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一个小朋友的口吻,用第一人称进行讲述。“我”为每个季节画了不同颜色的太阳,给世界万物带来各种美好。课文共 4个自然段,按照夏天、秋天、冬天和春天的顺序叙述,每个自然段写了一个季节。段落结构相似,都是先写画什么颜色的太阳,再写在阳光照耀下,这个季节呈现的美好。全文语言优美,结构工整,具有反复的特点,读起来亲切舒缓,非常适合朗读。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图画中描绘了一个男孩画太阳的情景,透过甜甜的微笑,可以感受到他人的美好心愿。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太、阳”等 13个生字和舌字旁;会写“太、阳”等 7个生字和横折弯钩 1个笔画。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读懂课文,能从中找出明显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
三、重点难点
读好长句子的停顿和问句。能结合文中明显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1.猜谜语,课件出示出示谜语:画时圆,写时方。冬天短,夏日长。
2.指导太阳的书写。
师:太横短稍斜,撇捺舒展。大加一点就是太。一起读太。阳这个字第一笔叫横撇弯钩,横撇小小,弯钩弧形,顿笔出钩。双耳旁像山头,一轮红日出山头。
3.指导太阳的读音。
师:太阳呀,高高挂在天空,我们要抬起头来看他,所以读的时候呀,声调也要往上扬。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太阳,太阳是红红的。可是有个小画家呢,却希望有不同的颜色,于是他画了四个太阳。一起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任务一:课文中的我画了什么颜色的太阳送给哪个季节呢?
1.听范读读课文,强调读书姿势,双手捧书,书外斜,腰板挺得直直的。声音到哪里,你的小眼睛就跟到哪里。
2.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书有姿势,双手捧好书,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借助拼音读准确,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找一找课文中的我画了什么颜色的太阳送给哪个季节呢?(完成任务单“绘太阳”)
3.学生交流我画了什么颜色的太阳送给哪个季节?(以对应的句式来回答)(我画了个的太阳送给。)
(1)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送给夏天。出示绿绿的词卡,指导词语朗读,板书。
(2)我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出示金黄的词卡,指导词语朗读,板书。
(3)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出示红红的词卡,指导词语朗读,板书。
(4)我画了个彩色的太阳送春天。出示彩色的词卡,指导词语朗读,板书。
(三)、细读课文,体会我的美好愿望
任务二:文中的小画家为什要画不同颜色的太阳送给四季?
1.感悟夏天的太阳出示烈日炙烤大地的夏日图。师:夏天来了太阳公公卖力地照着大地。火辣的阳光晒在小狗身上,小狗怎么样?烤着小树叶,小树叶怎么样?晒在小朋友身上呢?
师:这么热,该怎么办呢?(出示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学生朗读。
师:我希望到处一片?出示“清凉”词卡,生齐读,指导朗读清凉。
师:看“清凉”这个词什么多?一个是三点水,一个是两点水,水真多,同学们,那是夏天呀,我们去玩水。凉不凉爽?快步快活?排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板书“清凉”
师:我希望?生齐读到处一片清凉。借助语段的拓展,引导学生理解“到处”的意思,绿绿的太阳照着高山,高山——(一片清凉)。绿绿的太阳照着田野,田野——(一片清凉)。绿绿的太阳照着街道,街道——(一片清凉)。绿绿的太阳照着校园,校园——(一片清凉)
师:绿太阳把清凉送到了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这就叫?生齐读到处一片清凉。
师:夏天太热了,所以我?我请女同学起立,一起来读这一段。把你们的朗诵展示给大家听一听。女生朗读第一段。
2.感悟秋天的太阳出示第二段师:我又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谁愿意往下读?一生读
师:我为什么要画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呢?(出示果子图片)看,果园里有橘黄的的 ,金黄的,红彤彤的,还有黄澄澄的。咦,这么多水果,它们长成了能吃了,这就叫?学生理解熟了(出示落叶图片)
师:看谁来了?谁来喊喊他。开火车读,生齐读。
师:那他来干什么呢?(出示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尝尝水果的香甜)一生读。出示“尝尝”词卡,指导朗读。
出示“邀请”词卡指导朗读。借助偏旁理解“邀请”的意思。师生扮演金黄的落叶,演一演邀请小伙伴尝尝水果的香甜。(出示香甜词卡)学生读词语。
师:舌字旁”的字多与舌头有关,像“甜”字,本意是甘甜,那要用舌头才能尝出来。齐读词语
师:相信这个长句子一定难不倒你们来。落叶来干什么了呢?想着意思。跟着教鞭,注意停顿,把句子读好。齐读句子。
师:秋天呀,不仅果子熟了。(出示图片)稻浪翻滚。树叶金黄。菊花怒放,真是一个成熟的季节呀。所以男生起立读一读这一段,男生不能输给刚才的女同学。男生朗读第二段。
3.感悟冬天的太阳
师:哇,冬天来了,北风呼呼的吹着,我们来到室外,什么感觉啊?我们的小手和小脸都怎么了?
出示“冻僵”词卡,指导朗读
师:联系生活想一想:“冻僵”是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
师:这时候我们想干嘛呀?(出示第三自然段)谁来读?学生朗读第三段
(出示“温暖”词卡,朗读、理解“温暖”)
师:看看它就觉得很暖和。因为这个词里面有一个日字旁红红的太阳照着我们,就好像有一杯热气腾腾的水送到了我们的手上,在温暖着我我们呢。朗读指导第三自然段。
4.感悟春天的太阳
师: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谁也能这样问一问?一生读。
师:你看小问号呀,好像都在跟我们说话呢,语调上扬。齐读。
师:课文中是怎么回答的呢(出示最后一段)同学们自己读读。
学生自己读。
师:咱们也像课文这样一问一答,老师问你们答。
师生合作朗读、同桌合作朗读。
师:瞧,春天来了。(出示图片)有雪白的?粉红的?桃红的?金黄的?这么多颜色聚在一起(出示多彩词卡)我们就说是?
生:多彩的。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四)、升华情感,表达心愿
任务三:小组合作交流:你会为每个季节画什么颜色的太阳?
试着画一画,并说明理由。
我想画个_________的太阳,送给 _________ ,希望_________ 。
师:同学们,小画家画了四种不同的颜色的太阳送给四季他希望每一个季节都是这样美美的舒服的。真是四个美好的心愿。小组合作交流:你会为每个季节画什么颜色的太阳?试着画一画,并说明理由。学生交流展示学生写一写,评价修改。
(五)课后作业
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心愿,愿你把这份心愿传递下去,把你的心愿说给家长或你的小伙伴听。
(六)板书设计
绿绿的 夏天 清凉
金黄的 秋天 香甜
红红的 冬天 温暖
彩色的 春天 多彩
心愿
《四个太阳》评测练习
一、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____ánɡ ____ián ____ánɡ ____án
尝 甜 忙 颜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落叶 ( )的太阳( )的季节
三、选词填空。
温暖 暖和
1.阳光( )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2.春天来了,天气渐渐( )起来了。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
1.我画了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画了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给________________。五、回忆课文,回答问题。
1.“我”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 )。
A.冬天 B.秋天
2. 为什么把春天的太阳画成彩色的呢 ?
因为春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太阳》教学反思
一、联系生活巧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低年级语文的重点与难点就是对于生字的学习。学生的识字量大,如果单纯集中识字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孩子现有的生活经验,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入手,让孩子在生活中巧妙识字。在教学《四个太阳》时,学习词语“邀请”,首先让孩子观察“邀请”这个词语中含有的偏旁,有“言字旁”,有“走之底”,说明邀请要走着去,用语言热情地邀请。借助“邀请小伙伴尝尝水果的香甜”这一语境,提前准备了水果带进课堂,鼓励孩子邀请自己的小伙伴品尝水果的香甜。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明白什么是邀请,要怎样礼貌热情地邀请,间接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实品尝了水果的清甜、甘美之后,再来学习词语“香甜”,更能激起学生情感共鸣。水果吃到嘴巴里,触到舌尖,那么甘美,所以“甜”字左边是舌字旁,右边“甘”字中间的小短横就像含在嘴巴里舍不得咽下去的食物。二、创建语文任务群,情境理解阅助读
我在教学时,以心愿为主题构建了四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学生活动采用朗读、表演、情景对话等方式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想象四季的情景,并用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小画家为什么画不同颜色的太阳,从而理解小画家的美好心愿。对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课文的难点在于对深奥字词的不理解,所以随文识字的过程也是随文理解句子、课文的过程。学生在攻克理解字词句难关后再来朗读课文,或有不一样的感受。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采用学生个人读、集体朗读、男女生对比读、教师引读等方式让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比如说,在教学朗读第二段之前,教师出示炎炎夏日图,创造情境,问太阳公公卖力地炙烤着大地,阳光照在小狗身上,小狗觉得怎么样?小花觉得怎么样?照在小朋友身上,小朋友觉得怎么样?一连串的提问,情感的递进,将学生带入情境,理解夏日炎炎之苦。这时教师引读,对呀,这么热,怎么办呢?于是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送给夏天。这时,学生才透过文字与文中的小画家产生了共情。
三、注重朗读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我比较重视指导朗读,但重视朗读并不代表领着学生读,我尽可能的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在这堂课上,我通过声音、想象和教师的语言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使学生真正走进课文,朗读能帮助理解,理解能促进朗读。在这节课中我将学生的有感情朗读与理解课文紧密结合起来。
四、这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
本课设计的内容较多,每一环节时间较短,与学生对话的时间较少,不能更好的发散学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