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区 一轮复习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与发展【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专区 一轮复习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与发展【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06 23:2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与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 1.课标要求: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建立、巩固和发展的历程,认识其重要历史意义; 通过历史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通过学习历代政权的分立与统一、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理解从区域到整体、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初步学会分析史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对史事进行评判。 2.课标解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在阶级斗争的推动下各王朝经历着治乱兴衰的史事,也推动着中国历史朝统一多民族发展的总体趋势。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央王朝注重对边疆地区的指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丰富了中华文化,构筑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突出优势,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而这一共同体在近代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和现代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又发挥出重大作用。 【教材分析】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与发展》这一复习专题主要涉及部编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大部分和八年级小部分的内容。通过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主题,得以将七八年级中国史的部分教学内容串联起来,形成整体概念。 【教学立意】 本课为专题复习课,主题即统一多民族国家,涉及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国家”与“民族”。因此,在本课设计中突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从这两方面出发,首先设计了历朝演变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统一之道”既指发展过程,也指历史趋势;其次设计了边疆治理的有效政策,尤其关注对民族地区的政策,“统一之术”即具体措施,而正是这些措施之下各民族交融中形成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之前七八年级时的新授课学习,对基础知识已经有一定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史料实证能力。本堂复习课在学生原有学习基础上,依靠建立在时空观念之上的整体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
教学目标
能通过史料、图片等资料,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建立、巩固和发展的历程,认识其重要历史意义。(素养目标: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通过学习历代政权的分立与统一、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理解从区域到整体、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初步学会分析史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对史事进行评判。(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历史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与巩固的相关史事。 教学难点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作用。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动图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呈现诗词]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毛泽东《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 [教师讲述] 首先请大家读两句诗,“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这两句诗的写作时间是1950年,当年来北京参加国庆盛典的各民族代表在完成献礼后,新疆文工团、西南各民族文工团、吉林省延边文工团、内蒙古文工团联合演出。本词正是诞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这两句的意思就是说:雄鸡一声欢快的长鸣,高唱中华大地天亮了,全国各族人民欢聚一堂庆贺,其中还有来自祖国西北新疆的歌舞。联系整首词,比喻革命胜利后,新中国成立,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大一统的盛况。那么这些地区和民族是何时纳入中央政权的?我国历朝疆域是如何演变的?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中国历代疆域加起来多大?》(备注:视频仅供评委参考,请勿上传园地;视频地址见PPT备注) [教师讲述] 那么这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历朝历代是如何演变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再一次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趋势。 阅读诗词,观看视频,跟随教师的讲述,体会国家统一、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通过诗词,教师开篇点题;进而播放视频导入,一方面引起学生兴趣,另一方面以直观时空画面迅速将学生带入复习课的主题情境之中。
课程标准 1、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建立、巩固和发展的历程,认识其重要历史意义; 2、通过历史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3、通过学习历代政权的分立与统一、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理解从区域到整体、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初步学会分析史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对史事进行评判。 跟着教师阅读与本课主题有关的课标课程内容以及相关要求。 通过展示新课标的内容以及要求,使学生对于本专题的复习课内容有整体的认知,对于自身需要形成的历史能力有一定了解。
时空线索 按时空梳理本课结构,见PPT 跟着教师梳理本主题总体结构。 形成时空观念。
一、统一之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阶段 以时间轴形式呈现整个历程。 1.五六千年前:部落联盟形成 [材料展示] 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西汉)司马迁《史记》 (1)用一段材料简介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 [思维导图] 见PPT (2)结合思维导图,师生互动,回顾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过程中部落联盟与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 [教师讲述]部落联盟与华夏族的形成对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最大的意义在于,华夏族逐渐发展成汉族的前身,初步形成民族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其后进入下一个历史阶段这一进程又有怎样的发展呢? 2.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产生与初步发展 [图片展示]何尊“宅兹中国” [教师提问]我们看到的图片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何尊,在这一青铜器之上有目前可知的最早关于“中国”的记载,早期国家在夏商周时期的形成与发展,在制度建设上有何具体表现呢? (请学生讲述) [表格展示] 政权 制度建设 夏 第一个王朝、王位世袭制、国家机构 商 制度沿袭、地域扩大 西周 分封制
[教师讲述]早期国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通过确立制度与疆域扩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使中原文化覆盖更广阔的区域。而这一影响在接下来的这一时期又接着发挥作用,助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3.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交融发展、局部统一形成 [材料展示] 据《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戎子驹支对历史和现实国际政治,了如指掌,并能赋《诗》言志。与其类似的还有吴公子季札……还有晋文公之舅狐偃……这些,正是夷狄能够逐渐接受中原文化,并在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往来过程中,文化差异逐渐缩小,而最终得以相互渗透混融的思想基础。 ——郭玮《春秋战国时期的夏、夷观》 [教师提问]上述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交战背景下的什么现象?(请学生分析材料) [教师讲述]诸侯混战过程中,形成了局部统一;民族交往交融中,华夏认同意识逐渐加强。 [教师提问]通过回顾以上历史,这三个时期的发展在哪两个方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 (请学生分析) [教师讲述]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使其时人民逐渐建立起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在这两个方面发展过程中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 [过渡]那么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于什么时期呢?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时期 [列表展示] [教师提问]秦汉时期从哪几个方面推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巩固? (请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疆域拓展、制度建设、民族政策,由此开创了国家初步统一的新局面,统一成为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时期:局部统一与民族交融 [思维导图] [教师提问]根据魏晋南北朝的形势演变示意图可以看出怎样的历史趋势? [材料展示]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 ——元 胡三省注释《资治通鉴》卷108时对孝文帝改革成果的感慨 [教师提问] 材料又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现象?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何影响? [教师讲述]出现了局部统一与民族交融,原本相对隔绝的民族地域在人口迁徙中被打破,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为之后的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 2.隋唐时期:多元一体格局重建 [列表展示] [教师提问]隋唐时期在疆域拓展、制度建设以及民族政策三个方面的建设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教师讲述] 首先,结束分裂,顺应了统一的大趋势;其次,加强了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统一;在中央王朝高度繁荣之下的民族交融,使得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和巩固。 4.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交融促成更大规模的统一 [思维导图] [教师讲述]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权更迭如图所示,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材料展示]材料一: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 ——张帆《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 材料二:元代多元文化的并存融汇,的确是隋唐文化多样化的繁荣鼎盛以后的又一段值得称道的现象。文化的发展繁荣,需要开放和多样性,也需要多个子文化或子文明之间的彼此碰撞、竞争。 ——李治安《元史十八讲》 [教师提问] 请找出材料中“小中国”和“大中国”分别对应的朝代。 材料二提及的“多个子文化或子文明之间的彼此碰撞”在这一时期的表现有哪些? 据此思考中国到了元朝,如何实现向“大中国”的转变? (提请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经历过民族政权并立的和战关系,各民族在更大范围内交融,民族间联系密切;在这样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中,元朝形成新的民族“回族”,完成了更大规模的统一,实现向“大中国”的转变。 5.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列表展示] [教师提问]明清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在制度建设方面有何具体表现? (提请学生回答) (预设:明朝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五军都督府;设立厂卫制度;在地方设三司;分封诸子为王。清朝设立军机处。) [教师讲述]明清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到开发,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6.近代:反侵略、维护统一 [材料展示] 日本法西斯企图灭亡中国的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入侵,激发起全民族空前的爱国热情,中华民族数千年悠久历史文化所积聚起来的民族凝聚力在亡国灭种的威胁面前如同火山般地喷发出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一切炎黄子孙,……一起为抗日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石源华等《中华民国史》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思考近代以来的反侵略斗争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教师讲述]中国各族人民在外来侵略面前,结成了深厚的民族感情,在反侵略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得到巩固,激励中国人民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 7.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大业持续推进 [教师提问]回顾所学中国现代史的内容,思考新中国推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在制度方面的探索有哪些?(请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之下,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在中共和中国政府的不懈探索下,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过渡] [地图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及新疆、西藏、台湾和南海区域图(见PPT) [教师讲述]地图展示的是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疆域,大家尤其可以注意我国的新疆、西藏、台湾和南海这几个地区。这几个地区是何时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范围之内的呢?我国历朝历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又有何意义呢? 阅读文字,回顾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概况。 与教师一起构建思维导图,思考部落联盟与华夏族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趋势的意义。 跟随教师讲解,理解玄奘西行的真实目的。 回顾有关夏商周制度建设的史实。 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课本内容回答问题。 史论结合,回答问题。 观察秦汉时期地图,回顾秦始皇、汉武帝的治国理政措施。 结合教师讲述和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教师问题。 与教师一起,师生互动回顾隋唐时期建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相关史事,在此基础上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回顾旧知,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以时间轴形式构建整体情境,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厘清历史信息。 展示相关文物图片和视频介绍动态截图,使学生对早期历史有更直观的认识。 利用材料引导学生,培养史料实证的能力。 认识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创发展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体会统一的历史潮流。 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史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培养学生学会将史料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分析历史问题、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对基本史事的认知。 锻炼学生史料实证能力。 使学生感受到近代反侵略斗争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
二、统一之术——刚柔并济的政策中实现有效的边疆治理 (一)柔:施行有效措施 1.新疆 [呈现图片]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地图(见PPT) [流程展示] [师生互动] 回顾自西汉以来对新疆治理的措施。 2.西藏 [呈现图片]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地图(见PPT) [流程展示] [师生互动] 回顾自元以来对西藏治理的措施。 3.台湾 [呈现图片] 台湾省地图(见PPT) [流程展示] [师生互动] 回顾自元以来对台湾治理的措施。 4.南海 [呈现图片] 南海地图(见PPT) [流程展示] (二)刚 1.打击分裂势力 [列表展示] [师生互动]从武装斗争和法治建设两个方面归纳历朝历代打击分裂势力的史事。 2.抗击侵略势力 [列表展示] [师生互动]从武装斗争和外交谈判两个方面归纳历朝历代抗击侵略势力的史事。 (三)辩(分组讨论) [教师提问]根据以上内容,简要讨论以下问题:我国自古至今采取了哪些方式来实现对边疆的有效治理?这说明了什么?历代对边疆的有效治理,对当今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有何借鉴意义?(请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讲述]方式有设置管辖机构;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武力斗争打击分裂势力和侵略者;完善法律制度;参与外事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是几千年来不断巩固的结果;进行有效的边疆治理是中国历代政府的自觉意识和使命,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当今应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通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结合地图,回顾历史,与教师一起构建流程图。 回顾旧知。 跟随教师讲解,回顾相关史事。 根据课本内容,根据提示,跟随教师回顾旧知。 学生讨论并回答。 展示地图,结合流程图,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培养归纳史料的能力 帮助学生巩固基本史实。 培养学生分类归纳的能力。 培养学生根据史事进行概括总结的能力,学会历史解释。
三、命运共同体——世界人民大团结 [过渡] [教师提问]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下,我们的民族共同体在不断发展。而面对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愈加紧密联系的现状,当今中华民族又是如何处理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呢? [图片展示]见PPT [教师讲述]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这是几千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今天的我们更应促进世界人民大团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成。 结合所学,根据图片提示,总结思考和归纳。 培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真题演练 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引文体现的是西周时期的(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D.分封制 2.《史记》记载:“秦钱半两,重为其文。”近年来各地出土的“半两”钱数量多且形制、重量、厚度基本一致。据此可知(  ) A.秦始皇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B.“半两”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府铸币 C.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制度 D.“半两”钱作为秦朝法定货币在全国流通 (其余真题见PPT) 阅读答题。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以题代练,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板书设计
统一多民族国家 国 有效的政策 民 家 交融的历程 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