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罗克音乐《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巴罗克是从 17 世纪意大利建筑风格借鉴而来,后指 1600—1750 年间欧洲音乐的风格特征,表现为热烈、华丽、高贵、宏伟以及五光十色的装饰性。本课选取了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套曲《四季》之一的《春》、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认识、理解巴罗克音乐的风格特征。《四季》是维瓦尔第协奏曲中最出色的一套, 在 1725年发表这部作品时是一套大型作品, 叫《和声与创意的尝试》, 由十二部协奏曲组成,《四季》是这部大型作品的前四部。作者在这四部作品的总谱扉页上配上了他自己写作的十四行诗, 目的在于说明音乐的特征。此外, 他还将这些诗分散地写在乐谱的上方, 使音乐与文字联系起来, 强调了乐曲的标题性。《春》是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的第一乐章。协奏曲是巴罗克时期较流行的器乐体裁,分为快板—广板—快板三个部分,《春》的第一乐章以回旋曲式写成, 主题即是春天, 音乐华丽而洒脱, 欢乐愉悦。主要从乐曲的主题、乐曲所表现的情境、乐曲的结构等方面, 引导学生聆听欣赏, 感受音乐的美,欣赏时重点还是要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音乐风格特点。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欧洲音乐文化的发展,认识巴罗克时期的代表人物维瓦尔第, 熟悉和了解他的生平、作品及贡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春》的第一乐章,哼唱音乐主题;感受与体验巴罗克时期音乐的主要风格, 了解巴罗克时期音乐的主要表现特征和音乐体裁,能区别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聆听欣赏巴罗克音乐的兴趣, 丰富对巴罗克音乐的感受与体验;感受作品对春天和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听辨并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感受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创作特点与历史文化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并能了解这一时期的代表音乐家。
2、认真赏析音乐, 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巴罗克时期的音乐特点, 并能主动对这一时期的音乐进行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赏析视频:你们能感受到这是一个什么地方 你认识这件乐器吗 认识乐器—管风琴,它是欧洲巴罗克时期最重要的键盘乐器之一,常服务于教堂音乐。
3.结合西方音乐发展的时间脉络,欧洲的音乐文化按时代划分为:
二、教学过程
1.简介巴罗克(学生结合导学案)巴罗克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图片: 辉煌、庄严、大气、强调装饰),最早在建筑和绘画中出现并逐渐形成一种建筑风格,后来这种艺术风格用到了音乐上。人们借用巴罗克来概括 1600--1750 欧洲音乐的风格特征,称巴罗克音乐。主要代表人物: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
2. 【知识回顾】
聆听巴赫乐曲《G 弦上的咏叹调》同学们,还记得乐谱中的变化音和装饰音吗?乐曲的情绪?
《G 弦上的咏叹调》从旋律声部来看以什么音乐为主?(复调音乐)
【对比聆听】通过聆听《牧童短笛》旋律声部,哪一首易于哼唱?不易于哼唱呢?为什么呢?
3.小提琴协奏曲《春》,它就是以主调音乐的创作技法为主,它是巴罗克时期的一首器乐作品,让我们进一步来了解和感受这一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维瓦尔第。
4.协奏曲是巴罗克时期最流行的重要器乐体裁,学生结合导学案了解。《春》由 3 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是充满活力的快板,第二乐章缓慢轻柔,第三乐章欢快的舞曲,这节课赏析第一乐章。
5.《春》第一乐章;弦乐合奏与小提琴独奏交替演奏。初听—合奏部分由几个乐句构成的?你感受到怎样的音乐情绪?复听—这 4 个乐句在力度的变化上最为明显,1.3 句强,2.4 句弱;强力度演奏,弱力度重复—阶梯式力度,为典型的巴罗克音乐的特点。
6.视唱主题旋律的前 2 个乐句,聆听中找出它乐句和节奏的特点?熟悉了主题旋律后,欣赏整个第一乐章,弦乐合奏一共出现了几次?音乐的主部是弦乐合奏担任,插部是小提琴独奏和弦乐合奏来共同完成。
7. 这样主部与插部多次轮流出现的曲式是什么曲式呢?回旋曲式A+B+A+C+A+D+A+E
8.【主部主题:弦乐合奏】
合奏 1:主题呈现
合奏 2:第三乐句再现
合奏 3:第三乐句再现
合奏 4:第三乐句的平行小调
合奏 5:主题的变化反复
合奏 6:第三、四乐句再现
9.结合音乐要素让同学讨论总结《春》的音乐特点。
10.维瓦尔第为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把这段诗句写在了总谱上,众鸟欢唱、溪流低语、雷鸣与闪电,你认为音乐是如何来表现这三个插部主题的?三、拓展延伸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之一《冬》,乐曲一开始弦乐器演奏出这样的节奏型,渐渐加入大提、中提、第二小提,来形容凛冽的北风,让人们阵阵颤栗;接着小提琴快速琶音和音阶描绘北风劲吹。
四、自主探究巴罗克时期的表现特点
五、学生音乐课堂学习评价表
巴罗克音乐——《春》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安排 1课时,以教材上的《春》为主要欣赏内容,认识了解两位代表人物维瓦尔第和巴赫及他们的生平、作品;聆听、感受、探究巴罗克音乐风格特征;激发学生对西方音乐经典名曲的兴趣,丰富了学生们的情感体验。核心素养提升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聆听和感受巴罗克音乐中较复杂的复调音乐,探究风格特征的形成,磨练学生的心性,使学生在音乐中学习西方艺术的态度,提升其审美能力,提升个人人文素养,为增强自身艺术感受和表现能力打下良好基础。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音乐聆听基础和鉴赏能力,但是对于西方音乐仍然没有很深的理解,兴趣不大,是比较难把握的一部分。
本课尤其是对于复调音乐、曲式结构及巴罗克音乐风格特征的探究总结上还有一定的难度,想在一节课里讲清楚一个时期的代表音乐家和代表作品,还要有学生活动,内容既深不得也浅不得,的确需要好好设计一番才行。但不管如何还是要先把教材吃透才行,这样教学中践行起来还容易些。因课堂容量大、时间紧,在区分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这方面,我没有设计再通过对比聆听,去加深对这两种调式音乐的聆听和区分,总感觉还是有些遗憾和不足。我通过音频对比聆听、初听复听、模打视唱、知识探究等方式对本课重点进行讲解,同时在学生面对理解困难时,通过及时引导、适当提供角度等方式解决学生理解本课内容的难点部分。两位作曲家是巴罗克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非常重要且具有开创性的。教学评价是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渠道,为更好的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完善评价,评价维度包括自评、互评和师评。
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我设计了《学生音乐课堂自我评价表》,因时间关系只实行了自我评价,下一步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尝试组织加入小组评价,既注重了同学的共性进展,又培育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潍坊教科院大力推行高中音乐课堂的基本要求、基本流程以及评价标准,对于高中音乐课堂的一个认知: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持续发展,突出学生为中心,围绕音乐学科本位,让学生在“学会、勤练、常展(演)”的学习机制中,真正习得音乐技能,形成音乐能力和音乐思维,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音乐审美体验+专项特长”,最终形成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想象是创造的先导!勇敢是创新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