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坐井观天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2坐井观天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6 21:4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12坐井观天》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2.学会本课两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 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是要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提倡学生用自主合作等方式,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法:讲授、谈话、提问
学法:自学、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教学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一起读课题——《坐井观天》
2.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个故事,好吗?
二、了解故事内容。
1.看录像前,老师有个要求,边看边思考: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事?它们在干什么?
2.反馈。生答思考题,师板书,结合课件演示。
       青蛙图     天    小鸟图
               有
       不过井口那么大 多    无边无际
               大
  小朋友真聪明,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要靠小朋友自己来读懂。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21页,自己找个朋友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等会我们比赛,谁读得最好。开始读书吧!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找朋友读课文。
2.指名接读课文。
3.学生评议。
四、第一次争论。
1.课文中的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那到底谁对谁错呢? 指名讲。
2.赞成小鸟的请举手,赞成青蛙的请举手。
3.既然小朋友意见不一致,那我们就来开展一次小小辩论赛,同意吗?赞成青蛙的我们称为青蛙方,请坐到左面,赞成小鸟的我们称为小鸟方,请坐到右面。
学生交换位置。
五、再读课文,找出有力的证据。
  为了证明自己方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对吗?请你们再读课文,找找书上哪一段、哪一句、甚至哪个词可以作为你的证据,同时也拿出你从课外搜集的资料。
  开始你们组去研究讨论吧!
六、第二次争论。
1.两组争论。
师说:“现在请小鸟方发言。”学生发言。
师说:“现在请青蛙方发言。”学生发言。
师及时指点。
七、朗读课文,体会寓意。
1.刚才小朋友争论得相当精彩,看来准备都很充分,现在我们进行读课文比赛。青蛙方读青蛙的话,小鸟方读小鸟的话,直接对话,行吗?要读出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很肯定的语气。
  自由练习——指两名对话——集体对话。
2.读到这里,哪个小朋友给我们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除了这个内容以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指名答。
3.看来“坐井观天”这个词是不好的,贬义的,古代这个故事中的青蛙因为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得很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而今天我们这些小青蛙真勇敢,敢于站出来为青蛙说话,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知识,我真佩服你们。
八、角色换位。
1.有一天,有人来井里打水,水桶盛满水往上提时,不小心把青蛙带了上来,而那只小鸟又下来喝水,因翅膀受伤无力再飞出去,这样变成小鸟(在井里),青蛙(在外面),现在青蛙、小鸟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想说些什么?
2.现在请你们组里讨论,等会派代表来说,看哪边说得更精彩。请小朋友好好动动脑筋。
3.两边派代表发言。
九、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作业: 必做:熟练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做:发挥想象,如果有一天,井水升得很高,青蛙跳出了井口,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板书设计: 12 坐井观天
              看
         青蛙: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小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和思考,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但是课堂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要注意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课堂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让学生充分的去想象,让孩子自己回答的时间太少,应该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所以在以后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语文课堂上学生想象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探究,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作用,让语文教学成为一个欣赏情,传授情,感悟情的过程。
在课堂实际操作时,对学生的引导方式上有待改进,对于引导学生感悟寓意环节过于繁琐,应该适当的简洁些,系统些,对于孩子们会的内容不宜重复过多。教师的引导在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今后课堂引导要讲求技巧,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把学到的词句变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语文发挥其工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