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
学习目标: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 体会本文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白描手法和比喻的运用。
3、 了解这篇游记描写的北方初春景物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法指导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读出作者喜悦的感情。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小组互助,解决疑难。
走近作者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公安(今湖北省 公安县)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与兄宗道、弟中道均有才名,时称“三袁” 。因宏道兄弟诗文风格相近,时人称之为“公 安派”,称他们的诗文为“公安体”。
预习指导
1.白描的笔法。
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如写水为“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为“将舒未舒,柔梢披风”。这种表现方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
2..比喻的妙用。
比喻的表现方法虽然很常见,但袁宏道运用起来自有他的新奇之处。在这篇游记中,比喻大多是用来写景的,如分别用两个长句作喻,水如新开之镜,山如髻鬟始梳,新奇而生动。写柳条突出其“将舒未舒”的姿态,写麦田说其“浅鬣寸许”,都是典型的早春景致;但也有的是写人(自身)的,如形容自己出城游玩为“脱笼之鹄”。这些比喻都很恰当,因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体会和感受。
通过预习我学会了吗?
1.给下列生字注音。
廿(niàn) 鹄(hú) 鬣(liè) 茗 (míng)罍(lěi) 蹇(jiǎn) 倩(qìan) 髻(jì) 鬟(huán) 浃(jía) 乍(zhà) 澈(chè) 靧(huí) 曝(pù) 呷 (xiā)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冻风时作:冻风,冷风。作,起。
局促一室之内:局促,拘束、局限。
每冒风驰行:驰行,坐车出行。
未百步辄返:辄,总是,就。 土膏微润: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润,滋润,湿润。
于时冰皮始解:于时,在这时。冰皮,河床上结冰的表面。
波色乍明:波色,水波的颜色。乍,初,始。
柔梢披风:梢,这里指柳梢。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分开,散开。
麦田浅鬣寸许:浅鬣寸许,浅嫩的麦苗高一寸左右。鬣,兽颈上的鬃毛,这里形容麦苗。
泉而茗者:用泉水煮茶喝。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词活用为动词。罍而歌者:罍而歌者:端起酒杯唱歌的。罍,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
红装而蹇者:蹇,本义跛足的,引申为驴子,用作动词,骑驴。
凡曝沙之鸟:曝,晒太阳。曝沙,在沙滩上晒太阳。
呷浪之鳞:呷,吸而饮。鳞,借代鱼。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未始,未尝。
夫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潇然,心中没有牵挂的样子。
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
恶能无纪:恶,安、怎么。无纪,没有记游的文章。
3..请归纳出段意。
第一段:写郊游所见满井春色。
第二段:写城中早春“余寒犹厉”、“冻风时作的景象。
第三段:交代写作本文用意和写作时间。
4.用文中原文回答
⑴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写城中余寒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
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表达了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
⑵ 第2段描写了哪些初春景物?
分别描写“冰皮”、 “山峦”、“柳条”、“麦田”、“游入”、“鸟”、“鱼”等种种景物。
⑶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是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 。
若脱笼之鹄:以物比人(把人比作物) 晶晶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人比物(把物比作人)
5.第2段可以分三层,请根据归纳的层意在文中标明各层起止处。
第一层(从“甘二日天稍和”到“至满井”):交待出游日期、气候、同 行者及出游路线。
第二层(从“高柳夹堤”到“皆有喜气”):描写满井的盎然春色。
第三层(从“始知……”到“末之知也”):表现作者的欢快心情。
6.填空
本文以游览行踪为线索,以清新笔调,历历如画地 描写了北京近郊满井的早春景色.表达作者欢心恬适的心情和喜爱郊游的愿望。
合作探究
第2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
感受:“若脱宠之鸽,”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 “山峦”、“柳条”、“麦田”、“游入”、“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第三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并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拓展延伸
仿照本文的风格写一景物描写,要求语言简练,抓住景物特点写出独特的感受。
四、有关资料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
A.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初、始)
B.髻鬟之始掠。(梳、掠)
C.曝沙之鸟,呷浪之鳞。(吸而饮)
D.红装而蹇者。(跛足)
2.选出“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C )
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A.城居者未之知也。
B.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局促一室之内。
3.选出“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 )
A.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B.泉而茗者,罍而歌者。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4.文段的主要内容是( B )
A.游满井 B.满井春色
C.游郊田 D.郊田美景
5.这段文字按水、山、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的先后顺序来写满井春色的。
6.文章写鸟、鱼富有人情的词语是悠然自得、皆有喜气,表达了作者无比快乐的心情。
7.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创新题。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译: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
③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译:
语言的创新与应用。
1.《嘉庆统一志》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满井“井经五尺,清泉涌出,冬夏不立竭。好事者凿栏以束之,水常浮出,散漫四溢”,从这篇游记中,仍可见当时盛况。盛况主要体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满井游记》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能举出两例反映这一季节景物的诗句吗?
早春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译: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
③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