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孩子的语言,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课文的段落结构有共同点。描写雾的变化时,都是先写雾自言自语,再写雾把什么藏起来,最后写藏起之后的景色。课文善用“无论……还是……都……”等句式表达大雾笼罩下的景色。既让读者感受到雾的淘气可爱,又为读者想象雾景提供了依托。
学情分析:
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雾在哪里》的想象充满童趣、语言生动,容易调动学习兴趣。经过学习,孩子们对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要进一步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雾是孩子熟悉的自然现象,学生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能清楚的表达将是一个难点。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采用同偏旁归类、同音字区分等方法,进行随文识字。会写的生字,学生整体观察,自己临写,教师再抓住关键笔画讲解,并有针对性地点评指导。
2.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引领,让学生体会语音拖长、语调变化的好处。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对朗读给予指导性的评价。
课前准备:ppt
教学目标:
1.认识“雾、淘、”等10个生字,会写“于、论、”等5个生字。会认“于是、无论、散步”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顽皮的样子,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3.能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时的景象。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积累词语。
2. 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借助雾说话时的语气,照样子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教学难点:
1.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顽皮的样子,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
2.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对比,识字读题。
1.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大雾笼罩下的树林图、学校图、城市图;一组是阳光普照下的树林图、学校图、城市图)。说说:这两组图片是怎样的景象?给人怎样的感受?
2.导入课题,出示课题
是啊,雾把一切都藏起来了,世界就变得雾蒙蒙的。今天,就一起来学习《雾在哪里》,板书课题,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1)认读“雾”。
原来,这是雾。“雾”这个字上半部分是雨字头,雨字头的字大多代表自然现象,你还知道哪些带雨字头的字吗?
(2)积累雨字头的字,学生认读。
(雪 霜 雷 雹 霞)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鲜明对比,激起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读题时的情感指导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通过拓展积累雨字头的字,教会学生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
初读课文,
1.读课文,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并认读。 认识多音字:切 散
(3)开火车读字词。
(4)自由读课文,思考:雾是个怎样的孩子?
预设:雾是个淘气,顽皮,爱捉迷藏的孩子。
2.学习交流。课件出示“淘气”。(板书:淘气)
(1)认读“淘”,学生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2)拓展:淘气的( )。(学生补充,理解词语。)
(3)启发思考:为什么说雾是一个淘气的孩子?
预设:雾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因为他喜欢把世间的一切东西都藏起来。
3.整体感知。
(1)淘气的雾孩子最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了,那它都把什么藏了起来?(板书:藏)请大家快速地读课文,用圆圈把他们圈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大海、天空、太阳、城市、海岸、自己。)
预设:如果有孩子回答房屋、街道等小的事物,要给适当的引导,房屋、街道这些事物是包含在哪里的?我们只写比较大的事物,比它小的就不再写了。
(2)随文识字“暗、岸”。.
随文识字:“暗、岸”是同音字。“岸”,出示海岸的图片,学习生字“岸”。让学生在图中找到海岸的位置。拓展积累:“河岸,湖岸,两岸,岸边”。通过找反义词理解“暗”的意思。
(3)淘气的雾孩子是怎么告诉你的呢?请大家用横线画出他说的话,并读出他淘气的语气。
课件出示:
①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②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③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④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⑤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师指导朗读:读出雾孩子思考问题的语气。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在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中随文识字,降低识字难度。】
三、品读课文,体会雾的淘气。
1.默读课文第3、4、6自然段,雾孩子把这么多景色都藏起来了,被藏起来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请你用波浪线画出来。
2.学生朗读相关句子,课件配上相应的插图。教师指导学生的朗读。
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
①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②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③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请你观察一下前两句话,找一找,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预设:(使用了“无论……都……”的句式来表达)
(2)你一定是火眼金睛,带这样关联词语的句子,怎么才能读好呢?
(3)谁能试着读一读?
(4)指名读第三句话,借助图片,认读“屋、街、梁”。引导学生理解“甚至”的意思是也可以把小的藏起来。甚至,表示更进一步的意思。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读好雾说话的语气,体会它的淘气和顽皮。以读带讲,让学生在读中发现景色变化,感受雾景的朦胧之美。】
3.齐读第3、4、6自然段,交流结构的共同点。
(1)出示课文男女生和老师合作来读,女生读雾说的话,老师读雾把什么藏了起来,男生来读发生的变化。
(2)读完,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结构相同)
(3)小组合作:淘气的雾,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呢?藏起来后会出现什么情况?请你用上“无论……还是……都……”说一说。
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公园等图片,指导学生仿照下面的句式进行口头表达。
课件出示:
雾把________藏了起来。无论________,还是________,都看不见了。
(4)想一想,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
【设计意图:反复朗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情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结合句子的特点进行说话练习,既加强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于”。
(1)出示“于”的书写动画,学生观察。
(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3)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出示“论、岸”书写动画,学生观察,教师提示要点。
论:左窄右宽 岸:“山”扁、宽,首笔在竖中线上。
3.学生独立书写“切、屋”。
4.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书写。
【设计意图:抓住一个独体字、一个上下结构的字和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加以指导,再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独立书写“切、屋”两个生字。根据由扶到放的规律,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五、课堂小结
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大海、天空、海岸、城市都藏了起来,这多有意思呀!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去看看雾是怎样把它们藏起来的。
板书设计: 20.雾在哪里
大海 天空
雾来了 太阳 海岸 看不见了 淘气 城市 自己
无论……还是…… 都……
习题设计: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浓雾(wù wò) 街道(jī jiē) 甚至(shèn sèn)
这篇散(sàn sǎn)文写不下去了,他决定出门散(sàn sǎn)心,寻找灵感。
二、比一比,再组词。
于( ) 步( )
干( ) 走( )
三、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连同 把 太阳 藏了起来 雾 一起 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