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第六单元综合练习
作业等级:
一、基础知识我能行
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校本作业—六年级数学
祝贺你顺利完成练习,再检查一遍,好吗 第2页
1.看拼音写词语。
máo dùn róng yù fàng sì shū yíng mó quán cā zhǎng
( ) ( ) ( ) ( ) ( )
下列称呼与岁数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B.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
B.花甲(五十岁) D.古稀(七十岁)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吓唬 赏识 哭笑不得 龇牙列嘴 B.航行 脚力 自相予盾 出谋划策
C.引荐 瞄准 撕心裂肺 风平浪静 D.船舱 放律 心惊胆战 胸有成竹
4.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吾矛之利 锋利 B.道旁李 道路
C.冀复得兔 希冀 D.誉之日 荣誉
5.下列词语中“立”与“不可同世而立”的“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立竿见影 B.势不两立 C.坐立不安 D.戴罪立功
6.按要求填空。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誉其矛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写一写。
8.下面一段话含错别字、错误标点、病句各一处,请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我的作文“故乡的桥”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这对学校来说是史无前列的。
躺在床上,上台领奖的场景就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回响。
9.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做事情要注意思维方式,这样才能避免陷入困境。《自相矛盾》告诉我们( );《田忌赛马》启示我们( );《跳水》教会我们( )。
A.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学习用比较、分析、重组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
B.说话办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能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
C.遇事沉着果断,要先分析当时的情况,再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课外阅读我最棒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祠:祭祀。②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③卮(zhi):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④相谓:互相商议。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酒且饮之(拿,端) B.蛇固无足(固定)
C.终亡其酒(失去) D.遂饮其酒(于是;就)
(2)下列句中的“之”字指代的内容与其他个不同的一项是( )
A.数人饮之不足 B.引酒且饮之 C.子安能为之足 D.一人饮之有余
(3)下列对“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蛇本来就没有脚,可以给它添上脚吗
B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替它添上脚呢
C.蛇本来就没有脚,难道不应该给它添上脚吗?
D.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没有给它添上脚呢?
(4)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
推测一下为什么另外一位门客要“夺其卮” 试写出他的思维过程。
(5)文中最先画蛇的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文本写下来。
这个寓言故事给你了怎样的启发 请写下来。
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之地。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扎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
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可是要渡过大江,非坐船不可。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就像平地样。他只等士兵练好了在水上打仗的本领,就下令渡江。
周瑜手下有一员老将,叫黄盖。他对周瑜说:“曹军八十万,我军才三万,相差太远了。跟他们长期相持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我看他们船尾接船头,船头接船尾,把船连在一起,如用火攻,他们想逃也逃不了。”
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可是这一仗怎么打,还得想个计策。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便向周瑜说了一遍。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办。
黄盖写了一封信给曹操,说东吴兵少,抵挡不住曹军八十万大军。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他愿意脱离东吴,带兵士和粮草投降曹操。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不得了。
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面隐隐约约有些帆船,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曹操定睛一看,竟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不一会儿已经来到江心,船头的大旗上分明写着一个“黄”字。曹操笑着说:“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降了。”
不错,趁着东南风来的正是黄盖的船,一共二十条,都用幔子遮着,船里不是兵士,也不是粮草,而是芦苇,上面铺满火硝、硫磺,还有几条小船拴在大船后面。
黄盖的船把帆张足,快得像离弦的箭。周瑜带着兵船跟在后面。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了,很是高兴,因此毫无防备。
黄盖的船离曹操的船队不到二里了,黄盖叫兵士们把二十船芦苇一齐点着,大家上了小船,解了缆绳,让这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队。曹操的战船被铁索连着,没法散开,一下子都着了火。火又蹿上岸去,岸上的兵营也跟着烧了起来。
火光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岸。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曹操坐小船逃上北岸,忽听得背后鼓声震天,周瑜的兵追来了。曹操见手下的兵将丢盔弃甲,无心应战,只得带着他们从华容道逃跑了。
1.选段中的这个故事选自四大名著中的(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2.黄盖写信投降曹操的原因时 ( )
A.这是东吴的计策,为后来打入敌军内部引火烧营作铺垫。
B.东吴兵力少,粮草不足,打不过曹操的八十万大军,投降是无奈之举。
C.黄盖与周瑜不和,渴望先用计策打败曹军,然后以此邀得头功。
D.黄盖深受曹操的恩惠与厚待,欲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不忍失信于曹操。
3.关于赤壁之战东吴取胜的原因,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曹操轻敌大意、自以为是 B.黄盖、周瑜巧使计策
C.东南风助阵,占据天时地利 D.东吴兵力众多,粮草充足
4.文章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联系文本,把理由写下来。
黄盖献计周瑜,帮助吴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获全胜。推测一下他是怎么想到如此妙计的呢?试着写出黄盖的思维过程。
五下—6—第六单元综合练习
作业等级:
一、基础知识我能行
看拼音写词语。
矛盾 荣誉 放肆 输赢 摩拳擦掌
2.B
3.C
4.D
5.B
6.按要求填空。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2)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7.考试成绩不理想,回家鼓起勇气和父母说明,在等待父母回应的时候,明明只有几分钟,却好像是过去了几小时;
和朋友一起做游戏的时候太忘我了,一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
8.下面一段话含错别字、错误标点、病句各一处,请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我的作文“故乡的桥”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这对学校来说是史无前列的。
躺在床上,上台领奖的场景就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回响。
修改:“故乡的桥”引号改为书名号;史无前“列”改为史无前“例”;回响改为回放。
9.B A C
二、课外阅读我最棒
画蛇添足
(1)B
(2)C
(3)B
(4)他心想:“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这杯酒应该属于最先画完蛇的人,于是他夺走了酒。
(5)多此一举,不尊重客观事实,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印象。画蛇添足不符合客观规律,画蛇者为了一时的胜利,多此一举是不可取的。
(6)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能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赤壁之战
1.C
2.A
3.D
4.黄盖。黄盖勇敢机智,他对周瑜提出了火攻的计谋,并且带兵投降曹操。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