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教材 人民音乐 出版社 第二册 第四课
课 题 长鼻子 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解析 歌曲《两只小象》和乐曲《大象》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第二册第四课“长鼻子”。《两只小象》是中国作品,三拍子的创作歌曲,一段体结构。歌词用儿童的语言描述了一对小象像好朋友一般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的友好的情景。好像要同学们明白,从动物的友好相处中,领会到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的寓意。另外一个作品是法国作曲家圣一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五首《大象》,在低音提琴与钢琴的完美诠释中塑造了大象沉重笨拙的步伐和滑稽可笑的舞姿。两个作品风格和特点不同,安排在同一课时里,能够带给学生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更能体会“象”的不同姿态,更好的激发学生对“象”的喜爱之情并突出“长鼻子”的主题。
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每班人数多、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还会存在个别差异,所以对学生应该用欣赏的眼光赏识他们,让他们在鼓励、肯定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教学中可以利用猜谜语、找强拍、律动、接龙、创编表演、敲乐器等适合学生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吸引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 歌曲:《两只小象》 2、聆听:低音提琴与钢琴《大象》
教 学 目 标 1、掌握四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运用有感情的、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2、能够感受、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 3、通过听、唱、说、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懂得爱护动物的道理,及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讲文明懂礼貌。
重 点 感受描绘象的音乐,并有感情的歌唱与表演。 难点 唱准四度音程和四分休止符。 教具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音乐书、双响筒、三角铁等
教学流程 师 生 互 动 设计意图及 核心素养落实点
板块一: 聆听感知 欣赏乐曲《大象》 第一步: 聆听体会 猜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出个谜语,看谁能够猜得又快又准!“耳朵像扇子、鼻子像绳子……”(生:回答) 看图片用动作表演。 师:你们见过象吗?(出示象图片)能不能模仿象的样子? (生:踊跃参与表演) 3、初听《大象》,辨别形象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音乐,你们听一听,音乐表现的是大象还是小象?(播放音乐课件《大象》) 4、简介作品、作曲家 管弦乐《大象》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五首,表现了大象沉重笨拙的步伐和滑稽可笑的舞姿。《动物狂欢节》,又称《动物园狂想曲》。这是一部形象生动、充满幽默谐趣的管弦乐组曲。圣-桑3岁弹琴,5岁开始作曲,有神童之称。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以往经验引入教学,直接引出主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音乐习惯,并结合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从音的高低、速度等音乐要素方面入手,激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演,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音乐表现力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想
教学流程 师 生 互 动 设计意图及 核心素养落实点
第二步: 感知表现 板块二: 演唱实践 学唱歌曲《两只小象》 第一步: 示范演唱 第二步: 互动学唱 板块三: 拓展升华 再现《两只小象》 第一步: 拓展延伸 第二步: 综合展示 5、复听《大象》,学生自由表演 (播放音乐课件《大象》的音乐) 6、再次复听《大象》。 师指导学生抓住大象身体笨重、走路缓慢、鼻子长长、耳朵大大的特点进行表演,学生随音乐两人一组表演。 1、 导入 师:“刚才,我们用动作表现了圣桑带来的大象音乐,下面让我们再感受一下表现小象的音乐,听一听有什么不同?” (生:答) 播放课件,初听《两只小象》范唱,了解歌曲内容 师 :“草地上留下小象的脚印,那小象在干什么呢?仔细聆听歌曲,从歌声中寻找答案吧!” (生:答) 复听《两只小象》旋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感受四三拍 利用三角铁敲击歌曲的强拍 聆听多媒体课件范唱,学生用多种形式拍强拍 聆听教师弹唱。师:仔细听,看谁能发现歌词有什么特点? 师生朗读歌词,找到歌词特点 师生接龙演唱 师演唱前半部分的歌词, 学生演唱“呦啰啰”,看谁唱的又轻巧又短促,并利用双响筒敲出节奏,边敲边演唱。 师生互换演唱。生唱“呦啰啰”,师唱其他歌词,并用三角铁敲出强拍 10、师生接龙演唱,并用打击乐器配合 11、完整演唱、师生评价 12、师生用探究的方法解决演唱过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 13、随琴声划出旋律线解决演唱过程中音准问题并有感情完整演唱 14、教师弹琴、学生边唱边表演 1、观看视频开阔视野,了解亚洲象、非洲象、群象在运送货物、小象在演马戏等 2、 师生讨论增进情感,引导学生爱护大象、爱护生态 3、伴随着歌曲,学生用喜欢的形式对象的喜爱之情 4、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汇报表演 5、师生评价,总结 下课 象力及发散性思维以及肢体的协调性。 运用聆听、对比的方法感受、体验音乐的不同情绪,并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总结,在谈话中巩固音乐基本要素和音乐基本知识;利用接龙的形式可以降低演唱的难度,还能互相聆听,建立听觉印象,为完整演唱歌曲做好铺垫;创设多元化的评价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成为学习的主人;采取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愿望,还可以开发学生的多种思维,在群策群力的师生互动中轻松愉悦的学唱,在潜移默化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提高音乐素养,增强演唱能力。 充分调动视觉感官,激发学生对“象”的喜爱之情,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通过相互协作,利用小组发展实践,使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感受、互相补充、互相借鉴,从而理解本课“团结、友爱”的主题,丰富了情感体验,提高了音乐素养。
记谱区域:
板书设计提示 长鼻子 大 象 〔法〕圣-桑曲 (低音提琴与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