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要点概括 课时 第1课时
教师 学生姓名 学习时间 班 级 备课组 学案设计
九年级
导学重点 1、 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并学习围绕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论点多层面进行论证的方法。
2、 体会并学习运用名言和事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3、 积累关于读书求知的名言,认识读书的意义。
课前 导学 1 【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高占祥,着名作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人、文艺评论家、书法家、摄影家。他着的《人生宝典》被评为中国青年优秀读物。本文就是选自该合集之中。 背景:高占祥同志在接受《了望东方周刊》采访时,针对记者提出的“你认为道德教育应该怎么做 ”的问题,回答说:“要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闪光点,在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增加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容。其次就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经验教训,编写一本简练的、生动的、易于被人们接受的德育教材。我写过一本关于道德教育的书——《人生宝典》,就是因为当年抓德育建设时,发现没有一本合适的教材,而当时的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都有。我写书时就想,写人类共同的真善美的东西,尽量避免和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挂钩,不跟着风头跑。现在厚黑学、撒谎术,迎合青年心理的这谋那术,太多了,而正经的道德修养方面的书很难找,我曾建议文明办的同志,要让我们的德育教材更具有可读性。”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你还可以补充)骁勇 笃行 狭隘 见地3【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你认为还有哪些易错字?可补充。) 陶治( ) 手不势卷( ) 慰籍( ) 相辅相诚( )4【文意把握】①熟读课文思考:为什么“求知”?怎样“求知”?5【文意把握】②阅读课文,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理解并大声朗读,从而理清文章思路。③找出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并体会其妙处,在原文中圈点勾画并批注。(试选一二例)6【积累】:自古中国流传不少经典读书名句,激励世人发奋图强。《求知善读》中大量引用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同学们还可以收集更多中外名人对读书的独特见解,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读书的问题。本文名句:1)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青少年要刻苦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证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青少年时期是学知识的黄金时期。 2) ( http: / / www.21cnjy.com ) 3) 5 .在本文的学习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写一写吧。
课中导学 1检查课前字词导学:2 围绕“求知善读”作者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的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阅读课文,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大声朗读,从而理清文章思路。写出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并体会其妙处,试选一二例填入下表。(小组合作) ② ①( ) ③ ④ 中心论点: ⑤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心句)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期。 (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证方法)道理论证(引用名言)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⑿ 7【我的收获】:我们学习了这篇议论文,你认为有哪些是值得你在中考议论文写作中借鉴和学习的?
当堂测试当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易错题】善择,就是读书要善于选择。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 )书目,用分析的观点( )书中的精华,( )书中的糟粕。(选购 选择 吸收 吸纳 摈弃 抛弃)2. 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易错题】 1.学习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加强我们的品德修养,另一方面是为了开拓我们的视野。 2我们要适应瞬息万变的高科技时代,就要不断地学习,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 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去挤,它总会有的,这要看自己是否有恒心和毅力。 4我们要把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人。3. 阅读课文6、7两个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概括所选语段表达的观点。 2可以用原文中哪一句来解释“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意思? 3作者举工匠、科学家、电脑专家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4将你从本文摘抄或课外积累的相关名句读一读,结合你的读书体验,写出自己的体会。(50-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