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西师版二年级下《解决问题》教案(两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西师版二年级下《解决问题》教案(两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7-28 05:43:31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解决问题
第1课时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53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运用两三位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分析解决这类问题的多种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根据已知信息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相关的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合理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教师:我们班的彭远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他今天来到书店,准备买一本字典和一套书。(出示例1图)
提问:一本字典和一套书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你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提出:
①买1套书比1本字典贵多少元?
②买1套书和1本字典共要多少元?
提问: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学生口头列式解决问题,从而复习加减法的一步计算问题。
(2)彭远手里拿出100元递给售货员。
教师:看到彭远买书的情况,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学生1:彭远的钱够吗?
学生2:彭远的钱买了1套书和1本字典,应找回多少元?
揭示课题:说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彭远解决这样的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小组探究:小朋友帮彭远算一算,要买1套书和1本字典,售货员应找给他多少元呢?试着把你们讨论的每一步算式写出来。学生汇报交流,并在投影仪上展示算法,可能得到以下3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方法1:100-27-43=30(元)
方法2:100-43-27=30(元)
方法3:27+43=70(元)
100-70=30(元)
(2)理清思路,明确方法。
提问:能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这样算吗?
指名让学生解说每一种方法的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3)小结。
要求应该找回多少元,我们可以从100元里依次减去1本字典和1套书的价钱,用连减法计算;也可以从100元里减去1本字典和1套书的价钱之和,先算加后算减。无论用哪种方法,这道题都需要计算两步。21cnjy.com
2.教学例2
(1)教师:彭远不仅爱学习,而且还是家里的账房先生呢!你瞧,他把爸爸妈妈的收入、支出都记在账本上了。出示表格:4月1日到15日的收支记载。
4月1日 爸爸工资收入920元
4月1日~14日 支出680元
4月15日 妈妈工资收入970元
4月15日~30日 支出550元
结余
提问:从表中你知道了彭远家收支的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怎样求出4月1日至15日彭远家结余了多少元呢?
独立尝试解决,全班交流得出以下方法:
920-680+970920+970-680970-680+920
(2)在表中补充4月15日~30日的支出记载。
提问:现在又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
当学生提出“到30日还有多少元”时,教师说明:“到30日支出后剩下的钱就叫做结余。”
(3)小组探究:现在已知15日~30日支出550元,你能帮彭远算出4月份的最后结余吗?
小组代表汇报,展示各种方法:
方法1:一项一项依次算,920-680+970-550。
方法2:先算收入再依次减去支出,920+970-680-550。
方法3:先算收入和,再减去支出的和,920+970-(680+550)
……
小结:刚才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帮彭远同学解决了4月份他家的收支结余问题,真能干!
提问:你们看,彭远家4月份的收入和开支合理吗?为什么?
教师:彭远家一个月的工资除了安排生活开支外,还有一部分结余,说明他们家的生活安排合理,也许这也有彭远这个小账房先生的功劳哟。我们学好了数学,也可以当好家里的小助手呢!21教育网
三、课堂活动
(1)第53页第1题。先让学生发现信息:小明从家乡到重庆,坐汽车行了120千米,坐火车行了270千米。学生提出问题,再独立解决后交流。
(2)第53页第2题。学生先观察图,明确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再独立解决。
(3)第55页练习十一第4、5题。
四、独立练习
第55页练习十一的第1~3题。
五、全课总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你觉得解决加减法的两三步计算的问题,要注意些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课时 解决问题(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页例3、第55页课堂活动,练习十一第10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综合应用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某小学五(2)班有个小小图书角,原有图书52本,后又买来20本,当天被同学借去10本。图书馆现有图书多少本?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让学生独立完成。
②说说你列式的理由。
(2)商店里每天卖出电脑30台,卖出的彩电比电脑少6台,3天卖出彩电多少台?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二、自主探究
1.观察例3的情景图
学生说说从图上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同桌互相交流。
教师:你准备做几根长绳?几根短绳?把你的想法介绍给小组的同学。(4人1小组,组长做好记录)
2.学生介绍做跳绳方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根长绳,1根短绳:4+4+2=10(m)
或4×2+2=10(m)1根长绳,3根短绳:4+2+2+2=10(m)
或2×3+4=10(m)只做5根短绳:10÷2=5(根)
或2×5=10(m)只要学生方案合理,都给予肯定。
3.教师小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只要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动脑,一定会想出许多好的、可行的办法。21cnjy.com
教师:这么多的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较合适?说说你的想法。
三、课堂活动
1.完成第55页课堂活动
实物投影仪出示:“逛公园”。
教师: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小利家买门票要多少元?
5+5+3=13(元)
5×2+3=13(元)
教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练习十一第10题
学生独立作业时,教师应关注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排除思维障碍,学会运用分析的方法,树立能解决好实际问题的信心。21教育网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些什么?学生自己小结。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