功能。
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巴渝(今重庆)地区多低山丘陵,夏秋多雨,耕地以梯田为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堰塘—冲田—堰塘”水生态系统(如图)。冲田是指蓄水塘下游顺丘麓谷地逐层开垦的多级水田,可通过田埂的开合进行放水与蓄水,一般在秋收后进行休耕,囤水越冬。近年来,当地政府鼓励对弃耕的梯田进行修复。
(1)说明“堰塘一冲田一堰塘”水生态系统垂直布局的合理性。
(2)分析秋收后水田休耕、囤水越冬对土壤的有利影响。
(3)简述修复弃耕梯田对保障粮食安全的意义。
【答案】19. 上部蓄水塘,雨季高位蓄水,调洪、滞洪,有效减小洪涝灾害损失,并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中部冲田旱季能够自流灌溉,节省能耗,雨季可以保持水土,促进作物生长;下部净化塘,可以净化水质,并集蓄和利用雨水。
20. 秋收后休耕可降低土地利用强度,恢复土壤肥力;囤水后,土壤中有机质分解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
21. 对弃耕的梯田进行修复,扩大了耕地面积;减轻水土流失,保障耕地质量,保证粮食生产,维护粮食安全。
【解析】
【分析】本题以“堰塘一冲田一堰塘”水生态系统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农业区位、土壤的养护、粮食安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图文信息可知,该水生态系统上部为蓄水塘。该地夏秋多雨,雨季可以高位蓄水,调洪、滞洪,降低洪峰流量,有效减小洪涝灾害损失,并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中部为冲田,上部蓄水池地势较高,旱季能够自流灌溉,节省能耗。冲田为梯田,雨季可以保持水土,促进作物生长;下部净化塘,农田退水流入净化塘,可以净化水质,并集蓄和利用雨水。
【小问2详解】
秋收后水田休耕可降低土地利用强度,避免地力过度消耗,恢复土壤肥力;囤水越冬是在耕地囤水,让土壤浸泡在水中,囤水后,土壤中有机质分解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
【小问3详解】
我国耕地资源紧张,对弃耕的梯田进行修复,可以扩大了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梯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保障耕地质量,保证粮食生产,维护粮食安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