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1.1传染病及其预防 说课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8.1.1传染病及其预防 说课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07 10:0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传染病及其预防》说课稿
单元内容分析
依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构建起4条次位概念,这4条次位概念和本章另外2条次位概念共同构建了重要概念6.1,重要概念6.1和6.2相互补充,相互联系,构建起大概念6 ,因此将构建概念6 作为本节课大单元的划分依据。概念6对应着人教版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在本单元学习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人体生理的知识,进一步学习人体健康的知识,可以将理论知识发展到实践层面,将个人视角上升到社会层面。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结合生物学概念辨别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有效预防、治疗疾病的方法。(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简单的传染病预防措施、急救方法,学会科学、合理地用药。(生命观念、探究实践)
3.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并设计简单实验探究有关人体健康的问题。(探究实践)
4.能够关注并举例说出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常见疾病对人体和社会产生的危害,自觉抵制不良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树立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生命观念、态度责任)
单元情境设计
根据对课标和课程内容的分析,将本单元划分为五个课时,分别对应构建了相应的次位概念。新冠疫情后,人们对健康问题越发关注,常常从网上获取相关信息,而学生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往往不具备理性分析的能力,因此确立了本单元的核心任务:“如何在后疫情时代下,明辨纷杂信息,做好健康管理”,以期能指导学生结合生物学知识辨别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树立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在每一节课中,以一则互联网上具有争议性的信息创设单元子情境,提出核心问题,完成具体任务。
课时教学分析
课时内容分析
《传染病及其免疫》是本单元的第1课时,以学生比较熟悉的传染病展开了本单元的学习,通过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建构起传染病的种类、传播方式、预防措施、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造成的影响4条次位概念,并且为下节课人体免疫的学习做铺垫,最终指向重要概念和本单元大概念的建构。
课时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对传染病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和切身体验,但大多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的概念;思维也初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比较黑死病、蛔虫病等传染病,从结构与功能观的角度认识病原体,并根据病原体种类对传染病分类。(生命观念)
(2)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建构传染病流行基本环节的概念模型,并结合生活经验,运用科学思维尝试分析、归纳、总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科学思维)
(3)能够正确理解并执行传染病相关防控要求,做好日常传染病防控并及时制止不规范的生活行为,提高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态度责任)
(4)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结合生物学概念辨别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综合各学科知识,尝试提出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科学思维、探究实践)
课时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用到的教法有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谈话法、讲授法;学法为模型建构法、资料分析法、小组合作法。
课时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向学生展示一则信息:专家预测二阳高峰到来,“二阳”后能否上学?通过创设这样的“两难”情境引发学生讨论,激发认知。顺势提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在最大限度维持正常生活秩序的前提下,如何精准防控传染病?
自主探究1,合作交流
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收集具有传染病相关资料,并在课堂展示,通过此过程,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展示和交流认识到传染病是普遍发生的。
是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传染病?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判断以下疾病是否为传染病?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以做出初步判断,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传染病和非传染病致病原因的不同,得出传染病是由某种生物寄生在宿主体内导致的,最后总结出传染病的概念。通过此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
进一步展示,我们国家传染病的分类等级,使学生倘若真正面对传染病时,能够根据不同的传染病,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自主探究2,合作交流
传染病流行需要哪些基本条件?传染病的传播过程通常是不可视的,通过“传染面粉”的模拟游戏将其直观化。引导学生用沾满面粉的手触碰未沾面粉的手,依次类推。并提出问题:如果面粉代表病原体,它的传播最少需要哪些基本环节?得出传染病传播三个基本环节的概念。从中培养学生从现象中抽象、归纳概念的能力,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接着,展示教材中“甲肝”的材料,引导学生从中找出甲肝流行的基本环节和传染源,建立概念和真实情景的对应,并引导学生着重讨论区分传染源和病原体这两个易混淆概念。
总结反思
展示教材中“甲肝”的材料,引导学生从中找出甲肝流行的基本环节和传染源,建立概念和真实情景的对应,并引导学生着重讨论区分传染源和病原体这两个易混淆概念。
概念区分清楚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构建传染病流行的模型,由于初中生的建模能力较差,因此直接给定框架,填充完整即可。完成模型建构后,引导学生思考该模型能否进一步完善?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根据此模型,提出问题:如果没有传染病流行基本环节中的任一环节,传染病是否还能够流行?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自主探究3,合作交流
创设班级中有一位同学“重感冒”的情境,引导学生“角色扮演”,模拟班主任、班长和其它同学采取将会采用的应对措施。并从传染病流行基本环节的角度探讨这些措施能够预防传染病的原因,得出传染病防控的三大措施。通过此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意识。并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基于证据和逻辑,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分析问题,提出观点的能力。
以小组为单位,头脑风暴在卡片上列举常见传染病防控的其它措施并依据其具体作用环节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迁移能力。通过总结这些措施不难得出,在实际防疫中,根据不同的传染病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应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总结反思
在最大限度维持正常生活秩序的前提下,如何精准防控传染病?通过对本问题的再次讨论建构本节课的核心知识体系。
应用迁移
提供给学生一则有关吃草莓可能会导致患“出血热”的信息,请同学们分析其是否科学并说明原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课后作业
设计个人/本班/学校/家庭“健康管理和防护方案”,也是本单元作业“设计健康管理手册”中的一个章节。意图让学生参与个人、家庭生活和社会事务管理的讨论,用所学知识批判性、辩证性的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