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探究滑轮的作用第1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 课件 (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度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6探究滑轮的作用第1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 课件 (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度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10 19:3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6.6探究滑轮的作用第1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
八年级下
新课引入
国王命人建造了一艘大船,木匠却无法将船推到水里,国王找到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一个人就将大船推到了水里,你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吗?
运用了滑轮装置
1. 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及其特点
2. 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能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对两种滑轮进行理论分析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新知学习
一、动滑轮和定滑轮
用滑轮把钩码提起来
活 动 1
(1)观察滑轮,说出它的结构


凹槽
滑轮:周边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2)用滑轮、细线、铁架台等设计两种实验方案,要求利用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并在画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
滑轮
细线
铁架台
钩码
思考
两种装置有什么不同?
思考
窗帘上用的滑轮和起重机用的滑轮有什么不同?
窗帘上用用的滑轮位置固定不动;起重机用的滑轮随货物一起上升
两种滑轮
使用滑轮工作时,根据滑轮的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可将滑轮分成动滑轮和定滑轮两类
使用滑轮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与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定滑轮
动滑轮
两个滑轮还有其他区别吗?它们是不是和我们已学过的机械——杠杆一样,能够省力或省距离呢?

在工地上工人会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将建筑材料提升到楼上,用甲、乙两种方式提升重物时,拉力大小会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两类滑轮的作用
活 动 2
两类滑轮的比较
A. 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
1.实验器材:
定滑轮、钩码、弹簧测力计
2.实验步骤:
先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每一个钩码的重力,再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改变钩码的重力或拉力的方向,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拉力的方向以及钩码的重力
3.实验视频:
4.记录数据:
物重G/N 拉力F/N 物体移动方向 拉力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h/cm 拉力端移动距离s/cm
5.实验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
F=G
可以改变方向
s=h
2 2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下 10cm 10cm
2 2 竖直向上 水平 10cm 10cm
1 1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下 10cm 10cm
2 2.2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下 10cm 10cm
4 4.3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下 10cm 10cm
B. 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
1.实验器材:
动滑轮、钩码、弹簧测力计
2.实验步骤:
先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每一个钩码的重力,再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改变钩码的重力,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拉力的方向以及钩码的重力
3.实验视频:
4.记录数据:
物重G/N 拉力F/N 物体移动方向 拉力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h/cm 拉力端移动距离s/cm
5.实验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拉力的方向。
方向不改变
s>h
F1 0.6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上 5cm 10cm
2 1.2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上 5cm 10cm
4 2.2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上 5cm 10cm
尝试用分析杠杆的方式找一找定滑轮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的特点与我们所学的那种杠杆相似呢?
等臂杠杆
定滑轮
活 动 3
使用滑轮的理论分析
(1)使用定滑轮时,找到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以及相应力臂
F1
F2
O
L1=L2
F2
F1
O
L1
L2
L1
L2
使用定滑轮时,支点为滑轮的轴,力臂均等于滑轮的半径,因此力臂均满足:
使用定滑轮时,拉力大小与拉力方向无关,均为:
F1=F2
定滑轮的用法
s=h
F=G物
v绳=v物
1.竖直
2.水平
s=s物
F=f
v绳=v物
F
F
(匀速拉动;不计绳重;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尝试用分析杠杆的方式找一找动滑轮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滑轮可以省力、费距离的特点与我们所学的那种杠杆相似呢?
省力杠杆
动滑轮
(2)使用动滑轮时,找到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以及相应力臂
L2
·
O
L1
F1
F2
使用动滑轮时,支点为滑轮与绳子固定端的交点,轴为阻力作用点,因此力臂满足:
L1=2L2
使用动滑轮时,(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和阻力大小满足:
F2=G物+G滑轮
当拉力偏离竖直角度越大时,所需拉力就越大
使用动滑轮时,若拉力斜向上或是水平,F 如何变化?
F1''
F1
F1'
l1>l1'>l1''
l'1
l1
l''1
F1动滑轮拉力方向竖直向上时,才会最省力(此时省一半的力)。
l2
思考
s= 2h
F= G物
v绳=2v物
1.竖直
2.水平
s=2s物
v绳=2v物
F
2
1

(不计G动)
F= (G物+G动)
2
1

F
F= f
2
1

动滑轮的用法
(匀速拉动;不计绳重;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特殊用法
F
1.竖直
s= h
F=2G物
v绳= v物
2
1

(不计G动)
F=2G物+G动
2
1

2.水平
F=2f
s= s物
2
1

F
v绳= v物
2
1

(匀速拉动;不计绳重;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温馨提示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s=h,F=G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一倍的距离,不改变力的方向。S=2h, ( 不计滑轮重与摩擦); (只计滑轮重)
种 类 使用特点 作 用 实 质
定滑轮 轴不随物动 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等臂杠杆
动滑轮 轴随物动 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l1=2l2 的省力杠杆
归纳
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
D
针对训练
课堂小结
动滑轮与动滑轮
定滑轮
轴不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不省力也不费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等臂杠杆
动滑轮
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省力但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省力杠杆
随堂练习
1. 如图是手摇升降晾衣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它可以方便地升降衣架来晾晒衣物。该装置通过一些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此功能。该装置有____个定滑轮,有____个动滑轮。
2
2
2.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如图所示),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F3,则 (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三个力一样大
D
F1
F2
F3
3.小明和小华分别用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动滑轮均重10N,不计摩擦,则小明和小华所用拉力的可能值为(  )
A.25N 60N B.30N 110N
C.35N 60N D.35N 110N
D
4. 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F3,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60 N,则F1=_______N;F2=_______N;F3=_______N 。(绳重、滑轮重及滑轮摩擦不计)
60
30
120