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潮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 观潮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6 19:2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读诗歌《浪淘沙》(其七),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背诵第3、4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读诗歌《浪淘沙》(其七),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梳理回顾课文
1.听写词语
宽阔 、 人山人海、
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余波 、 依旧
2.读这三行词,发现这三行词分别出自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三部分内容,在听写词语的同时,也回顾了一下课文的叙述顺序。
二、词句段理解课文
1.自学提示:默读课文,圈画关键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和同学交流
2.第二自然段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关注“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这句话,学生交流感受。
“横卧”这个词十分形象的写出了钱塘江雄伟的姿态和气势,同时向我们展现出此时的大江没有一点动静与后文的平静相呼应。
3.这个自然段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印象特别深刻呢?继续交流。
4.用这样的方法学习交流,第二部分,潮来时的样子。
5.同学发现了作者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的,那么就让我们利用这些表示顺序的词来试着从大潮的声音,大潮的样子和人们的表现,这三部分填一填这个表格,整体的感受一下潮来时的过程
大潮的声音 大潮的样子 人们的表现
从远处 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 风平浪静一条白线 人声鼎沸,踮着脚,人群又沸腾起来
再近些 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 山崩地裂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
那么在我们整体感受了潮来时的过程后,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同学交流。
第四自然段这句话: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想象两三层楼高的浪潮铺天盖地的涌过来,那场面是何等的壮观。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的确可以帮助我们丰富自己的想象,使自己的感受更加深入,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7.通过一组句子的对比来仔细品味一下作者用词的精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飞奔,说明速度快;千万匹,形容浪多;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展现了潮水涌来时的浩大场面,同学们再来仔细读读这句话,你会发现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浪潮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十分形象的描写出了,潮头耸起,铺天盖地般涌来的壮观景象,表现出了大潮的非凡。
8.(播放视频)
同学们三、四自然段写得如此精彩,让我们根据提示,想像写潮来时的壮观画面,试着背诵第4自然段。
三、完成课后习题
1.课文的课后有一道题出示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这首诗,请同学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
2.这首诗大概的意思是指,农历八月,钱塘江的潮水涌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数丈高的浪头,拍向岸边的山石又反弹回来,片刻之间,潮水便向大海退去,但他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像雪堆一样,洁白无瑕。
3.了解了诗的内容之后,你是不是发现我们文中的一些描写和古诗的句子很像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对照着古诗来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句子和他的意思相关。
同学们可能会找到这些句子的时候,只要意思相关即可,不需要严谨的一一对应。
四、拓展积累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留下了很多名篇佳作。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轼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范仲淹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毛泽东
无论是古人还是伟人,都对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赞叹不已。难怪作者在开篇写到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板书设计】
潮来前: 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
顺序:远近
观潮 潮来时 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天下奇观
形状: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潮来后: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恢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