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堂 教 学 设 计
课题 走进大自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并辨别几种基本的常见的颜色。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使用油画棒、水彩笔、彩铅等方式熟悉大自然中基本的色彩,加深并体验多元的色彩表达。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对生活和自然的美好情感。
第一课时 教具 课件、范画、油画棒等
教学重点 感受大自然的丰富色彩,认识颜色,学习基本的涂色,体验色彩的魅力。 教学难点 欣赏色彩,学会利用色彩表达眼中丰富多彩的大自然。
教 学 内 容 及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与补充
尝试发现(创境激趣)老师说任意一种颜色,同学们快速在自己的水彩笔盒里找出对应的颜色,看看谁找的最快?(体验感悟)你最喜欢什么颜色?在纸上画出来让老师看一看!那大自然中有什么颜色和它是一样的呢?从而引出课题《走进大自然》。探究形成(交流探讨)刚才老师让同学们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大自然中你见过的色彩最丰富的物体或者景物是什么样呢?你能说出它们的颜色吗?教师出示大海中的图片,让学生实际感受丰富多彩的颜色组成并从画笔盒中找出对应的色彩。与学生互动,做小游戏:教师出示一年四季的图片以及与之相对的代表性的颜色,包括:红、黄、蓝、绿,让学生做连线小游戏。(演示探究)看了这么多大自然中的图片,老师也想画一个,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画的是什么。 快速找出画笔,认识不同的颜色。找出颜色,做第一次小练习,并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有花朵、动物、衣服、彩虹等,包括红色、黄色、紫色、蓝色等蓝色的大海、粉色和红色的珊瑚、黄色的鱼找出自己喜欢的四季颜色,并做涂色小练习。生:彩虹。 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回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感受大自然的五彩缤纷。由认识单一的颜色向多种颜色过度,循序渐进,利于学生接受。锻炼学生的色彩感知力和涂色能力。彩虹的画法简单,但是颜色却很丰富,第一节课,让学生拿起画笔自由表达,轻松的认识颜色。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感受颜色,学习基本的涂色和调色,学习色彩的叠加和融合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并发现利用色彩的叠加、融合等方法使颜色产生丰富而奇妙的变化。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与补充
三、联想创造(欣赏提升)渗透色彩叠加知识。欣赏图片,找一找,色彩叠加在哪里,尝试两种颜色的多种搭配方法。欣赏《日出印象》、《干草垛》、《黄昏》等画面中不同地点不同光线色彩的变化。比较《大教堂》阴晴的色彩光线变化(同一地点)(想象创造)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事物,运用铅笔、油画棒或者水彩笔,画画大自然的色彩。 学生尝试叠加的色彩效果,发现色彩的融合所带来的视觉美,提升审美能力。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做无拘无束、自由大胆的色彩表达。 采用印象派大师的作品,比较在不同光线下大自然的色彩变化。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些色彩知识的介绍只是点到为止,不做深入地分析。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色彩的叠加和融合方法,创作一幅完整的作品。 教学难点:利用色彩的叠加、融合等方法创作富有个性、感染力的作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与补充
三、联想创造(欣赏提升)欣赏教材中学生的优秀作品,为学生创作开阔思路,以便能轻松的创作自己的作品。(想象创造)1.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事物,运用油画棒或者水彩笔,画画大自然中的色彩。2.教师评价,并选取优秀作品盖章奖励,班级展示作品。 1.学习不同色调与创意的作品,大胆、自由地表达观察结果。从看到说,协调发展,从而提升审美能力。2.学生互评作品,提升审美与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小游戏。第二课时:色彩叠加。第三课时:创作完整作品。本课分为三课时讲授,学生循序渐进的感受色彩、理解色彩,进而大胆的表达大自然中的色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