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分一分》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3-12 23: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一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直观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对分数的意义不易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时运用具体的事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平均分,说明分数产生的原因;并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2的理解;之后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把分数表示出来。在认识12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再认识其他分数,教学中,以“放”为主,让学生主动活动、集中展示、汇报交流,收集学生的不同折法,展开对14本质意义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分数的读、写法,采取学生直接介绍、教师补充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拓展练习的设计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以充分的拓展空间,同时渗透后继知识的学习。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是一所民汉合校,教学班不多,且班额较小,每个班学生在40名左右。学校设施较为齐全,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各班还配有视频展示台,为实现现代化的教学提供了条件。
我校学生一部分为本地区工薪家庭子女,这部分学生家庭教育较好,接触面较广,学生素质及学习条件相对较好;另有一部分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部分学生学前教育相对薄弱,学习条件较差,部分家长对子女学习不够重视,学习知识全靠课堂时间。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认识1/2
1?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学生思考,出现“半个”“一半”等不同回答。)
师:“半个”“一半”该怎样表示,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如用符号、数字等,交流时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
2?引导学生用1/2表示。
3?同学们想出这么多办法,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学生自由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最后确定用1/2较简便。)
4?谁能结合刚才分苹果的例子来说说1/2表示什么?
(学生互相说,汇报交流,说的过程中突出“平均分”。)
5?你能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以用1/2表示吗
(二)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认识分数
1?请同学们从学具中任选一种,用你喜欢的方法找到它的12,并用彩笔涂出来。
(组长取出学具,每位同学任选一种图形,用折、画等方法找出12,并涂出来。涂完后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交流时选择有代表性的折法,要求说出是怎样得到的,指出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12,并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2?电脑出示判断题。
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1/2吗?

(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完整的思考过程。)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知道把一个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们的12。
3?拿出一个正方形,找出这个正方形的14,并涂色。
(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并展示出各种不同方法。)
(电脑课件演示几种不同的分法。)


师小结: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分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能用来表示1/4呢?
(讨论后得出:都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的1份。)
4?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可以用1/4来表示,那么这样的2份、3份、4份你会用分数表示吗?
(引导学生写出分数。)
5?电脑课件出示:说说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师小结:像1/2, 1/4, 2/4, 3/4, 4/4, …, 这样的数就叫做分数。
(板书课题:分数)
6?学生介绍分数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7?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并说说表示什么。
(三)练习
1?基本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图略)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
1/2 2/3 3/6 7/10
(图略)
(3)用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对吗?对的画“√ ”,错的画“ ×”。
(图略)
2?拓展练习。
(1)右图中有几个乒乓球?
(2)黄色乒乓球占所有乒乓球的几分之几?
(3)白色乒乓球占所有乒乓球的几分之几?
(4)谁会比较 16 和 56 的大小,说说你的想法。
五、教学反思
1?本课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本节课中,我为学生创设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畅所欲言、初步体会分数的意义,并唤起数学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2?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本课中,我尽量为学生的说、想、做创造恰当的氛围,创设必要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懂得交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课中,我注重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有意识地安排拓展活动,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从自己身边、从教室内外寻找分数,尽可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
从这堂课中,我深切体会到,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应关注学生获得怎样的知识,更应关注他们是否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在“做中学”,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六、案例点评
这节课,教师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做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
1?学习内容生动具体、富有活力。
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先表示出各种图形的1/2,突出12的本质属性,然后再具体地感知其他分数。
2?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一开始,教师以情境自然引出分数,鼓励学生,放手让学生借助学具自己去创造分数,研究分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这样,学生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体验到创造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