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案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一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学情分析】
这样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既有很强的吸引力,又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所以不容易把握文章的情感,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读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挥想象力,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的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从前,有一口古老的井,井底生活着一只青蛙。它天天在井底捕虫、玩耍,从来没有出去过,就这样平静地生活了很久。有一天,飞来了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青蛙和小鸟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猜一猜。(生自由想象回答,故事不拘泥于课文内容。)
同学们的想象真是太丰富了,今天咱们一起走进寓言故事《坐井观天》,去看看故事的发展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读通每句话,把不会的生字圈出来。思考下面的问题:
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和谁发生争论的故事?(板书:青蛙 小鸟)它们在为什么而争论?(板书:天有多大)
2.播放动画课文《坐井观天》。看动画,认读不会的生字、新词。
3.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带拼音):
沿 答 渴 喝 话 弄 错 际 哪 抬
(1)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各种形式认读生字。相机正音:
沿:yán。
弄:nòng,后鼻音
错:平舌音。
哪:多音字,做助词时读na,轻声
(2)去拼音读。
(3)齐读。
(4)识字交流。如:
沿:
①根据读音拓展同音字。(岩、严、延、言、盐、颜、檐)
②拓展“井沿、床沿、帽沿、锅沿、窗沿、房沿”。
际:
①加一加:际(阝+示)
②相机理解“无边无际”。词语搭配:无边无际的(天空)、(大海)、(沙漠)、(宇宙)、(太空)。拓展“(大海、草原、沙漠)无边无际”等句子。
渴、喝:“渴了需要水,喝水要用口”。
(5)小青蛙走迷宫识词语游戏:
词语:坐井观天、回答、弄错、喝水、大话、无边无际、抬头、口渴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认识了生字,我们再来读课文,看看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1)学生交流:课文写了小鸟和青蛙争论天的大小的事。(引导学生明确小鸟与青蛙所处的位置,在黑板上用简笔画表示出。)
(2)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板画:一口井,引导学生明白青蛙与小鸟的位置。直观地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这样学生既巩固了字音,又理解了字义。)
(3)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共进行了几次谈话?(三次)
指导朗读对话。
四、布置作业
1.掌握生字词。
2.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出示插画,导入新课
1.【出示“坐井观天”的插画】学生看图齐读课题。
2.上一课,我们初步读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细读、理解。
二、深入局部,探究课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底)小鸟从哪儿来呢?(从天上飞来)
2.小鸟落到了哪里?(落在井沿上。)
(二)学习第2~7自然段
过渡:请同学们拿起笔,再次小声读读课文,找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并用横线画出来。
1.文中一共有几次对话?(三次)谁来读读它们的第一次对话?
课件出示:
“你从哪儿来呀?”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1)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你从这次对话中知道了什么?(生概括回答)
预设:
小鸟告诉青蛙,它在天上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想找点水喝。
(2)师指导朗读。
2.青蛙听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觉得更奇怪了,而且一点儿也不相信,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第二次对话。谁找出他们的第二次对话读读?
课件出示: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1)青蛙认为天多大?(板书:只有井口大)
(2)小鸟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无边无际)【课件出示小鸟眼中的天空】
(3)青蛙认为小鸟是在说大话,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吹牛,说假话。)可见青蛙一点儿也不相信小鸟的话。
(4)改换句式:青蛙说“还用飞那么远吗?”意识是说“不用飞那么远。”
(5)指导朗读。
青蛙的话应该怎么读?(读出不相信的语气)指名读;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诚恳)的语气。指名读。
分角色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3.一个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另一个认为天无边无际,而且谁也不肯认输,你们瞧!
课件出示: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1)分组齐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2)【课件分别出示青蛙和小鸟眼中的天空图片】对比图片,你知道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了吗?
(3)我们来做个小实验体会一下吧!
把书卷起来,卷成一个纸筒,往上面看,你能看到多大的一片天?指名说。我们的视线被纸筒挡住了,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4)小结:青蛙不就是这样吗?它一直生活在井里,视线被井壁挡住,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5)小鸟为什么会认为天无边无际呢?(因为它一定飞过很多地方,从来没有看到过天的边际。)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是那只可爱的小鸟,你飞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一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
小鸟展开翅膀飞呀飞,飞过高高的山,飞过广阔的田野,飞过茂密的树林,飞过蔚蓝的大海……
(6)你们飞过那么多地方,有没有看到天的边际?(没有)可是青蛙不相信啊,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它相信呢?(让它跳出井口来看看。)
(7)青蛙和小鸟的笑各有什么意义?
(青蛙的笑是因为无知,对小鸟的说法表示不相信。小鸟的笑是为青蛙的无知而笑。)
(8)指导朗读。
三、总结拓展,揭示寓意
1.想象、说话练习。
(1)假如这只青蛙真的跳出水井,它将会看到一些什么?(无边无际的天空,美丽的风景)
(2)它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小鸟又会说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2.揭示寓意。
学习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我们认识事物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还自以为是。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千万不要做“井底之蛙”。
四、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生字(带田字格):
井 观 沿 答 渴 喝 话 际
(1)读:认读生字。
(2)看:这几个字都有什么特点?写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3)说:
“井”:独体字。
“答”:上下结构。
“观、沿、渴、喝、话、际”:左右结构。
“沿”:右上方与“几”不同。
“际”:双耳旁是两笔,要写得高一点,窄一点。
“渴、喝”:注意区分。
(4)写:教师先范写易错、难写的字如“沿、喝、渴、际”。学生描红。
(5)练:学生练写。
(6)评:优秀作品全班展示,评议。
五、课堂作业
1.续编小故事,把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情景写一写。
2.完成同步试题一。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小鸟:无边无际
天有多大
青蛙:只有井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