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比较会判断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
2.利用年历卡探索并交流,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新课
1.同学们,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许多特别的、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片,你能说出它们都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评:
5月1日是劳动节---你关注到了劳动节,看来你一定是个热爱劳动的孩子。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没错,在这一天,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新中国成立了。
3月12日是植树节---还知道植树节呢,真是个环保小卫士。
6月1日是儿童节---这是我们最喜爱的节日吧,再有两天就是儿童节了,老师提前祝你们节日快乐。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节日导入课题,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进行了德育渗透。】
揭示课题
刚刚我们在交流的时候都提到了---?(年月日),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
年、月、日是比时、分、秒更大一些的时间单位,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预设:一年有12个月;2月的天数最少;有的月份是31天------
关于年月日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询问,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第一层次:探究年、月、日间的关系。
1.你们想知道的知识都藏在这张年历卡里呢!课前,老师给同学们下发了不同年份的年历卡,下面请同学们自学,仔细观察这张年历卡,然后把你的发现填在学习单上。
2.学生自学。
3.通过自学你有什么发现啊?谁来交流一下你的发现?
组织学生交流发现。
预设1:通过观察年历,我知道了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31天,4月、6月、9月、11月有30天。(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应板书。)
师:观察的真仔细,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作大月(板书:大月),大月有---,共几个?(板书:7个),把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板书:小月),小月有---,共几个?(板书:4个)
预设2:我知道了二月的天数最少,是28天或29天。
师:二月的天数可真特殊,有时候是28天,有时候是29天,当二月是28天时这一年叫平年,二月有29天时这一年叫闰年。(板书:平年、闰年)
预设3:我把12个月的天数加起来算了一下,知道了平年有365天。
【设计意图: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学生自学探究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体会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与分享成功的喜悦。】
4.小结:年历卡上的信息可真不少啊!同学们刚刚通过自学,发现了年历卡上这么多奥秘,收获了关于年、月、日这么多的知识,真棒!
第二层次:学会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1.现在我们知道了大月有多少天?(31天)小月有---?二月有---?想要记住每个月有多少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2.学生交流方法。
预设1: 拳头记忆法
师:用身体还能记住数学知识呢,这种方法真方便。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吗,刚才这名同学是怎么用拳头来记忆大、小月的呢?
预设生:凸起的地方都是大月,凹下去的地方除了二月都是小月。
师:你可真细心。让我们一起举起拳头数数吧!
预设2:歌诀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师:这个方法真巧妙。同学们对于这个歌诀 ,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生:我想知道“腊”是什么意思?
师:敢于质疑,真棒!学习了刚才的几种方法,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一定都记住了大月和小月。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大、小月记忆的方法,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借助拳头记忆法和歌诀,帮助学生记住大、小月。】
3.游戏:听月份做动作。
我们来玩个游戏放松一下吧!当老师说到的月份是大月时,请你树起大拇指,当老师说到的月份是小月时,就鼓一下掌。
准备好了吗
一月、四月、八月、十一月、二月?二月为什么大家不做动作了?
预设:因为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师:没错,二月很特殊,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进一步帮助学生记忆大、小月。】
第三层次:平年闰年的认识。
1.同学们,要想知道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我们就得看看年历卡上的哪个月啊?(2月)那可有点麻烦了,老师这有个好办法,不用看年历卡,只要说出年份,我就知道是平年,还是闰年,不信就用你手中的年历卡快来考考我吧
2.学生说年份,老师判断是平年或闰年。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手中的年历卡来考老师,这样自然地引入了平年和闰年,同时也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3.佩服我吗?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让月历来帮帮你们吧!课前老师给每一个小组,都下发了一份1997年---2008年各年2月的月历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来学习,先根据2月的天数圈出闰年的年份,然后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最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发现。
4.通过互学你们有什么收获啊?
组织交流发现。
预设1:我们发现每四年中就有一个闰年,三个平年。
师:这一小组发现了每四年一闰的规律,2008年是闰年,那下一个闰年是哪一年?再下一个闰年是呢?
预设2:我们发现了闰年的年份是4的倍数。
师:真的是这样吗?刚刚我们圈出了一些闰年的年份,用这些年份或你手中年历卡的年份除以来4验证一下吧!
预设1:我用---除以4计算了一下,发现它是4的倍数,而且这一年的二月是29天,这一年真是闰年。
预设2:我用---除以4计算了一下,发现有余数,这一年的二月是28天,这一年是平年。
5.同学们,刚才通过验证,我们知道了闰年的年份一般是4的倍数。现在你知道刚才老师能快速说出平年或闰年的方法了吧!谁来说说是什么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分析、交流、概括、验证等方法,发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年份是闰年”这一规律。】
师:用这个方法判断一下1900是不是闰年?
预设:1900除以4没有余数,所以1900年是闰年。
师:其他同学呢?谁有疑问吗?
预设:老师,我的年历卡就是1900年的,我发现二月有28天,这一年应该是平年啊?这是为什么呢?
数学故事:向学生介绍平年、闰年产生的原因。
师:看了这个小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三)巧设练习,巩固应用
1.判断。
我妈妈的生日是11月31日。( )
今天是5月30日,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 )
3、4月共有61天。( )
2200年是闰年,有366天。( )
2.妈妈连续出差62天,正好是两个月,你知道妈妈是哪两个月出差的吗?
爸爸连续出差两个月,他可能出差多少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散思维,考略到连续两个月的不同情况。】
3.你能编一句话,考考同学们,猜猜你的生日吗 如:我的生日是在儿童节前一天。
4.刚刚在学习的时候我们提到了一些特别的日子,在近期我国也有一些意义重大的日子呢,我们一起再来了解一下吧。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召开;2021年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发射成功,历时6个月,在2022年4月16日神州十三号顺利返回地球,三位航天英雄凯旋归来,同学们,这一个个日子都值得我们铭记,这一件件事都彰显了祖国的强大。
【设计意图:了解我国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四)反思回顾,畅谈收获
1.今天我们认识了3个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啊?
2.收获可不少!在年历卡的后面老师还送给你们一句关于时间的名言呢!老师希望你们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出示有关时间的名言,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板书设计:
年、月、日
大月(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7个)
平年365天
一年12个月 小月(30天):4月、6月、9月、11月(4个)
闰年366天
(28天或29天):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