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习题课件(4份打包)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习题课件(4份打包)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07 11:16:45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通过 生殖方式产生后代。像家蚕这样,在由 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与 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2.菜粉蝶、蝇等昆虫的发育经过卵、 、 、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 。?
3.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 、成虫三个时期,称为 变态。
4.若虫其实就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的幼体,与成虫的 和
相似,只是身体、生殖器官没有成熟。
有性
受精卵
幼体
成体
幼虫

完全变态
若虫
不完全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典例精析
例1 当家蚕吐丝结茧时,说明家蚕开始进入(  )。
A.成虫期 B.幼虫期?
C.卵期 D.蛹期
答案:D
解析:家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从幼虫发育到成虫的过程中,幼虫吐丝结茧,蚕在茧中化蛹,蛹羽化后成为蛾。
例2 从蝗虫的发育过程来看,捕杀蝗虫的最佳时期是(  )。
A.卵期 B. 若虫期?
C.蛹期 D. 成虫期
答案:B
解析:蝗虫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当害虫处于容易被发现、活动范围小的时候,最容易被消灭。蝗虫的幼虫没有翅,只能爬行和跳跃,活动范围小,便于集中消灭。因此,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若虫期(跳蝻3龄以前)。
课堂练习
1.蟋蟀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个发育过程称为(  )。
A. 不完全变态发育
B. 完全变态发育
C. 变态发育
D. 不变态发育
答案:A
2.蜜蜂完全变态发育的正确过程是(  )。
A. 幼虫→卵→蛹→成虫
B. 卵→蛹→成虫
C. 卵→幼虫→蛹→成虫
D. 卵→蛹→幼虫→成虫
答案:C
3.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主人公最后化身为美丽的蝴蝶。花间飞舞的蝴蝶是由(  )羽化而来的。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答案:C
4.下列昆虫的变态发育中,有蛹期出现的是(  )。
A. 蟋蟀 B. 螳螂
C. 蚊子 D. 蝼蛄
答案:C
5.下列昆虫与编织绸缎的材料有关的是(  )。
A.家蚕 B.蝴蝶
C.蝼蛄 D.蜜蜂
答案:A
6.小明想将“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两个字改写,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下列改写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
A.“春蚕”改为“家蚕”
B.“到死”改为“化蛹”
C.“到死”改为“变蛾”
D.“方尽”改为“未尽”
答案:B
基础题
1.下列关于家蚕生殖发育的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蚕吐丝结茧 ②1~5龄幼虫 ③雌雄蚕蛾交尾 ④蚕蛾羽化 ⑤蚕蛾产卵 ⑥蚕蛹
A.③⑥⑤②①④ B.③②⑤①⑥④
C.⑤②④①⑥③ D.⑤②①⑥④③
答案:D
2.(2021·长沙)《昆虫记》详细描述了卷心菜毛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描述能判断卷心菜毛虫为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
A.卵是淡橘黄色
B.卵孵化成幼虫
C.幼虫取食卷心菜
D.幼虫结茧成蛹
答案:D
3.(2023·重庆渝北区)下图是昆虫发育过程图,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示昆虫发育过程属不完全变态发育
B.幼虫与成虫的生活习性有较大差异
C.若该昆虫为家蚕,蛹期主要以桑叶为食
D.该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答案:B
4.蝉蜕是一味中药,是蝉发育过程中蜕掉的一层“皮”。下列有关蝉生长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蝉的鸣叫是一种觅食行为
B.这层“皮”是蝉的外骨骼
C.蝉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D.与蝉属于同一发育过程的生物还有蜣螂、蜜蜂、家蝇
答案:B
5.(2022·绵阳)家蚕的发育过程有四个时期,可用流程图“①→②→③→④”来表示。为了提高蚕丝的产量,可适当延长的发育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提升题
6.(2023·无锡)下列关于菜粉蝶和蝗虫的生殖发育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都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B.整个发育过程都在母体外完成
C.发育都经过5次蜕皮,都经历蛹期
D.成虫都有发育完善的翅,适于飞行
答案:C
7.(2022·江西)下列关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蜻蜓点水”属于繁殖行为
B.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蝴蝶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D.蜻蜓、家蚕和蝴蝶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
答案:B
8.(2023·潍坊)萤火虫的身体分部、附肢分节,其幼虫主要捕食淡水螺、蜗牛等,大多数成虫以花蜜或花粉为食,在仅有的5~15天寿命中,每晚通过“亮灯”吸引异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萤火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
B.萤火虫的发育经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C.萤火虫幼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D.萤火虫成虫的“亮灯”属于繁殖行为
答案:B
解析:萤火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相似,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9.下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9题)
(1)图甲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 ,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 。?
(2)图甲C时期的名称是 。在C至D的过程中,因为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会出现 现象。?
(3)图乙d的发育时期叫作 。如果图乙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的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填字母)。
不完全变态发育
蟋蟀、蝼蛄(合理即可)
若虫(或跳蝻)
蜕皮
蛹期
c
拓展题(选做)
10.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赤眼蜂消灭害虫
赤眼蜂很小,体长只有0.3~1毫米,因其单眼和复眼呈赤红色而得名。它的雌蜂专门寻找害虫虫卵,并把卵产在其中。孵出的赤眼蜂幼虫以害虫虫卵为食,吃尽虫卵,再在害虫虫卵内化蛹。赤眼蜂每只雌蜂一生平均可产卵70多粒,最多可产约150粒卵。赤眼蜂能在害虫没有产生危害的卵期就把它们消灭,是防治害虫的“利器”。
现在,人们掌握了人工大量繁殖、释放赤眼蜂的方法,如可用柞蚕卵繁殖赤眼蜂等。当虫灾发生时,可以释放大量的赤眼蜂成虫来消灭害虫。
(1)赤眼蜂的生殖方式是 。?
(2)赤眼蜂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属于什么发育类型?
(3)用赤眼蜂来消灭害虫叫作“以虫治虫”,用这种方法消灭害虫有什么好处??
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成本低,还可以减少因使用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有性生殖(共19张PPT)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雄蛙与雌蛙不同,雄蛙的口角有一对 ,鸣叫声音洪亮。?
2.雌雄蛙虽有抱对现象,但它们的受精方式却属于 受精。?
3.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用 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慢慢地,蝌蚪先长出 ,再长出 ,尾、 都逐渐萎缩消失,还形成了能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 ,发育为能上陆地生活的成蛙。?
4.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 中进行。?
5.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
体外
鸣囊

后肢


变态
前肢

典例精析
例1 判断正误: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上生活的动物叫作两栖动物。
答案:说法有误。
解析:上述说法是不对的。这种说法容易被误认为是对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两栖动物的特征,而单纯地认为凡是“水陆两栖”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从特征上讲,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并用皮肤辅助呼吸。另外,两栖动物体外受精,生殖环境离不开水。因此,青蛙、蟾蜍、蝾螈等属于两栖动物,而乌龟、海象、海豹等尽管能水陆两栖生活,但它们不属于两栖动物,因为它们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不符合两栖动物的特征。
例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蝌蚪不仅用鳃呼吸,还用肺呼吸,因此被称为两栖动物
B.雌雄蛙抱对后,雌蛙产的卵细胞和雄蛙产的精子同时排入水中,可提高卵细胞受精的可能性
C.两栖动物是陆生动物,它们的受精过程能够摆脱水的束缚
D.蝌蚪与成蛙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差异,但其生活习惯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两栖动物的幼体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并用皮肤辅助呼吸。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必须在水中才能完成,所以其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课堂练习
1.下列与青蛙的发育过程不同的动物是(  )。
A.蟾蜍    B.大鲵    C.蝾螈    D.鳄鱼
2.蝌蚪的呼吸器官是(  )。
A.鳃     B.皮肤    C.气管    D.肺
答案:D
答案:D
3.下列对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
B.雄蛙鸣叫是为了求偶
C.雌蛙的口角长有鸣囊
D.产生畸形蛙的原因可能是环境污染
答案:C
4.中国大鲵是现存最大、最珍贵的两栖动物。下列关于大鲵生殖发育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B.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C.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D.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答案:D
5.下列不属于变态发育的动物是(  )。
A.蜜蜂
B.青蛙
C.娃娃鱼
D.麻雀
答案:D
基础题
1.下列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
A.乌龟、青蛙、鳄鱼
B.大鲵、小鲵、乌龟
C.蝾螈、大鲵、蟾蜍
D.蟾蜍、鳄鱼、水獭
答案:C
2.下列对蝌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非常像鱼
B.水生,用鳃呼吸,有四肢,无尾
C.蝌蚪在成长的过程中先长出后肢
D.有很多蝌蚪在发育过程中夭折
答案:B
3.下列关于青蛙生殖发育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受精卵 ②幼蛙 ③蝌蚪 ④成蛙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③②④①
答案:B
4.张大叔在政府的帮助下,通过养家蚕和牛蛙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家蚕和牛蛙都具有的生物个体发育的特点是(  )。
①发育过程在水中进行 ②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③发育过程有蛹期 ④幼体和成体有很大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5.下图是蚊子、蝗虫、青蛙生殖发育的共同特征的示意图。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可以表示变态发育
B.乙可以表示有蜕皮现象
C.丙可以表示卵生
D.丁可以表示体外受精
答案:D
提升题
6.(2023·菏泽)“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下列关于青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蛙属于脊椎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
B.在生殖季节,雌雄蛙抱对,雌蛙将受精卵产入水中
C.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D.青蛙的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B
解析:在生殖季节,雌雄蛙抱对,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7.(2022·德州)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主要原因是(  )。
A.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
B.生殖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
C.发育过程中有变态现象
D.肺结构简单,靠皮肤辅助呼吸
答案:B
8.(2023·聊城)据下图判断,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Ⅰ可表示有性生殖,Ⅱ可表示变态发育
B.图甲中Ⅲ可表示体内受精,也可表示完全变态发育
C.图乙可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若B是幼虫,则D是成虫
D.图乙可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若A是受精卵,则C是幼蛙
答案:D
解析:家蚕和蝗虫都属于昆虫,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因此题图甲中Ⅲ可表示体内受精,也可表示为完全变态发育。
拓展题(选做)
9.将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基本相同的12只青蛙均分为三组。把甲组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涂上一层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注意不要堵塞鼻孔;同样将乙组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只将身体一侧涂上一层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丙组青蛙不做任何处理。将三组青蛙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下,观察其口腔张合的速度 (即呼吸频率)。
(1)青蛙口腔张合最快的是  组,最慢的是  组。
(2)丙组青蛙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对照
(3)选择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基本相同的青蛙的原因是      .             。
(4)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青蛙用  呼吸,用   辅助呼吸。
(5)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如何处理这些青蛙比较合适?
控制单一变
量,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皮肤
将青蛙放回到适合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共21张PPT)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能产有硬壳的卵,卵壳和卵壳膜既能起 . 作用,又能减少 的丢失;鸟卵的 和 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
2.鸟类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 ,里面含有 。
3.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 、交配、 、产卵、 .和育雏几个阶段。
水分
保护
卵黄
筑巢
求偶
胚盘
卵白
细胞核
孵卵
典例精析
例1 鸟卵中将来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  )。
A.卵黄 B.胚盘
C.卵白 D.系带
答案:B
解析:鸟卵的卵黄、卵白主要是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系带的作用是稳定卵黄,而胚盘内有细胞核,是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所以胚盘能发育成雏鸟。
例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描写鸟类繁殖过程中的(  )行为。
A.筑巢 B.求偶
C.孵卵 D.育雏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对鸟类繁殖行为的认识。鸟类的繁殖行为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诗句里描写的“新燕啄春泥”是筑巢行为。
课堂练习
1.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必须有的是(  )。
A.求偶、交配、孵卵
B.求偶、交配、产卵
C.交配、筑巢、产卵
D.筑巢、交配、孵卵
答案:B
2.鸡蛋卵黄上的小白点是(  )。
A.卵细胞
B.受精卵
C.胚胎
D.胚盘
答案:D
3.王同学在煮鸡蛋时,发现随着水温的升高,有许多气泡从鸡蛋里冒出。这一现象说明(  )。
A.该蛋壳上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气孔
B.该鸡蛋新鲜,内部在进行旺盛的呼吸作用
C.该鸡蛋已经受精,可以发育成雏鸟
D.该鸡蛋已坏死,卵壳和卵壳膜已丧失保护作用
答案:A
4.鸟卵中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的是(  )。
A.卵黄和系带
B.卵黄和胚盘
C.卵白和卵壳
D.卵黄和卵白
答案:D
5.下列不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的是(  )。
A.燕子筑巢
B.母鸡抱窝
C.麻雀争食
D.家鸽育雏
答案:C
基础题
1.(2023·宿迁)生物的生殖、发育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物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内在原因。每种生物都是通过它特有的生殖方式产生后代的。图乙中“发育中的幼雏”是由图甲中的(  )发育而来的。
A.①气室
B.④系带
C.③卵白
D.②胚盘
答案:D
2.(2022·大庆)在鸡卵的结构中,对卵起保护作用、能减少水分丢失的是(  )。
A.卵黄和卵黄膜
B.卵壳和卵壳膜
C.卵白和卵黄膜
D.卵黄和卵白
答案:B
3.下列不是造成鸟类大量减少的原因的是(  )。
A.鸟类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到破坏
B.传染病的流行
C.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D.人类大量的捕杀
答案:B
4.下列有关“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为了观察气室,首先要将鸡卵的任意一端敲出裂痕
B.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看到一个空腔是气室
C.卵黄上的乳白色小点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D.鸟卵的结构有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答案:A
5.鸟类比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复杂而高等,在繁殖行为上表现为(  )。
A.体外受精
B.卵生
C.胎生、哺乳
D.筑巢、孵卵、育雏
答案:D
提升题
6.(2023·聊城)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 ——“小茶缸”诞生的大致过程:打开种蛋(即用于孵化的鸡卵),将内容物倒入下图的孵化装置中,盖上塑料盖,再放入孵化箱中孵化。图中1、2、3是去除卵壳和卵壳膜的鸡卵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种蛋是在雌鸡和雄鸡进行了交配的前提下产生的
B.胚胎发育开始的位置是[1]胚盘
C.通气孔和脱脂棉的作用都有助于透气
D.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仅来自[2]卵黄和人为添加的营养
答案:D
7.(2022·梧州)下列关于鸟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鸟类都有孵卵和育雏的行为
B.不同的鸟卵大小不一,结构也不相同
C.母鸡产出的卵都能孵化出小鸡
D.鸟卵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部位是胚盘
答案:D
8.(2022·德州)近年来,市场上的双黄鸡蛋越来越常见(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双黄鸡蛋一定能孵化出两只雏鸡
B.卵细胞由卵白、卵黄、胚盘组成
C.鸡蛋液中的白色絮状物是系带,起固定卵黄的
作用
D.卵黄上的小白点是胎盘,内有细胞核,是胚胎
发育的部位
(第8题)
答案:C
9.(2023·连云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扦插、嫁接和压条培育果树等属于植物的有性生殖
B.雌雄蛙抱对完成体内受精有利于提高青蛙的受精率
C.鸟卵的胎盘内有细胞核,是鸟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D.人的新个体开始于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的受精卵
答案:D
拓展题(选做)
10.下图是鸟卵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0题)
(1)图中[④] 、[⑤] 和[①] 构成卵细胞,其中[①] 里面含有细胞核,将来发育成胚胎;[⑤] 是卵细胞内贮存的主要养料。?
(2)图中[②] 和[⑧] 都起保护鸟卵的作用。?
(3)图中[③]是 ,[⑥]是 。
卵黄膜
卵黄
胚盘
胚盘
卵黄
卵壳
卵壳膜
系带
气室(共19张PPT)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1.生物通过 和 ,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2.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3.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植物无性生殖有利于保持亲代的优良遗传特性,常见的方式有 和 等。?
4.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 的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 和 ,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
生殖
发育
有性
无性
扦插
嫁接
分裂
分化
无性生殖
典例精析
例1 果树嫁接成活的关键是(  )。
A.要选好接穗和砧木 B.接穗上的芽应该大而饱满
C.使接穗和砧木紧密贴合 D.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答案:D
解析:首先应知道,无论是接穗还是砧木,它们都有形成层;其次应了解到,在茎的结构中,只有形成层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能够产生新细胞。嫁接成活的关键在于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二者只有通过各自形成层产生的新细胞才能长在一起。因此,果树嫁接成活的关键是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例2 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中,后代具有双亲遗传特性的是(  )。
A.玉米用种子繁殖
B.竹用地下茎繁殖
C.椒草用叶繁殖
D.玫瑰花用扦插枝条繁殖
答案:A
解析: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植物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有性生殖方式的是(  )。
A.利用万年青的叶子培育出新的植株
B.由竹笋生出新的竹子
C.埋下鸡冠花种子后,种子发芽
D.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答案:C
2.“无心插柳柳成荫”利用了无性生殖方式中的(  )。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组织培养
3.嫁接繁殖,接上去的植物的芽或枝叫作(  )。
A.插条    B.芽接    C.接穗    D.砧木
答案:A
答案:C
4.在生产实践中,常用扦插、嫁接等无性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的主要原因是(  )。
A.繁殖速度快
B.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C.经济成本低
D.可以大量繁殖
答案:B
5.下列关于组织培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B.能保存和繁育濒危植物
C.能培育脱毒苗
D.繁殖周期长
答案:D
基础题
1.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
A.有无生殖细胞的形成
B.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C.是否由单一个体完成
D.是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答案:B
2.“试管婴儿”技术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辅助生殖技术,解决了许多不孕不育家庭的难题。这种技术的特点是(  )。
A.无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B.无性生殖、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C.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D.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答案:C
3.在某次海棠文化艺术节上,一个盆景内的一株海棠同时开有三个品种6种颜色的花。园艺师培育这一盆景时,采用的技术及其所属的生殖方式分别是(  )。
A.扦插,无性生殖
B.压条,有性生殖
C.嫁接,无性生殖
D.植物组织培养,无性生殖
答案:C
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如果将桂味荔枝的枝条嫁接到妃子笑荔枝的砧木上,那么长出的荔枝是(  )。
A.桂味荔枝
B.妃子笑荔枝
C.杂交品种
D.新的其他品种
答案:A
5.在对薄荷植株进行扦插的实践活动中,对扦插材料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
A.将薄荷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
B.每个茎段保留2个节
C.每个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斜向的,下方的切口是水平的
D.进行扦插时去掉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叶片
答案:C
提升题
6.(2022·青岛)种植芦荟时,一株植株常常会变成一丛,这时可以把它分成很多株,每一株均可长成新个体。下列叙述能体现这种繁殖方式特点的是(  )。
A.适应环境能力强,变异性大
B.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C.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D.不利于保持性状的稳定
答案:C
7.(2022·葫芦岛)下列选项中,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能进行细胞分裂
B.是否能产生健康的后代
C.是否具有遗传特性
D.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答案:D
8.(2023·河南)用野生番茄作砧木进行番茄嫁接,可预防青枯病。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番茄的嫁接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
B.选用性状优良的番茄枝条做接穗
C.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
D.嫁接的植株主要表现砧木的性状
答案:D
9.(2023·泰安)下图是马铃薯两种繁育方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①通过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所以丙具有甲和乙的遗传特性。②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特点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所以丁的细胞中没有来自甲的染色体。种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所以丙由a中的胚发育而成。
拓展题(选做)
10.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通常是用它的块茎来繁殖的。一般先把块茎用草木灰肥沾一下,再埋入土壤里。农民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是可以防止块茎腐烂,二是草木灰肥富含钾,能为马铃薯幼苗的生长提供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