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是由 和血细胞组成的。血细胞包括 、 和 。
2.血液加入抗凝剂分层后, 在下层,呈现红色, 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现白色。上层是 。
3.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易与氧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 的功能。
4.白细胞 细胞核,比红细胞 ,但数量少。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能穿过毛细血管,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血浆
运输氧
有
大
分离
5.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 ,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 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6.血液不仅具有 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细胞
物质
运输
典例精析
例1 小浩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最可能会高于正常值的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答案: C
解析:白细胞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正常成人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目为3.5×109~9.5×109个/升,当人体有发炎症状时,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小浩得了急性阑尾炎,表明体内有发炎症状,其化验结果中最可能会高于正常值的是白细胞。
例2 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再加入抗凝剂,C、D试管中不再加入任何物质,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对血液成分的理解,同时也是对教学过程中“血液成分的演示实验”完成任务的检验。题目设置了四种不同的情况,还考查了拓展分析能力。如果完全没有接触过血液成分的实验,那么是很难答对本题的。如果接触过这个实验,只要分出是否加抗凝剂的不同现象,就立即可以排除选项A、C、D,得出正确答案。
课堂练习
1.将一定量的人的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上层呈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 )。
A.红细胞 B.血清 C.血小板 D.血浆
2.在低倍镜下观察染色的人血涂片,能够观察到的是( )。
A.白细胞的结构 B.红细胞的细胞核
C.血小板 D.血浆中的血浆蛋白
答案: D
答案: A
3.小宇在劳动中不小心将手弄破了皮,开始有血慢慢渗出,不过很快就自然止血,这是由于( )的作用。
A.红细胞 B.血浆 C.白细胞 D.血小板
4.人体血细胞中,体积最大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红细胞和白细胞
答案: D
答案: B
5.在血液中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输氧气
B.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C.加速止血,促进血液凝固
D.吞噬病菌
答案: B
6.下列各图能够准确表达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答案: C
7.兰兰同学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视野中观察到了清晰的红细胞,但没有发现白细胞,她再采用下列哪一项操作最有可能找到白细胞?( )
A.换用高倍物镜
B.换用凹面反光镜
C.移动永久涂片
D.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 C
8.(2023·无锡)下表是某同学体检的验血单上部分指标数据。据表分析,她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
A.糖尿病 B. 贫血 C. 急性炎症 D. 冠心病
答案: C
基础题
1.西藏位于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西藏旅游。对于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来说,到西藏的最初几天里,血液中数量明显增多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答案: A
2.下列属于血红蛋白特性的一项是( )。
A.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B.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C.无论氧含量的高低都能与氧结合
D.无论氧含量的高低都能与氧分离
答案: B
3.下列有关血液中各种成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B.红细胞能够快速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
C.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
D.血小板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保护作用
答案: B
4.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受伤处常红肿发炎,这是由什么过程引起的? ( )
A.白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
B.红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
C.血小板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
D.上述三种血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
答案: A
5.我们应适当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以补充人体对铁这种营养物质的需要,这是因为( )。
A. 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之一
B. 铁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C. 铁是维生素的成分之一
D. 铁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
答案: A
提升题
6.右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图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视野中,呈两面凹圆饼状的是③,其中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B.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是①,当有炎症时,其数目会显著增加
C.血细胞中,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④
D.血液中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是②
(第6题)
答案: B
7.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归纳总结完成下表。
两面凹
没有
大
有
小
不规则
氧
血液凝固
吞噬
没有
(第8题)
8.下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
(1)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B] 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2)有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的是图中[C] 。
(3)当图中[A] 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
(4)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D] 。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血浆
(第9题)
9.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中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加入了 如柠檬酸钠。
(2)如上图,血液分为两部分,上层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叫作[①] ;下层呈深红色,这是[③] ;两层之间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④] 和[⑤] 。
(3)当病菌入侵人体时,图中标号[⑤]的数量会增加。
抗凝剂
血浆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4)血友病患者,由于图中标号[④]的数量少,所以一有伤口就会流血不止。
(5)图中标号[③]的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叫作贫血。
拓展题(选做)
10.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所有动物的血都是红色的吗?
人和其他一些较高等的动物如猪、马、牛、羊、鸡和鸭等的血都是红色的,因为血中有含铁质的血红蛋白。但有一些动物,如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等,具有多种颜色的血液。
绿色血:蜘蛛的血是绿色的,因为血液中含血绿蛋白。
蓝色血:鲎、螃蟹、牡蛎和蛤等的血是蓝色的,因为血中有含铜原子的血蓝蛋白。
玫瑰色血:蚯蚓。
青色血:乌贼。
无色血:河蚌、虾等。
多色血:海底岩石上的扇鳃虫,血色多变,一会儿红,一会儿绿。
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动物的血都是红色的。
问题:我们身体里各部分的血液颜色也并不是一样的,有些是鲜红色的,有些是暗红色。请查阅相关书籍,尝试去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的过程,说说为何人体不同部位血液的颜色会不一样。
略(共20张PPT)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1.动物体内有三种不同的血管: 、 、 。
2.动脉是将血液从 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 ,管内血流的速度 ,管径由大到小,最后变成了毛细血管。
3.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管径很小,只允许 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 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 。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 。
4.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 的血管,管壁 、弹性 ,管内血流的速度 。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心脏
大
快
一层
最慢
物质交换
心脏
薄
小
慢
红细胞单行
典例精析
例1 右图是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血流速度最慢 B.②是物质交换场所
C.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D.③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答案: B
解析: ①是动脉,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最快。②是毛细血管,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管的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血流速度最慢,是物质交换场所。③是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但管壁并不是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例1
例2 血管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下面对静脉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运输静脉血的血管
B.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C.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D.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
答案: C
解析:血管是根据血流的方向来命名的,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叫作动脉,把全身各部分的血液运回心脏的血管叫作静脉,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的血管叫作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动脉不断分支,越分越小,静脉则相反。
课堂练习
1. 英国生理学家哈维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带下方的静脉隆起而动脉却变得扁平,在丝带上方的动脉隆起而静脉扁平。这一事实说明了( )。
A.血流方向相反,动脉离心方向,静脉向心方向
B.血流方向相反,动脉向心方向,静脉离心方向
C.血流方向一致,静脉有静脉瓣所以隆起
D.血流方向一致,动脉有动脉瓣所以隆起
答案: A
2. 观察活小鱼尾鳍内毛细血管,最好的办法是寻找( )。
A.血液流向头部的血管 B.血液向尾部流向的血管
C.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 D.没有瓣膜的血管
3. 人体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淋巴管
答案: C
答案: B
4. 右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图,根据各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可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各属于( )。
A.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
B.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
C.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
D.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
答案: A
(第4题)
5. 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毛细血管特点的是( )。
A.内径小,血流速度快,便于物质交换
B.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慢,便于进行物质交换
C.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D.管壁厚,破损时血液喷射而出
答案: B
6.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应使用( )。
A.低倍镜
B.放大镜
C.高倍镜
D.肉眼
答案: A
基础题
1.抽血或输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 ( )。
A.动脉或静脉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答案: C
2.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下肢静脉内血流方向的是( )。
答案: B
3. 下图所示为小肠处血管,其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较粗的一端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或静脉都有可能
答案: B
4.现有一条较长且带有几处分支的血管,从一端能灌入水,从另一端却不能灌入水,这条血管可能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血管或动脉
5.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指 ( )。
A.毛细血管 B.经络 C.动脉 D.静脉
答案: B
答案: C
提升题
6.(2023·长春)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选择尾鳍色素多的小鱼
B.将盖玻片盖在小鱼的尾鳍上
C.必须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D.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答案: D
7.下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a、b是两种不同的气体,①②是两种不同的液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②的成分完全相同 B.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
C.据图判断此血管为小动脉 D.组织细胞中b浓度低于②处
(第7题)
答案: B
8.连线题。
(第9题)
9.下图是血液流经人头部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及交换前后物质变化柱形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血管类型是 ,判断依据是 . (任写一条)。
(2)组织细胞获得氧的主要途径是图中 (填序号)所示;柱形图中A、B物质能表示二氧化碳的是 ,其呼出体外时膈肌处于 状态。
毛细血管
管中红细胞单行通
①
B
舒张
过(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拓展题(选做)
10.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德国利用细菌造血管
德国耶纳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利用细菌制造血管的方法,并已经在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报道,耶纳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醋酸杆菌,它具有制造纤维素的本领。科学家将这种细菌放入双层玻璃管的夹层中,并注入营养液,几天后,管壁上便生成了一种富有弹性的乳白色纤维物质。
经动物试验证明,这种由细菌制造的纤维管可以用作外科手术中修复血管的材料。这种纤维素血管被植入动物体内后,血液能够顺利流通,而且尚未发现有排异反应产生。肌细胞还可以在植入的纤维素血管上进行附着生长,一般经过四个星期,肌体细胞便会长满植入的血管,产生新的血管壁,纤维素此时起到类似钢筋的作用,加固新生成的血管。
问题:人体内的血管可分为哪几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略(共26张PPT)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是由四个腔构成的,它们是左心房、 、右心房和 。
2.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房和 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其中壁最厚的是 。
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它们能朝 个方向开。心房与心室之间的叫作 ,它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与心室之间的叫作 ,它只能朝向动脉开。
4.体循环是血液从 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 ,最后汇集到上腔、下腔静脉,流回到 。
左心室
右心室
左心室
左心室
一
房室瓣
动脉瓣
左心室
静脉
右心房
5.肺循环是血液从 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再由 流回到左心房。
6.体循环的血液是从心脏的 出发流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从心脏的 出发流回到左心房,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右心室
肺静脉
左心室
右心室
典例精析
例1 右图为心脏工作某一阶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①和③正处于舒张状态
B.②和④泵出来的血液量相等
C.②和④中流的都是动脉血
D.从②流出的血液首先参与肺循环
例1
答案: C
解析:该心脏结构示意图中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左心房,④是左心室。由图中血液流向箭头可知,血液正由静脉流回心房,所以①和③正处于舒张状态。心脏两侧的心输出量相等,即②右心室和④左心室收缩时泵出的血液量相等。②右心室中流的是静脉血,从②右心室流出的血液进入肺动脉,首先参与肺循环。④左心室中流的是动脉血。
例2 如图为人的心脏结构示意图。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 )。
A.Ⅰ→Ⅲ→Ⅱ→Ⅳ
B.Ⅳ→Ⅱ→Ⅲ→Ⅰ
C.Ⅰ→Ⅲ→Ⅳ→Ⅱ
D.Ⅳ→Ⅱ→Ⅰ→Ⅲ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心脏的功能和血液循环途径,综合性较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一定会从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Ⅳ),进入右心室(Ⅱ),再经肺循环后进入左心房(Ⅰ),进入左心室(Ⅲ)。
例2
课堂练习
1.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 )。
A.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答案: A
2.平静时,长跑运动员的心脏活动表现为( )。
A.心率较快,心肌收缩力强
B.心率较快,心肌收缩力弱
C.心率较慢,心肌收缩力强
D.心率较慢,心肌收缩力弱
答案: C
3.(2023·无锡)判断新鲜猪心左右侧最简单的方法是( )。
A.用刀将心脏切开
B. 用手捏心房壁
C. 用手捏心室壁
D. 向心脏内灌水
答案: C
4.取新鲜的猪心,从肺静脉灌红墨水,从上、下腔静脉灌蓝墨水,将流出红、蓝墨水的血管分别是( )。
A.主动脉、肺动脉
B.肺动脉、主动脉
C.主动脉、肺静脉
D.肺动脉、上腔静脉
答案: A
5.体循环中,血液的变化情况是( )。
A.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B.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C.养料少变成养料多
D.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答案: B
6.正常人脉搏的次数应该等于( )。
A.心输出量 B.血压值 C.呼吸频率 D.心率
7.瓣膜保证了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是( )。
A.动脉→心室→心房 B.心房→动脉→心室
C.心房→心室→动脉 D.心室→动脉→心房
答案: D
答案: C
8.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
A.动脉中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
B.动脉中有动脉瓣,静脉中有静脉瓣,都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C.血液循环的动力泵是心脏
D.心脏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右心室壁
答案: C
基础题
1.一个科学兴趣小组做解剖猪心脏的实验时,针对右图所示的心脏解剖结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左心房
B.③为右心室
C.④为肺静脉
D.①与②间存在房室瓣
答案: D
(第1题)
2.下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的管壁厚,弹性大,内流动脉血
B. ⑤的壁最厚,肌肉发达,收缩和舒张能力最强
C. ⑦左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⑨
D. ⑨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②
答案: C
(第2题)
3.下图实线表示动脉血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的流动,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体循环途径的是( )。
A. ④→⑩→⑨→⑧→① B. ③→⑤→⑥→⑦→②
C. ②→④→⑩→⑨→⑧→①→③ D. ①→③→⑤→⑥→⑦→②→④
答案: A
(第3题)
4.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养料
D.废物
答案: A
(第4题)
5.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管乙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气体c代表氧气,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
C.与血管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气
D.血管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右心房
答案: A
(第5题)
提升题
6.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构成心脏的组织主要是肌肉组织
B.心脏内有四个腔,左右两部分不相通
C.由心脏输送出去的血液都是动脉血
D.一次心脏跳动包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答案: C
7.下图为人体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A、B分别代表进行交换的两种气体,箭头表示气体交换的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第7题)
(1)图中A、B分别表示 、 。X血管的名称为 。
(2)若气体交换是发生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的气体是 。进入血液中的气体被组织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利用,分解有机物获得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肺静脉
二氧化碳
线粒体
8.下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各部分名称。
③ ;
④ ;
⑥ ;
⑦ ;
⑨ ;
⑩ 。
(2)在图中,动脉瓣使血液从 流向 ,房室瓣使血液从 流向 ,从而保证血液按 流动而不能 。
(第8题)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左心房
肺动脉
主动脉
心室
动脉
心房
心室
一定方向
倒流
(第9题)
9.下图为肺的内部结构及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标有③的结构叫作肺泡,此处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是 .
。
(2)在上图括号内分别填上血液循环途径的名称。
(3)上图中②是指 ,请用箭头标出血管C中血液流动的方向。
(4)由于在“组织”处发生气体交换,使B→A处的血液由 血变成 血。
只有一层细胞,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
细血管
左心房
动脉
静脉
血液流动方向:流向②
肺
体
拓展题(选做)
10.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心脏没有星期天
心脏是人体的“生命之泵”。一个寿命80岁的人,其一生中心脏共搏动三十多亿次,射血总量二十多万吨,所做的机械功70×1010焦,相当于发射一枚火箭把1吨重的物体提到7 000千米的太空中。然而,心脏几十年如一日不停地跳动,从没有星期天。
为什么心脏可以连续工作而不用休息呢?
原来,心脏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肺部经过气体交换后的新鲜动脉血,首先由肺静脉输送给心脏;肠道吸收的丰富营养,进入毛细血管经肝脏后,首先由下腔静脉流到心脏;心脏不足体重的0.4%,而它的血流量却占心输出量的5%,远远高于其他组织器官。上述条件都保证了心肌细胞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料,以满足工作过程的能量需要。
其实,心脏也并非全部时间都在工作,它是“既会工作又会休息”的。假如一个心动周期为0.8秒,则心房收缩0.1秒,心房舒张0.7秒,心室收缩0.3秒,心室舒张0.5秒,舒张过程也就是休息过程。可见,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脏都有休息的时间,并且休息时间长于工作时间,这就可以保证全部心肌细胞得到充分的休息。
问题:心房与心室收缩和舒张的时间是不同的,心房与心室壁的厚度也是不同的,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请结合自己的知识和以上资料分析。
略(共20张PPT)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1.当输血不当时, 就会黏结在一起,以至于堵塞毛细血管,危及健康。
2.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应以输入 为原则。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型血;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O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 型或 型血。
3.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量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 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
红细胞
同型血
O
A
B
400
4.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 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5.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将ABO血型分为 、 、 、 四种。
200~300
A型
B型
AB型
O型
典例精析
例1 在因抢救而需要输血时,应该注意( )。
①应快速输血 ②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③若没有同型血,也可输入少量O型血
A. ①② B. ②③ C.② D.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输血时若血型不合,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发生凝集现象,导致毛细血管堵塞,血液循环不能正常进行。所以在大量输血时,应当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也可输入少量O型血。输血时不能过快,要慢慢输血。
例2 某警察在与歹徒的搏斗中身负重伤,抢救中需要大量输血,他的血型是B型,你认为最好给他输( )。
A. B型血 B. A型血 C. AB型血 D.O型血
答案: A
解析:大量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O型血的人为万能输血者,在少量输血时,O型血可输给另外三种血型的人,但不可接受其他血型的血;AB型的人为万能受血者,可接受另外三种血型的血,但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题目中提到是大量输血,可知应输同型血。
课堂练习
1.某人在火灾中大面积烧伤,抢救时最好给他输( )。
A.血浆或血浆代品
B.浓缩的血小板悬液
C.浓缩的白细胞悬液
D.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答案: A
2.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少量接受A型或B型血,该受血者的血型是(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多少会引发生命危险?( )
A.1 200~1 500毫升 B.800~1 000毫升
C. 600~700毫升 D.400~500毫升
答案: D
答案: A
4.在无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危险性最大的血型是( )。
A.O型 B.AB型
C.A型 D.B型
5.一个人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的( ),短期内可以恢复正常。
A.10% B.20%
C.30% D.40%
答案: A
答案: A
6.下表所列出的输血关系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输血后,恢复最快的血液成分是( )。
A.红细胞 B.血浆蛋白 C.血浆水分 D.白细胞
答案: A
答案: C
8.下列有关血型和输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AB型血的人因出血危及生命,必须给其输入大量AB型血或O型血
B.AB型血只可以输给血型为AB型血的人
C.我国提倡所有健康的人都可以无偿献血
D.某一健康的人一次失血为200~400 mL会引发生命危险
答案: B
基础题
1.医院妇产科产房内有一位产妇急需输血,她本人的血型是AB型,在下列供血中,她应该输入的血液是(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2. 在临床上给严重贫血病人输血,最好输以( )。
A.血浆或血浆代品 B.浓缩的血小板悬液
C.浓缩的白细胞悬液 D.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答案: D
答案: D
3. 如果血型不合,混合时会出现凝集现象的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4.某人的血型是AB型,如需输血时,最好给他输
入的血型以及输入的血最先到达心脏的腔分别是(如
下图)( )。
A. AB型,① B. AB型,②
C. O型,③ D. O型,④
答案: B
(第4题)
答案: A
5.在一次医疗事故中,医生错误地将B型血输入A型血的病人体内,造成病人的上肢静脉内出现了大量的红细胞凝集成团。这些红细胞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的( )
A.脑部毛细血管
B.肺部毛细血管
C.肾小管毛细血管
D.胃部毛细血管
答案: B
提升题
6. (2023·广东)如图为某志愿者的电子献血证(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血样可输给A型血患者 B. 全血中含有血细胞和血浆
C. 献血时针头插入的是动脉 D. 针眼处起凝血作用的是白细胞
答案: B
7.一般情况下,输血应输入同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接受其他血型的血。请总结出下列各种血型的人可以接受的血型和可输给的血型。
A、O
B、O
O
B、AB
A、B、AB、O
AB
8.王艳是一名大学生,学校号召大学生无偿献血,她主动报了名。报名后,她参加了体检,验了血型,医生说她是万能输血者。王艳最后无偿献血200毫升。请结合献血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王艳的血型是 型。
(2)献血200毫升会不会影响她的身体状况? 。原因是 。
O
不会
她所丧失的血可以在短期内可以恢复正常
9.小唯一家三口的血型各不相同,爸爸可以给小唯和妈妈输血,小唯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既不能给爸爸输血,又不能给小唯输血。爸爸、妈妈、小唯的血型分别是 。
O型、AB型、A型或B型
拓展题(选做)
10.某地发生了特大地震,在这场自然灾害面前,灾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抗震救灾。由于被困或被压时间过长,伤者大都出现组织坏死、严重肾衰竭的症状。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发生后,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 系统的畅通,只有该系统畅通,才能保证氧气的供给。
(2)被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人,可以通过饮用自己的尿液来补充体内的 和无机盐;必要时,还可食用少量蚂蚁、蚯蚓等无毒食物,以保持体内的 供给。
呼吸
能量(或营养物质)
水
(3)某伤员被救出时,下肢受伤,血液喷射而出,救援人员应在他下肢的 (选填“近”或“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若该伤员失血过多,需立即输血,应以输 为原则。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 会凝聚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4)从废墟中救出的伤员需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随血液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 ,最终送达全身细胞组织,供 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5)现有甲、乙、丙、丁四人准备献血,医生把这四人的血分别用A型、B型标准血清来检验,其结果如下图,请判断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依次是 、 、 、 。
近
同型血
红细胞
右心房
呼吸
O型
A型
B型
AB型
(第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