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课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课件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18 15:28:51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第1课时 北方地区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3.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用事例说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概况
把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填到图中正确的位置。
1.地理位置。
(1)边缘海:渤海、黄海。
(2)界线:秦岭—淮河线。
2.地形区。
(1)平原和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2)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
3.河流:黄河、辽河、黑龙江、松花江。
答案:填图略。
二、工业和农业
1.工业:把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填到左图中正确的位置。
2.农业:以长城为分界线,长城以北,主要种植  小麦,作物熟制为      ;长城以南,主要种植  小麦,作物熟制为两年三熟或      。
答案:填图略。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
三、资源
1.森林资源丰富:      是中国最大的林区。
2.矿产资源丰富:       等矿产资源丰富,   省是中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煤海”之称。
3.土地资源丰富:中国三大平原北方地区占两个,即         (全国最大的平原)、      。
东北林区
石油、煤、铁
山西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四、历史文化
   、    、    、开封为著名古都,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西安
北京
洛阳
名师点睛 小麦有冬小麦和春小麦之分。冬小麦在秋季播种,第二年夏季收获,春小麦在春季播种,秋季收获。北方地区长城以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所以要在较为温暖的春季播种,主要种植春小麦;而在长城以南地区,纬度较低,气温相对较高,能在秋季播种,主要种植冬小麦。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厚厚的积雪就像棉被一样有保暖作用,同时,积雪也为冬小麦提供充足的水源,当然丰收有望啦!
互动课堂理解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形 主要地
形区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山东丘陵等
主要山脉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

候 气候类型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降水状况 除一部分山地外,本区的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

流 主要河流 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海河
水文状况 河流流量小,有结冰期,黄河的含沙量大

源 矿产资源 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水资源 水资源紧张
森林资源 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是我国重要的林区
例题下列关于北方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B.多高山、丘陵
C.平原面积狭小
D.有沃野千里的平原
答案: D 
解析: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
轻松尝试应用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经纬度位置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甲和丙的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线
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青藏高原边缘线
D.长城
C
B
读我国邮票中的民居图,完成第3~5题。
3.图中四张邮票所示的民居,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C
4.与其他三幅图的民居外观相比,北方地区的代表民居主要反映出当地(  )。
A.气候炎热
B.降水较少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B
5.该民居主要位于北方地区的哪个地形区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辽东丘陵
D.黄土高原
D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第1课时 北方地区
达标练习必做
读中国北方地区图,完成第1~3题。
1.我国产煤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位于(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丙地分布有我国哪个工业基地 (  )
A.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B.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辽中南工业基地
3.下列关于乙地区偶发雾霾的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重工业发达,污染空气
B.城市规模大,各种城建工程和道路使大量微粒、粉尘漂在空中
C.秋冬季节大量烧煤供暖,加重了污染
D.排放的二氧化碳使雾霾加重
下图是东北著名的“雪乡”牡丹江市双峰林场冬季的景观图。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完成第4~6题。
4.“雪乡”的房屋材料源于当地(  )。
A.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原料的废渣
B.土地资源丰富,居民用黑土糊泥巴墙
C.森林资源丰富,居民主要用木材建房子
D.水资源丰富,居民用冰雪砌墙
5.“雪乡”居民晚餐的面条来自当地生产的(  )。
A.春小麦 B.冬小麦
C.青稞 D.水稻
6.“雪乡”的房屋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能住得温暖,下列关于其特殊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装配太阳能热水器 ②双层玻璃 ③睡觉用热炕 ④屋顶有一定的坡度,防止被积雪压塌 ⑤采用吊脚楼的形式,防止房子被积雪掩盖 ⑥墙体使用木材,并且加厚
A.①⑤⑥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
“最喜北方的秋色,白云蓝天,疏风淡影。满目‘随风而逝’的榆钱儿、槐针儿、梧桐大片,淡红浅黄,斑驳陆离……”这是某散文中对北方地区景色的描述。依据以上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7~8题。
7.下列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
8.下列属于北方地区代表性农作物的是(  )。
A.水稻、柑橘、油菜 B.小麦、苹果、花生
C.油菜、甜菜、大豆 D.甘蔗、芝麻、苹果
读中国某日降温幅度预报图,完成第9~10题。
9.下列关于北方地区降温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温最大幅度在14 ℃以上
B.大部分地区降温幅度为10~12 ℃
C.各地最大温差可达10 ℃
D.北方地区西南部降温范围和幅度大
10.通过观察降温区的形状,推测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降温幅度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图中的戏种主要流行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民风淳朴性彪悍”中彪悍的性格据说是和当地较为恶劣的生存条件有关,当地自然条件较恶劣突出体现为(  )。
A.干旱,沙漠广布
B.暴雨,经常发生水灾
C.高寒,空气稀薄
D.水土流失导致农业受损
读下列诗句,完成第13~14题。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3.描述北方地区的诗句最有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诗句中的“春风”很有可能是(  )。
A.冬季风 B.夏季风
C.春天温暖的风 D.秋天的风
能力提升选做
15.读北京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区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其所在的地形区为        。
(2)相对于南方地区,请简析该区域交通线呈现密集的网状结构的原因。
(3)北京是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北京举办夏季奥运会前期,为了建设基础设施,大批钢铁制品需要从辽中南工业基地运至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来自大连的鲍鱼等海鲜和山东的啤酒及时送达供应。请你为这三类产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经典真题体验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未来承担着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作用。据此完成第1~2题。
1.设立雄安新区,北京可产生的最大效益是(  )。
A.环境改善 B.水源充足
C.工业发展 D.GDP增加
2.设立雄安新区可加快推进    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协调发展。(  )
A.京、津、冀 B.京、津、晋
C.京、津、辽 D.京、津、唐
第1课时 北方地区
巩固提高·新空间
1.A 2.D 3.D 4.C 5.A 6.D
7~8.7.D 8.B 第7题,借助轮廓图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范围。图中A、B、C、D依次为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和吉林省,其中前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都位于南方地区,只有吉林省位于北方地区。第8题,北方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苹果、花生等。
9.D 10.C 11.A 12.D 13.D 14.A
15.答案 (1)北方 华北平原
(2)由于该地位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且河流较少,适合交通线密集网状发展。
(3)钢铁制品——铁路运输;海鲜——空运;啤酒——公路运输。
经典真题·体验
1.A 2.A(共15张PPT)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第2课时 南方地区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在地图上指出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重要特征及农业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
3.比较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事例说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概况
把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填到图中正确的位置。
1.地理位置。
(1)边缘海、海峡: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
(2)界线:秦岭—淮河线。
(3)纬线:北回归线。
2.地形。
(1)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2)山脉:武夷山脉、南岭、横断山脉、巫山。
3.河流:珠江、长江。
答案:填图略。
二、工业和农业
1.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把两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填到左图中正确的位置)。
2.农业: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居民主食——    ,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
答案:填图略。
水田
水稻
米饭
三、资源
1.水资源丰富:该区降水丰沛,属于    区(干湿地区),河流、湖泊众多,  江是我国长度最长、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和洞庭湖是著名的淡水湖。
2.水能资源丰富:西南部水能资源丰富,    水电站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
3.矿产资源丰富:锡、钨、铜、铅锌等    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湿润

鄱阳
三峡
有色
名师点睛 有学生经常分不清楚“粮食作物”和“主食”的区别。“粮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包括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豆类作物等。“主食”是粮食性食品。对于北方地区来说,“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主食”以馒头、包子等面食为主;对于南方地区来说,“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主食”以米饭为主。
互动课堂理解
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

形 地势特征 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主要地
形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候 气候类型 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沿海有小面积的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状况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流 主要河流 长江、珠江
水文状况 河流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源 矿产资源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能源矿产资源贫乏
水资源 河湖众多,水网纵横,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特别提醒 南方地区的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例题下列地理现象主要出现在南方地区的有(  )。
①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②农作物一年一熟 ③温带气候 ④亚热带气候 ⑤湿润区 ⑥半湿润区
⑦种植柑橘 ⑧种植谷子 ⑨内河航运发达 ⑩河流结冰
A.①②⑤⑦⑨
B.①④⑤⑦⑨
C.①③⑤⑧⑩
D.①④⑦⑧⑨
答案: B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热量充足,河流无结冰期;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降水丰富,以湿润区为主,河湖众多,水运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种植水稻,南方地区盛产茶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轻松尝试应用
“遥远的乡村、可爱的故乡;弯弯的小桥、清澈的流水……
小桥、流水、人家!此景入画,
此文如酒!”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民居与上述描写相吻合
的是(  )。
B
2.从文字描写可判断该地位于(  )。
A.南方湿润区
B.内陆干旱区
C.蒙古族聚居区
D.黄土高原地区
A
3.春节期间,超市需要购进一批热带水果,如果你是该超市的业务员,从下列哪个地区采购最合适 (  )
A.辽东半岛
B.鄱阳湖平原
C.黄土高原
D.雷州半岛
解析:海南岛、台湾岛南部、雷州半岛和云南省南部是我国热带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
D第2课时 南方地区
达标练习必做
读南方地区地图,完成第1~3题。
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大地形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①位于被称为“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B. ②位于四川盆地,该区的成都平原是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C. ③位于东南丘陵区,该区的武夷山脉是湘和赣两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分界
D. ④位于云贵高原,地形崎岖
2.图中甲海在行政区划中属于哪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  )
A.广东省 B.海南省 C.福建省 D.台湾省
3.观察地图,下列关于该区西南部水能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处在地势阶梯交界处,山河相间,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B.该区气候主要是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河流径流量大,这也是该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C.该区的水电是我国西电东送的主要形式
D.该区位于河流上游,水量少,水能资源缺乏
读下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第4~6题。
4.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在这种气候影响下居民适合进行哪项民间活动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图中具有雨热同期特征的气候类型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下面四幅图是玲玲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很严重
B.河湖众多
C.喀斯特地貌发育
D.气候湿润
读南方地区图,完成第9~10题。
9.下列信息不能从图中读出的是(  )。
A.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B.应大力发展火电
C.水资源丰富
D.应大力发展水电
10.开采矿产容易污染水源,下列最不可能被污染水源污染的是(  )。
A.茶园 B.水稻田
C.香蕉地 D.甜菜地
能力提升选做
11.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一家住在③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他家是当地的农业大户,所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这种耕地类型称为    。③地区的作物熟制是            。
(2)小明有一网友住在江西山区,当地的政府部门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你认为该网友家能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吗 请列举你认为当地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
(3)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同时政府也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以减少当地居民砍伐树木作为生活燃料。请你结合江西山区的气候和地形,指出当地适合发展的清洁能源,并简要说明当地该能源丰富的原因。
经典真题体验
(2020·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喀斯特地貌广布,降水丰沛但多渗漏到地下流失。地质专家曾钻探至地下 300 米深,仍然找不到水,当地人畜饮水困难。据此完成第1~3题。
1.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2.当地饮水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年高温,蒸发旺盛
B.工农业用水量大
C.特殊的地质条件不利于储水
D.水体污染严重
3.解决当地饮水困难,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海水淡化 B.开采地下水
C.人工降雨 D.修建蓄水池
贵广高铁目前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铁路出海大通道。读贵广高铁线路图,完成第4~5题。
4.能在贵广高铁沿线看到的景观是(  )。
5.贵广高铁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寒冷 B.沙漠广布
C.地形崎岖 D.黄土疏松
6.读南方地区示意图,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作物以水稻、油菜、茶叶、甘蔗为主
B.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C.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塞上江南”
D.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别明显
第2课时 南方地区
巩固提高·新空间
1.C 2.B 3.D 4.A 5.B 6.A 7.B 8.A 9.B 10.D
11.答案 (1)水稻 水田 一年两熟到三熟
(2)不能。适合种毛竹、柑橘、茶叶、橙子等。
(3)水能。当地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处于山区,河流落差大。
经典真题·体验
1.B 2.C 3.D 4.C 5.C 6.C(共22张PPT)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1课时 西北地区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在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特征
3.了解西北地区农牧业的生产特点及分布 用事例说明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概况
把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填到图中正确的位置。
1.地理位置。
(1)邻国: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2)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地形。
(1)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2)山脉:大兴安岭、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
3.河流:黄河、塔里木河。
答案:填图略。
二、行政区和农业
1.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把自治区的字母填在左图中正确的位置)。
2.牧区:a内蒙古牧区、b新疆牧区(把牧区的字母填在上页图中正确的位置)。
三、本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答案:填图略。
干旱
名师点睛 为什么新疆越干旱人们越盼出太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该区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太阳光照射越强烈,高山冰雪融水越多,这些融水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和生产用水。
互动课堂理解
1.西北地区植被景观的东西差异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地表景观和降水的变化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其原因是自东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
知识拓展 亚洲大陆地理中心(简称“亚心”)是在1992年,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依据使用彭纳投影技术绘制的亚洲地图为基础,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与设备测定出来的。亚心位于(43°40'37″N,87°19'52″E),地处乌鲁木齐市西南部30千米的永丰乡包家槽子村,它进一步明确了乌鲁木齐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
2.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题读内蒙古自治区植被景观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往西植被变化的规律大致是(  )。
A.森林→草原→荒漠
B.荒漠→森林→草原
C.森林→荒漠→草原
D.草原→森林→荒漠
(2)植物生长与水分关系密切,内蒙古自治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大致是(  )。
A.南多北少 B.北多南少
C.东多西少 D.西多东少
(3)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A.林业 B.畜牧业
C.种植业 D.渔业
答案: (1)A (2)C (3)B 
解析:本题考查内蒙古自治区的植被变化、降水及农业的相关知识。内蒙古自治区深居内陆,东西狭长,自东向西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逐渐减小,降水逐渐减少,植被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草原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
轻松尝试应用
读少数民族风俗活动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少数民族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2.上题中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D
A
(2022·山东青岛)中国有一条“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祁连山脉以北,呈西北—东南走向,为狭长状平原,形同走廊,故而得名。这里独特的光热条件对种子的干燥脱水非常有利,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生产基地。读下图,完成第3~5题。
3.河西走廊种子生产基地主要属于(  )。
A.育种基地
B.制种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储备粮基地
B
4.河西走廊种子基地中,属于粮食作物的种子生产基地的是 (  )。
A.玉米基地
B.油菜基地
C.瓜菜基地
D.花卉基地
5.河西走廊发展种子生产独特的优势条件是(  )。
A.光热充足 B.降水丰沛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A
A
在新疆,流行着“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俗语。据此思考完成第6~7题。
6.这句俗语反映的气候特点是(  )。
A.干旱是该地区主要的气候特征
B.光照强烈
C.气温日较差大
D.气候变化大
C
7.这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密切相关,西北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C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1课时 西北地区
达标练习必做
勇敢坚毅的小畅和父母一起利用暑假骑自行车进行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旅行,旅行路线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1~3题。
1.小畅旅行的地区位于我国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旅行时小畅可以欣赏很多自然和人文美景。那么,下列诗句描述的景观中,小畅在出发地有可能看到的是(  )。
A.风吹草低见牛羊 B.黄梅时节家家雨
C.飞流直下三千尺 D.稻花香里说丰年
3.小畅的行李包里最派不上用场的可能是(  )。
A.水壶 B.雨靴 C.口罩 D.遮阳帽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是45°N~58°N的优质奶源带,被誉为“乳都核心区”。读西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完成第4~6题。
4.据图推测“乳都核心区”地处(  )。
A.甲区域 B.丙区域
C.丁区域 D.无法确定
5.导致甲—丙—丁植被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海拔
C.纬度位置 D.地形
6.甲区域过度放牧导致的问题是(  )。
A.水土流失严重 B.冰川退化
C.森林过度砍伐 D.土地荒漠化
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市与河流分布图,完成第7~8题。
7.下列关于新疆南部城市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区
B.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
C.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
D.主要分布在沙漠地区
8.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干旱时他们最盼望(  )。
A.下雨 B.出太阳
C.泉水 D.政府救济
羊毛壁毯是中国少数民族利用羊毛编织的传统手工艺品,能反映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风土人情。右图是一幅羊毛壁毯作品,名为《天山歌舞》。据此完成第9~10题。
9.壁毯画面反映的歌舞场景常见于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0.据此判断该地区农业(  )。
A.以畜牧业为主
B.以水田为主
C.盛产热带水果
D.以渔业为主
能力提升选做
11.读阿克苏—阿拉尔垦区及附近地区图(图甲)和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工业分布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图乙工业部门齐全的四个城市中,属于省级行政中心的是               。
(2)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响应国家号召,西北地区可以积极发展的新能源有          。
(3)阿克苏—阿拉尔垦区的气候类型是            。出生在垦区的维吾尔族少年哈吉甫自豪于这片沙漠中的绿洲,但也见证了日益严重的沙漠化问题。请你为该地区抑制沙漠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经典真题体验
1.下列能反映蒙古族生产、生活方式的是(  )。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饮食。读图,完成第2~3题。
2.下列特色饮食属于西北地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①所在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冷干
第1课时 西北地区
巩固提高·新空间
1.C 2.A 3.B 4.A 5.A 6.D 7.D 8.B 9.C 10.A
11.答案 (1)乌鲁木齐、银川、呼和浩特
(2)风能、太阳能
(3)温带大陆性气候 种植耐旱植物,防风固沙;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避免滥砍滥伐;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经典真题·体验
1.C 2.C 3.A(共23张PPT)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2课时 青藏地区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在地图上指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青藏地区以“高”“寒”为主的自然环境特征
3.知道青藏地区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4.了解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及有代表性的农作物和牲畜 用事例说明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概况
把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填到上图中正确的位置。
1.界线: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2.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3.河流:黄河、金沙江、雅鲁藏布江。
答案:填图略。
二、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仅占全国的1%左右。
三、自然保护区
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     自然保护区,是  江、
    江和  河的发源地。
三江源

澜沧

四、农牧业
1.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    地带,主要有    、豌豆、小麦、油菜等。
2.本区主要的牧区是    牧区和青海牧区,主要牲畜有     、藏绵羊、藏山羊等。
河谷
青稞
西藏
牦牛
五、世界之最
1.世界最高的高原是    高原,被称为“      ”。
2.世界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山脉是      山脉。
3.世界最高峰是        峰。
4.世界最深的大峡谷是        大峡谷。
5.世界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是
    铁路。
青藏
世界屋脊
喜马拉雅
珠穆朗玛
雅鲁藏布
青藏
易错提醒 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是从高向低划分,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而不是地势第三级阶梯。
互动课堂理解
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气候、河湖。

形 主要地
形区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雪山冰川众多
主要山脉 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是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

候 气候类型 高山高原气候
突出特点 寒

湖 河流 本区是亚洲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如长江、黄河、澜沧江等
湖泊 本区湖泊面积占全国湖泊面积的1/3,青海湖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全国最大的湖泊
(2)资源。
能源资源 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丰富
矿产资源 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有丰富的盐、石油、天然气、石棉、铁、锰、铬、稀有金属、玉石,钾盐储量居世界前列
动物资源 珍稀动物有藏羚羊、雪豹、野驴等
旅游资源 高原山地景观、藏族风俗习惯、佛教文化、布达拉宫等
特别提醒 本区为什么太阳能、地热能、水能丰富
(1)本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阳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少,加上纬度较低,白天多晴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强,因此太阳能资源丰富。
(2)地处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地热资源丰富。
(3)由于山高谷深,许多大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例题下列词句中,描写青藏地区特征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C.万里金黄翻麦浪,秋到苹果桃李香
D.青山碧水,米香鱼肥
答案: B 
解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是西北地区,“万里金黄翻麦浪,秋到苹果桃李香”描写的是北方地区,“青山碧水,米香鱼肥”描写的是南方地区。
轻松尝试应用
D
1.明明暑假旅游回来说:“我参观了布达拉宫,喝了酥油茶,还有当地的居民给我送哈达。”明明去了哪个地方旅游 (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022·山东临沂)青海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2021年2月,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式投运。来自高原的清洁能源,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中部多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据此完成第 2~3题。
2.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居全国第一,其清洁能源主要来自 (  )。
A.风能、太阳能、水能 B.风能、天然气、石油
C.水能、天然气、煤炭 D.地热、太阳能、石油
A
3.青海省、河南省的简称分别是(  )。
A.宁、豫 B.青、豫
C.青、晋 D.晋、冀
B
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早晚时,藏民将双手藏在藏袍袖中;而一到中午,藏民可以脱下一只袖子,或脱下两只袖子系在腰间。据此完成第4~5题。
4.当地居民一天中穿戴不同是因为(  )。
A.生活习惯 B.气温日较差大
C.气候寒冷 D.光照强烈
B
5.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影响因素无关 (  )
A.纬度较低 B.海拔高
C.光照强烈 D.夏季风不能到达
D
读青藏铁路景观图,完成第6~8题。
6.在青藏高原上有一条“天路”,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这条铁路是(  )。
A.滇藏铁路 B.青藏铁路
C.川藏铁路 D.新藏铁路
B
7.下列关于图中铁路无河却搭桥的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预防夏季地表冻土融化,下垫面变软,导致铁轨变形
B.给野生动物迁徙腾出空间,减少碰撞等危险
C.节约建设用地
D.预防冰雪融水形成的洪水冲垮轨道
D
8.该铁路还经过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这个保护区的名称是(  )。
A.卧龙自然保护区
B.藏羚羊自然保护区
C.青藏铁路自然保护区
D.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D
下图是沿30°N附近所作的我国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9.青藏高原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为因素
10.适合在青藏高原上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水稻 B.菠萝 C.青稞 D.春小麦
C
C第2课时 青藏地区
达标练习必做
读那曲和南京相关数据表格,完成第1~3题。
地 名 纬度 海拔/米 1月均温 7月均温
那曲(西藏) 31°12'N 4 808 -14.4 ℃ 8.8 ℃
南京(江苏) 32°00'N 8 2.3 ℃ 28.8 ℃
1.从表格可以看出,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A.高寒 B.湿热 C.干旱 D.干热
2.两地的相似点是(  )。
A.所处的纬度相似
B.海拔相似
C.1月均温相似
D.7月均温相似
3.造成两地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玲玲暑假时和家人一起从格尔木出发沿青藏铁路旅游。结合下图,完成第4~6题。
4.玲玲沿途看到的景观可以形容为(  )。
A.河川众多,雪山连绵
B.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C.地表崎岖,有山间盆地“坝子”
D.地表平坦开阔,蒙古包星星点点
5.在羊八井,玲玲最深的感触是这里(  )。
A.严寒
B.羊群漫山遍野
C.地热喷泉壮观
D.钾盐含量丰富,被称为“聚宝盆”
6.在拉萨,下列所见所闻错误的是(  )。
A.随处可见太阳能供暖装置,路灯也用太阳能充电
B.在布达拉宫见到了精美的佛教壁画
C.藏族同胞能歌善舞,请客人喝青稞酒、酥油茶
D.居民吃辣椒驱寒
北京的小刚和家人一起到拉萨游玩,并特意去了布达拉宫参观。据此完成第7~10题。
7.布达拉宫是哪种宗教的建筑 (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8.小刚想既路程最近,又尽可能多地经过我国四大地理区域,那么他最可能选择的路线是(  )。
A.京沪线—陇海线—青藏线
B.京九线—陇海线—青藏线
C.京广线—陇海线—青藏线
D.京包线—包兰线—青藏线
9.下车后,小刚感觉头晕头痛,家人说小刚可能有高原反应了,小刚应该做的是(  )。
A.马上打120急救电话
B.马上冲下山,做深呼吸
C.马上输血,人工呼吸
D.马上静卧,吸氧
10.造成小刚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海拔高,寒冷,血管收缩引起不适
B.高原空气稀薄,人体血液缺氧
C.畏高产生的生理变化
D.到达目的地后心情激动
能力提升选做
11.读中国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高原包括了    、         和    省西部。(填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名称)
(2)多条进藏公路中,川藏公路最为险峻,原因之一是该公路经过了       (填地形区)。
(3)你若想在暑假期间去西藏旅游,得带上哪些物品 请列举出来。
(4)青藏地区多地震。某次地震后,一部队接到紧急任务:立即进藏进行救援。请问他们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12.读青藏地区局部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某科考队进入图示区域进行考察,一路上地形落差  (填“大”或“小”)。
(2)该地虽然位于青藏高原,但气候并不全都“高冷”,不少峡谷甚至因温暖湿润而出现热带植被,因而成为科考乐园。这主要是由于该区域有西南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高原腹地,推测该气流来自      (填大洋名称)。
(3)小明从图中发现该地区有不少河流,因此他认为该地可以通过发展河运改善交通。你认为可行吗 请从河流特征方面简要说明理由。
经典真题体验
1.《舌尖上的中国》呈现了我国天南海北的美食文化和形形色色的生产生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绚丽的画面,品尝地道的糌粑最好到我国(  )。
A.青藏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
2.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它的含义是指(  )。
A.“世界屋脊” B.大江大河源地
C.中国“雨极” D.野生动物天堂
我国某地区少数民族把格桑花视为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格桑在当地语里是幸福的意思,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格桑花主要生长在海拔5 000米以上的地区。据此完成第3~4题。
3.这个少数民族是(  )。
A.壮族 B.藏族 C.蒙古族  D.高山族
4.此区域是(  )。
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东南丘陵 D.青藏高原
第2课时 青藏地区
巩固提高·新空间
1.A 2.A 3.C 4.A 5.C 6.D 7.A 8.D 9.D 10.B
11.答案 (1)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四川
(2)横断山区
(3)防寒衣物、手套、防寒帽、太阳镜、防晒霜、药品等。
(4)道路崎岖,行进困难,甚至需要步行;高原缺氧,出现高原反应;低温冻伤;信号弱,沟通联系困难;常住人口密度低,补给困难;等等。
12.答案 (1)大
(2)印度洋
(3)不可行。因为该地区山高谷深,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不适合发展河运。
经典真题·体验
1.A 2.B 3.B 4.D(共26张PPT)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了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
3.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分界线的位置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一、四大地理区域及分界线
1.在图中填写A、B、C、D分别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北方
南方
西北
青藏
2.图中A、B区域的划分界线是       线,A、C区域的划分界线大致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北段,A、B、C和D区域的划分界线是    高原边缘线。
3.图中A区域和B区域的主要划分依据是    ,D区域和A、B、C区域的主要划分依据是     。
秦岭—淮河
400
青藏
气候
地形地势
二、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有着明显的差异。
要 素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   ℃ >   ℃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耕地类型 旱地为主     为主
0
0
水田
要 素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主要粮食作物     、玉米    
河流封冻状况     不封冻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植被类型 暖温带     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主要经济林木     、柿、枣    、茶叶、油桐
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   
小麦
水稻
封冻
一年两熟
落叶阔叶林
苹果
柑橘
水运
易错提醒 秦岭—淮河线是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不是全年或某一天0 ℃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互动课堂理解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方法指导 口诀记忆
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线两边,水田旱地分界线,1月均温零度线,亚热暖温分界线,800毫米降水线,湿润半湿分两半,南方北方分界线,自然风光大异然。
例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它的南北两侧地理环境有着显著的差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为(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2)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平均气温的是 (  )。
A.6 ℃
B.7 ℃
C.-8 ℃
D.9 ℃
(3)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乙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  )。
A.410毫米
B.370毫米
C.660毫米
D.830毫米
答案: (1)B (2)C (3)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地理环境的差异。北侧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南侧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
例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与其代表的地理区域的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
A.a—南方地区
B.b—青藏地区
C.c—西北地区
D.d—南方地区
(2)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确定①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B.确定②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C.确定③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D.确定③线的主导因素是纬度
答案: (1)C (2)D
解析:
轻松尝试应用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界线图,完成第1~3题。
1.图中A是我国两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一部分,它的名称是(  )。
A.秦岭 B.淮河
C.秦岭—淮河 D.长江
A
2.图中A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哪两大区域分界线的一部分 (  )
A.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B.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A
3.图中界线A两侧地区,拥有的共同地理特征是(  )。
A.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B.主要位于我国季风区
C.主要位于我国干旱区和半干旱区
D.是我国主要牧区
B
阅读漫画和材料,完成第4~6题。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意思是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4.材料中“淮南”“淮北”中的“淮”指哪条地理分界线 (  )
A.秦岭—淮河线
B.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青藏高原边缘线
A
5.从地理学的角度,“水土异也”主要指(  )。
A.地理位置不同
B.地形不同
C.气候不同
D.河流水文特征不同
C
6.与“橘”及“枳”生活环境正确配对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是(  )。
A.“橘”—河流有封冻现象
B.“枳”—水田
C.“橘”—1月平均气温小于0 ℃
D.“枳”—种植苹果、柿、枣等经济林木
D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达标练习必做
1.下图中哪列山脉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的一部分 (  )
            
(2022·山东滨州)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沿106°E所作的我国地形剖面图(部分),完成第2~3题。
2.图中丙所在的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东南丘陵
3.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耕地类型为水田
B.乙地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
C.丙地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D.丁地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
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部分代表性景观图。读图,完成第4~6题。
4.导致甲、乙两种景观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水文 B.气候 C.植被 D.地形
5.乙景观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6.图中③④两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位于(  )。
A.34°N附近 B.23.5°N附近
C.30°N附近 D.40°N附近
2021年12月5日,兰新高铁山丹马场站正式开通运营,成为中国首个在高寒高海拔地区既有高铁营业线上增建的客运站。读兰新高速铁路图,完成第7~9题。
7.兰新高速铁路经过了我国三大地理区域,没有经过的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8.兰新线高铁服务员向旅客售卖的最常见的水果可能是(  )。
9.在建设兰新高铁时,工程师们考虑较多的是(  )。
A.温差大对铁轨的影响
B.空气稀薄对乘客的影响
C.夏、秋季洪水淹没铁轨
D.建设大量的过山隧道
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第10~11题。
10.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主要是参考哪一条年等降水量线 (  )
A.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11.上题答案中的线的走向和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相似 (  )
A.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1月均温大于0 ℃和小于0 ℃的分界线
12.根据下列内容,判断图甲中①②③与图乙中a、b、c三地的组合正确的是(  )。
图甲
图乙
A.①为c地,②为b地,③为a地
B.①为b地,②为c地,③为a地
C.①为a地,②为c地,③为b地
D.①为c地,②为a地,③为b地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冬季的电话”图,完成第13题。
冬季的电话
13.与图中对话双方所在地相符合的地理区域分别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读下面文字资料和秦岭—淮河线两侧特征果树图,完成第14~15题。
学习“秦岭—淮河线”后,老师采用了让学生“摘果实”的形式检测学生所学的相关内容。下面是老师提供的果实累累的大树。试把树上的“果实”摘放到相应的果篮中。
14.放到甲果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⑦
C.⑤⑥⑦⑧ D.①②⑦⑧
15.放到乙果篮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③④⑦⑧
C.②③⑥⑧ D.①④⑦⑧
读图,完成第16~17题。
16.图中所示山脉是(  )。
A.秦岭 B.昆仑山脉
C.祁连山脉 D.横断山脉
17.根据我国温度带的划分,苹果主要产自(  )。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寒温带
18.与我国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  )。
A.民居屋顶坡度更小
B.冬季气温更低
C.水稻种植面积更小
D.河流水量更大
能力提升选做
19.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是    、    。
(2)读图可知,我国黄河和长江皆发源于图中    (填名称)地区。
(3)宋代以前,我国人口主要分布于①地区,请从地形和气候特征两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4)出生于南方地区的小雪,由于父母援藏支教,随父母进藏生活。请问小雪在饮食上和衣着上需要做出哪些变化,以适应当地环境
20.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看到作为摄影师的爸爸拍了一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照片,非常美丽,这张照片可能在图中    (填名称)地区拍摄。
(2)我国有专门的粮食储备仓库,位于①地区的仓库储备的粮食主要是    ,位于②地区的仓库储备的粮食主要是    。
(3)家住上海的小明学了地理之后很疑惑:上海最冷的时候是会下雪的,为何还被划为南方地区 请你为小明说明南、北方地区划分的依据。
经典真题体验
2023年5月,由深圳开往乌鲁木齐的直达特快旅客列车已开通运营七周年。据此完成第1~2题。
1.此趟列车的开通运营(  )。
A.开拓了新疆瓜果在深圳的市场
B.便于两地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C.提高了新疆油气资源的运输能力
D.有利于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
2.深圳的小明同学准备暑假时乘坐该趟列车去新疆旅游,列车驶出广东后,沿途不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读中国简图,完成第3~5题。
3.图中地理分界线①主要经过(  )。
A.天山山脉 B.阴山山脉
C.昆仑山脉 D.秦岭—淮河
4.图中②所在的地区为(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5.下列关于图中各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季风区与外流区完全吻合
B.季风区年降水量一般超过800毫米
C.青藏高原因地势高而成为内流区
D. 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是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第6~8题。
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我国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的传统主食是白米饭
B.②地区的特色美食是烤全羊
C.③地区的传统美食是麻辣火锅
D.④地区的居民喜爱喝青稞酒
8.下列关于①②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巩固提高·新空间
1.A 2.B 3.C
4~6.4.B 5.A 6.A 第4题,甲景观为江南水乡,乙景观为沙漠,导致两种景观差异的原因是降水量的不同,所以决定性因素是气候。第5题,乙景观为沙漠,中国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降水量少,所以乙地位于①地。第6题,③④两地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线,大约位于34°N附近。
7.B 8.C 9.A 10.C 11.C
12.D 从图中可知,①地1月平均气温为0~8 ℃,为c南方地区;②地年降水量为40~50毫米,小于400毫米,为a西北地区;③地海拔在5 000米以上,为b青藏地区。
13.A 14.B 15.C 16.A 17.C 18.D
19.答案 (1)气候 地形地势
(2)青藏
(3)①(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降水相对较多且集中在夏季,热量较为充足。
(4)饮食上,由原本以大米为主,变为以青稞面、酥油茶等为主;服装上,需要多增加防寒保暖的衣物,如羽绒服,且需配备防寒帽子、手套等。
20.答案 (1)西北
(2)小麦 稻谷
(3)秦岭—淮河线是南、北方地区的界线,是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不是全年或某一天0 ℃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经典真题·体验
1.B 2.D 3.D 4.C 5.D 6.D 7.D 8.A(共6张PPT)
本章整合
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秦岭一淮河线
秦岭一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准河概况
四大地理
域的划分
名称
四大地理区域
划分依据
位置: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概况
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长城以北
农业
北方
长城以南
地区
主要工业区
资源与工业
重要的工业中心
历史文化
西安、北京、洛阳、开封为著名古都
位置:秦岭一准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黄海和东海,南临南海
概况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
南方
地区
自然环境
西部有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属亚热带及热带季风气候
商品粮基地
农业
热带作物产区
有色金属资源
资源
位置:位于中国长城一祁连山脉一阿尔金山脉一昆仑山脉一线以北
概况
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大约只占全国的4%
汉族约占全区人口的2/3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自然环境
大部分为内流河
西北
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干旱
地区
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
农牧业
主要矿产及产地
矿产
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
概况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仅占全国的1%左右
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
主体是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自然环境
突出的特征是“高”“寒”
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青藏
地区
珍稀动物:藏羚羊、雪豹、野驴等
青藏铁路及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网和航空网络
交通
农牧业
经济
工矿业及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