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8《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6 19:4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以及能通过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本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特点、船夫驾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与人们之间的密切关系,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独特的风光魅力。课文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行动特点和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描写了小艇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语言文字描写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去感受语言魅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感悟到语文的美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进而内化为学习语文的动力。还要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乐于观察的习惯。作者之所以能把威尼斯小艇及与小艇有关的事物写得具体生动,这与仔细观察是分不开的。课文融进了作者多次的观察体验和感受,因而能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具体。因此,在教学时,一是使学生领略水城的风情,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二是使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尼、艄”等 8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尼、斯”等 12个会写字;正确读写“纵横交错、船艄、祷告”等词语。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小艇的,并以此为依据理清课文层次。
3.了解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
4.对比课文和“阅读链接”,了解它们在表达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
了解写作方法,理清课文层次;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教学准备:
教学 PPT、预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脚步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却可以,让我们跟随文字去旅行。今天,老师要带大家游览一座古老的水上城市,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板贴:威尼斯)威尼斯整个城市都处于水上,出门必须靠船,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坐一坐威尼斯的小艇。齐读课题。
2. 大家看“艇”这个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舟字写得窄又长,舟字一横变成提,右边先写里面,捺画要舒展。现在请同学们把“艇”字,写在预习单上的田字格里,注意书写姿势。
3.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准备的生字词学习单。
生1:展示(投影:沉寂、簇拥)
生2:展示(投“翘”和多音字“哗”)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分享给小组内成员。
(二)初学课文
1. 检查大家完成的预习单,这篇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生:展示。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完善预习单。
课文第一段就告诉我们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这小艇究竟什么样子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交流,这小艇长什么样?说说小艇的样子。(抓取关键词了解到小艇的外形特点。“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时,教师追问,这是写小艇的什么特点。想象着小艇的样子再来读一读,教师点评。
2. 通过同学们搜集的资料,谁来说说为什么把小艇设计成这个样子呢?
生:回答。结合我们搜集的资料来看这样设计小艇最合适。
3. 课件出示,对比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4. 预设:“有点像”改成“像”,小艇和独木舟是有区别的,独木舟两头是平的,所以说是有点像,用词更准确。(板书:画出小艇的形状)
5. 师小结:“新月”“水蛇”既写出了外形的特点,又写出了行动的特点。(板书:小艇的特点)
(三)想象画面,品味感知
师引导:同学们看这幅图:河面上安静的停着几艘小艇,一轮新月挂于天边,你有怎样的感受啊?
生:回答。教师提示:没有了城市的喧嚣,也没有了人声的嘈杂,热闹的威尼斯变得——安静了。是啊,这样安静的画面为威尼斯增添了几分静态美。(板贴:静)大家见过水蛇吗?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感受一下威尼斯小艇的行动特点。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回答。
评价:你一定也感受到了威尼斯动态之美。
(板书:一静一动)
让我们想象画面,一起读(配乐读)刚刚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就了解到了威尼斯小艇的外形和行动特点,接下来我们继续来探究:默读第三到六自然段,说说威尼斯的小艇为什么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呢?
小组内交流。
预设: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
师:第四段共有五句话,我们找五个同学朗读。
生:按顺序读读完后采访一下,谁觉得自己读到的那句话是最重要的?
预设第一句:中心句。
分别说说自己理由,师引导学生发现每句说明一种情况:“船多时”、“拥挤”、“极窄”的情况下船夫的驾驶技术好,那这三句话可以打乱顺序吗?
生:回答不能
师:这三句话是层层递进,这就是(板贴)有序的表达,这三种情况一写,把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写的清清楚楚。最后一句没有写船夫驾驶技术,是不是可以删掉?
生:不行,这是侧面描写,是用两边的建筑倒退来写小艇行驶的速度很快又很稳。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写作方法:(板贴:以动写动)以建筑的倒退来写小艇快速前进。
师:接下来请五位同学扮演船夫,用独特的朗读方式招揽一下生意(5个同学读)
生(点评哪个读的好。)你想坐哪位船夫的小艇?通过他们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船夫的驾驶技术好(板书)
(四)深入探究,拓展提升
要想了解小艇为什么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还得去乘坐一下才能知道。第 5自然段里,都提到了哪些人乘坐呢?他们都坐着小艇干什么呢?出示表格,学生回答。通过表格的填写和梳理,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预设生:感受到小艇与人们的生活真的息息相关(板书)。文中最后一段,有几个词语是描写小艇和人们,老师找到关于人们的:拥、哗笑、告别、沉寂,谁找到关于小艇的了
预设:簇拥、散开、消失、停泊。读这组词,你有什么发现?生:人们由动到静,小艇也由动到静。
师:可谓是人动则艇动,人歇则艇歇。有动有静,这叫动静结合。(板贴:动静结合)
教师渲染读:你瞧,半夜散场了:
男生读(第一段)师夜深了,人入梦,船靠岸
(女生读第二段)
第二天早上,红日初升,人醒了,艇动了,这小艇依旧穿梭在人们的生活之中:齐读第三段。
师:真是动静皆宜、动静皆美。
(五)课后链接,拓展升华
课后链接中还有两位作者也被威尼斯所吸引,请同学边读边把片段和课文共同写到的内容圈画出来,并思考三位作家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预设生:都写到小艇,都用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按一定的顺序描写,都表达了对威尼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但欣赏了威尼斯的风光,也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所以,读一篇文章,读的是内容,读一组文章,读的是内涵,课下大家要继续阅读本文,把课后链接的文章也来找来读一读,再次感受这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六)教师小结,推荐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百万英镑》也是作者马克吐温的名作,送给大家共读,有机会我们分享整本书阅读的感受和体会。同学们,让我们书中再见!下课!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
《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物的散文。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特点、船夫驾驶技术高超以及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文章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教学中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了”,图片、文字资料让学生整体了解了这座水上城市的地理风貌。
以下是我这次教学的反思:
一、良好情境的创设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结合本单元导读,我给学生创设跟随文字旅行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小艇的特点时,通过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适时引导,注意到威小艇的动态美与静态美,为后面课文体会“威尼斯的动静美”奠定了基础,创设情景我们乘坐小艇去做什么,去体会小艇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放手让学生课前通过多种语文学习方法去自学字词,通过预习单掌握本课重点字词,课上分享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也有部分同学整理不够准确。
三、读中感悟,体验“美”。
我们都知道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能力,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理解和体会时,再配乐朗读体会会更深刻。但在朗读指导上指导不到位,不能很好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表达。学生收集的资料有限,对课文背景的理解还不深不透。
四、写作方落实到练习。
课堂上结合文本学习写作方法,因时间关系,没有设计在这节课上练习,学生只有感受,一部分学生并不能自觉地把这种方法内化,从课后的小练笔可以看出,不少学生没有掌握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注意多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观察思考的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课中学习的写作方法,要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鼓励学生多去阅读和积累,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并能提取关键信息辅助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