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做功的快慢》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4《做功的快慢》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07 11:2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做功的快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做功的快慢》是沪科版八年级第十章第四节内容,八年级学生刚学习功内容,这节课为后面所学的内容做铺垫,又巩固上一节的知识点。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求知欲旺盛,学习新内容需要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学习兴趣。 学会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 了解生活中功率的例子。
教学重难点 1.做功的快慢。 2.公式的计算。
教学工具 希沃、小方块、停表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情境1:小游戏——搬运小方块谁做功比较快? 要求:设计甲乙两组,把相同小方块从教室地板搬运到桌子上面放好,看看谁最快? 甲组:相同数量的方块,比较所用的时间 乙组:时间相同,比较搬运方块的数量 过渡衔接: 那如果时间不一样,做的功也不一样,那又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呢? 非常好,看来同学都有预习了,那现在就进入我们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吧——.做功的快慢 两名同学上来比赛,用停表记录各自所用的时间。 回答搬运相同物体,所用时间越少做功越快; 时间相同,搬运物体数量越多做功越快; 回答功率 用比赛方式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
新课教学 利用3分钟自主完成导学案《目标检测》部分。 目标检测: 1.功率:把一段时间内做的 与做功所用的 的比。 2.计算公式: 3.单位: 4.意义: 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对本节课的内容
新课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同学们完成得非常好,预习得不错,值得表扬。 刚才我们做了小游戏,我们知道了时间不同,做得功也不同,我们就引入功率来比较做功的快慢。 引导学生从功率概念找出计算公式,单位,物理意义。 1.定义:把一段时间内做的 与做功所用的 的比。 2.计算公式: 公式变形:W= ; t= 。 3.单位: 4.意义: 。 说出了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公式变形,单位以及单位换算以及功率物理意义。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分析能力。
用2分钟自行阅览课本P200 说出一些动物和交通工具的功率 学生踊跃发言列举生活中常见动物以及工具的功率。 给学生机会发现物理来源于生活
学以致用 例题1:一辆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是5000W,汽车匀速直线行驶,10min做了多少功? 利用公式计算并上黑板讲解做题思路。 培养学生做题分析能力以及锻炼学生胆量。
课堂检测 用3分钟完成导学案《课堂检测》 作答 巩固当堂知识点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分享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作业布置 完成P201 1~4题 作业分层布置,落实双减要求。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做功的快慢 1.定义:把一段时间内做的功与做功所用的时间的比。 2.计算公式: 公式变形:W= t= 。 3.单位: 4.意义:表示做功的快慢。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新课引入部分可以用速度——运动快慢引入作比较,学生对于公式的运用还比较生疏,所以重点放在利用公式计算,以及公式变形的计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