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06 19:3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能用实际的操作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并正确地读、写分数。
2.在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等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产生分数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抽象与概括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表达。
3.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用具】
课件、米尺、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若干、记号笔。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活认知。
(课前给每一桌准备好学具袋:长方形4个、正方形2个和圆形1个)
师:同学们,我们在数学课上曾经研究过分东西的问题,这节课老师请大家先帮老师分一分。现在每一桌都放着一个学具袋。请同学们动手打开,说说里面都有什么?
预设生:有4个长方形、2个正方形和1个圆形。
师:没错!下面我们来分一分这些图形,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哦!
请以同桌为单位,分别分一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并在学习单上记录每人分得几个图形。然后,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学生活动1。
师:下面请同学来汇报,你们小组是如何分这些图形的,每人得到几个什么图形,数量分别是多少?最好按照图形的种类来说,说的条理清晰。
预设生:我们先分长方形,平均分,每人分到2个;
除法算式表示就是——4÷2=2(个)(板书:平均分)
接下来再分正方形,还是平均分,每人分到1个;
用除法算式表示2÷2=1(个)。
最后分圆形,每人分得半个。
师:用算式表示就是1÷2=?(个),“半个”怎么表示呢?
预设生:0.5、、……
预设:学生有可能出现不平均分的情况。
师(如果出现引导):生活中我们也会有不需要平均分的情况,我们本节课就只研究平均分的情况,请学生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根据生活经验,大多数学生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准确。在冲突中体会分数的产生,当用整数不能表示出结果时,就自然而然地引出分数,这一学习过程自然又流畅。
二、引导探索,自主建构。
1.理解的意义。
师:“半个”到底该怎么表示呢?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
预设生:把它对折一下就好了。
师:“对折,这词儿用得好!经过对折,这张圆形纸被平均分成了2份,取这1份给小男孩,取这1份给小女孩,这样每人都得到了“一半”。老师画斜线的这1份就是你们说的“一半”。回想一下这“一半”是怎么来的?
预设生:平均分,分成2份,取1份。
师:一起分析一下,刚刚同学们创造的哪种表示法能把这三个意思都包括进来?
学生手指。
师:真棒!跟数学家想到一块去了!大家看,先写一条短短的横线“一”表示“平均分”,平均分成2份就在横线的下面写个2,取1份就在横线的上面写个1。读作二分之一。(板书:和读法)
师:老师提一个深层次的问题:观察除法算式1÷2=(个),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1:被除数写在横线上面,除数写在横线的下面。
预设2:都表示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师:原来就是“平均分、分成2份、取1份”这三个意思的压缩。
分给小女孩的这“一半”用表示;那分给小男孩的这“一半”呢
预设生:也用表示。
师:也就是说,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师: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新数——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师:回想一下,我们怎么找到1张圆形纸片的?
预设生:先对折,把圆形平均分成2份,再取其中的1份画上阴影。
师:你能用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表示出1张正方形纸片的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的意义的初议——表象——再议三个步骤,学生一点一点地积累对的意义的理解,直至认识12并理解它的意义。在认识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意见,不随意做出评价,让学生在与大家的交流过程中,慢慢形成对的表象的认识,直至最终理解的意义。再出示另一个分数,在练习的过程中反向去理解分数的意义。在相互交流的氛围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和大家交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学生活动2。
师:(展示学生作品)同样都是正方形纸,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呢?
师:所以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平均分成2份,取2份中的1份就是它的。
看来不管是一个圆形还是一个正方形,只要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想一想,如果换成三角形、长方形,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是的)
2.适时驻足,认识其他分数。
师:刚才同学们用圆形和正方形纸片表示出它们的,这次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纸片(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先折一折,再画一画,最后用阴影表示出其中的1份。说一说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看看大家能否创造出不同的分法,注意我们要怎么分——平均分。
学生活动3。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学生展示如何折和画的。)
总结: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写作,
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五分之一,写作……
老师相信,如果给你们足够的时间,你们一定可以展示更多的分法。
师: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3.播放微视频,让学生总结获得的知识。
预设生: 中的2是分母,短横是分数线,1是分子。
(板书:的各部分名称)
练一练,判断题。
【设计意图】把分数各部分的组成与学生动手创造分数的过程联系起来,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分数各部分组成的意义;而把分数的写法与分数各部分组成的意义联系起来,更是为了使学生牢记分数各部分的意义。
三、练习提升,解释应用。
1.师:小长颈鹿和河马大叔也学习了分数的知识,它们都认为自己吃的西瓜多,你们能学习的分数的知识,帮他们评评理,到底谁吃的西瓜多吗?同学们可以借助手中的纸片和彩笔验证你的想法,同桌之间行动起来吧!
学生活动4。
预设:>。
师:你能从下面图中发现规律吗?
预设1:同样大的图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
预设2:当分子都是1时,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
2.教材P91,做一做
1.写出下面的分数,并说一说分数的意义。
2.写出下面的分数,并比较大小,再说一说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练习,巩固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与书写方式,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印象。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