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区一轮复习 1912-1924年新旧民主主义交替时期的中国出路探索【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专区一轮复习 1912-1924年新旧民主主义交替时期的中国出路探索【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06 20:2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人教2022年7月版 授课题目 1911-1924:新旧民主主义交替时期的中国出路探索
——中国革命先行者的救国救民伟大试验
课程标准 考点 早年的革命活动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辛亥革命 北洋军阀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成立
2011 年版 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022 年版 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运动、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通过了解陈独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等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伟大建党精神。
对比 旧课标侧重史实的积累与浅层认识,新课标更侧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与家国情怀、提升学生对大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与客观认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选择 由于2023年中考在中国史方面采用旧课标,且从2022年起为对标高考,新增了小论文,故本课在以旧课标为根据的基础上,略提新课标的新增内容。
教材分析 由于本课为复习课,需一节课复习完毕八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共7课的内容,故根据课标的变化、教材的编排,将新旧民主主义和中国出路探索两条线索贯穿整课,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中国革命先行者的救国救民伟大试验”的认知。
学情分析 知识上:拟授课班级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能做到课前认真预习习题、课后背诵知识点复习,故基础知识点部分可通过简单的问答进行口头填空。 心理上:九年级已经进入百日冲刺阶段,各科目正在进行或逐步进入一轮复习,过多、过杂、过难的内容会加剧学生的紧张,故本课重点讲述与分析在民族危机之下,中国革命先行者的救国救民伟大试验。 学习态度与方法上:拟授课班级总体认真、积极向学,但死记知识点导致记忆零散、表述模糊、用词不准,故本课拟用时间轴、表格和重点、易错点词句加粗标亮的方式进行讲授,并在小结之后,以基础知识“对号入座”游戏进一步巩固所复习的内容。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 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讲授、小组探究、个人探究,了解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革命先行者的救国救民伟大试验及其影响,通过新旧三民主义比较,对国民党的指导思想有所了解。
时空观念 学生能够通过时间轴、表格梳理知道相关史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对民国的情况有所了解,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史料实证 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指引、结合已有的语文知识,初步阅读和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史料,并据此分析中国革命先行者的救国救民伟大试验及其影响,知道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
历史解释 通过练习册、课后作业中的1912-1924年间中国近代史的小论文题目,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掌握小论文的写作技巧。
家国情怀 学生通过辨析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异同点、国共两党在政党性质、指导思想、对待群众三方面上的不同,认识到只有领导工农阶级一起斗争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并了解中国人民在1911-1924年间,从文化思想和政治方面探寻中国出路的史实。 2、认识并对比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兴起、为救国救民所作的伟大试验。
难点 理解并简述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方向、民主革命阶段的更新与任务转变的过程。
教学特色 以表格对比梳理贯穿整节课
课型 中考一轮通史复习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问答法 学法:小组探究法、个人探究法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导入 (5分钟) 本 课 考 点 与 课 前 预 热 提问 1、贯穿中国近代史的4对基本矛盾?哪对矛盾占主要地位? 2、中华民国时期的总体特征? 读PPT内容,做笔记 认识到民族危机之下有新生 把握住1911-1924复习主线
齐读重难点 重点:1、认识并了解中国人民在1911-1924年间,从文化思想和政治方面探寻中国出路的史实。2、认识并对比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兴起、为救国救民所作的伟大试验。 难点:理解并简述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方向、民主革命阶段的更新与任务转变的过程。 带着学习导向进行复习 宏观把控本课的复习内容
中外时间轴挖空抽问 将视野放宽到世界史, 中外对比,培养时空观念 根据样板自主梳理本课内容
第一部分:革命先行者的伟大救国尝试 (20分钟) 1、旧民主主义革命 (1)辛亥革命 ①背景:经济、组织、武装、思想、舆论。 ②过程。 ③评价、意义、局限性。 (2)北洋军阀 ①统治时间。 ②统治过程:复辟、抗争。 ③三派军阀。 2、新民主主义革命 (1)新文化运动 ①时间、背景、开始标志、阵地、人物、内容。 ②性质、意义(进步性、局限性)。 ③串联:中外历史上的几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2)五四运动 ①时间、背景、性质、领导力量。 ②导火线、口号、经过、意义、精神内涵。 ③问答: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的表现。 (3)中国共产党 ①成立条件:思想、阶级、组织基础。 ②成立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时间、地点、代表、内容。 ③意义与伟大建党精神。 梳理基础史实 问答监控听课情况
第二部分: 重要概念辨析 (15分钟)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异同点? 2、中国人民在1840-1924年间,涌现出了哪些革命先行者?他们有哪些推进民主革命的英勇事迹呢? 列表对比一: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列表对比二:革命先行者的伟大救国尝试 列表项目层层深入, 便于学生圈划重点 对比复习史实, 加深记忆 通过9个项目得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
第三部分: 本课回顾 (5分钟) 回应重难点,深化记忆
课堂小结与拓展(5分钟) 各小组开火车自测:按时间顺序口头回忆相关人物、事件及结果 及时回顾重点知识
课后活动 为什么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列表对比:国共两党基本情况
板书设计 辛亥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北洋军阀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