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语文第二单元《守株待兔》
一、教材解析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又是篇文言文,出自《韩非子·五蠹》。讲一个农夫碰巧得到一只撞树桩而死的兔子,便守住树桩等待巧事再出现,结果兔子捡到却被人笑话。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心存侥幸,想不劳无获,只会一事无成;还告诉我们不能抱着旧有的狭隘经验不放,要能够灵活变通。
课文短小精悍,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共39个字,5句话。前三句讲起因:第一句介绍“守株待兔的”的人,第二句写“株”,第三句写“兔”。第四句交代“守株待兔”的经过。最后一句写结果。简练的短句,精美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课文右侧设有“注释”栏,标注课文出处和六个字的解释;下方配有水墨插画,形象表现“守株待兔”的场景。“注释”和“插画”皆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有力支架。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会识“宋”“耕”“释”“冀”等4个生字,会写“耕”“释”“守”“宋”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寓意。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引导学生明白寓意,能发表不同的见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故事,导入新课
1.看图猜故事:教师出示两幅图,分别是《狐假虎威》和《坐井观天》。学生说出故事名。
2.揭示文体:《狐假虎威》《坐井观天》都是寓言故事。(课件出示:寓言)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寓言。(含有深刻道理的故事)
3.理解文题:(出示课题与插图)指名读题。齐读课题。让学生结合插图说题意。引导看图理解:守,守候;株,树桩;待,等待。
4.板书课题:“守”,要“寸”步不离;“株”是形声字,和树木有关;“待”双人旁;“兔”是象形字,短尾巴别忘记。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以图为媒,引出寓言、理解课题,直观形象,学生喜闻乐见。一能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二能帮助学生将旧知与即将认识的“寓言”这一文体瞬间无痕链接,巧妙自然。】
二、正音通文句,理解文意
1.激发阅读兴趣:你们听过《守株待兔》的故事吗?不过今天我们要读的文言文,是距今2200多年前的韩非所写,出自《韩非子·五蠹》。瞧,虽只有五句话,39个字。要想读好还是不容易的,有信心读好吗?
【设计意图:好的语文教学不拒绝讲解。此处激趣的寥寥数语,教师对文本做了极为必要的“三讲”:一讲文体,让学生明白课文为古文;二讲篇幅,明白文章短小;三讲难度,明白挑战。让孩子们明明白白地走进文本,积极的学习情绪被有效激发。】
2.落实读准字音:
出示要求:
检查读文。提醒:朗读文言文速度要慢一点。相机正音。重点指导生字字音和多音字“为”。
3.落实读准节奏:
出示要求:
(1)范读引领。读好文言文还要注意标点,逗号、句号停顿时长不同;有的句子没加标点,中间也要停顿。竖起耳朵,听老师读。
(2)自读练习。像老师这样朗读,在句中需要停顿的地方画上停顿符号“/”。
(3)检查读通。老师要请读得最专心的同学读,其他同学在心里读。(出示)重点指导第四句。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小结:反复朗读,边读边想也能读准停顿。齐读。
【设计意图:这两层的“读”属于保底的读,力求扎实到位。读有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停连,既分解了教的目标,又明确了学的方向;读有方法:借助拼音,注意标点,标出停顿,像老师那样读,既有引领示范与充分练习,又保证学有路径;读有反馈:针对易错字音、有难度的长句再读训练指导,既突破难点,又确保人人初读达标。】
4.落实理解文意:
(1)温故知新,自主先学
回顾:学习《司马光》,你用了哪些小妙招理解文言文?
出示要求:
(2)集中交流,反馈点拨
第一步:组词法学前两句:“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①指名说句意。
②给“宋”“耕”扩词。确定文中选词:宋国,耕地。
③交流“耕”字的记法。(出示:耕耒井)“耕”字里面藏图画,看出图就记住了它。
出示古文字:“耕”“耒”“井”;学生从插图找“耒”,出示“井田”图。鼓励学生发现并说出字和图的联系。(“耒”是木头上装齿的农具;“井”在这里指井田。)
学生做手拿“耒”干活的动作,体会“耕”的意思(用农具给田松土)。“耕者”就是——在田里耕种的人,叫农民或农夫。
②带着理解读好句子。
③出示:理解文意小妙招:给字组词,放进文中。
【设计意图:组词法文意后,又深“耕”一层。围绕“耕”字,引入字理识字,首先分解“耕”字结构,接着图与文字对照学习象形字“耒”字、了解“井”的引申义“井田”,然后让表演持“耒”而“耕”的动作。追本溯源,步步深入,有趣、有效。】
第二步:展开想象解第三句:“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①组织学生描述读这句话看到的画面。(一只兔子跑得太快撞到了那个树桩上,脖子撞断后死去了。)
②辅助表演:一手握拳做兔表演这一句。点拨:指自己的颈部。
③带着想象朗读这一句。点拨:听出了你很心疼,心疼什么?(心疼这只可爱的兔子就这么死了,好可惜!)还有不一样的读法吗?指名读。(这只兔子很可笑,是个马大哈,跑步的时候都不看路)如果你是农夫,你会怎么读?(开心,没费吹灰之力就捡了一只兔子,可以大饱口福。)
④理解文意小妙招:想象画面,领会意思。
【设计意图:儿童具有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一句极具画面感。理解此句,充分利用儿童想象力,学生先描述画面“说”理解,再以拳做兔“演”理解,最后站在不同的角度“读”理解,读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语气,不同的个性。】
第三步:图文结合学第四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①结合插图说句意。
②学习“释”。先说记忆方法。“释”作“放下”讲,有很多成语,出示:爱不释手、手不释卷、手不释书。
③导读:你知道农夫“守株待兔”时的心情吗?读出期待、憧憬的语气。
④理解文意小妙招:结合插图,不要忘记。
第四步:以读代讲学尾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①考考你。请你用读句子的方法,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注意,要让老师听出答案。农夫有没有再白白捡到兔子?指名读。宋国其他人觉得他做的事怎么样?指名读。
②导读:没得到兔子,还被大家笑话,可真不是好结果!齐读。
5.带着理解,通读全文。练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文言文理解方法的渗透,指向发展学生思维。此板块的四个环节强化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以下四种理解方法:借助注释,大胆尝试;给字组词,放进文中;想象画面,领会意思;结合插图,不要忘记。每个环节针对性地运用并提炼一种方法,学生掌握了这四种方法,学会了,更会学;会学了,更乐学。】
三、补白明 “笑”因,读懂寓意
1.想象补白:宋国人都笑话这个农夫。现在,你们都是宋国人,老师就是那个农夫。你们想想该对“我”说些什么?一会儿我们表演。先同桌一起说说。
2.师生表演。相机发现接近寓意的说法,奖励该生学生板书。(努力才会有收获;做事情靠着侥幸,只会一无所获;没有万能的经验,做事情要灵活等)
3.“寓言是一个魔袋,口袋虽小,从里面可以掏出很多东西。”黑板上写的就是我们从《守株待兔》这个小故事里掏出的一堆大道理。这就是大家喜欢寓言故事的原因。
【设计意图:“文以载道。”“道贵自度。”寓言故事的道理由孩子自己悟出来,需要创设合宜的情境。尾句中的“而身为宋国笑。”“笑”的原因就是本寓言的道理所在,就是该寓言故事的内核。此环节,教师紧扣“笑”因创设情境,让学生做宋国人,教师做农夫,想象补白对话,“寓意”被学生从“魔袋”中掏出来,自然、精巧而不生硬。】
四、熟练背寓言,传承智慧
1.学以致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取得一次好成绩就不再努力,遇到从来不再看书的大人,你会怎么办?(生:我会给他讲《守株待兔》)
2.背诵寓言。
3.中国古代寓言中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记住一则中国寓言,就多一个做人智慧。我们齐背一遍。
【设计意图:儿童的语文能力是读出来的。本课教学以读为主线,贯穿教学的始终,做到五个“落实”。一读落实读准字音,二读落实读出节奏,三读落实理解文意,四度落实读懂寓意,五读落实积累寓言。层次分明,各有侧重,渗透“读”法,读出寓言之味,达成目标。在读中,进一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积累了语言,发展了思维,获得了带得走的语文能力。】
五、指导写字,掌握规律。
1.汉字里也藏着中国的智慧。下面我们来写字。
2.出示“宋”“守”“耕”“释”,引导观察。
耕:左紧右松,五横有长有短,距离有大有小,竖挺拔,竖撇起笔低收笔高。
释:平撇下米字旁,形瘦长;右部略低写对称。
宋和守:都是宝盖头,宋头小,撇捺展;守头大,遮下边。
3.教师范写。
4.学生临写。
5.展示两个学生的作品,点评。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分解到两课时完成。此环节教学四个生字,寻找规律,遵循规律教学写字,在细致、精要的指点和扎实的训练中,“写一手好字”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一项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5 守株待兔
心怀侥幸做事情,只会一无所获。
没有万能的经验,做事情要灵活。
努力才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