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基础知识提纲梳理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基础知识提纲梳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7-28 09:5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要点解读】
1.重、难点透析
(1)区域的基本含义 “区域”在地理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但是,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并非要求死记硬背“区域”的定义,而是要理解:
①除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如国家、行政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其他区域的划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共性或结构的一致性。例如: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高原区、植被区等;按人文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的一致性而划分的人文区域:人口密度区、旱作农业区等。第二、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的联系,亦即具有一定吸引或辐射范围的区域。例如:经济区、贸易区等。第三、区域内部共同职能的功能区。如城市中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②从地域范围(空间尺度)来说,有大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大尺度的,可包括许多国家,如东亚、西欧等。在我国,大尺度的,可包括几个甚至十几个省区,如长江沿岸经济带、东部沿海经济带等;中等尺度的,可包括一、两个省区及相邻省区的部分地区,如京津唐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也可是一个省内的部分地区,如辽中南工业区;更小尺度的,可是一个城市内部的一个区域,如上海的浦东开发区等。
③区域一般具有如下的特性:一是整体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域是各地理要素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二是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性。三是开放性。任何一个区域都不是、也不可能是独立的存在的,都必须与其他区域发生各种联系。
(2)区域发展阶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不同的 。通过实例的分析认识,区域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一般说来,区域的发展要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地理要素的影响。区域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消耗物质、能量、信息,并且再以新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实现它的生存与发展。区域发展阶段,一般包括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这样三个阶段。
首先是初期阶段,是指区域早期发育阶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时,区域内的因子数较少,空间结构关系简单,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而环境短期内也不会受到明显破坏。因此,区域内部的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
其次是成长阶段,是指区域的中期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和成熟阶段。在区域的中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物质、能量的输入、输出大幅度地增加,人地关系随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区内资源逐渐出现短缺现象,环境也受到了明显的破坏。因此,人地关系已逐渐地不协调了。
最后是衰落阶段,是指区域发展演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后期阶段。随着本地区资源的枯竭,同时,由于技术、产业结构等与区域外整个市场发展的不和谐,增长速度衰退,效益减低,本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因素的集聚能力减弱,导致整体区域呈现萎缩状态。这个时期,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引进新的技术,改革区域的经济结构,区域才能产生新的增长活力。
(3)区域发展差异 一般说来,影响区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地理位置、资源环境和技术力量、产业结构等。在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很大影响时,重点是资源与环境,它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区域环境对区域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一个区域如果环境条件较差,即使拥有丰富的资源,那么,区域的良性发展就可能较难实现。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相差甚远,这与西部环境较差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专家们对加快西部发展所提出的建议中,都很重视西部的环境建设。重点分析我国东、中、西差异以及南方和北方的差异
(4)区域经济联系 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产业转移或资源跨区域调配时必然涉及产业是如何转移或为什么要转移以及资源是如何跨区域调配或为什么要这样调配等问题,但我们必须抓住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核心问题。其影响包括好的和不良的两方面,必须用“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对资源“调出区”(或产业“迁出去”)与“调入区”(或产业“迁入区”),既要考虑对环境有利影响的一面,也要考虑到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一面;并简要的分析产生有利或不利影响的原因,还要探讨对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应采取的怎样对策。
2.易错辨析
(1)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不等于说没有界线
因为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因此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只是有的界线明确(如国界),有的界线模糊(如气候区)。
(2)第一产业比重小,不能说明农业不发达
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并不完全反映各产业的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小,但农业发达。
(3)高收入的地区与发达地区
发达地区的收入较高,但高收入的地区不一定是发达地区,如一些以出口石油为主要收入的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技术水平低,不能视为经济发达地区。
(4)东部经济地带与东部季风区
东部经济地带与东部季风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东部经济地带的主要划分依据是经济因素,它包括京、津、辽等12个省级行政区;而东部季风区的主要划分依据是自然因素,大致为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它的范围比东部经济地带要大。
(5)西部经济地带与西部大开发
西部经济地带包括新、青、甘、陕、宁、川 ( http: / / www.21cnjy.com )、渝、贵、云、藏等10个省级行政区。西部大开发的范围:10+2+3(西部经济地带10个省区、中部经济地带的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3.知识整合
(1)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区域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 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少 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 水平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
产业结构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产业,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
对外开放程度 低,对外贸易规模小,表现出自给自足特征 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交通运输 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稀疏 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 现代化交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
城市化 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于区域平均 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
发展状态 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不平衡增长 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2)我国的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北 方 南 方
区域特征 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平原高原为主;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多山地丘陵,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
限制因素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发展方向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 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3)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东 线 中 线 西 线
调水源地 长江下游扬州附近 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 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调水线路 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 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 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调水量 较 大 较 小 大
水 质 差 较 好 最 好
【学法指导】
1. 学会用表格、数据等去分析、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从而掌握不同区域的差异。如区域内的同和区域外的异;各个发展阶段的差异;我国东、中、西的差异;南方与北方的差异等。
2. 在识记地理知识时,一要理解,二要抓要点。如区域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界线、异同、特色、联系”
3. 学会运用图表,说明区域的产业结构并进一步分析其特征和成因。
4. 要用综合、辩证观点的去分析问题。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等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要全面的分析资源“调出区”(或产业“迁出去”)与“调入区”(或产业“迁入区”)的利弊。
【梯度练习】
A组
1.关于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C.区域的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D.区域之间的没有相互联系
2.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D.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人均收入
3. 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南方无干旱地区,北方无湿润地区
B .南方地区农作物的生长期长于北方
C.南方冬季多雨,北方夏季多雨
D. 南方以粮食作物为主,北方以经济作物为主
4. “西电东送”主要是开发下列哪些资源
①石油 ②天然气 ③煤炭 ④水能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下列关于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可全面度量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B.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C.在工业化阶段,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均衡增长态势
D.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B组
6.2008年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件事说明了区域的发展明显受
A.区域竞争的影响 B.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
C.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 D.区域结构的影响
读图3—1—1《中、韩、日三国近年来产业结构》,回答7—8题。
7.关于第一产业,不正确的叙述是
A.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远远高于其
产值比重,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
率较低
B.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第一产
业劳动力剩余
C.日、韩两国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我
国的低很多
D.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在产值和就业
结构中比重都低,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8.关于第二产业,不正确的叙述是
A.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第一、三产业
B.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韩国和日本
C.我国第二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我国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低于韩国和日本
C组
9.读下面材料及图3—1—2珠
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图,回
答有关问题。
20世纪80年代,香港
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
作中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如今经济发展比较缓
慢的粤北山区及粤东、粤西
等地,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
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
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1)20世纪80年代,香港大量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 ____型产业逐渐北移,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产品的____ ___基地,香港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优势担当研究开发中心和_________中心的角色,形成了“ ”的加工贸易模式。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示地区产业发展与转移的趋势

(3)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汽车产业生产布局的特点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
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对荒漠化具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描述荒漠化的基本特征,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说明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应用荒漠化的形成原理和荒漠化的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学会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对湿地的概念及其空间分布状况,具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并够描述湿地作用。
举例说明湿地资源问题,并通过其成因、发展变化规律,提出保护措施。
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识记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
运用有关方法获取地理信息,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学会解释、分析解决具体地理问题。
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
通过分析、比较,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像等对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与分布进行表述。
针对美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学习分析和解决一些有关农业发展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5.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应用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说明和分析传统工业区(如鲁尔区)的繁荣与衰落的原因。
学会从文字和地理图表中提取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理信息,根据区域发展中存在的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联系所学地理基本原理,用于分析、解决其他区域的同类问题。
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对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具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并落实在地图和地理图表上。
理性认识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发展变化。
把握事物的内在逻辑联系,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像等对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进行表述。
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识记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要点解读】
1.重、难点透析
(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西北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 环境的治理,是对区域内所存在的环境问题,或因目前某些人类活动不当而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而言的。导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主要的人为原因都是破坏地表植被,其治理的主要措施则应设法恢复地表植被,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一个区域所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常与森林、草场、水资源等的开发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的形成与发展就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场等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不要把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等问题一个个孤立地看待,应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和资源利用中不合理的问题,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的因素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发现产生环境和发展问题的症结,从而找到环境综合治理的有效对策。
(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发展方面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保护措施。 而所谓发展方面的问题,也是由环境造成的阻碍区域发展方面的问题;而不是讨论该区域所处地理位置等对发展的影响。资源开发利用所存在的问题,也由各区域资源分布而决定的。除森林、湿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外,还有水资源、草地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等。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十分重要,我国在1992年就加入了国际公约组织,建立了许多包括湿地在内的自然保护区和专门的湿地保护区,并依法加强对湿地资源的管理,严禁盲目围垦。我们利用网络和地理信息技术了解我国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湿地资源等的分布,并对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的情况进行评价探究。
(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 研究或规划流域的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是:首先,要分析该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条件;然后,进一步分析该流域各地理环境要素中,对发展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根据其发展的有利因素探寻该流域发展的方向和主要内容,同时根据其制约因素探寻其综合治理的对策。我们可借鉴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的经验,去认识研究和规划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等开发整治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一般说来,河流的开发、整治主要是围绕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建设而展开的。只是由于各河流流域的地理条件和河流的水文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水利建设上各有侧重。即使同一条河流,上、中、下游的地理环境和水文特征也各不相同,各河段的水利建设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在以某河流为例说明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时,适当了解其他河流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情况,以作比较,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关于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问题,并确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观念。
(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如土地资源、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运输、政策与法规、科技等社会条件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要以美国为例,在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再去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这里所说的农业,是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牧业、渔业、林业等;所以,这里所指的土地资源包括耕地、草场、水面、林地等。不同的农业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如耕地的肥沃、贫瘠,坡度的大小),对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气候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就种植业来说,温度则决定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指数和产量的高低,而降水量小于250mm的地区,除有灌溉水源以外,一般就很难发展种植业。不同区域的农业布局各不相同,农业布局是否合理,对农业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5).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 不同区域的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的构成各不相同,因此在分析时,首先应分析该区域的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结构,对于可更新和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措施也是各不相同的。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工期场,兴建水库要淹没大量土地,要移民;建成后,运转成本低,输送比较方便,同时,兴建的水库还具有防洪、灌溉、水产养殖、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等;而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除了可作为能源外,还可作为化工原料,因此,煤、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更应注意提高利用效益。
其次分析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通过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以说明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区域可持续的有利因素和制约条件。
综上所述,在教学时应抓住以下几个要点: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区域的背景条件如地理区位、能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第二、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第三、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在落实 “考标”时,不能就事论事地只讲某一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而应渗透分析、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与该区域特定的地理区位、一定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相联系,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及地域分布,除了受社会经济制度的决定性作用之外,还受到自然环境(特别是自然资源)、技术发展、社会经济以及政治文化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研究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对区域的自然、社会背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再探寻该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据此选择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战略,确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珠三角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所谓“城市化”,简单说来也就是乡村变为城市的一种复杂的过程。城市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数量的增加;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则主要是由于为了满足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向非农业活动转型。城市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比重下降,非农业生产的比重逐步上升,伴随着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农业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性状转化的过程。
城市化过程中也会产生某些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环境问题、水资源供给问题、就业问题、交通问题等。关于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应采取边发展、边治理的办法。其中包括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并把绿化等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控制污染的排放等。关于水资源的供给问题,可优先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耗水的经济部门,以减少对水资源需求的压力;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对用水的管理等。关于就业问题,要把握好城市化发展的度,尽可能地做到城市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以保证充分就业。
2.易错辨析
(1)荒漠化与沙漠化
这要求理清荒漠化的概念及其成因和类型。荒 ( http: / / www.21cnjy.com )漠化包括风蚀、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乱砍滥伐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其中风力长期侵蚀作用形成沙漠化,流水长期侵蚀作用形成石漠化。这说明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一部分。
(2)防治荒漠化的关键
荒漠化的防治,必须坚持“预 ( http: / / www.21cnjy.com )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轻预防、重治理的观点是不对的。因为预防相对投资少,见效快;而一旦形成荒漠化,再去治理就投资大,见效慢,效果差,因此应以预防为主。
(3)湿地与荒地。
不能误认为湿地不能产出农副产品,是废 ( http: / / www.21cnjy.com )弃的荒地。其实湿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它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不仅能产出粮食(如稻米),还能产出药材、鱼虾、莲藕等,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宝库”。
3.知识整合
(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
②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了荒漠化趋势。
(2)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突 出 问 题 治 理 措 施
由于过度围垦、泥沙淤积导致湿地减少,功能退化 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恢复和重建湿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水质污染问题突出 防治水污染
滥捕滥猎、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 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3)美国主要农业带
农业带 分 布 区 位 因 素
乳畜带 东北部及五大湖沿岸 气候冷湿,适于牧草生长;市场巨大(人口众多、城市密集)
玉米带 中 部 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年降水量多、热量充足
小麦带 中部(冬小麦)北部(春小麦) 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肥沃、地势低平
棉花带 南 部 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4)鲁尔区兴起与衰落
兴起的区位条件 衰落的原因 振兴的措施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 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结构单一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5)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阶 段 城市化进程形成原因 城市化进程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 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
【学法指导】
1. 在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湿地资源的开发等,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我们更重视人为原因。不同的区域原因不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也因地而异。
2. 加强读图、析图能力的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能通过美国中部平原、德国鲁尔区等分析开发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综合治理措施,学会迁移到其它地区的开发及评价。
3. 通过教材典型案例中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揭示的一般地理原理,学会知识迁移,还可以通过对比法(如三江平原湿地与洞庭湖湿地、美国中部平原与我国松嫩平原、鲁尔区与辽中南工业基地等),学会案例分析。
【梯度练习】
A组
湿地、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回答1—2题。
1.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纳木错 ②滩涂 ③黄河 ④台湾海峡 ⑤水稻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C、外贸额占全国比重逐年上升 D、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4.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位置,国家特殊的政策,成为我国最早发展何种经济的地区之一?
A、外向型 B、内销型 C、辅助型 D、内向型
读世界某一地区图(图3—2—1),据此回答5—6题。
5.关于该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第一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工业区
B.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础
C.属于分散型工业化的地区
D.新建或迁入的企业,以资金雄厚、技术精良的
大中型企业为主
6.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区一度衰落,其内部原因是
A.生产结构单一 B.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C.世界性钢铁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B组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7—8题。
表一: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

荒漠化土地总量 耕地 林地 草地 未利用土地
111.32 2.35 4.31 50.54 54.12

表二: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

水蚀 风蚀 冻融 盐碱化
12.53 83.93 5.24 9.398

7.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D.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8.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御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
阅读图3—2—2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9—10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9.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
10.下列关于田纳西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发源于落基山脉东坡 ②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
③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支流 ④是美国水利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C组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3—2—3左侧为德国著名工业区,右侧为辽中南工业基地
材料二:材料一中,左图所示工业区以煤炭、钢铁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力、机械、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但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基地经济开始衰落,其中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落最为明显。为改造和振兴该工业区,该国从60年代开始对其进行综合整治,采取了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等措施,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工业区目前已从“煤钢中心”逐步变成一个煤钢产业与信息、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经济区。
(1)根据材料一所提供的信息,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两地工业发展的共同条件。
(2)鞍山钢铁企业拥有职工50万人,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兴建的
宝山钢铁企业,规模与鞍山钢铁企业差不多,但职工不足2万人。这反映了工业区位因素出现了什么变化?
(3)请借鉴德国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施,说说你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改革建议:(至少说出三条建议)
(1)区分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
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都会造成环境异常和破坏,危 ( http: / / www.21cnjy.com )害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但其成因、强度、结果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①表现形式不同,自然灾害主要有天文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②形成原因不同,自然灾害主要是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可能加剧或减轻某些自然灾害程度;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引起的,自然原因也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引起环境问题。③作用强度不同,自然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强度大;环境问题有的具有突发性,有的则往往持续而缓慢地危害人类健康。
(2)可持续发展就是社会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各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享有发展的权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但可持续发展绝不等同于社会经济发展,其内涵包括了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3)对比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基本观念
观 念 涵 义 原 因
发展的观念 发展包括生态、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社会发展是第一位的 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人口激增、生态危机等问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
公平的观念 包括代际之间的公平和区际之间的公平 地球环境是个整体,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环境的观念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 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和生态环境为依托
权利的观念 在与大自然和谐的背景下,全人类都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之上
可持续发展的四个观念各有侧重。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的观念强调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享受,又包括环境享受。
知识整合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地思想发展阶段 人类文明时期 人地关系特点 后果
崇拜自然 采猎文明 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微弱 环境问题不严重
改造自然 农业文明 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对抗性增强 环境趋于恶化
征服自然 工业文明 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
谋求人地协调 后工业化时期 寻求人地协调的道路 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
(2)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①可持续发展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②图表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结构和基本内涵
说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复合系统。
内 容 地 位 目 标
生态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经济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社会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4)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图解
(5)
【学法指导】
纲要信息图记忆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表现。
列表归纳比较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运用列表对比法记忆可持续发展的四个观念。
结合实例,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可持续发展观念,能发现、解释或解决一些社会生活实际问题,如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等。
【梯度练习】
A组
1、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生物物种灭绝
C.土地盐碱化,水源枯竭 D.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
2、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
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
B.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环境
C.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物圈
3、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的阶段是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
4、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最关键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劳动者素质
C.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D.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
5、下列生产活动中,人类与环境对立的是
A.江南丘陵开辟茶园 B.呼伦贝尔草原适度放牧
C. 洞庭湖周围围湖造田 D.将黄淮海平原的盐碱滩改造成良田
6、倡导“免赠纸制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减少固体垃圾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D.移风易俗
7、“竭泽而渔,虽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句话启示我们
A.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B.要保护生态平衡
C.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D.要考虑区域差异
B组
读城市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图(图9),回答8—10题。
8、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危害是
A.妨碍人们的出行和工作
B.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C.导致交通阻塞和能源浪费
D.限制城市规模和阻碍城市发展
图2-4-2
9、对城市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的意义有
①改善城市环境 ②抑制臭氧消耗 ③节约自然资源 ④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 B.大力开垦沼泽,努力增产粮食
C.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D.商店出售商品时每件商品均单独包装
C组
11、读“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外圆A代表________,内圆B代表________。
(2)图中箭头①表示人类通过________从环境中输入________,箭头②表示人类通过________活动向环境中输出________,箭头③表示人类的________,箭头④表示________。
(3)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________表示;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可用箭头________表示;酸雨可用图中箭头________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箭头________表示。
12.读“吉林省西部改造沙漠荒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景观图”和“简化的系统框图”。该系统的目的是取得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图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增加粮食产量 B.喂养牛羊C.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腐殖质 D.提高经济效益E.粪肥
(2)该系统的建立,减轻了当地受________天气系统控制时的________等灾害。
(3)以该系统的农业产品为原料,可以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加工业。
第四章梯度练习答案
1.D 2. C 3. C 4.A 5. C 6.C 7.C 8.B 9.B 10.C
11.(1)环境 人类社会(2)生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 物质和能量 消费 废弃物 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反作用(或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 (3)① ② ④ ③
12.(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C A D B E(2)冷锋 风沙、暴风雪(3)木材加工 造纸 畜产品加工 食品 加工
地理必修Ⅱ模块综合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图1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3题
1、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A.1%  B.1.5%  C.4%  D.3%
2、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B.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C.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D.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3、缓解①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开发劳务市场  B.实行计划生育 
C.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  D.加大教育投入
4、右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A.25万 B.30万
C.35万 D.45万
5.下列叙述,符合中心地理论的是
A.一个地区城镇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正比
B.城镇等级越高,数量越少
C.在理想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正方形
D.相邻高级中心地之间相距较近,相邻低级中心地之间相距较远
读图2日本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日本城市主要分布在
A.太平洋沿岸 B.日本海沿岸
C.内陆地区 D.东北沿海地区
7.影响日本城市这样集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 B.河流
C.气候和地形 D.自然资源
下表是我国四个地区建厂的区位优势比较(符号★越多,优势越明显)。据此回答8~10题。
地点 优势比较
原料 市场 工资
甲 ★★★★ ★ ★★★★
乙 ★ ★★★★ ★
丙 ★★ ★★★ ★★
丁 ★★★ ★★ ★★★
8.最适宜发展原料指向型工业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影响甲地工业布局最不利的因素可能是
A.生产成本高 B.原材料缺乏 C.市场需求不足 D.劳动力缺乏
10.某高科技跨国公司若要建立自己的子公司最有可能在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伦敦城市地域发展示意图(图3)和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图4),回答11~13题。
11.据图3图4中信息可知,伦敦及附近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标志是
①城市占地面积扩大;②城市人口增长;③城市绿地增加;④城市功能区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2.伦敦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A.18世纪 B.19世纪 C.20世纪中前期 D.20世纪后期
13.20世纪中后期城市人口减少较多,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
B.战争的影响
C.城市过度扩张,中心区居住环境恶化,城市居民向外迁移
D.经济危机导致了城市经济的衰退
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湖南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长沙市东郊星沙镇,创建于1992年8月,规划控制面积38.6平方公里。引进企业99家,其中三资企业41家,内资企业58家。根据资料,回答14~15题。
14.对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内企业都是因工业投入-产出上的联系而集聚在一起的
B.该区属于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C.该区属于劳动力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
D.区内企业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而集聚
15.很多跨国公司选择在长沙投资建厂,最终目的是
A.充分利用各地资源      B.使产品快速进入市场
C.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D.实现经营的全球化
读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回答16~18题。
16.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地中海式农业 B.商品化(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17.该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①机械化程度高;②商品率很高;③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围;⑤耗费能源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图6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的功能区,若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表示居住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9.图中丙功能区分布在河流下游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社会因素 D.环境因素
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20~22题。
材料一: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在北京举行。8月24日,北京以“热烈”的艳阳、一级的空气质量“送别”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兑现了“绿色奥运”的承诺.
材料二:湖南长株潭“两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改革实验区建设吸引世界目光。美国盖尔国际集团董事会主席斯坦.盖尔1月6日在此间表示,该集团欲在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投资建设一个国际生态创新城。
20.“环境友好型城市”中的“环境友好”重在强调
A.人类与环境的对立    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C.环境的客观属性     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21.下列叙述中,与“绿色奥运”理念相符的是
A.在硬件建设方面,要把保护古都风貌,突出北京特色放在重要地位
B.到2008年奥运会时,每平方千米都有天气预报
C.在市民中提倡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自律意识
D.奥运期间,北京市大多数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邮政车使用清洁燃料
22.下列事项不符合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方向的是
A.成为多中心网络化的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城市群
B.打造成为全国区域科学发展典范
C.城市的夜晚照明部分由太阳能路灯取代
D.湘潭钢铁厂扩大冶炼钢铁的生产规模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和健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基本保证。近期全国各地屡有食源性疾病的报道(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23~25题。
23.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 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 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 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防腐剂 ④ 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4.我们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  )
A.冶炼厂所排放出的白色烟雾 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废料
25.由于养殖污染、化肥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药污染,使长三角水体中氮、磷过剩、蔬菜农药残留物超标,按清洁生产评估 ( )
A.原料的开采过程是不安全的 B.食物的加工过程是不安全的
C.食物的消费过程是不安全的 D.废弃物的处理过程是不安全的
第Ⅱ卷
二、综合题(5道小题,共50分)
26.下图分别表示A、B两个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据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中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
A国: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
(2)分析两国人口年龄构成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
A国: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
(3)为解决上述问题,两国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是:
A国: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
27.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T1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布局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划布局以下农业专业区:粮食、蔬菜、水果、乳肉。其中A区布局________最合理,D区布局________最合理。(2分)
(2)简述A、D两个农业专业区布局的理由:(4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干年后T1所示城市发展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T2所示规模,它反映了城市化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基本特征。(4分)
28.读“某城市规划图”,该市常年主导风向
为西南风,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表比较规划中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
地点 布置工厂 是否合理 判断理由
① 化工厂
② 食品厂
③ 自来水厂
④ 钢铁厂
(2)为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更好,若从A处修建铁路到B处,选A—C—B线,还是选A—D—B
线,为什么?
29.下图 为“世界主要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农业区中数字代表的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①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④ 。(4分)
(2)④地区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密集型农业(1分),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 ____ (任写3点得3分)。
(3)写出工业区中字母C所代表的世界重要工业地域的名称:______________,此类工业多为_______指向型。(2分)
30.(8分)读“黄土高原生态恶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归纳,造成黄土高原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6分)
(2)为了协调人地关系,控制黄土高原的生态恶化,我们必须走_________________发展之路。(2分)
必修Ⅱ综合检测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B A C A A A B A C C A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D C B D B D B D D B C D
二、综合题(5道题,共50分)
26.(1)A国: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缓慢,甚至会出现负增长(2分) B国:少年儿童人口比例较高,人口增长过快(2分)
(2)A国:劳动力不足,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龄人口对社会形成过重负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等(2分) B国:生活水平较低,教育投入加大,就业困难,资源、环境压力过大,社会负担过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等(2分)
(3)A国:鼓励生育,制定相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迁移政策,完善老年人保障体系等(2分) B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增加教育投入和就业机会等(2分)
27.答案:( 1)蔬菜(1分) 粮食(1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2)A:接近消费市场,就近销售,能承受较高的地价(1分) B:离市区较远,地价较低,有大面积平地便于耕作(4分)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或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1分) 城市人口增加(4分)
28.(10分)(1)否 上游,污染水
是 市中心,接受消费市场
否 下游 水不干净
是 接近能源产地,交通方便,且位于城区外的下风向
(2)A-D-B 施工方便,不打隧道,减少工程量。 绕过市区,减少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29.(1)混合农业 商品谷物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 大牧场放牧业 季风水田农业 (2)劳动 小农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3)硅谷 技术(10分)
30.(1)过度开垦草场;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破坏植被(每点2分,共6分,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可持续(2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学习目标】
1.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对遥感(RS)具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结合实例,说明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运用有关资料,说明和解释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应用。
3.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形成原理,举例说明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要点解读】
1.重、难点透析
(1)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对于遥感工作原理不要求涉及“专业机理”,定位到“工作过程”程度即可, 遥感的应用是重点目标之一。通过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检测中的具体应用与功能,进一步认识遥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遥感对传统测量、测绘技术,环境普查手段、灾害评估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并要能够结合遥感的具体应用,说明遥感的功能和意义。不要求进行遥感图象判读,但可适当了解遥感图像的分类知识 。
(2)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地理科学研究的技术方法。GIS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在土地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灾害预测、投资评价、城市规划建设、政府管理等众多领域。需要用典型案例、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案例进行GIS学习。对GIS的操作技能不作要求,但需要对GIS基本概念、发展与基本原理有简单的认识。
(3)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球定位系统(GPS)的工作机制很复杂,不要求对其做深入研究,关于GPS的基本知识,能了解其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过程即可。GPS卫星接收机种类很多,常用的GPS接收器根据型号分为测地型、全站型、定时型、手持型、集成型;根据用途分为车载式、船载式、机载式、星载式、弹载式。关于GPS的应用,要求能结合具体实例,介绍那些与我们生活实际相近的应用领域(如交通、农业、公安、气象、地矿等)。
2.易错辨析
(1)地理信息系统不是全能的。
地理信息系统并不是全能的,它只能采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所采集的信息是按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来反映地理实体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它只能分析具有“地理空间分布特征”的信息或地理问题。
(2)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并不意味着卫星定位必须使用4颗以上的卫星。
根据3颗卫星提供的材料,运用数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静止物体的位置。有4 颗卫星提供材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确度外,还可以迅速计算出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因此,使用3颗卫星就可以粗略定位了。
3.知识整合
(1)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的典型应用
(2)遥感的分类
分类标准 类 型
平台的高度 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
传感器是否主动发射电磁波 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
电磁波的波谱范围 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等
应用领域或专题 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等
【学法指导】
1. 对RS、GPS、GIS基本概念、发展与基本原理以及基本工作过程要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以便对它们有更好的理解
2. 运用有关资料,结合实例,了解RS、GPS、GI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城市管理、定位导航等中的应用。
3.加强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要能通过图形来分析、解决有关RS、GPS、GIS的应用问题
【梯度练习】
A组
1.下列不属于遥感技术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A.目标物 B.传感器 C.信息传输接收装置 D.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
2.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是
A.GPS B. RS C. GIS D. GBS
3.若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你需要拥有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 GPS信号接收机
4.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分布在距离地面20200千米的6个轨道面上的多少颗卫星组成
A.3颗 B.4颗 C.21颗 D.24颗
B组
5.若把长沙市2000年与2008年的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6.与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相比,GPS技术具有的特点是
A.中间处理环节较多且复杂 B.全天候操作,信息自动接收、存储
C. 测量精度高,操作复杂 D.仪器体积大,不便于携带
7.航天遥感与航空遥感相比较
A.航天遥感覆盖的范围比航空遥感小
B.航天遥感对地物的分辨率与航空遥感几乎一样
C.航天遥感对地物的分辨率比航空遥感低
D.航天遥感比航空遥感的机动性强
C组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图3—3—1回答第8—9题。
8.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
的波段有
 A.红外线和可见光  B.X光和紫外线 
 C.可见光和X光   D.紫外线和可见光
9.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A.划分植物类型
B.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C.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D.估计工业的产量
地理必修Ⅲ模块综合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关于一个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区域的特征有
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 ④开放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关于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可全面度量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B.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C.在工业化阶段,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均衡增长态势
D.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右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图回答4—5题
4、图示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示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回答6—7题
6、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7、产品生产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是
A.加工阶段 B.设计阶段 C.营销阶段 D.以上都不是
8、我国政府推动西部地区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④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右图为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读图回答9-11题。
9、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① M城市代表上海 ② d包括京广、兰新等铁路 ③ N城市代表武汉 ④ c可能是长江,也可能是黄河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10、关于我国经济格局模式的正确叙述是
① b经济带的发展是因为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 经济最发达的是b经济带
③d经济带矿产资源、能源丰富 ④ a经济带技术指向型工业发达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1、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等地,其考虑的因素是
① 劳动成本 ② 土地成本 ③ 科技成本 ④ 原料成本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12—1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13、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大陆性气候减弱 D.光照条件变差
14、洞庭湖区在过去一段时期内面积不断缩小,特别是20世纪六十年代后缩小的速度加快。引起该湖区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泥沙淤积 ②气候变暖 ③南水北调 ④围湖造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主要条件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石油资源丰富 C.科技发达 D.水电、火电、核电丰富
16、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发展注重了
A.以畜牧业为主 B.以种植业为主
C.农、林、牧、渔综合发展 D.美化环境,发展旅游业
17、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18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8、右图是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该种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左图中的哪一个农业带
A.B处 B.C处 C.E处 D.F处
读图,并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9-20题.
19、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该区的煤炭工业趋于衰落,其主要原因是
A.德国煤炭资源已经枯竭
B.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世界能消费构成中的主要能源
C.工业生产中单位产值的耗能量上升,成本价格高
D.世界性煤炭过剩
20、目前,在以下四种货物中,经F河运入该区且运量最大的是
A.煤炭 B.铁矿石 C.钢材 D.机械
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通过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据此回答21-22题。
2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②丰富的矿产资源
③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④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22、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23、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
A.经度、距离、海拔    B.经度、纬度、海拔
  C.纬度、相对高度、距离  D.到两极、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
24、投资商在某城市内进行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时,可利用该城市的GIS系统作综合分析,调取的主要参考图层是
A.地形图层和供应商分布图层 B.交通图层和人口图层
C.工业区图层和居住区图层 D.服务企业图层和通讯图层
25、GPS技术对交通的重要作用有
A.增加能源消费 B.降低行车速度 C.导航 D.加快行车速度
第Ⅱ卷
二、综合题(5道小题,共50分)
26、(10分)读下面材料,结合右图和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对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
之欲出从中国地图上看,山东与日本一衣带水,
和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距这两个国家最近的省
份,具有经贸往来的地缘优势。在中国加入WTO、
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内
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山东半岛制造业
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就成为更
加迫切的现实。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山东,
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
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互补性,势必为山东与日韩等国扩大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而现实情况表明,这种发展潜力正愈益凸现。资料显示:仅2002年头3个月,山东与日韩贸易总额就分别增长了12%和34%。
(1)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4分)
(2)山东成为日韩产业转移基地优势在哪里? (4分)
(5)从工业地域分布来看,日韩产业向山东转移的工业类型主要有哪些?(2分)
27、(9分)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2分)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2分)
(3)请简述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具体措施(5分)
28、(8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有关问题。
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频繁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出现断流,且日趋严重。1998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自1998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以来,通过水库的合理调度运用、加强黄河水资源的有效管理等措施,有效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断流危机,已实现了黄河连续7年不断流。
(1)试分析黄河下游易断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目前黄河已连续多年不断流,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29、(12分)2007年l月9日下发的《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业效益和竟争力。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和美国玉米带分布地区图
(1)说明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影响中美两国玉米带形成和发展的共同社会经济因素有 。(2分)
①劳动力 ②机械化程度 ③市场 ④农业生物技术 ⑤交通运输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④
(3)图中沼泽地有何重要作用?简述保护该沼泽地的主要措施 ( http: / / www. )。(6分)
30、(11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正以    、   、
    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2)分析图示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3)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
(4)在上图所示区域中,香港以自由贸易(转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地理必修Ⅲ参考答案
第一章梯度练习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D 6.B 7.D 8.B
9.(1)劳动密集 加工 销售 前店后厂
(2)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优势明显的周边地区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着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
(3)布局特点:汽车整车厂及其零部件厂在地理上集聚(以集群方式布局)
形成原因:及时交货、减少运费;便于交流协作与技术创新
第二章梯度练习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B 6.A 7.C 8.D 9.D 10.B
11.(1)煤炭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2)科技发展,使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体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3)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新兴工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为主),改造老工业
(包括技术、设备改造,减少厂矿企业数量等),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调整工业布局;
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消除污染,美化环境。(说得有道理酌情给分)图二地区应
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
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三章梯度练习参考答案
1.A 2.C 3.D 4.D 5.C 6.B 7.C 8.A 9.C
模块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D D B C A A A B C B B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D D C A B B B D A B B C
二、综合题(5道题,共50分)
26、(共10分)
(1)两国人多地少,劳动力成本高,土地资金高,资源能源短缺。(4分)
(2)山东省与日韩距离近,经济在全国相对比较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达,市场广阔,交通运输发达(发达的公路运输及便利的海洋运输),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石油资源丰富。(4分)
(3)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污染严重的工业 (2分)
27、(共9分)
(1)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1分)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1分) 。
(2)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1分);乱砍滥伐,过度开垦(1分);
(3)①合理利用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5分)
28、(共8分)
(1)自然原因:黄河流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 ( http: / / www.21cnjy.com )冬春季节降水少,入河水量少;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没有支流汇入,也几乎没有地下水补充;北方干燥风大,蒸发量大。(每答1点1分,满分2分)
人为原因:上、中游沿岸城乡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水多,致使流入下游水量极少直至无;上、中游流域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旱季时汇入河流的地下水减少。(每答1点1分,满分2分)
(2)河流资源开发与利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该全流域一盘棋,统一管理与调配,统筹兼顾各方(区域)利益;要通过立法或有关条例规范流域内资源利用方式;可以通过一定工程措施和管理方式来进行水资源的合理调配。(答出1点2分,满分4分)
29、(共12分)
(1)夏季高温多雨;灌溉水源较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4分)
(2) C (2分)
(3) 沼泽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成部分,)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它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都有重要作用;东北地区沼泽地也是我国珍稀动物的栖息地。(4分)
不再开垦荒地,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2分)
30、(共11分)
(1)香港、广州、深圳(3分)
(2)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2分)
(3)地理上毗邻港澳,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2分)
(4)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二产业闻名。这两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4分)
图3—1—2
图3—2—1
图3—2—2
图3—2—3
图2-4-1
环境污染
人口增长
基数庞大
增长率较高
物质需求超过环境供给能力
人口压力大
资源短缺
废物排放超出环境自净能力
生态恶化
环境问题
控制人口规模
人地协调发展
图2-4-3
图2-4-5
图2-4-4
4.0
3.0
2.0
1.0
4.0
3.0
2.0
1.0
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率%
死亡率%
① ② ③ ④
图1
图2
图4
图3
图5
图6
图9
地理信息系统与
城市管理的典型应用
应用四:基础设施管理
应用一:城市规划和管理
应用二:土地利用与管理
应用三:生态环境管理
图3—3—1
II阶段
美国
日本
中国
韩国、香港、中国台湾等
III阶段
I阶段
日本
韩国


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