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七年级下册2.6.2 疾病与预防综合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七年级下册2.6.2 疾病与预防综合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27 11:5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疾病与预防综合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生活方式不能减少癌症的发生的是(  )
A.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B.多抽烟多喝酒
C.少吃泡菜和腌菜 D.少吃含脂肪高的食物
2.有研究表明,癌症的成因是细胞在DNA复制时出错导致的,该错误发生在(  )
A.细胞要生长时 B.细胞要分化时
C.细胞要分裂时 D.形成受精卵时
3.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措施是佩戴口罩,戴口罩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病原体
4.下列细胞中分裂速度最快的是(  )
A.苹果的表皮细胞 B.叶的叶肉细胞
C.人的肝细胞 D.癌细胞
5.2015年 5月29日,中国广东惠州出现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而成的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中东呼吸综合征的(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6.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下面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
A.感冒病毒 B.蛔虫 C.痢疾杆菌 D.肺炎患者
7.为了阻止新冠肺炎的传播,国家提出了很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下对预防措施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属于控制传染源
B.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C.预防接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使用公筷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8.据统计,人类的传染病大约有80%是由病毒引起的,下列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是(  )
A.口蹄疫 B.肺结核 C.扁桃体炎 D.脚癣
9.狂犬病、狂犬、狂犬病病毒分别属于
①传染病②易感人群③病原体④传播途径⑤传染源(  )
A.①③⑤ B.①⑤③ C.③④⑤ D.②③⑤
10.判断某种病是不是传染病的主要依据是(  )
A.传染性和流行性 B.传染性和爆发性
C.突发性和流行性 D.流行性和遗传性
11.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色盲 B.甲型肝炎 C.白血病 D.糖尿病
12.下面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B.对患者进行及早的隔离治疗
C.进行必要的消毒工作
D.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
13.夏季是痢疾的多发季节,专家指出:“预防这种病的关键,是防止病从口入”。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专家的建议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杀灭病原体
14.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隔离治疗传染病病人 B.进行预防接种
C.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D.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
15.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有关的卫生习惯是(  )
A.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没洗净的水果
B.不喝生水,便后要洗手
C.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使用
D.以上三项都是
16.2005年初,在我国及世界很多地区发生了禽流感,预防人员迅速行动,灭杀,深埋了发病地3000米以内的所有家禽,其目的是(  )
A. 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三项都不是
17.人很可能感染蛔虫病的生活习惯是(  )
①喝白开水 ②喝生水 ③睡懒觉
④随地大便 ⑤不勤洗手 ⑥不勤漱口
A.①②④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⑥
18.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下列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是(  )
A.沙眼 B.细菌性痢疾 C.狂犬病 D.流行性感冒
19.大规模推行新冠疫苗免费接种是我国应对新冠疫情的有效措施,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 B.可控制传染源
C.能保护易感人群 D.不能预防流感
20.下列预防癌症发生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不吸烟、不喝酒 B.多吃腌制食品或烧烤食品
C.减少日光曝晒,适量运动 D.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
二、综合题
21.某家庭中,哥哥患了病毒性肝炎,并且传给了弟弟,请分析:
(1)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   ,弟弟很快就染上了此病,说明他是   
(2)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3)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看,对哥哥采取隔离措施属于   ;对他们的饮食用具进行消毒属于   ;禁止其亲人随便去医院探望属于   .
22.当今社会,健康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被人们视为“人生的第一财富”。请分析:
(1)小冬的妈妈最近经常头昏、乏力,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下表为部分化验结果,(“++”表示检出该成分,“﹣”表示未检出该成分)请根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回答:
检查项目 检测结果 正常参考值范围
尿常规 蛋白质 ﹣ 未检出或微量
  葡萄糖 ++ 未检出或微量
  水 95 95﹣97(g/100mL)
  无机盐 1.4 0.9﹣1.6(g/100mL)
  尿素 1.9 1.8﹣2.0(g/100mL)
血常规 白细胞 16 4﹣10×109个/升
  红细胞 4.8 女:3.5﹣5.0×1012个/升男:4.0﹣5.5×1012个/升
  血红蛋白 90 女:110﹣150 g/L
血压 19.2/13.8kpa 12﹣18.7/8﹣12 kpa
①小冬妈妈的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糖,说明她肾脏中的   发生了病变。
②医生依据血检中白细胞的数值   正常值,判断她体内可能有   ,需要注射抗生素治疗。
③血压的检查结果,说明她患有   ,需要服药治疗。
(2)天气逐渐热了,妈妈叮嘱小冬不要去买不卫生的食品,防止被传染细菌性痢疾,此病的传播途径是   ,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看,小冬属于   。
23.据国家疾控中心介绍,勤洗手、室内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畜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临床确诊为H7N9禽流感患者隔离治疗,从预防惜施上属于   。
(2)若H7N9病毒疫苗研发成功,接种H7N9疫苗后,人体淋巴细胞就会产生抵抗H7N9病毒的抗体,当H7N9病毒再次侵入时,该物质就会迅速发生作用并消灭它们,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而叫做   免疫。这是人保卫自身的第   道防线。
24.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期间都是人感染禽流感高发时段,2017年禽流感再次来袭。为控制H7N9的进一步蔓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从传染病的起因看,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   ;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来看,给家禽注射H7N9禽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H7N9禽流感病,该措施属于   。以此获得的免疫属于   免疫。
25.小明和小刚是一对好朋友,小明常常因为肚子里蛔虫而肚子痛,生活中又是个“马大哈”常上完厕所后不洗手。一次小明从厕所跑出来就拿着桌上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与小刚一起分享。请你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蛔虫属于线形动物,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它是引发蛔虫病的   。
(2)如果小刚同学没有急着吃苹果,而是先用清水清洗苹果,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属于   ;日常生活中,蛔虫卵及一些细菌在人的皮肤上不能直接进入人体,因为皮肤对它们有阻挡作用,这属于   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3)小明和小刚在吃苹果时,唾液的分泌量会增多,这属于   反射。苹果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高纤维、低脂肪饮食及丰富的水果、蔬菜等与结肠癌发生率的降低有关,不符合题意;
B、提倡科学的膳食、不吸烟、少饮酒、保持心情愉快、坚持体育锻炼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癌症发生的方法,符合题意;
C、腌菜和泡菜、烧烤的烟熏食品与增加与癌症发生率的增高有关,不符合题意;
D、减少脂肪和肉类摄入,选择植物脂肪,限制动物脂肪,肉类以吃鱼、家禽为主,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2.【答案】C
【解析】【解答】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以下特点: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导致癌细胞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和转移。所以癌症的成因是细胞在DNA复制时出错导致的,该错误发生在细胞要分裂时。
故答案为:C
【分析】癌细胞是一种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它是由正常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使正常细胞中的原癌基因由抑制状态转化成激活状,导致细胞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的结果.
3.【答案】B
【解析】【解答】预防传染病的三个途径分别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进行传播。传染病能够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三个途径分别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4.【答案】D
【解析】【解答】癌细胞只分裂而不分化,癌细胞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细胞周期缩短,可无限分裂增殖,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癌细胞的特点,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快,且能不断分裂而不分化。
5.【答案】A
【解析】【解答】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
故答案为:A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6.【答案】D
【解析】【解答】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蛔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能感染人的微生物超过400种,它们广泛存在于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肤中。
肺炎患者既不是寄生虫也不是微生物,所以不是病原体,肺炎患者应该属于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
故答案为:D
【分析】 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传染病。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传染病流行需要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7.【答案】D
【解析】【解答】A.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是为了阻断传染病的传播,属于切断传播途经,A不符合题意。
B.疑似患者约等于传染源,对其进行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B不符合题意。
C.预防接种个疫苗是为了增强健康人的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公筷是为了防止传染病通过饮食(唾液)传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a. 对急性传染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彻底治疗,防止病原体的扩散;
b. 患传染病的动物也要及时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方法。
a. 要注意饮食卫生;
b. 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
c. 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
d. 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减少病原体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人群:
a. 减少或防止易感者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
b. 易感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c.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8.【答案】A
【解析】【解答】A.口蹄疫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口蹄疫病毒易通过空气、接触传播,A符合题意。
B.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结核杆菌,属于细菌引起的,B不符合题意。
C.扁桃体炎不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C不符合题意。
D.脚气也叫脚癣,是真菌感染引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如口蹄疫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
9.【答案】B
【解析】【解答】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人畜急性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可见其病原体是狂犬病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群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病的人群。因此,狂犬病属于传染病;狂犬属于传染源;狂犬病毒属于病原体。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10.【答案】D
【解析】【解答】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基本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遗传性是遗传病的特点,而不是传染病的特点,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传染病的特点,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11.【答案】B
【解析】【解答】解:传染病是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以及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ACD.色盲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一类遗传病疾病,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少造成的,都不属于传染病;ACD不符合题意。
B.甲型肝炎是由于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类消化道传染性,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可见,上述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B甲型肝炎。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传染病流行需要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类型: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消化道传染病(甲肝)、血液传染病(艾滋病)、体表传染病(狂犬病)等。
12.【答案】B
【解析】【解答】解:A、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切断细菌和病毒的传播路径,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A不符合题意;
B、对患者进行及早的隔离治疗,是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属于控制传染源,故B符合题意;
C、对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工作,切断细菌和病毒的传播路径,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C不符合题意;
D、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切断细菌和病毒的传播路径,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的预防常见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的方法主要有: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有:保持生活环境干净、整洁;公共场所杀菌、消毒等;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主要有:加强体育锻炼、注射疫苗等。
13.【答案】B
【解析】【解答】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专家号召大家搞好个人饮食卫生,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
a. 对急性传染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彻底治疗,防止病原体的扩散.
b. 患传染病的动物也要及时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方法.
a. 要注意饮食卫生;
b. 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
c. 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
d. 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减少病原体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3)保护易感人群:
a. 减少或防止易感者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
b. 易感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c.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14.【答案】C
【解析】【解答】A.隔离治疗传染病病人,属于控制传染源,A不符合题意。
B.进行预防接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不符合题意。
C.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符合题意。
D.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a. 对急性传染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彻底治疗,防止病原体的扩散;
b. 患传染病的动物也要及时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方法。
a. 要注意饮食卫生;
b. 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
c. 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
d. 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减少病原体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人群:
a. 减少或防止易感者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
b. 易感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c.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15.【答案】D
【解析】【解答】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加强粪便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等,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综上所述,选项中A、B、C、D都是与预防蛔虫病有关的卫生习惯,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是身体健康的关键。
16.【答案】A
【解析】【解答】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一是控制传染源,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易感人群,在我国及世界很多地区发生了禽流感,预防人员迅速行动,灭杀,深埋了发病地3000米以内的所有家禽,其目的是控制传染源。
故答案为:A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17.【答案】B
【解析】【解答】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蛔虫病人的粪便内含有蛔虫卵,在施肥的过程中,感染性的虫卵(即受精卵)就会污染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人类如果吃了未洗干净的蔬菜,其上的感染性的虫卵就会进入人的体内,从而患上蛔虫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2、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
3、勤剪指甲;
4、不随地大便等,
5、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
6、加强粪便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等,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可见,综上所述,题干中的喝生水、不勤洗手、不勤漱口,都可能会感染蛔虫病,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传染病的分类,熟记: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切断蛔虫的传播途径是关键。
18.【答案】D
【解析】【解答】A、沙眼属于体表传染病,A不符合题意。
B、细菌性痢疾属于消化道传染病,B不符合题题。
C、狂犬病属于体表传染病,C不符合题意。
D、流行性感冒属于呼吸道传染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传染病的类型,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人类传染病根据其传播途径的不同分为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19.【答案】B
【解析】【解答】A、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注射的疫苗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抗原,A说法正确。
B、传染源是能够向外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而注射疫苗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而不能控制传染源,B说法错误。
C、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接种疫苗能使人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起到保护作用,所以注射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C说法正确。
D、注射新冠疫苗只能对新冠病毒起作用,对流感病毒不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抗原和抗体、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熟记:疫苗是用灭活的或者减毒的病原体制作成的,属于抗原,抗原进入人体后,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是特异性免疫,接种疫苗可以保护易感人群。
20.【答案】B
【解析】【解答】A、不吸烟、不喝酒,A不符合题意;
B、限制盐和腌制食品。成人每天食盐量不应超过6克,限制腌制食物及调料盐的摄入,B符合题意;
C、减少日光曝晒,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快、坚持体育锻炼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癌症发生的方法,C不符合题意;
D、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21.【答案】(1)哥哥;易感者
(2)饮食
(3)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解析】【解答】解:(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题中哥哥属于传染源,弟弟属于易感人群.(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经过的途径,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饮食;(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哥哥采取隔离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对一定场所、饮食用具进行消毒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禁止其亲人随便去医院探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1)哥哥;易感者;(2)饮食;(3)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据此答题
22.【答案】(1)肾小管;高于;炎症;高血压
(2)饮用水、餐具、瓜果;易感人群
【解析】【解答】解:(1)小冬妈妈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说明患有糖尿病,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另一个是肾脏的肾小管发生病变,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能够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当重吸收作用减弱时,会使一部分葡萄糖进入到尿液中,导致尿液中有葡萄糖;(2)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防御疾病的作用,当人体有炎症时,白细胞的含量增高。医生依据血检中白细胞的数值高于正常值,判断她体内可能有炎症,需要注射抗生素治疗;(3)由图表可知,小冬的妈妈的血压为19.2/13.8kpa,高于正常值,她还患有高血压,应注射胰岛素治疗;(4)细菌性痢疾属于消化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的特点是饮食传染,主要发生在消化道,所以饮用水、餐具、瓜果能够成为消化道传染病的途径。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所以小东属于易感人群。
【分析】1、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没有蛋白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水、无机盐、尿素,没有葡萄糖)。
2、正常静息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40毫米汞柱mmHg(12-18.7KPa)(最高读数)和舒张压60–90毫米汞柱mmHg(8-12KPa)。若成年人的收缩压多次高于18.7KPa 或舒张压多次高于12KPa为高血压。
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的主要功能如下:
种类 形态特点 正常值 功能 病症
红细胞(RBC) 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男子平均值:5.0x×1012个/升;女子:4.2×1012个/升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低于正常值,贫血
白细胞(WBC)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4~10×109个/升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超过正常值,发炎
血小板(PLT)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100~300×109个/升 止血和加速凝血  
23.【答案】(1)控制传染源
(2)特异性;三
【解析】【解答】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对临床确诊为H7N9禽流感患者隔离治疗,从预防惜施上属于控制传染源。
(2)若H7N9病毒疫苗研发成功,接种H7N9疫苗后,人体淋巴细胞就会产生抵抗H7N9病毒的抗体,当H7N9病毒再次侵入时,该物质就会迅速发生作用并消灭它们,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这是人保卫自身的第三道防线。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24.【答案】(1)病原体
(2)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
【解析】【解答】解:(1)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因此,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来看,给家禽注射H7N9禽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H7N9禽流感病,该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以此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25.【答案】(1)病原体
(2)切断传播途径;非特异性
(3)非条件;器官
【解析】【解答】(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如肝炎病毒、痢疾杆菌、蛔虫等均属于病原体。(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如果小刚同学没有急着吃苹果,而是拿着苹果先用清水清洗,这在预防传染病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日常生活中蛔虫卵及一些细菌在人的皮肤上不能直接进入人体,因为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3)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小明和小刚在吃苹果时,唾液的分泌量会增多,这属于非条件反射。苹果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所以只要切断传染病的流行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