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仰望苍穹(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仰望苍穹(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28 14:54:01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仰望苍穹—天上的街市
实验区优秀教学设计——《天上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
一、朗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自由朗读全诗,整体感知,标示出作者所写的景物。
(街灯、明星、街市、物品、天河、牛郎织女、流星。)
2.听同学范读,想象作者描绘的几组画面。
(星灯辉映图、喧嚣街市图、骑牛来往图、天街闲游图。)
二、读诗作,进一步体悟作品的感情基调及音乐美。
第一节:怀着惊喜的心情去读,重读“明”“闪”“明星”“现”“点”“街灯”。
第二节:想象天街的美丽富足,读时有一点向往、有一点赞叹、有一点想飞的感觉(赞美之情)。
第三节:“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中的“牛儿”声调。(语气语调应为欢乐情感。)
第四节:末一句“灯笼”延长音,“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用升调。(要读得轻柔舒缓,仿佛是坐着小船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摇曳,有一种沉醉其中的感觉,应为甜美的情感。)
三、选取诗中任意一个最美的“点”,进行品析。
第一节诗中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星用了“闪”和“现”。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点”;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闪”。21教育网
第二节诗中诗人由天上的街灯,想到天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街市,由天上的街市想到街市上陈列的物品,想象是如此丰富,而又自然而然。诗人根据自己的理想想象天上远比人间美好。用“美丽”形容街市的总貌,接着又作切近的描写,似乎自己已经徜徉于天上的街市了,细致地想象街市上有些什么物品。“珍奇”这里作名词用,是稀有而珍贵的物品。天上是那样繁华富庶,天上的生活当然无比美好幸福。诗人不用揣测的语气,而用两个“定然”,是绝对肯定的语气,诗人坚定地相信那样一个理想的世界是一定会有的。21cnjy.com
第三、四节诗中诗人由天河联想到牛郎织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诗人心中的牛郎织女已与传说中的故事不同了。他们不再隔河相望只能一年一度靠鹊桥相会,他们骑着牛儿就能来来往往。专制的王母娘娘似乎不复存在,他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天地。一对恩爱夫妻,于耕织之余,悠闲地在美丽的街市上游逛,这是多么自由、多么美满。在诗人奇妙的想象中,引进了流星,由流星联想到灯笼,结尾更有一番动人的情致:“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诗人与读者在亲切地交流感情,指着星空交谈。流星那灿烂的光芒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天上的街市越发神奇美妙、令人向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天上的街市是如此美好,牛郎织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生活是如此幸福,这个情形与民间传说故事的结局截然不同。为什么诗人要把 “宽广的天河”写得那样“浅浅的”,把牛郎织女写得自由幸福?……这是诗人的主观愿望,是想象。诗人的社会理想,应当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自由取代压迫、幸福取代痛苦。诗人的这种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愿望是强烈执着的,诗中的 “定然是”、“定能够”肯定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对理想社会的向往。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仰望苍穹—1. 日出
实验区优秀教学设计——《日出》
日出

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概括全文共描绘了几幅日出图?
(海涅的高峰看日出图,屠格涅夫的原野看日出图,刘白羽的高空看日出图。)
2?这几幅日出图中,勾画出描绘日出时刻景象的句子。
3?体会三幅图画在文中的作用。
(第三幅图是文章描写的重点,作者描绘得非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细致,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前两幅图作者只是部分引述,目的是为描绘自己在高空看日出做铺垫,作者在飞机上要比海涅站得更高,所见也比屠格涅夫更广阔。)
二、细读刘白羽“高空看日出图”部分,完成下面问题。
1.依序勾画日出前后色彩变化的词语。
(如:清冷的淡蓝色黑沉沉红带
红海 暗红色的光黑色无边磁蓝色墨蓝色 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
红得透亮,闪着金光 更红更亮的小片晶光耀眼整个世界大放光明)
2.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三个阶段,标出日出形态变化语句。
(日出前——上空游动微明,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了一片清冷的淡蓝色的晨曦。
日出时——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 ( http: / / www.21cnjy.com )云了,像一片红海岸了。色彩也由“暗红”变成“发亮”,“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日出后——“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它照亮了一切,照红了一切。)
3.结合“词语品味·积累”栏目中的精彩词语,体会其深刻含义。
(如第三组的一系列动词写出了日出最初瞬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跳跃状态以及云天之上俯瞰才得以见到的日出之始的耀眼边缘。体会时可以采用换词比较法,如此才能真正把握其好处。如将“冲破”换成“冲出”,就很难准确描绘出太阳出来后的云天状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找出表现作者独特感受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作者有的是直接感受;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受是夹杂在联想和想象中,写出了日出的壮观、瑰丽,无与伦比。如说旭日柔和的红光临照万物时的感觉是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像刚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等。)
三、再读课文,围绕“日出”,进一步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文章写日出,但作者却只用了五分之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篇幅,另有五分之一的篇幅是引用别人文章,还有五分之二左右是写自己在印度和黄山两个地方没看成日出。如此写作,是否跑题?21教育网
(不是跑题。这样写使文章的表达丰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用别人所经历的日出来烘托自己经历的日出,用自己两次特意等待日出却终究失望,来蓄势反衬出这次飞机上看到的日出,显出此次观赏的弥足珍贵。这样的写法也是散文常见的写法,我们常说的“形散神不散”。)21cnjy.com
2?文章题目是《日出》,为什么还要写落日?
(首段中作者强调指出,看日出是他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幼小时便向往的事。第二段中作者故意宕开一笔,引用古人的诗句点染落日的妙处,旨在与日出形成对比。落日虽美,但难免有“萧瑟之感”,它远不如朝阳,因为那是伟大的诞生,是火、热、生命与光明的诞生。相比之下,日出之美要胜于落日之美。这样一比,更突出了作者希望见到日出的急切之情。21·cn·jy·com
3?“日出”在本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作者将“光彩夺目的黎明”与“新中国瑰丽的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相比拟,以一幅气势磅礴、雄奇壮阔的日出图,讴歌新生的、光明的社会主义祖国,热情地赞美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如朝阳东升,光彩夺目,雄伟瑰丽,正像朝阳那样年轻,富有巨大的生命力,并进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欣欣向荣、无限美好、如花似锦的今天和明天,表达无产阶级战士的豪情壮怀,反映了刘白羽散文对意境创造的追求及其鲜明的个性色彩。使浓郁的诗情与深刻的哲理相交融,以造成一种深邃高远的艺术境界。《日出》阐述“革命的哲学”,高唱“战斗的诗歌”,诠释“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的深刻含意,盛赞新生事物强大的生命力与无限光明的前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