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5课 唱给妈妈摇篮曲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5课 唱给妈妈摇篮曲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2-06 17:1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演唱妈妈的歌,感受歌曲情境,唤起情感共鸣,引发加深学生对妈妈的挚爱之情。
2、自然、自信、有表情、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抒发对妈妈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演唱歌曲体会音乐的情感。
教 具:电子琴、大歌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聆听两首摇篮曲:
师: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两首歌曲,听一听它们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又是怎样的?(放音乐)
生:(用心聆听,感受歌曲的意境)优美、速度慢、宁静……
师:(出示课件)情绪:优美抒情、速度:舒展缓慢、旋律:宁静柔美。具有这样的风格我们一般称为《摇篮曲》,像这样的歌曲我们会在什么时候听到呢?
生:(回答)
师:小时候是谁唱歌哄你睡觉呢?你的摇篮曲是谁唱的呢?
生:(回答)
师:柔美的月光透过窗帘照在温暖的房间里,照在舒适的小床上,再听着妈妈的摇篮曲很快的我们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刚才我们听到的这两首歌曲,是不同国家的摇篮曲:第一首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用的一首《摇篮曲》
第二首是具有我们本民族风格特点的一首东北民歌《摇篮曲》。
(让学生从情绪、速度、旋律看出国内外创作特点大部分相同)
师: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很多种,那你们听出来这两首歌曲都用怎样的演唱形式?
生:(合唱、独唱……)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都用了哪些演唱形式,请大家随着音乐也来体验妈妈怎样哄你睡觉的。
生:(用动作来感受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两首中外的摇篮曲,引导学生走入情境,初步体验母子情深,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唤起学生对音乐审美渴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旋律、情绪和速度的特点。
师:从你们的动作中,深深的能感觉到你们的妈妈和你们的亲人对你无私的爱,对你们的呵护!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感受着妈妈的爱,也都离不开妈妈的爱。
二、新授歌曲
师:听,有一位小女孩也唱了一首摇篮曲,她都唱了些什么?(出示课件)
生:(观看屏幕,聆听歌曲)
师:刚才欣赏的两首摇篮曲是妈妈唱给我们的,可这首摇篮曲是谁唱给谁的呢?
生:(回答)
师:画面讲述的是一个故事,你们愿不愿意用动作来讲述个故事呢?
生:(同桌合作表演、感受歌曲)
设计意图:同时在体验实践中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体会意境、抒发情感。
师:你们都是怎么做的?(评价学生表演)歌曲表现了孩子对
妈妈的关心,热爱之情,老师也深深被感染了,我也想把
这首歌唱给我的妈妈。(教师范唱)
设计意图:反复聆听、感爱歌曲,让学生对歌曲有一定的印象,为学歌作好铺垫。
师:那你们想不想也来唱一唱这首歌曲送给你们的妈妈呢?
生:(想)
师:让我们用“WU”来哼唱这首歌曲的旋律吧!
生:(强调学生的声音、方法)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接歌的小游戏。
设计意图:用模唱旋律学习歌曲的难点部分,以游戏的形式出现,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更使他们的学习兴趣高涨,从而在轻松情愉快中解决了难点部分,为下面学习作好铺垫。
师:通过第一段的学习,你能不能自学第二、三段呢?
生:(随琴填歌词)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又轻轻松松的学习歌曲。
师:妈妈在孩子的摇篮曲中睡着了,结束句中没有华丽的歌词
只有一个“嗯”字,却蕴含着许多情感,当你演唱到这个
乐句的时候,感受是怎样的?
生:(谈谈结束句的感受)
师:那这首歌曲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演唱这首歌曲?
生:深情的……
(歌曲学会,进行歌曲处理,带着结束句的情感完整的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为这首歌曲创编舞蹈呢?
生:(自已找小伙伴,自由的组成小组创编,勇敢自信的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和谐的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
造力和表现力,以及在集体活动中的协调能力。
三、结束
师:妈妈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我们现在还小,不能回报给妈妈什么,但是我们不能辜负妈妈对我们的希望,要好好学习,听妈妈的话,那现在你们想不想对她们说些心里话吗?
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音乐的魅力是神奇的,它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使其懂得感动,心存感激,将妈妈的爱刻画在孩子的心田里,将孩子的爱延在美好的生活中。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精彩,老师听了也很感动。虽然我们的妈妈有着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但她们对我们的爱都是一样的,妈妈这样爱着我们,我们更应该加倍努力,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我们的妈妈,虽然我们的音乐课马上就要结束,但是妈妈的爱是无止境的,最后,让我们用感恩的心来祝福我们的妈妈健康、平安、快乐!
设计意图:音乐课结束了,但让学生仍保存着这份情感、这份感动,回报妈妈、回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