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1课课件 ( 27张PPT) 2023-2024学年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1课课件 ( 27张PPT) 2023-2024学年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07 07:3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4.3.1 地球形状与气候 地球运动与气候
七上 地理
湘教版
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了解地球运动造成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差异。
2.能分析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能举例说明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的差异所致。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从而对气候的形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呢?
新课引入
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与地面夹角。
新知学习
太阳相对地球来说很大,因此我们把太阳光看做平行光。
事实:地球表面是 ,
同一时间世界各地的太阳
高度_______ 。
假设:地面是平的,同一时刻世界各地的太阳高度 。
都一样
球面
不一样
A
B
C
D
E



哪个地方得到太阳光热最多?哪里最少? 太阳高度一样吗?
当太阳光线与地面成90°角时此处为太阳直射位置,除此点之外其余地点全部为太阳斜射
太阳直射点处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
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太阳热量越少
这三处接受的热量是一样的吗?
影响了地球表面各地太阳高度角的差异,使得各地的太阳辐射强弱有所不同,进而引起各地气候的差异。
太阳辐射在直射点最强,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 ,辐射越 。当太阳光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强度逐渐 。
地球的形状


降低
验证: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纬度因素)
归纳:
思考:早晨上学时,小明穿着外套;中午时只穿体恤衫也不觉得冷;但是到了傍晚回家时,还是需要穿上外套才感觉不冷,这说明什么?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使得阳光照射地面的角度产生变化,影响到一天当中的什么变化?
地球自转→
昼夜更替
→太阳升落
→太阳高度变化
→气温等天气的变化
12月22日
6月22日
观察上图回答以下问题:
地球地轴在公转时指向是否变化?
没有,地轴总是倾斜的,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固定的交角
A
C
B
D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春分
3月21日前后
夏至
6月22日前后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观察上图回答以下问题:
太阳在二分二至直射哪条纬线?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移动的?
节气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位置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该节气后直射点移动方向 向北 向南 向南 向北
归纳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移动,这两条纬线称为回归线
回归线上每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回归线之间每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1次
——2次
以北半球为例
夏至日:
昼长____夜长(短于/等于/长于),北极圈以内出现 ___现象(极昼/极夜)
冬至日:
昼长____夜长(短于/等于/长于),北极圈以内出现 ___现象(极昼/极夜)
春/秋分日:
昼长____夜长(短于/等于/长于)
读图分析以下问题
补充:极昼(24小时都是白天)、极夜(24小时都是黑夜)
昼渐长
昼>夜
昼渐短
昼>夜
昼渐短
昼<夜
昼渐长
昼<夜
昼最长
昼最短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南半球现象与北半球相反
以北半球为例
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回答以下问题:
1.北半球什么季节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什么季节较小?
2.什么季节昼较长?什么季节昼较短?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和秋季。你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北半球季节 南半球季节
3、4、5月
6、7、8月
9、10、11月
12、1、2月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秋季
冬季
春季
夏季
四季的变化: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
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变化
归纳:
12月北半球
12月南半球
五带的划分
结合左图和课本14页回答以下问题:
1.五带名称
2.五带划分界线是什么?各自的范围是?
3.结合所学描述各带自然现象(太阳是否垂直照射射、有无极昼极夜、地表获得的太阳光热、四季变化是否明显)
思考
拓展知识
直 射(夏季)
斜 射(冬季)
①影子长短: ______最短,______最长。
②室内阳光面积: ______最小,______最大。
③楼间距:根据______的前楼影子确定。(夏至/冬至)
夏至
冬至
夏至
冬至
冬至
照射面积与影子问题(北半球为例)
影响气候的
主要因素
纬度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强度降低
地球运动
地球自转:改变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强度
地球公转:形成四季、五带
地球形状
课堂小结
1.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是?
C
①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②昼夜现象
③昼夜交替现象④一年有四季。
A. 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随堂练习
2.有关地球的公转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
②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
③公转一周需要一天
④地球的公转引起地球上的四季变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
A
“二十四节气”是镌刻着农耕文明印记、跳动着传统文化之脉的古老智慧。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地球上昼与夜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所示节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B.北极地区气温较高的季节
C.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 D.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