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习题课件(5份打包)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习题课件(5份打包)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07 11:05:35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
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和 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 . 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了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
都是一定的。?
卵细胞
染色体
DNA
基因
精子
基因
数目
3.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如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 对。DNA分子是 存在的,基因也是 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4.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减少 ,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 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23
成对
成对
一半

典例精析
例1 下列关于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形成精子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的任意一半进入精子中
B.在形成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卵细胞中
C.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减少了任意一半
D.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不一定减少一半
答案:B
解析: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都要分开,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生殖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但并非所有染色体的任意一半。
例2 葡萄进行扦插繁殖,速度快且保持了高产优质,扦插后的葡萄枝条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母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相比(  )。
A.一样多 B.减半了
C.多了一倍 D.无法判定
答案:A
解析:葡萄的扦插属于无性生殖。在无性生殖的过程中,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参与,也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新生的个体是由母体直接产生的,其细胞内染色体数没有发生改变。
课堂练习
1.子女长得与父母相似,是因为父母把他们的(  )传给了子女。
A.性状
B.细胞核
C.基因
D.生殖细胞
答案:C
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是(  )。
A.精子
B.卵细胞
C.精子和卵细胞
D.体细胞
答案:C
3.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的分子结构呈螺旋状
B.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
C.DNA就是染色体
D.DNA分子上含有基因
答案:C
4.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于染色体上
B.能够决定生物的性状
C.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单位
D.是人类特有的遗传物质
答案:D
5.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  )。
A.数目不同
B.数目增倍
C.数目任意减半
D.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D
6.人体正常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
A.23对
B.23条
C.46对
D.46条
答案:B
基础题
1.林林和琪琪是亲兄妹,林林长得更像父亲,他俩染色体的正常来源是(  )。
A.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B.来自父方的多,来自母方的少
C.来自父方的少,来自母方的多
D.林林的染色体主要来自父方,琪琪的染色体主要来自母方
答案:A
2.(2023·长春)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核中染色体、DNA与基因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答案:A
3.(2021·金华)新疆地区不仅棉花产量大,而且所产棉花品质好,特别是新疆长绒棉因其棉纤维长、柔软细腻、光泽度好,成为棉花界的明星。决定棉纤维长短这一性状的是(  )。
A.基因 B.DNA
C.染色体 D.细胞核
答案:A
4.水稻体细胞内含有12对染色体。当水稻传粉受精后,其受精卵内染色体数目为(  )。
A.6条
B.6对
C.12条
D.12对
答案:D
5.以基因组成是AA的蜜桃枝条为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是aa的蜜桃砧木上,所结蜜桃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的概率是(  )。
A.0
B.25%
C.75%
D.100%
答案:A
提升题
6.(2023·安徽)在人的生殖过程中,父方和母方体细胞中的一对染色体及这对染色体上一对基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人体的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在人的细胞中都成对存在
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
C.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多个DNA分子
D.每个DNA分子上只含有一个基因
答案:B
7.(2022·邵阳)下图是有关遗传知识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细胞质,③是遗传信息
B.生物性状由②控制,同时还
受环境影响
C.人体所有细胞中染色体都是
成对存在的
D.一个细胞中DNA的数量多于基
因的数量
答案:B
8.(2023·聊城)下图为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示意图,其中4是一个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3]可以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B.[4]是具有遗传效应的[1]片段
C.生物的变异都是由于基因携带的遗传
信息发生变化导致的
D.在同一个体的所有细胞中,[3]的形态和数目不都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C
解析:生物的变异不仅与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发生变化有关,还与环境有关。
拓展题(选做)
9.(1)请用图示、列表或漫画等方式,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如下图所示(合理即可)
(2)根据下面的提示,动手做一个反映“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关系”的模型。
①找到表示细胞膜、细胞核的物体;
②找一根长绳表示DNA分子,想想用什么表示基因,思考DNA分子与什么一起构成了染色体;
③把做好的“染色体”放到“细胞核”中。(为了简便,只做一条“染色体”即可)
略。(共20张PPT)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叫作 性状,未表现的性状叫作 性状。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D)和隐性(d)之分,表现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 一种,而表现出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 和 两种。?
3.我国民法典规定: 血亲和 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出现 的机会。
隐性
dd
三代
显性
直系
遗传病
Dd
DD
典例精析
例1 已知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用D表示;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用d表示。如果有一对夫妇均为单眼皮,那么他们生出基因组成为DD子女的概率为(  )。
A.0    B.25%    C.75%    D.100%
答案:A
解析: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dd,他们子女的基因组成也一定是dd,不可能生出基因组成为DD的双眼皮子女。
例2 下列疾病属于遗传病的是(  )。
A.新冠肺炎 B.佝偻病
C.色盲 D.艾滋病
答案:C
解析: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能够遗传给后代。新冠肺炎、佝偻病、艾滋病都不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不能遗传给后代,不属于遗传病。色盲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
课堂练习
1.在一对基因中,当一个是显性基因,另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表现为(  )。
A.无规律
B.中间性状
C.显性性状
D.隐性性状
答案:C
2.豌豆粒圆滑的(D)为显性,皱皮的(d)为隐性,则下列基因组成中表现为皱皮的是(  )。
A.DD或Dd
B.DD
C.Dd
D.dd
答案:D
3.已知有酒窝(A)和无酒窝(a)是一对相对性状。若一对夫妇基因组成都是Aa,那么他们子女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
A.AA或Aa
B.AA或aa
C.Aa或aa
D.AA、Aa或aa
答案:D
4.双眼皮(B) 与单眼皮(b) 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双眼皮为显性性状。一个单眼皮的女子通过手术把单眼皮改造成了双眼皮,她与单眼皮男子生育的后代是双眼皮的可能性是(  ) 。
A.0
B.25%
C.50%
D.100%
答案:A
5.我国民法典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  )。
A.近亲婚配的家庭不稳定
B.近亲婚配的后代必患遗传病
C.近亲婚配的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增大
D.遗传病都是隐性基因控制的
答案:C
基础题
1.(2023·广东)有酒窝由显性基因(E)控制,无酒窝由隐性基因(e)控制。某同学与其父亲都有酒窝,母亲无酒窝,则该同学的基因组成是(  )。
A.Ee B.EE
C.Ee D.EE或Ee
答案:A
2.一个人的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主要是(  )。
A.由血缘关系决定的
B.由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决定的
C.由父亲的基因决定的
D.由母亲的基因决定的
答案:B
3.(2021·盐城)遗传学家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进行杂交,结果子一代全是高茎。他用子一代进行自花传粉,得到的子二代有高茎也有矮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
B.高茎是显性性状
C.子一代高茎豌豆的基因是由两个显性基因组成的
D.子二代中,高茎比矮茎数目多
答案:C
4.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夫妻中一个是基因组成为Ee的患者,另一个表现正常,那么他们的子女发病的概率是(  )。
A.25%
B.50%
C.75%
D.100%
答案:B
5.(2021·黄石)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B.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C.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D.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答案:D
提升题
6.(2023·晋中)兔的黑毛(显性)和白毛(隐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关于兔毛色的遗传,从理论上分析,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答案:C
7.(2022·铁岭)下列关于性状与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一对相对性状纯种亲本杂交,后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C.隐性性状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所以它不能遗传
D.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所控制的
答案:C
8.(2023·泰安)下图一对基因(用A、a表示)控制的人的遗传病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个体3、4的基因组成均为Aa
B.个体9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
C.个体11是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D.个体9、10生第一个孩子患病概率为1/12
答案:D
解析:个体3、4的后代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因此个体3、4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均为Aa。个体11患病的概率为1/2,生男生女的比例为1/2,因此个体11是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个体9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个体10的基因组成为Aa。若个体9的基因组成为AA,则个体9、10生第一个孩子患病概率为0。因个体9为Aa的概率是2/3,若个体9的基因组成为Aa,则个体9、10生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2/3×1/4=1/6。
拓展题(选做)
9.豚鼠有黑毛和白毛之分,控制黑毛的基因是显性基因B,控制白毛的基因是隐性基因b。下图是有关豚鼠黑毛和白毛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9题)
(1)在亲代中,雄性豚鼠的毛色性状为 ,雌性豚鼠的毛色性状为 。?
(2)请写出子代豚鼠的毛色:?
① ;② ;③ ;④ 。?
(3)在有性生殖中,生殖细胞是指 和 ,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 。
黑毛
黑毛
黑色
黑色
黑色
白色
精子
卵细胞
一半(共18张PPT)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人的性别是由体细胞中的一对 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这对性染色体分别是 和 ;女性体细胞中这对性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 。?
2.以含有的性染色体为判断依据,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一种是含 、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 染色体的,而女性只产生一种含 染色体的卵细胞。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是 的。
X染色体
Y
X染色体
Y染色体
性染色体
均等
X
X
典例精析
例1 下列有关人的性别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B.男性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
C.男性的 Y 染色体只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
D.一般情况下,生女孩的概率大于生男孩的概率
答案:D
解析: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一种含有X染色体,另一种含有Y染色体,女性只产生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两种精子的数目相等,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也均等。正常情况下,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
例2 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正常来源是(  )。
A.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B.一半以上来自父方,一半以下来自母方
C.一半以下来自父方,一半以上来自母方
D.与父亲相似的人,来自父方的多;与母亲相似的人,来自母方的多
答案:A
解析:在生殖细胞形成时,成对的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有两种类型的精子(22条+X和22条+Y),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22条+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内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课堂练习
1.下列细胞里的染色体不是成对存在的是(  )。
A.卵细胞
B.受精卵
C.白细胞
D.上皮细胞
答案:A
2.人类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成是(  )。
A.22条+Y
B.22条+X或22条+Y
C.22条+XY
D.22条+X
答案:D
3.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性别比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相比基本持平。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但男性人口仍明显多于女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男还是生女,责任全在女方
B.正常情况下,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C.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D.性别比失调会影响社会稳定
答案:A
4.人类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和受精卵中各含的染色体条数是(  )。
A.生殖细胞中含23条,体细胞中含46条,受精卵中含23条
B.生殖细胞中含46条,体细胞中含46条,受精卵中含46条
C.生殖细胞中含23条,体细胞中含46条,受精卵中含46条
D.生殖细胞中含23条,体细胞中含23条,受精卵中含46条
答案:C
5.若一对夫妇想要生二胎,那么这一胎是女孩的概率是(  )。
A.100%
B.50%
C.25%
D.0
答案:B
基础题
1.观察教科书上经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染色体和Y染色体形态是一样的
B.男、女染色体对比,形态没有差异
C.男、女体细胞内都有23对染色体
D.染色体在细胞内原本就是整齐排列的
答案:C
2.人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的条数是(  )。
A.22条
B.44条
C.1条
D.0条
答案:C
3.胎儿的性别决定发生在(  )。
A.胎儿生殖系统形成时
B.胎儿发育时
C.宝宝出生时
D.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
答案:D
4.导致色盲的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患色盲的一位母亲生了4个儿子,则患色盲的儿子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5.下列关于人体性染色体存在于何种细胞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存在于体细胞中
B.存在于卵细胞中
C.存在于精子中
D.存在于以上三种类型的细胞中
答案:D
提升题
6.男性神经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和性染色体分别是(  )。
A.23对,Y
B.23条,X
C.23对,XY
D.46条,XX
答案:C
7.(2023·牡丹江)下列关于人的性别遗传说法错误的是(  )。
A.男女性别属于人的性状
B.正常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C.生男生女由卵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决定
D.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
答案:C
8.(2022·襄阳)下图表示一对夫妻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及其上的一对基因,他们生了一个男孩,请推断该男孩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是(  )。
A.AA
B.Aa
C.Aa或aa
D.AA或Aa或aa
(第8题)
答案:C
拓展题(选做)
9.已知色盲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准备生一个小孩,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在专家进行家族患病史调查后,发现女方的父亲患有色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对夫妇中,女方 (选填“携带”或“不携带”)色盲致病基因。?
(2)你认为这对夫妇生的男孩易患病还是生的女孩易患病?为什么?
携带
生的男孩易患病。这对夫妇生的男孩有50%的概率患色盲,生的女孩肯定不会患色盲。(共20张PPT)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取决于 的不同,其次与 也有关系。?
2.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 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 ,就不会遗传给后代,是 的变异。
环境
遗传物质
可遗传
遗传物质
不遗传
典例精析
例1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产生万紫千红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生物的遗传 B.生物的变异
C.环境温度的不同 D.光照的不同
答案:B
解析:植物的种类多样,形态各异,这与环境条件的差异有一定的关系,但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植物的变异。自然界中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例2 培养产奶量高的奶牛,最好的育种方法是(  )。
A.诱导基因突变
B.诱导染色体变异
C.人工选择育种
D.克隆
答案:C
解析:诱导基因突变和诱导染色体变异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就是说,通过选项A和B不一定能获得需要的新品种;选项D会使新个体产生很多不良状况,也不是育种的好方法。因此,选项C人工选择育种才是最优选择。
课堂练习
1.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的毛色并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具有(  )。
A.普遍性
B.变异性
C.进化性
D.适应性
答案:B
2.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取决于(  )。
A.遗传物质
B.环境
C.接受课堂教育
D.训练
答案:A
3.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遗传具有普遍性,变异不具有普遍性
B.遗传和变异都具有普遍性
C.遗传和变异都不具有普遍性
D.遗传不具有普遍性,变异具有普遍性
答案:B
4.在测定花生大小的实验中,某学习小组取样时提出下列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在大花生中取30枚较大的,在小花生中取30枚较小的
B.在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30枚
C.在大花生中取1枚最大的,在小花生中取1枚最小的
D.在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1枚
答案:B
5.下列生物的变异性状,不可遗传的是(  )。
A.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的个大质优性状
B.经杂交产生的小麦高产抗倒伏性状
C.经人工选择繁育出的高产奶牛的高产性状
D.把个大的花生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花生个小的性状
答案:D
基础题
1.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它们却能避免被海风吹到海里淹死。这说明(  )。
A.变异对生物是有害的
B.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
C.变异是定向的
D.变异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答案:D
2.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可以获得高产抗倒伏小麦,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
A.有关基因重新组合
B.肥料充足
C.阳光充足
D.染色体数目改变
答案:A
3.经神舟飞船搭载遨游太空后,牡丹种子可能出现某些地球上无法获得的变异,从而大大提高了牡丹的品种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是(  )。
A.诱导染色体变异
B.诱导基因突变
C.人工选择培育
D.杂交
答案:B
4.(2023·烟台)变异现象普遍存在。以下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
A.单眼皮手术后变成双眼皮
B.小狗经训练后会算算术
C.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结出大花生
D.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抗虫棉
答案:D
5.(2021·苏州)“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率领的团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做出巨大贡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过程属于人工选择
B.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水稻遗传的多样性
C.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D.杂交水稻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答案:C
提升题
6.(2023·怀化)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升空,搭载着小麦、花椒等多种农作物种子,其目的是使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种子,再从中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能够成功,从根本上是因为改变了农作物的(  )。
A.遗传物质 B.生活习性
C.生活环境 D.性状
答案:A
7.变异在生物学和实践上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够使生物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B.所有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C.变异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使生物不断进化
D.人们可以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变异选育新品种
答案:B
8.(2022·枣庄)农田种植的玉米中,偶尔会出现一定数量的白化苗。白化苗的光合作用会减弱,最终导致自身的死亡。这种变异(  )。
A.是由生活环境引起的
B.属于有利变异
C.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D.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C
9.在农田劳动技术实践活动中,有同学发现,同一株萝卜,根在地下的表皮是无色的,露出地面的表皮却是浅绿色的。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变异遗传自上一代
B.萝卜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生物的性状受环境影响
D.温度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
答案:C
解析: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萝卜的遗传物质相同,而表达的性状不同,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拓展题(选做)
10.请分析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生活在加勒比海的火烈鸟,它的喙、翅边缘和腿都是鲜红色的,而被捕到的火烈鸟经人工饲养繁殖的后代这些部位却没有鲜红色的。如果在饲料中加入火烈鸟在野外常吃的一种红色藻,它身体的这些部位就会呈现鲜红色。火烈鸟的眼是橙色的,即使不吃这种红色藻,眼的颜色仍然是橙色的。
(1)火烈鸟食用红色藻,身体的某些部位就呈鲜红色,不食用红色藻则不呈鲜红色。这种性状的变化是由 引起的,属于 (选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
(2)火烈鸟眼的颜色不会因食用红色藻而发生变化,这说明火烈鸟眼的颜色是由 控制的。
环境
不可遗传
遗传物质(共20张PPT)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 ,变异是指 和 的差异。?
2.性状就是生物体 、 和 等特征的统称。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 。?
3.生物的性状是由 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 的影响。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地表现了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性
形态结构
亲子间
环境
基因
基因
子代个体间
相对性状
环境
生理
行为
典例精析
例1 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水稻的早熟和抗倒伏 B.猫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C.豌豆种子的圆粒和黄粒 D.棉花的长绒和短绒
答案:D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选项A比较的是水稻的早熟晚熟和是否抗倒伏这两种性状;选项B中的猫和兔不属于同种生物;选项C比较的是豌豆种子的形状和颜色这两种性状;选项D比较的是棉花纤维的长短这一种性状。
例2 同一品种的甘蓝种子,在北京种植长成后叶球重1~3千克,在西藏种植长成后叶球可达到6千克,这是因为(  )。
A.管理技术不同 B.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基因不同 D.光照、温度等外界环境的变化
答案:D
解析: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条件的不同会使性状产生差异。本题中种植甘蓝的北京和西藏两地的光照、温度等外界环境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导致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育成不同的大小。
课堂练习
1.“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这句俗语说明生物具有(  )。
A.生殖现象
B.进化现象
C.变异现象
D.遗传现象
答案:C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  )。
A.遗传现象
B.变异现象
C.有性生殖现象
D.无性生殖现象
答案:A
3.下列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苹果的红果与圆果
B.橘子的早熟与晚熟
C.人的卷发与黄发
D.梨的甜味和苹果的酸味
答案:B
4.科学家成功地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连接到烟草细胞中,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的能力。这项技术被称为(  )。
A.克隆技术
B.组织培养
C.嫁接技术
D.转基因技术
答案:D
5.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证明了(  )。
A.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B.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控制的
C.生物的性状是由受精卵控制的
D.生物的性状是由生殖细胞控制的
答案:A
基础题
1.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每个生物体都会有许多种不同的性状
B.生物的有些性状不是肉眼可以直接观察到的
C.相对性状只有两种表现形式
D.人们总是通过性状区分出不同的生物
答案:C
解析:大部分相对性状都不止两种。比如狗的毛色,有黑、白、黄等,都是相对性状。
2.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
B.小萌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双眼皮
C.人的身高和体重
D.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
答案:A
3.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种生物都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
B.遗传能使物种保持绝对稳定
C.变异能使生物个体产生新的性状
D.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答案:B
解析:遗传可以使子代保持亲代的性状,利于保持生物的稳定性,但是不能使物种保持绝对稳定。
4.科学家把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了能够生产生长激素的“工程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程菌”的获得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B.“工程菌”生产生长激素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C.“工程菌”生产的生长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D.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在细菌细胞内得到了成功表达,说明基因控制性状
答案:B
5.(2021·青岛)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形态明显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有时不受基因的控制
B.生物的性状只受生活环境的影响
C.生物的性状只受基因的控制
D.生物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
答案:D
提升题
6.(2022·通辽)某种软籽山楂的种子薄软可食,果实风味独特、酸甜可口,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下列关于该品种山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被子植物
B.酸甜的物质储存在细胞的液泡中
C.种子硬度和果实口感都属于性状
D.种子软和果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
答案:D
7.(2023·呼和浩特)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进展迅速,例如科学家将人的干扰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细胞内,最终获得有抗病毒功能的干扰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生产干扰素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B.干扰素可以抑制病毒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C.把干扰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细胞核内
D.转入干扰素基因的酵母菌属于原核生物
答案:A
解析:干扰素可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但不能直接杀灭病毒。病毒通过自我复制产生新个体与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不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干扰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DNA中。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8.科学家用显微注射法,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核尚未融合的小鼠受精卵中,让此受精卵在代孕小鼠体内发育。通过这种转基因技术培育的超级鼠比普通鼠大许多。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 。?
(2)在将受精卵注入输卵管的过程中,每次注射的受精卵既有注射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又有未注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这样做的目的是    。
(3)由此可以推论,在生物代代繁衍的过程中,传下去的不是性状本身,而是 。
(4)通过转基因技术所获得的转基因超级鼠这种变异能否遗传?
鼠个体的大小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形成对照
控制性状的基因
能。
拓展题(选做)
9.下图是科学家利用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培育能产生人乳铁蛋白的奶牛“牛牛”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在生物学上称为 。?
(2)图中A过程和B过程的操作方法在生物学上分别被称为 和
   和 。?
(3)根据图示情况,黄色牛丙产下“牛牛”。“牛牛”的毛色性状表现型应该是  。?
(4)“牛牛”长大成熟后,其经济价值与亲本的最根本区别是 \

转基因技术
人工(体外)
胚胎移植
受精
五花毛色(或与亲本牛甲、牛乙相似)
乳汁中
含有人乳铁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