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IAGCDBFEHJK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夹缝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较快发展空前打击陷入绝境获得新生专题二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前默写2.阻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
哪些?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最终归宿是怎样的?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国后(1949——1956)成为我国现代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最终归宿是怎样的?合理调整工商业脱胎换骨获新生2.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束缚;自身因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认识: (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行不通。第三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 发展海头中学 闫武伦曲折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经济制裁、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的政策,给中国的安全和亚洲的和平带来严重威胁。 新中国初期重工业占工农业生产比例思考:一五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集中在这里?目前我国正实行的什么战略与这地区有关?社会主义改造(53-56)1、内容: 2、实质: 农业--参加合作社手工业--参加合作社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3、意义: 1957年1958年1959年1962年535万吨9000万吨3000万吨1070万吨800万吨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三年经济困难(59-61)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十年探索与失误(56-66)失误: 正确: 中共八大
1956“大跃进”
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0三年经济困难
59-61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教训二: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恢复调整全面整顿全面整顿的实质: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积极探索与严重失误巩固练习1、“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2、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于
A、1949 B、1956 C、1966 D、1978
3、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文革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经济机构处于瘫痪 B、国民经济严重滑坡
C、经济取得一定的成就 D、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制度被废除ABCC课件11张PPT。 改革是不是什么都要改变?
改革到底要改什么? 想一想: 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含义: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变革不变质,改革不改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那么中国这么大,各方面的工作千头万绪,改革究竟从哪里开始呢?有人说从城市开始,城市是经济的中心;有人说从农村开始,风险小;还有人说从沿海开始,把握大。那么你的看法是什么?想一想: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什么?有何弊端?缺少自主权
积极性不高集中劳动,吃大锅饭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抉择 ——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
……如果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国有企业的情况如何?有何弊端?政企不分,吃大锅饭企业没自主权,
职工积极性不高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政企分开 ,扩大企业自主权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制度国企改革1981年的深南中路深圳特区和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海南对外开放
特点
多层次
有重点
点面结合浦东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
革(国有企业)对外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小结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和社会主义
制度确立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的召开★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三次巨变【小结与升华】课件15张PPT。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抉择 ——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
……如果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国有企业的情况如何?有何弊端?政企不分,吃大锅饭企业没自主权,
职工积极性不高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政企分开 ,扩大企业自主权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制度国企改革第3课.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阶段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a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b判断实践的标准: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生产力e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c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1992年春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途中讲话):d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三个有利于”想一想,邓小平南方谈话在什么背景下讲的?在当时起怎样的作用?P58中共十四大 P57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提出主要任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思想确立了以后中国搞建设就有了方向,搞经济改革就有了方向。
---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研究主任郑永年 想一想,中共十四大与邓小平南方谈话有何关系?中共十四大与邓小平南方?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行政手段配置市场配置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经济所有制和国有企业应该如何改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57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意义: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
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能否合法存在?(1)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向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五大 (1997年9月) :(2)所有制结构:这些论断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何意义?(1)确立了以公有制这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2)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改革开放3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1)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2)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出基本框架3)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完善理论4)21世纪初:初步建立5)2002年中共十六大:进一步完善1.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2.作出论断“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3.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B.商品供应已基本满足市场需要
C.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
D.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ADC 探究 仔细阅读下列两组图片,回答问题。
第一组:过去
购物要凭票抢购
请回答:
(1)两组图片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体制?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从第一组图片到第二组图片的转变,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的措施?第二组 今日
商品任意挑选
第一组反映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二组图片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种经济体制最大的区别是资源的配置方式不同,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
全会勾画了基本框架;1997年中共十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