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政治经济发展引发社会生活的变迁【把握教材体系】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三、 大众传媒的更新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怎样变?为什么变?变的启示?构建认知结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衣食住习1.婚俗:由父母之命 ;
民国初反对 ,主张 ;
新中国成立后 成时尚。
2.葬俗:建国后由 开始向 改革。
3.其他习俗:民国成立后,开展 、 、破除神权、
反对迷信等,社交礼仪妇女地位都发生变化1.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是 ;
后西装传入中国 ;
孙中山综合西中式服装创制 。
旗袍由宽松肥大变为合身适体。
2.建国后至60年代中期:
流行中山装和以 、 为特征的苏式服装;
此后至70年代末, 和 盛行。
3.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向穿得时尚、个性转变。1.中国饮食以 、 、 、 等四大菜系影响最大;
2.从19世纪40年代起,西方人士大批来华, 也随之传入 。1.北方地区的典型是 ;
2.随着近代外国人来华后 ,西式建筑和家具受到人们的欢迎。构建认知结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衣食住习1.婚俗:由父母之命 ;
民国初反对 ,主张 ;
新中国成立后 成时尚。
2.葬俗:建国后由 开始向 改革。
3.其他习俗:民国成立后,开展 、 、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社交礼仪妇女地位都发生变化1.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是 ;
后西装传入中国 ;
孙中山综合西中式服装创制 。
旗袍由宽松肥大变为合身适体。
2.建国后至60年代中期:
流行中山装和以 、 为特征的苏式服装;
此后至70年代末, 和 盛行。
3.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向穿得时尚、个性转变。1.中国饮食以 、 、 、 四大菜系影响最大;
2.从19世纪40年代起,西方人士大批来华, 也随之传入 。1.北方地区的典型是 ;
2.随着近代外国人来华后 ,西式建筑和家具受到人们的欢迎。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9世纪末,中国人对西装的态度是什么?民国初年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19世纪末,倡变革的学者宋恕自述“……(谈易西服,听者)则莫不掩耳而走,怒目而骂……”
——《上合肥傅相书》《万国公报》101 册
材料二 西装由于具有适体、潇洒、便于配领带等饰件的特点,自民国初年便开始在社会上日益流行,并且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
—— ?新华文摘?《五四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 》(1)19世纪末的态度:排斥;
(2)民国初年的变化:由排斥到接受,并流行;
(3)变化的原因:?受西方的影响深入;
?政府倡导;思想的解放;
?西装的特点第一篇 碰撞融合中发展的近代服饰第一篇 碰撞融合中发展的近代服饰比较两组图片,概括近代服饰变化的特点?由传统到近代;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清末 长袍马褂 鸦片战争后 西装 民国 中山装第一篇 碰撞融合中发展的近代服饰仔细观察图片,思考近代女装变化的趋势?美观、适体、方便拘谨、保守、呆板第二篇 建国后服饰在曲折中发展 通过观看图片感受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服饰的变迁政治色彩浓厚第三篇 中国服饰走向世界APEC会议参会各国领导人着唐装,引发世界各国唐装的热潮北京奥运会身穿中西融合服饰的举牌小姐,把中国红引向世界11年1月17日,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纽约亮相,再将中华文明昭示世界请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中国服饰为什么能够走向世界?政治: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
经济:生产力提高,经济迅速发展;
思想:思想解放,自主创新。 材料二 北京某周姓女,自欧美留学归来,染一种西洋习气。一日问其母怎样嫁与父亲,母亲答曰,经媒人介绍,未曾谋面,由我父母做主即嫁与你父亲…… 。某日,其门前出现了一个招夫广告牌:“吾自幼游学欧美,去岁回国,即在X学校充任教务……为出嫁计,未行禀明父母……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八年一月止,各学士如有与××具有同等之能力者,务请应时亲自驾临会谈可也。” 材料一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时报》1912年3月5日(1)阅读材料一,概述生活和社会习俗有哪些变化?阅读下列材料:(2)阅读材料二,周姓女与其母亲的婚嫁观念有什么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2)周姓女母亲的婚嫁观念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周姓女的婚嫁观念是婚姻自由。(1)变化:?近代教育兴起;
?剪辫易服;
?妇女由缠足到放足、不缠足;
?采用阳历;
?社交礼仪由跪拜作揖变为鞠躬、握手。(3)原因
?内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思想解放;
?外因: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
2.近代农村社会受西方影响较小的根本原因是
A. 农民过着田园牧歌式的幸福生活 B. 西方列强侵略程度较轻
C. 远离大城市 D. 小农经济的落后和封闭D1.根据下列图片及所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有①鸦片战争后,由土葬向火葬转变 ②带有浓厚西方色彩
③近代丧礼删繁就简 ④近代农村很长时间仍实行传统丧礼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B知识小结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衣食住习婚丧习俗删繁就简
其他习俗变化巨大长袍马褂 西装、中山装
中山装、列宁服、连衣裙 军装、干部服
时尚个性、多元化、走向世界传统菜与西餐并行,在融合中发展传统建筑与西式建筑共存变迁的原因
(1)内因:社会发展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2)外因:外来影响启示: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在碰撞融合中发展进步;中国走向世界是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强大的必然结果。谢谢课件37张PPT。第二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交通基本靠走八百里加急通讯基本靠吼一、交通工具的更新1、近代交通工具的趋势 牵引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 人力车,又称作黄包车,或者东洋车。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日本,传入中国以后因为1913年在上海租界规定公共人力车必须漆成黄色,所以后来黄包车一词反而较为常用。自行车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在中国发展的概况如何?19世纪中后期链式传动自行车发明不久就传到了中国。上海第一个拥有脚踏车的华人,据埃米莉·哈恩《宋美龄传》说,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1902年,上海人议论最多的就是一种突突作响并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
这个怪物是什么?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慈禧生前坐过的汽车 1902年,袁世凯从香港辗转买下一辆德国产的白色敞篷汽车,这也是当时整个中国的第一辆汽车。袁世凯迫不及待地到了宫里,把这个新鲜玩意献给慈禧。不料,慈禧太后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
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图说历史1956年7月14日8时,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图说历史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为728万辆,比上年增长27.6%,已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次通行 ,自静安寺至外滩,两旁观看的人很多,但乘坐的仅24人,其中有一半是外国人。因为有“不能乘坐,坐了容易触电”的传言,所以外国人特地试坐给人看,表示坐这种车并无危险。电车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图说历史新闻一: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
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 如果我失败了,那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不幸。而会是所有中国工程师,甚至是所有中国人的不幸!为了证明中国人的智慧和志气,我别无选择!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909年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京张铁路中的“人”字形轨道、1091米的八达岭隧道令中国人扬眉吐气。 上海磁悬浮列车西起上海地铁2号线龙阳路站,东到浦东国际机场,线路全长30公里,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431公里,单线运行时间为7分20秒。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行的高速磁悬浮铁路。 1865年,中国第一艘木质明轮船“黄鹄”号建成。该船除回转轴锅炉等所需钢材系从海外购进以外,所有工具和设备均是在没有洋人指导下自己完成的。“黄鹄”号是我国造船史上第一艘自制的汽机轮船。 1872年,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冯如和他设计的飞机 1909年9月,即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问世之后不到6年的时间,冯如终于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从而挤身于早期世界航空之林。 “现在是竞争激烈的时代,飞机已经成为军事上不可缺少的装备,如果我们能够制造出千百万架飞机,分别驻守在中国的各港口,足以使中国的国防强大起来,外国列强再也不敢欺负我们!”当有人对是否有能力研制飞机提出疑问的时候,冯如坚定地说:“我发誓要用毕生的精力为国家研制成飞机。苟无成,毋宁死!”现代先进的交通工具 ——电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发展速度快;多层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从上述交通工具的牵引动力看,反映出怎样的发展趋势?概述新式交通工具的日益普及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发展趋势:由人力向机械动力、电力演进。
积极影响:
⑴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缩小
⑵便利人们出行、交往;
⑶推动经济、文化交流;
⑷开阔人们眼界,促进观念转变。
你知道这个老古董吗?1840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的电报机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1) 落后的通信方式
(2)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
(3)电信事业发展 ——电报、电话
古代邮驿只供政府专用,民间通信最初是依靠便人捎带或专人递送,后来才出现私营邮递组织。(1)落后的通信方式:
驿 站——旧时公文和文书的传递靠驿站,驿站靠驿马民信局——通过邮差步行或小船运送春 望
杜甫
……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2)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正式办理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路进一步扩展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和一新时代 (2)电信事业发展 ——电报、电话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电
报电话:
电话传入中国
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
继续增加
通信技术迅猛发展
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位,固定电话和移动用户各占一半
可视电话电 话网络聊天现代通信工具手机中国近代交通、通信技术发展的原因:外来技术的传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的大力提倡;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等。下列通信方式在我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a邮政 b无线电报 c有线电报 d电话
A 、abcd B、 acdb
C 、adbc D、 adcb
B课件21张PPT。第二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交通:水路:1.1865____2.1872______
铁路:1.____2.____3._____
航空:1.____2.______
通讯:电报:有线:_____无线:______
电话:_______
原因:? 影响:积极____;消极___专题四第三课: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标考点】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电影、电视、互联网等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一、报刊业走向繁荣戊戌变法时期:近代办报出现高潮
辛亥革命时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1、形成2、发展一、发展历程
《民报》《新青年》1872年:《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 大的报纸
1873年:《昭文新报》(艾小梅;国人自办最早)3、新阶段——中共创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
《解放日报》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宣传党路线政策方针)
《光明日报》 4、繁荣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方向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探究活动一: 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理解报刊业的影响
材料1:[扬子晚报]消息:
河北已销毁300余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
新华社电 为防止问题奶粉再次流向社会、流入消费者手中,河北省政府办公厅9月30日向各设区市转发了省工商局制定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销毁办法》。连日来,河北全省下架的451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已销毁300余吨。 河北省政府要求各地坚持政府领导、部门监督、企业承诺、经销商参与的原则,销毁工作由地方政府统一领导,工商、环保、公安、监察等部门监督。各地可采取集中销毁与就近销毁相结合,销毁工作须依法进行,做到程序合法。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报刊有怎样的功能?
传播新闻、舆论监督
材料2: [中国青年报]消息
170亿“两费”停收背后:民意如何升级为国家政策 :
8月22日,以普通机电工秦保常的调研报告为基础形成的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得到了国务院的采纳,工商“两费”停止征收。
请回答:根据材料2,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通达民情、立言议政材料3:[扬子晚报网消息] 自来水哪来的红线虫
本报讯 “我们家自来水里,怎么会有像蚯蚓一样的红虫子呢?”近些天,南京市疾控中心接到了一些市民的电话。据该中心环境与职业卫生科副科长葛明介绍:用户如果发现自来水中有红线虫,主要原因是由于水箱或蓄水池管理不善,未能及时清洗而造成污染。三楼以下的直供水用户如果发现水中有红线虫的现象,则可能是因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适宜红线虫生长,其大量存活于下水沟渠、管道之中,每到夜间,它们经常会从下水管道中爬出,爬进用户自来水龙头的出口处,汇集成团状。???
(华锋 偰轶 丹丹)
请回答:根据材料三,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开启民智、传播知识二、广播事业的发展1.近代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2.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3.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三、影视事业的发展19世纪末:传入中国1、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1905年《定军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有声电影《渔光曲》:首次获国际大奖 《风云儿女》插曲《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国歌(1)诞生标志: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2、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2)电视迅速普及:改革开放后四.互联网的发展1.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概况
2.互联网的优势 仅鼠标点点,浏览、搜索、查询、记录、下单、购物、聊天、谈判、交易、娱乐、报关、报税等轻松实现,跟发传真、找电话一样简单。 影像、动画、声音、文字;涉及政府、企业、教育等各行各业;写文章、搞研究、查资料、找客户、建市场、信息流、物流…… 交互性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它不同于电视、电台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用户可以获取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厂商 也可以随时得到宝贵的用户反馈信息。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互动性,双向感受 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多媒体手段使消费者能亲身体验产品、服务与品牌。这种以图、文、声、像的形式,传送大量感官的信息,让顾客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商品或服务。
电台、电视台的广告虽然以秒计算,但费用也动辄成千上万,报刊广告也不菲,超出多数单位个人的承受力。Internet由于节省了报刊的印刷和电台、电视台昂贵的制作费用,成本大大降低,使大多数单位、个人都可以承受。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费用低廉1994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003年上半年用户达到6800万户,居世界第二位互联网渐渐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对人们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探究活动二阅读下列材料,理解互联网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材料一:离不开的互联网,任你徜徉任你想,生活现实难到位,虚拟世界乱闯荡
材料二:有些中学生上网更多的是为了消遣和娱乐,因为网络——这个完全虚拟的世界是他们放松自己的最佳场所。调查数据表明,青少年选择互联网,比例最高的是“满足交流的需要”,占六成五;其次是满足学校学习功课的需要,占五成。三至五成的青少年对自己使用互联网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自信,认为自己具备克服负面影响的能力。好多中学生把网络当作了逃避现实的方式,为他们逃课提供了借口,以至于沉溺于虚拟的世界,危害了身体,甚至连心理都扭曲变态了。网吧是许多犯罪的滋生地,很多善良的孩子就是从这里一步一步走向违法乱纪的。在这里学会了撒谎、吸烟、喝酒、交异性朋友,甚至诈骗、勒索、偷盗。疏远了和父母的亲情,和朋友的健康的友情,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命运,也破灭了亲人的希望。成为危害社会的一大毒瘤。 网络,如载舟之水,可行舟,亦可覆舟...... ●活动与探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突然发现,在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的传媒之外又冒出一个“网络媒介”,尤其是有些商业网站在网上发布新闻,吸引着大批的网民,大有后来居上、取传统媒介而代之的趋势,究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一种意见认为,采访和发布新闻的工作应当由传统的新闻单位来承担,非新闻单位所办的商业网站无权发布新闻,尤其是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强的新闻。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可信度。
另一种意见认为,在网络上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商业网站在采访和发布新闻,不是坏事情,应该加以保护。
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说出理由。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迁通信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服 饰饮食居住交通工具社会习俗邮电通信报纸影视互联网单元小结1.关于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下列正确的是①由通商口岸向内地发展 ②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③和列强的侵略密切相关 ④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2.在1920年左右,有一人到广州玩耍,他的见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看到不少人穿中山装上班 B.在露天咖啡座里看电视
C.西餐馆十分热闹 D.相互打招呼称呼为同志
课堂检测
3.报纸所具备的功能有 ①报道新闻 ②传播知识 ③通达民情 ④舆论监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
A《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
5.“米米奇妙屋”、“快乐男声”等电视节目分别受到儿童和青少年电视观众的欢迎,这主要说明了电视具有
A.艺术鉴赏性 B.传播信息作用
C.娱乐功能 D.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
6.在20世纪60代的上海市民不能做的事情是
A.收听广播,关心国家大事 B.订阅一些报刊
C.周末到电影院放松心情 D.发送电子邮件
7.从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角度看,如果你欣赏一场精彩的球赛,你会选择下列哪一种传播媒介?
报刊 B. 电影 C. 电视 D. 互联网
8、“第四媒介”的主要功能有
①能传播文字、图象和声音②能模拟三维动态效
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③可查询资料、浏览新闻
④可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 ⑤双方可以通过电
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课件36张PPT。第二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交通:水路:1.1865____2.1872______
铁路:1.____2.____3._____
航空:1.____2.______
通讯:电报:有线:_____无线:______
电话:_______
原因:? 影响:积极____;消极___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程标准: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阅读教材思考:什么时候中国开始出现近代报刊?主要是谁办的?比较著名的有哪些?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外文报:《中国丛报》《广州纪录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申报》 《万国公报》 你知道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代表的报刊是什么吗?19世纪70年代;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
(艾小梅 1873年 汉口)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热情空前高涨辛亥革命后,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国民党针锋相对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新时期报刊业 结合以上资料思考:报刊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内因:外因:语言通俗易懂;取材世俗,运笔浅显 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新思潮萌发,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
科技的发展、政府政策的推动等探究活动一: 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理解报刊业的影响
材料1:每日经济新闻网消息:
收售“瘦肉精”肉?济源双汇遭调查
央视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健美猪”真相》的特别节目,披露了南京许多市场销售的“健美猪”是用“瘦肉精”喂成的,且有一部分“瘦肉精”猪肉流进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
据报道,流入南京、济源市场的问题生猪产自河南孟州、温县等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致电孟州市畜牧局,但该局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每日经济新闻》昨日(3月15日)从济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济源市质监局)获悉,事件曝光后,该局立即成立了领导小组,并于昨天开始对济源双汇公司展开调查。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报刊有怎样的功能?
传播新闻、舆论监督
材料2:
请回答:根据材料2,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通达民情、立言议政材料3:[扬子晚报网消息] 自来水哪来的红线虫
本报讯 “我们家自来水里,怎么会有像蚯蚓一样的红虫子呢?”近些天,南京市疾控中心接到了一些市民的电话。据该中心环境与职业卫生科副科长葛明介绍:用户如果发现自来水中有红线虫,主要原因是由于水箱或蓄水池管理不善,未能及时清洗而造成污染。三楼以下的直供水用户如果发现水中有红线虫的现象,则可能是因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适宜红线虫生长,其大量存活于下水沟渠、管道之中,每到夜间,它们经常会从下水管道中爬出,爬进用户自来水龙头的出口处,汇集成团状。???
(华锋 偰轶 丹丹)
请回答:根据材料三,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开启民智、传播知识书面化特点——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缺乏直观感染力。报纸的缺陷?影响普及,不如影视 阅读课文,找到以下“中国第一”的名称、产生时间和地点。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1、广播二、广播影视的普及(2)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1)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
“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 (上海)。(4)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
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3)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文字+声音+图像=影视2、电影电影的发展阶段有声无声彩色黑白 1895年,由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电影《火车到站》、《工厂大门》在巴黎公映,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中国第一部自拍电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演员为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歌女红牡丹》 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
中国第一部有声片——胡蝶主演的《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1934年,公映时创下连映84天的记录。
1935年,《渔光曲》在国际电影节上首次获奖。王人美,胡蝶和黎莉莉并称三杰 1935年摄制的《风云儿女》《翠岗红旗》 新中国成立以后,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的故事纷纷被搬上银幕。电影发展历程 北京电视台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于1958年5月1日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3、电视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电视的普及—— 改革开放后?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
③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改革开放后,电视的普及和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三、互联网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诞生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风靡全球互联网的发展1、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2、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1996年10月,上网人数62万;
4、1999年底,上网人数890万;
5、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580万,居世界
第五位;
6、200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800万,居
世界第二位;
7、截至2009年1月,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2.98亿。互联网渐渐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在你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想想:互联网有着怎样的优势?四.互联网的发展1.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概况
2.互联网的优势 仅鼠标点点,浏览、搜索、查询、记录、下单、购物、聊天、谈判、交易、娱乐、报关、报税等轻松实现,跟发传真、找电话一样简单。 影像、动画、声音、文字;涉及政府、企业、教育等各行各业;写文章、搞研究、查资料、找客户、建市场、信息流、物流…… 交互性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它不同于电视、电台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用户可以获取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厂商 也可以随时得到宝贵的用户反馈信息。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互动性,双向感受 列举互联网应用的事例: 网上购物、网络办公、网络教学、电子信箱、电子报刊、网络游戏等 你如何抵制网络的不良诱惑? 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做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阅读下列材料,理解互联网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材料一:离不开的互联网,任你徜徉任你想,生活现实难到位,虚拟世界乱闯荡
材料二:有些中学生上网更多的是为了消遣和娱乐,因为网络——这个完全虚拟的世界是他们放松自己的最佳场所。调查数据表明,青少年选择互联网,比例最高的是“满足交流的需要”,占六成五;其次是满足学校学习功课的需要,占五成。三至五成的青少年对自己使用互联网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自信,认为自己具备克服负面影响的能力。好多中学生把网络当作了逃避现实的方式,为他们逃课提供了借口,以至于沉溺于虚拟的世界,危害了身体,甚至连心理都扭曲变态了。网吧是许多犯罪的滋生地,很多善良的孩子就是从这里一步一步走向违法乱纪的。在这里学会了撒谎、吸烟、喝酒、交异性朋友,甚至诈骗、勒索、偷盗。疏远了和父母的亲情,和朋友的健康的友情,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命运,也破灭了亲人的希望。成为危害社会的一大毒瘤。 网络,如载舟之水,可行舟,亦可覆舟......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迁通信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服 饰饮食居住交通工具社会习俗邮电通信报纸影视互联网单元小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