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第1课
一、选择题
1.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A、B、C、D四个选项都是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因,而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因此选C项。
2.下列关于希腊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古希腊,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连绵不绝的山岭沟壑将陆地分隔成小块
②属温带大陆气候
③气候环境不适合粮食生产
④优越的航海条件为古希腊海外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希腊属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故②错。
3.古希腊人留下这样的名言:“你可以拿走我们的面包,拿走我们的空气,但你不能拿走我们的奥林匹亚精神。天之下,地之上,便是我们厮守终生的信念,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有使它更快、更高、更强……”这表明他们( )
A.崇尚精神追求 B.坚守法治原则
C.重视民主信念 D.倡导人类平等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但你不能拿走我们的奥林匹亚精神”“更快、更高、更强”说明古希腊人崇尚的是精神追求。其余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4.假如你是一位米利都的商人,准备和希腊人做生意。你首先会调查一下市场状况,你会发现最好卖给希腊人( )
A.精美的陶器 B.橄榄油
C.葡萄酒 D.粮食
【答案】 D
【解析】 希腊耕地缺乏和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生产,而冬季多雨、夏季干热的季节气候有利于葡萄橄榄的生长,为了生计希腊人常用这些物品换粮食。
5.你觉得哪一种运输方式最适合与希腊人的贸易( )
A.海运 B.陆运
C.空运 D.河运
【答案】 A
【解析】 古代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海洋是希腊人联系外部世界的大通道。
6.下列关于古希腊城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希腊人先后建立了数以百计的城邦
B.城邦往往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始终保持着小国寡民的规模
C.城邦的公民在与王权和贵族的斗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君主专制最终建立了起来
D.希腊城邦中有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繁荣的思想文化
【答案】 C
【解析】 C项不符合史实,因为根据所学可知C项中“不利”、“确立起来”应是“有利”“始终没有”。
7.对希腊城邦的公民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受到良好的系统的教育
B.公民参政权的大小基于财产状况
C.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
【答案】 B
【解析】 古希腊民主制鼎盛的雅典无论财产状况如何,公民们都享有平等的参政权。
8.著名思想家顾准在论及古希腊政治制度时说:“直接民主只能行使于‘城邦’”其主要的依据是城邦 ( )
A.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
B.具有独立自治的特点
C.有利于形成平等互利的观念
D.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意识
【答案】 A
【解析】 直接民主是指公民直接参与、讨论、决定和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民主形式,需要足够大的活动场所供公民集体参与和足够多的时间统计结果,因此它不适用于人口众多的国家,而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9.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这一观点主要强调( )
A.城邦制在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
B.城邦公民具有政治责任感
C.城邦制下重政轻文
D.城邦制度压抑人性
【答案】 B
【解析】 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有资格的公民都可以参加城邦的管理,公民有参政和管理城邦的责任感。
10.古代希腊的特点不包括( )
A.城邦民主政治发达
B.商品经济繁荣
C.影响了西方近现代民主思想
D.是古代大河文明的代表
【答案】 D
【解析】 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克里特岛,东临爱琴海,地少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粮食不能自给,只能依赖对外贸易,故商品经济繁荣。特殊的地理环境又使希腊的城邦民主政治典型而持久,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海洋文明的代表。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1/7,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
材料二 在希腊国土上,每一城邦都是独立自治的主权国家,各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
材料三 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于农耕的土地很少,但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往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
材料四 (中国)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实行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扩大自己的疆域。……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强大,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希腊城邦的特点。
(2)希腊城邦的这些特点是如何推动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
(3)希腊各城邦之间与中国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有何不同?有何影响?
【答案】 (1)面积小,独立自治,农耕经济不发达,但商品经济和海外活动频繁。
(2)面积小使公民有更多机会参与政治;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具有连续性;商品经济发达和海外活动频繁使希腊人较早接受平等、互利、民主观念。
(3)希腊城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中国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影响:希腊没有形成统一的君主专制帝国,中国形成了专制统一的帝国。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有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求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
——黑格尔《历史哲学》
材料二 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陆居者以怀土之故,而种种之系累生焉。试一观海,忽觉超然万累之表,而行为思想,皆得无限自由。彼抗海者,其所求固在利也。然求之之始,却不可不先置利害于度外,以性命财产为孤注,冒肆险而一掷之。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益勇猛,日益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
请回答:
(1)黑格尔和梁启超在分析沿海与内陆居民精神气质时,有何相同认识?
(2)结合古希腊与古代中国分析二人的说法是否合理。如何认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答案】 (1)都认为人的精神气质受地理环境影响,沿海居民有强烈的进取心,大陆居民对土地有依赖性。
(2)合理。因为古希腊多优良港湾,决定了古希腊人多从事航海,工商业发达,殖民扩张频繁,而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达,导致人民安土重迁,所以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密切。人类文明受其影响,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课件38张PPT。成才之路 · 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民版 · 必修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专 题 六古代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度是古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代表,希腊众多城邦中,雅典的民主制度最为完善,它的确立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总的发展趋势是公民逐渐突破种种限制,获得越来越多的民主权利,直至伯里克利时代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但应注意的是,做为一种比较原始的直接民主,希腊民主制度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古代罗马的辉煌集中体现在博大缜密的法律制度上。罗马法经历了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是与罗马由共和国走向大帝国的历史轨迹相关的。(1)掌握古希腊的地理环境、经济特点及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对古希腊制度的影响,认识到古希腊城邦的民主政体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2)注意以横向比较的方式,比较分析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中国先秦时期的差异,探究分析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差异,认识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个性。
(3)掌握古罗马法发展演变的过程,并对古罗马法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1)古希腊民主制的特点及评价
一方面要充分肯定雅典民主制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要深刻理解其局限性,它与现代民主政治有质的区别,另外可分析雅典民主制对我国当前民主政治建设的借鉴意义。
(2)古罗马法的深远影响
注意分析古罗马法的影响,不仅要看到其维系东罗马帝国的作用,还要分析其对近现代东西方的法制建设的深远影响,进而分析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意义。第1课 民主政治的摇篮
——古代希腊专 题 六一、蔚蓝色的希腊
1.环境优势
(1)地理位置:地处________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
(2)地形特点:多山岭、少陆地,海岸曲折,多港湾和岛屿,________条件得天独厚。
(3)经济状况:受客观条件影响,粮食生产落后,但是________发达,海外殖民活动频繁。
2.主要影响:使古希腊形成________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了________的观念,有助于古希腊________的建立。地中海 海洋资源 海外贸易 宽松自由 平等互利 民主政治 1.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希腊文明形成的重要客观因素,但不是根本因素;希腊城邦文明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地理环境外,原始部落的民主传统、城邦的小国寡民、公民的素养、工商业的发展及新兴工商业者的推动等对希腊城邦文明影响也很大。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之所以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于两者地理环境、经济活动的不同。
雅典:多山靠海,平原少,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而且海岸线曲折,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便于民主政治形成。中国:地处大河流域形成的冲积平原,农耕经济发达,易于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
1.出现时间:公元前8世纪前后。
2.特点
(1)政治上:十分珍视________;始终保持着________的状态;________没有形成。
(2)文化上:各城邦拥有基本一致的________和语言文字;共同参加奥林匹亚竞技会;富含________意识与________精神。
(3)经济上:商品经济发达,贸易活动频繁,工商业和农业方面发展到了较高水平。独立自治 小国寡民 君主专制 风俗习惯 民主 科学 古希腊城邦的政权性质和实质是什么?
性质:奴隶制国家。实质:古希腊城邦实质上是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三、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
1.地位: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________的核心力量。
2.构成:除妇女、奴隶和________之外的本城邦________组成。
3.权利:有资格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有权利参与城邦___________事务。城邦政治 外邦移民 成年男子 行政与司法
4.特点
(1)大多重视公民________的培养。
(2)公民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___________。
(3)具有强烈的___________。参政素质 智慧与平等 集体荣誉感 古希腊城邦居民都是公民吗?为什么?
古希腊城邦的居民并非都是公民。希腊公民只是城邦居民中一种具有特殊身份的团体,一般说来,只有纯本邦血统的成年男子才能成为本邦公民。这样,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外邦人、妇女,儿童就被排除在外。 [史料]
材料一 斯巴达面积3 000平方英里,雅典1 060平方英里,它们是最大的城邦,其他平均不足100平方英里。鼎盛时期,雅典、斯巴达人口均为400 000,近似为多数邻国人口的三倍。古希腊城邦特点及其与民主政治关系材料二 希腊半岛山多平原少,土地贫瘠,但有丰富的矿藏,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爱琴海的岛屿星罗棋布,最大的克里特岛像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横卧在东地中海中央,往南与文明古国埃及比邻,往东和文明古国巴比伦相望,海上交通极为方便,为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提供优越条件。
材料三 公元前8~前6世纪是殖民运动的高潮时期,数以千计的殖民城邦遍布整个地中海地区和黑海沿岸,构成多中心的古希腊世界。[问题]
从上述材料中总结古希腊的城邦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提示]
(1)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公民有更多机会参与政治。
(2)农耕经济不发达,商品经济和海外活动频繁,使城邦有较宽松的自由环境,使希腊人较早接受平等、民主观念。
(3)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使希腊人打开了眼界,便于吸收亚、非、拉地区的文明。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1)对政治的影响
为群山所分割、阻隔的小块平原,有助于形成古代希腊天然的政治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正是这种小国寡民的城邦才有条件建立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而且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即不容易形成专制。(2)对经济的影响
平原少、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条件十分恶劣,使得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且古希腊海岸曲折,众多海湾良港,温和的地中海式气候,为工商航海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3)对价值观念的影响
商品经济必须以平等作为交换原则,商业贸易的进行与发展亦要求有相应自由的环境。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4)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小国寡民的城邦,人多地少,随着希腊人口的增多,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希腊人不得不到海外去建立殖民地。殖民运动不仅缓和了希腊的社会矛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形成了古希腊民族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
A.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
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
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
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解析】 希腊多山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的重要条件,有利于民主政体的形成; 贫瘠的土地使更多的希腊人发展工商业,这促使其自由、平等观念的形成,同样推动着民主观念的形成。
【答案】 A1.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这说明( )
A.海洋是古希腊文明勃兴的重要条件
B.海洋是古希腊文明的唯一条件
C.自然环境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希腊人离不开海洋
【答案】 A
【解析】 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材料中体现的是我们同大海如同青蛙与水塘的关系,而B、C、D三项表述不准确,故选A项。2.“(在战争中)我们所应当悲伤的,不是房屋和土地的丧失,而是人民生命的丧失。”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的这番话,体现了对人民的重视。但他所说的“人民”是指( )
A.外邦人 B.奴隶
C.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D.雅典妇女
【答案】 C
【解析】 雅典的公民是指成年男性,他们承担起保卫城邦的责任。3.古希腊人向海外殖民扩张的原因是( )
①农耕经济发达 ②优越的地理位置
③航海业的发展 ④地少人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这类题目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就是排除法。古希腊多山川,导致农业土地较少,所以题中①不符合史实,选B项。4.古希腊城邦( )
①具有“城市国家”之意
②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③小国寡民、独立自治是其突出特征
④有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繁荣的思想文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了古希腊城邦的概念和特征。其中①属于概念,②③④属于特征,故选A项。5.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产生了灿若群星的文化巨匠,最主要的原因( )
A.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
B.人们享有较高程度的自由
C.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
D.希腊人享有广阔的思想空间
【答案】 A
【解析】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正是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才使人们享有较高程度的自由,享有广阔的思想空间,从而形成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精神,促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专题六 第2课
一、选择题
1.(2015·石景山)历史学家指出:雅典民主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非强权者的恩赐、赏予。“更非强权者的恩赐、赏予”的主要原因是( )
A.执政官们的坚决改革 B.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
C.民主政治的全面扩展 D.广大平民的长期斗争
【答案】 D
【解析】 在雅典城邦中,旧氏族贵族实行专横统治,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对此非常不满,普通民众更是苦不堪言,很多人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尖锐,新兴工商业者和普通民众的斗争,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不是“强权者的恩赐、赏予”,故D项正确;执政官们的坚决改革、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B两项错误;民主政治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全面扩展,故C项错误。
2.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梭伦写道:“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下列措施中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
①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
②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③四百人议事会的建立
④陪审法庭的设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寡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①错误;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第四等级的公民不可入选,不能体现“一视同仁”,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15·江南十校联考)德国历史学家西格弗里德·劳菲尔指出:“这两条原则,即所有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所有决定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是古代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相似的特征……所以现代政治思想起源于古代雅典。”以下最能集中体现雅典“大多数人的意志”的是( )
A.公民大会 B.抽签方式
C.公民法 D.津贴
【答案】 A
【解析】 材料“所有决定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即人民主权,雅典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体现直接民主,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故A项正确。
4.“每一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的会议,掌管财政、军事、外交、民政大权。”材料反映的这一改革( )
A.按照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以地区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
C.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D.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
【答案】 B
【解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每一行政区中的公民……组成一个五百人的会议”可知这应为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故本题应选B项。A项为梭伦改革的内容;伯里克利时期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并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排除A、C、D。
5.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这说明( )
A.雅典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
B.公民大会是最高司法机关
C.政权掌握在绝大多数人手中
D.雅典公民通过投票参与国家管理
【答案】 D
【解析】 有投票权利的是雅典公民,A错在“人民”;公民在城邦中是占少数的,C错误;最高的司法机关是陪审法庭,B错误。
6.(2014·山东·21)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答案】 A
【解析】 材料强调了所有牺牲的战士都不写明家世,实际是强调了公民的平等,故答案为A。所给材料并没有强调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才这样做,不是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就不这样,并没有强调军事斗争的重要性,排除B项。所给材料并没有涉及宗教方面的信息,故排除C项。所有牺牲的战士显然是不存在血缘方面的信息,排除 D项。
7.“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的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A.雅典没有不参政的男人
B.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利益
C.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D.雅典民主政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
【答案】 C
【解析】 A表述错误,参政的都是成年男性公民;B只是维护公民的利益;D雅典民主政治是少数人的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8.(2015·菏泽)在雅典城邦,只有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才能参加公民大会;在雅典,只有父母均为雅典公民者,儿子才能成为雅典公民。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
A.具有身份限制 B.具有暴政色彩
C.属于直接民主 D.人民主权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成为雅典公民必须考虑其父母的身份,故A项符合题意,其他各项与材料不符。
9.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群众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对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群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说明( )
A.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逐渐遭到破坏
B.群体决策感情用事影响政治质量
C.集体决策有利于维护雅典城邦安全
D.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贵族的民主
【答案】 B
【解析】 从政治家受罚的原因和柏拉图的问题可反映出雅典直接民主政治的弊端,直接民主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专制,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10.下列一组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
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
【答案】 D
【解析】 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希腊的雕塑、戏剧、建筑等方面的发展,而这些发展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希腊的民主政治的促进作用。
二、非选择题
11.某校高一(2)班组织进行了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研究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组探究主题是“古代的东西方政治文明”
图1
秦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图2
公民大会碑刻
材料
政治体制
概括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因素
(1)请你完成上面的研究表格。
(2)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作为历史材料,图1与图2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3)第二组同学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则历史短文,题目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为此,他们选用了以下四个关键词:“民主政治”“希腊文明””催化剂”“暴力机器”。
请你依据这些关键词,把这则历史短文写完整。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00字以内)
【答案】 (1)政治体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奴隶制民主政体。
主要因素: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形态方面作答。
(2)图1是经过后人整理的材料,属于文字类型的图示材料。图2是实物材料,历史信息更具形象性和客观性。
(3)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促成希腊文明臻于极盛,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但是,雅典民主政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材料二 下面是雅典居民比例图。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伯里克利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雅典民主制的三个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其余居民”在雅典指的是哪些人。
(3)根据材料一、二,谈谈你是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的。
【答案】 (1)特点:①城邦的权力属于全体公民;②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③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的公民,无论贫富均可担任公职。
(2)奴隶、妇女、外邦人、未成年的男子。
(3)“最狭隘”指享有民主权利的人太少;“最充实”指全体公民在立法及治理公共事务上有直接与平等的权利。
课件46张PPT。成才之路 · 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民版 · 必修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专 题 六第2课 卓而不群的雅典专 题 六这座神庙其实不太大,但建筑师采用了大量十多米高的石柱,使神庙显得雄伟、突出。从帕特农神庙的遗迹上,人们还发现了大量的雕刻作品,这些雕刻作品反映了当时雅典人祭祀活动和当时的神话传说。
古代希腊为何能创造出雄伟的建筑呢?希腊人是如何一步步迈向民主政治的?这种民主政治有怎样的历史价值和局限性呢?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1.雅典的成就
(1)发达的商品经济、健全的________体制和辉煌的古典文化,使雅典不愧为“全希腊的学校”。
(2)雅典的民主制度堪称古代西方世界政治文明的典范。民主政治 2.梭伦改革——初步奠基
(1)背景:
①在雅典国家形成之初,贵族垄断了一切大权。
②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________阶层要求发展城邦民主政治,促进工商业繁荣,
③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________。
(2)措施:
①经济上:颁布“________”,使沦为债务奴隶的人重获自由,并采取措施促进工商业发展。 工商业者 执政官 解负令 “解负令”并不是解放所有的奴隶,只适用于那些曾经是公民,但由于贵族的盘剥而沦为奴隶的人。其推行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扩大了公民的基础。缓和了社会矛盾。
(2)政治上: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雅典最高法院——________以受理公民投诉。陪审法庭 在梭伦改革中,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来讲有什么进步意义?
公民按收入的多寡享受政治权利,动摇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为民主政治开辟了道路。
(3)特点: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的________政策。
(4)影响:
①局限: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
②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________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中立 贵族专权 梭伦改革是否实现了雅典社会真正的平等?
没有。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寡将雅典公民分为4个等级,事实上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3.克利斯提尼改革——正式确立
(1)开始:公元前506年,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继续进行民主改革。
(2)措施:
①重新划定以________为基础的十个行政选区。
②以“____________”代替了原来的“四百人会议”,每日轮值主席也从“五百人会议”中产生。
③从十个选区中各选一人组成“_____________”。
④制定了“________放逐法”。地域 五百人会议 十将军委员会 陶片 你认为该如何正确地评价“陶片放逐法”?
“陶片放逐法”一方面有利于正常民主秩序的维护和国家的稳定;另一方面它极易成为排除异己、政治斗争的工具,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3)影响: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________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由此最终形成。部落贵族 为什么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都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进程?
梭伦改革利用财产等级制度否定了血缘关系,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克利斯提尼改革利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两者都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进程。二、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1.背景
(1)希波战争的胜利,使希腊保存了西方古代民主政治的火种,同时也开启了希腊文明史上最为鼎盛的“________”。
(2)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民主派领袖________连任首席将军,继续进行民主改革。古典时代 伯里克利 2.表现
(1)除________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2)“公民大会”经常化,成为事实上的国家________机构,每个公民在大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3)“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_________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4)”陪审法庭”人数众多,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
(5)国家还为担任________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以保证所有公民参政。
3.影响
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了,民主政治出现“________”。十将军 最高权力 公民大会 公职 黄金时代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1.进步性
(1)雅典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________,促使国家经济、政治获得了空前的繁荣。
(2)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____________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民主制度 国家决策方式 2.局限性
(1)范围: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众多的________和外邦人也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2)性质:仅是一种原始的________,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3)方式:抽签选举和________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很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妇女 直接民主 轮流坐庄 雅典的民主与中国传统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否一样?
均不一样。雅典的民主归根结底不是大多数人的民主,而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中国传统的“民主”实际上指的是君主为民之主,绝对不是人民主权;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史料]
材料一 伯里克利讲道:“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服。”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材料二 直接民主制度唯有在领土狭小的城市国家(城邦)中才有可能。在这些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
材料三 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人,其中雅典自由民16.8万,外邦人3.2万,奴隶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之外。
——哈蒙德《希腊史》材料四 公元前399年,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苏格拉底被判死刑,他死于其毕生热爱的雅典同胞之手,民众法庭(由501位合法公民组成,罪名是否成立以多数票决定)投票的结果是280?221。……
——陈国刚《民主的审判——苏格拉底之死》
材料五 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四、五概括总结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提示]
(1)人民主权、集体统治、少数服从多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①性质: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②范围有限: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被排除在外。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参政的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④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具有阶级的局限性。1.雅典民主政治是如何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的?
第一,通过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保障民主的实施。第二,除十将军委员会外,各级官职向一切男性公民开放,赋予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三,公民大会定期审查公职人员。第四,通过发放津贴等鼓励公民参政。 (2015·唐山)在雅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民众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表明( )
A.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
B.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
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
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解析】 从材料的内容可知,在古代雅典,法律是不允许随便非议和更改的,否则将受到惩罚,其目的在于维护法律的稳定和权威。法律的修改有着严格的限制,事先要提交公民大会讨论的议案事先都要经过议事会的审查。故应选B。
【答案】 B2.雅典民主政治与今天西方民主政治的区别与联系 (2015·襄阳)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公民大会进行选举。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未成年男孩和女孩各一名、还有一名男奴隶和一名女奴隶。那么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投几票( )
A.1票 B.2票
C.3票 D.4票
【解析】 据所学知识,在古代雅典能享有政治权利的人群是成年男性公民,题干中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男主人,故选A项。
【答案】 A1.(2015·安徽·19)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于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定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答案】 B
【解析】 分析材料信息“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即可得出B项正确,其他各项与材料不符。
2.一个雅典公民,他身上不会发生的事情是( )
A.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述
B.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C.他可以和他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答案】 C
【解析】 妇女没有参加公民大会的权力,故选C项。3.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所有的官职(十将军除外)向全体公民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抽签选举的方式担任政府中的各级官职。这表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方式是( )
A.间接民主 B.直接民主
C.人人平等 D.机会至上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主政治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是直接民主,二是间接民主,因此排除C、D两项。从材料中“任何人”“抽签选举”可知,这应当是直接民主。4.“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 )
A.人民主权 B.轮番而治
C.君主专制 D.代议制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阐述能力。公民大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一切公民都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此可以看出人民主权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5.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这种形式优于君主专制的依据是( )
①多数人比一个人拥有更多的信息和智慧
②真理掌握在多数人手里,多数人参与不会犯错误
③多数人自我调解的能力较君主个人相对容易
④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②中“多数人参与不会犯错误”不正确,排除,故选B项。
专题六 第3课
一、选择题
1.(2015·石景山)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生“成文法”,可以说是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一个新的时代,使这个“新的时代”到来的事件是( )
A.产生公民法 B.汇编成《民法大全》
C.形成万民法 D.制定《十二铜表法》
【答案】 D
【解析】 习惯法成为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焦点,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故D项正确;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是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都与题意无关,故A、B、C各项错误。
2.(2014·新课标Ⅱ·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答案】 B
【解析】 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A项中贵族失去的是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力,制定法律的权力依然掌握在贵族手中;C项《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斗争的产物,贵族的让步不是决定作用;D项平民与贵族由于阶级属性的差异,政治诉求不可能日趋一致。
3.下面漫画体现了罗马法的哪一原则(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律至上
C.维护私有财产 D.不告不理及无罪推定
【答案】 C
【解析】 漫画体现了罗马法的一个重要作用,即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维护公民的私有财产,以缓解社会矛盾。
4.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罗马的法律之所以被称为公民法主要是因为( )
①适应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
②主要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③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答案】 B
【解析】 解题关键是熟悉教材,公民法的适用范围有一定的狭隘性,万民法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5.“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中提供的信息看,这属于不告不理的原则,这说明罗马法比较重视法律程序,A项正确;B、C两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错误;材料表明罗马法维护奴隶制度,故D项“人人平等”不正确。
6.古代罗马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关系是( )
A.万民法以公民法为前提和基础
B.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全盘否定
C.两者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并行法律
D.公民法和万民法的适用范围相同
【答案】 A
【解析】 万民法是在不触动原有公民法体系的前提下,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而制定的,它是对公民法的继承与发展,因此排除B、C两项。万民法的适用范围是整个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各族人民,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排除D项。A项正确表述了两个法律的关系。
7.一位著名的古罗马法学家说:“事实上有一种真正的法律……它不会在罗马立一项规则,而在雅典立另一项规则,也不会今天立一种,明天立一种。有的将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期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的法律。”该法律指的是 ( )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自然法 D.罗马法
【答案】 C
【解析】 材料突出该法律“永恒不变”,适用于任何地方和民族,这与自然法的特征相符。
8.罗马帝国时代重视法律建设的根本原因是( )
A.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B.满足公民政治的需求
C.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
D.重视发展罗马文化
【答案】 C
【解析】 抓住“根本”,法律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主旨就是为了更好的维护统治。
9.一位美国法学家说:“尽管罗马帝国的人口或许为5千万,但现在有8亿7千万人生活在由罗马法所造就的体系之下。”这表明( )
A.罗马法使用范围很广
B.罗马法影响范围很广
C.罗马法内容庞杂,成就辉煌
D.罗马法征服并控制了世界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非常大。世界其他地区只是受到了罗马法和罗马法精神的影响,并非罗马法在世界各地使用,故A、D说法错误。题干材料与C项内容没有必然联系,排除。
10.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贵族的利益而颁布的,排除含③的选项即可。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表、第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带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自《十二铜表法》
请回答:
(1)你认为,这些法律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为什么?
(2)这些法律规定究竟是对贵族有利还是对平民有利?为什么说《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
(3)你如何认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1)没有,因为根据法律条文明显划出了贵族、平民、奴隶三个等级。
(2)贵族。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曲解习惯法。
(3)法律从来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无论是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还是资本主义法律都是以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为基础和以社会不平等原则为起点的。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不能享受此法的保护,被称为公民法或者市民法,内容主要是有关罗马共和国的行政管理、国家机关及一部分诉讼程序的问题。公民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法律的主体范围狭小、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保留大量氏族残余等。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罗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有名的万民法。
材料二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欧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无不受到罗马法的影响。20世纪初罗马法的影响经过日本,延伸到了中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出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来罗马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发生变化的背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析其影响深远的原因。
(3)你认为罗马法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答案】 (1)从公民法到万民法。背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疆域的不断扩大;政治统治的需要与法治传统的确立。(2)表现: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原因: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体系科学、完整。(3)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公正至上。
课件41张PPT。成才之路 · 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民版 · 必修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专 题 六第3课 罗马人的法律专 题 六
罗马的伟大不仅仅表现在那些古老的罗马建筑以及蕴涵在其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它给我们人类社会留下了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罗马法律是如何创建完善的呢?他又为何影响如此深远?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制定背景
(1)罗马是________文明的正统继承者和西方古典文明新的开拓者。
(2)广大平民极力要求制定________来保障自身的权益。
2.诞生标志:公元前449年颁布的《___________》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3.内容:涉及________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________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古希腊 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 法律诉讼 财产 4.评价
(1)积极性:是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它限制了________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________的垄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________的利益;是罗马________的起点。
(2)消极性:是以往罗马________的汇编,其中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________的不合理法规。贵族 法律知识 平民 成文法 习惯法 贵族特权 《十二铜表法》有什么特点?其目的如何?
特点:保护私有财产;保留了习惯法的落后习俗,如“同态复仇”;主要还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专政,巩固罗马共和国。二、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1.公民法
(1)概念:从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________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
(2)适用范围:专门适用于________的法律。
(3)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________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________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3 罗马公民 国家事务 个人财产 2.万民法
(1)背景: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版图不断扩大,________不适应新的形势,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________体系。
(2)适用范围: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3)特点: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变得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解____________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4)实质:成为巩固________的重要工具。公民法 万民法 贸易及财产 罗马统治 罗马法发展演变的原因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这是平民反贵族斗争的结果。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这是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
总之,罗马法是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演变的。三、西塞罗和自然法精神
1.西塞罗:罗马共和国晚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法学家,被誉为“____________”。
2.自然法
(1)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________。
(2)评价:是整个________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标志着________的高度成熟。自然法之父 法律观念 法律科学 罗马法学 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之间关系如何?
它们都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罗马法从形式来分,可以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从适用范围来分,可以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都是具体的法律,而自然法则是一种法律观念。四、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1.公民法的作用
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________的积极性。
2.万民法的作用
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________,促进了________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参政 罗马政权 社会稳定 3.对后世的影响
(1)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________时期两度掀起热潮。
(2)成为近代______________的渊源和现代法律的先驱。
(3)罗马法中所蕴涵的________、________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文艺复兴 资产阶级法学 人人平等 公正至上 罗马法能成为影响深远的法律体系的原因有哪些?
(1)罗马法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得到修正、完善,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2)罗马帝国疆域辽阔,被征服的国家和地区无一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先进的罗马法的影响。
(3)罗马法的发展、完善是罗马统治者重视法学、尊重法学家的结果。
(4)罗马法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有利于它的传播和发展。[史料]
材料一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
——《查士丁尼法典》
材料二 罗马共和国晚期的“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认为,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材料三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的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罗马法的基本内容及实质[问题]
(1)材料一、二蕴含了哪些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三可知罗马法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1)①蕴含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②蕴含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说明罗马法的实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维护罗马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一、公民法和万民法 (2014·江苏·12)“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
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
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解析】 材料中公民法规定罗马公民都可以受到保护,可知公民无论在本邦还是外邦都受到法律保护,A正确。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是在公元前5世纪晚期颁布,所以排除C项。居民不等于公民,公民只是居民的一部分,排除D项。万民法颁布于3世纪以后,排除B项。
【答案】 A二、从罗马法看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对古罗马社会的作用
(1)罗马法律调节罗马社会矛盾和生活秩序,解决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全面发展,维护了罗马奴隶主统治。
(2)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3)帝国时期:罗马法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2.对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影响
(1)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有力武器(如自然法思想)。
(2)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大多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法律(如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民法典》《人权宣言》等)。
(3)罗马法明确指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对现代世界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资产阶级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制度都源于罗马法。中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等也深受其影响。 (2015·菏泽)《十二铜表法》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 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保护私有财产
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D.保护平民利益
【解析】 据材料信息,“筑篱笆不得越界”、“筑围墙、挖沟、掘井应留空地”,这些都有利于保护其他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故选B项。
【答案】 B1.(2015·肇庆)公元前452~前450年,古罗马编订出《十二铜表法》,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中
C.公元前4世纪初 D.公元前4世纪中
【答案】 B
【解析】 公元前452~前450年可以表述成公元前5世纪中期,公元前指的是公元元年之前,应该向前推算。2.万民法逐渐取代公民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被征服者无法享受公民法,引起社会动荡
B.随着对外扩张,经济活动中出现一些新问题
C.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之间出现新的矛盾
D.罗马公民对公民法的不足提出改革要求
【答案】 D
【解析】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是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原有的罗马法无法适应,于是万民法应运而生,D项与史实不符。3.古罗马《民法大会》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决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
A.重视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了判处一个人有罪,应该有“证据”,如果证据不足,应视其无罪。4.(2015·新课标Ⅰ·32)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称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答案】 C
【解析】 法官审案应依据法律,故A项错误;B项不能体现证据和公平,故排除;“正义女神双眼蒙布”,这体现了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来作出公正的判决,故选C项;D项“排除一切”表述过于绝对,故错误。5.下列一组关于早期罗马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①早期罗马法只有习惯法
②早期罗马法没有成文法
③早期罗马法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④早期罗马法本身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早期的罗马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具有明显的狭隘性,故③表述不正确,排除含③的选项。课件18张PPT。成才之路 · 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民版 · 必修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专 题 六专题整合专 题 六题型特点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具有形式多样、知识覆盖面广、命题灵活等特点。
材料来源
(1)历史文献类:包括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历史文献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之一,其作为材料的来源,可信度比较高。[技能]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解题技法
(2)文学作品类: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传说、名言警句、口号等。史实是文学创作的来源之一,但文学作品已经对史实进行了加工,有了虚构和夸大的成份,应注意甄辨。
(3)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的文字材料。解题方法
(1)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2)注意每段材料出处(包括时间、国别、作者等信息)。
(3)明确材料的主题及蕴藏的本质内涵,进行分析判断。
(4)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逐项分析备选项,作出判断。1.(2013·安徽·19)伯里克利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里克利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答案】 C[体验]【解析】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遭治罪的是对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对一切神明不同见解者,不是和伯里克利持不同见解者,排除D项;材料没有涉及雅典公民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排除A项;材料强调对不尊神明和宗教的进行治罪并没有表明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排除B项;在雅典的民主制度下,公民的言论自由也不能得到保证。选C项。2.(2013·四川·8)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这里的“同样情形”不包括( )
A.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B.伯里克利才能杰出
C.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D.雅典面临外邦威胁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古希腊雅典政治。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据题干材料前半部分反映出的信息可确定C、D两项正确,从题干材料后半部分信息可知B项正确,雅典公民好战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符合题意的答案选A。3.(2013·浙江·20)“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A、C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表述与题干中反映出的法律文献不符,罗马扩张后的法律不再是单一的公民法,而是主要调节财产纠纷的万民法;据材料中“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可知罗马法中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因此正确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