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 香菱学诗
学习目标 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提高古典文学修养揣摩人物形象,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理解作者倾注的思想感情。探究香菱学诗成功原因,从中获得启发。
学习要点 重 点 难 点 考 点 易 错 点
品味诗学传薪,把握写作津梁 把握神态、细节描写。 积累字词、现代文阅读文意把握、词句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意把握、词句理解
知识链接3-5 链 接 内 容 链 接 方 式
现代文阅读文意把握、词句理解 见《新视野》P206-P217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教学指导设计
一、预习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腻烦( ) 平仄( ) 揣摩( )胡诌( ) 蘅芜苑( )害臊( )诧异( ) 穿凿( ) 怔怔( ) 形似字缚:(fù)束缚 搏:(bó)搏斗纨:(wán)纨绔子弟执:(zhí)固执缯:(zēng)画缯赠:(zèng)赠送昧:(mèi)愚昧味:(wèi)味道谄:(chǎn)谄言诌:(zhōu)胡诌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教学指导设计
二、针对下列疑问,预习课文,并做圈点批注。1、阅读全文,划出文中描写香菱学诗如痴如醉的语句,简析这些描写的传神之处。2、阅读课文1~3自然段,概括黛玉是如何具体指导香菱学诗的。3、阅读课文4~8自然段,划出侧面描写香菱“苦志学诗”的句子,说说这种写法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4、通读全文,概括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学生课堂学习笔记:(请用红色笔)
学生课堂巩固练习 识记、理解、运用题(必做) 拓展题(选做)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②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④ 。 ⑤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⑥要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请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⑦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 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 ,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濯,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⑧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反馈检测5-8
1、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④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2、在第⑦段两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从文中〔甲〕〔乙〕处抽出来的,它应放在哪一处?为什么? 4、本文题为“从香菱学诗谈起”,在文中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谈了什么观点?5、用“‖”划分本文的结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课堂反思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